设施哈密瓜新品种‘东方蜜4 号’立架栽培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2024-06-11王艺倪秀红陈灏岚朱春荣
王艺 倪秀红 陈灏岚 朱春荣
(1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上海 201317;2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201;3 上海南汇瓜果有限公司,上海 201399)
‘东方蜜4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设施园艺研究所新育成的设施哈密瓜新品种,不仅耐湿、耐低温和弱光,而且果实外观漂亮,具有纯正的哈密瓜口感,风味极佳。为了进一步加快优质哈密瓜新品种‘东方蜜4号’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推广应用,提高其种植覆盖率,实现“好吃、好种、好销、安全”的产业发展目标,2023 年春季,笔者在航头镇上海早阳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该新品种的立架栽培试验示范,并摸索出其种植技术。现将优质哈密瓜新品种‘东方蜜4号’立架栽培的具体表现与相关栽培技术要点阐述如下,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1 立架栽培试验
1.1 种苗来源
试验材料‘东方蜜4 号’来源于M06-1-3 ×M15-3,登记编号为:GPD 甜瓜(2023)310009。
‘东方蜜4号’种苗由上海孰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采用工厂化育苗所得。
1.2 种植条件
‘东方蜜4号’种植示范设施为7 m型钢管大棚,长60 m,南北向,面积为420 m2,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三膜覆盖,前茬为瓜田。大棚分为5畦,采取高畦立架式栽培方式,行距为1.4 m、株距为0.35 m,每667 m2栽种1 300 株。植株采用单蔓整枝方式,每条蔓留1 个果,留果节位为15 节左右,30 节左右打顶。种植后注意观察植株生长势、抗病性、生育期、果实大小和品质等特征特性。
1.3 田间管理措施
2023年3月3日,‘东方蜜4号’种苗移栽定植,每畦种植1行,定植后浇足活棵水,并覆1层小环棚膜;3 月29 日—31 日,主蔓开始上绳架绕藤,而后每隔3~4 d选择晴天进行绕藤、打杈,绕藤至13~15 节后,选取2 根健壮子蔓待留果,其余侧枝全部摘除;4 月21 日、25 日,哈密瓜坐果,待子房长至直径5 cm 大小时进行疏果,每条蔓留1 个果;5 月31 日,果实成熟开始采收。
施肥情况:2 月11 日,每667 m2施大豆腐熟微生物有机肥250 kg+瓜果配方肥(N∶P∶K=15%∶10%∶17%,质量分数,下同)100 kg 作基肥;5 月8 日,每667 m2施复合肥(N∶P∶K=15%∶15%∶15%)35 kg+腐殖酸有机肥15 kg 作膨瓜肥;5 月14 日,每667 m2施高钾水溶肥(N∶P∶K=15%∶6%∶35%)20 kg+腐殖酸有机肥15 kg 作膨瓜肥。
病虫害防治情况:整个生育期共用药4次,所用药剂主要有唑醚·代森联、氟菌·霜霉威、苯醚甲环唑、四霉素、氟啶虫酰胺等,施药浓度均按使用说明推荐剂量配制。
1.4 立架栽培表现
1.4.1 植株长势与抗病性
‘东方蜜4 号’种苗定植后,小苗活棵快,苗期植株表现为叶片大、叶色较深、茎蔓粗;营养生长期植株表现为生长快、上架绕藤早、长势较强;坐果膨大期植株表现为叶片厚实色深、主茎和叶柄粗壮。
‘东方蜜4 号’在整个生育期内,植株均正常生长,仅在坐果期有霜霉病轻发生,而其他病害和虫害在整个生育期内均未发生。
1.4.2 果实发育情况
‘东方蜜4 号’立架栽培的植株生长一致,坐果比较整齐,坐果时给每个果实挂上标签,经观察,果实发育期为40 d。
1.4.3 产 量
本试验实际采收3批次果实,共收获果实822个、1 674.4 kg,其中裂果71 个。经计算,‘东方蜜4号’的平均单果质量为2.04 kg,每667 m2产量达2 600 kg 以上。
1.4.4 外观与品质
‘东方蜜4 号’的果实呈椭圆形,大小整齐,果形指数[1](纵径/横经)为1.6 左右;黄皮,皮上覆全密细网纹;果肉为橘红色,肉厚为4 cm 左右,肉质酥脆,细腻,水分足,风味极佳;果实裂果率为8.64%,商品率较高。经3 次取样测定,‘东方蜜4号’的果实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7%,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0.8%。
2 立架栽培技术要点
2.1 种苗来源
推荐从种苗公司购买‘东方蜜4 号’商品种苗。
2.2 定植前准备
2.2.1 田块要求
应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力好、3 年以上未种过瓜类的水稻茬田块进行种植。在秋季水稻收获后,立即对田块进行翻耕,耕深为25~30 cm。在定植前20~30 d,对田块进行翻耕,再平整,最后细耕3~5 次。
2.2.2 施足基肥
全生育期应采用“套餐式”施肥模式,且要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具体基肥施用方法为:结合最后1 次田块细耕,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每667 m2推荐施用微生物有机肥200~250 kg+三元复合肥(N∶P∶K=15%∶15%∶15%)80~100 kg,撒施畦面后浅耕。
2.2.3 搭棚开沟
栽培设施为7~8 m宽的钢管大棚,棚长宜控制在60~70 m,上覆2~3 层多功能无滴薄膜,膜厚为0.08~0.10 mm。‘东方蜜4 号’种苗若在3 月上中旬进行定植,需要采用三膜覆盖;若在3 月下旬定植,可采用二膜覆盖。内环棚可用玻璃纤维杆等材料作支架,膜厚为0.02~0.04 mm。
大棚内外沟系要畅通,要求棚与棚之间的出水沟深为30 cm,大棚两端的排水沟深为40 cm,排水沟与大明沟相通,大明沟与河道相通,大明沟深在50 cm 以上。
2.2.4 作畦铺管
棚内作3 个畦,要求畦面宽为0.8~1.0 m,畦高为25~30 cm,畦面为龟背形,畦土松且细,调节好土壤湿度。然后,在畦面上铺设滴灌带,一般在每畦中央铺设1条滴灌带,滴灌带的一端密封,另一端与畦头灌溉主管道用三通阀门连接,灌溉主管道进水口端与施肥器、水泵出水口相接。铺好滴灌带后,平铺地膜(膜厚0.02 mm)覆盖畦面。
2.3 定 植
2.3.1 定植时期
‘东方蜜4号’在上海地区春季采用设施立架栽培,其种苗移栽适期为3 月初—3 月底。
2.3.2 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要适中,行距为1.3~1.5 m,株距为35~40 cm,每667 m2种植密度为1 200~1 300 株。
2.3.3 定植方法
首先,按株距破膜,打好瓜苗种植穴;然后,将瓜苗从穴盘中取出(注意保持基质完整)放入穴内(不宜过深),四周用细土填实;最后,视土壤干湿程度,浇好活棵水,水温为12~15 ℃。
2.4 定植后管理
2.4.1 温度管理
缓苗期内不宜通风。在瓜苗活棵后,根据实际的气候条件可适当通风晒苗;在坐果前,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8~30 ℃、夜间不低于10 ℃。随着瓜蔓的生长,4月初可拆除内环棚。当瓜蔓伸长至坐果节位时,大棚可适当降温,以促坐果,棚内温度白天不宜超过28 ℃。在果实膨大阶段,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8~30 ℃、夜间控制在18~20 ℃。
2.4.2 整枝绕藤
可使用铅丝、麻绳等材料作为立架的支架。待植株长至高30~40 cm 时,及时上绳架绕藤,该操作一般在下午进行。同时,选择在晴天整枝打杈,摘除留果子蔓外的全部侧枝,30节左右进行打顶时可留1 个活头。
2.4.3 坐果吊瓜
宜采用单蔓单果的整枝留果方式,留果节位为13~15 节,可采用座果灵辅助坐果,坐果后留1 叶摘心。待子房发育至直径5 cm 大小时,进行疏果,确保1 株留1 个果。待果实长至单果质量在0.5 kg以上时,可用麻绳从“T”字形果柄连接处穿出,打好结,进行吊瓜,吊瓜时动作要轻,以防落果[2]。
2.4.4 追 肥
植株在营养生长期基本不施肥,在坐果后7~10 d 施膨瓜肥,在瓜成熟前10 d 停止肥水供应。一般每667 m2追施肥料1~2 次,以水调肥。具体追肥措施为:第1 次施三元复合肥10~15 kg 或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如N∶P∶K=20%∶20%∶20%)8~10 kg;间隔5~7 d,第2 次施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如 N∶P∶K=15%∶6%∶35%或N∶P∶K=12%∶8%∶40%)6~8 kg。
2.4.5 绿色防控
优先采用农业防控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控,化学药剂应选用绿色生产中推荐的农药品种。整个生育期内应注意蔓枯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及时、交替用药。
2.5 适时采收
‘东方蜜4 号’采用春季大棚立架栽培,果实发育期为40 d。在果实发育后期,应严格控制灌水,谨防裂果,并及时采收,确保在6 月底采收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