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自信
2024-06-11李前进
柴 源 李前进,2
(1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 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现出文明主体即中华民族,又体现出主体所创造文明共同体的时间限度及文明成果在当代的进步与发展。它是中华民族立足于现代时空范围内形成的文明体系和文化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在遵循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
一、知所从来:坚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历史自信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基底色彩,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发挥人民历史主动精神的底气,在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更需要继续如此。
(一)在实践探索中提升历史自信
近代以来,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饱经磨难,文人志士和爱国主义者为扭转国家危亡的局面,进行了各种实践探索却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艰难探索,先后探索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诸多成就,并不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是主要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是主要的历史任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主要的历史任务;在新时代,为人民群众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物质基础和文化产品是主要的历史任务。百余年峥嵘岁月,着眼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创造性地推动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进步,历史自信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更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方式途径,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路径选择。
历史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的自信。历史自信也是对民族精神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历程中熔铸出的伟大精神谱系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武器,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照亮了党和人民前行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孕育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中国精神的直接体现,革命战争时期的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共同构筑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人类正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而这些宝贵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也通过这些精神得到集中展现。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自信。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精神谱系的带领下,党和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发展奇迹,精神谱系不仅是前进力量,更是激励和鼓舞人民群众在困难面前不轻易言弃、磨砺艰苦意志、坚守初心使命的精神动力。
(二)在创新发展中重塑历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示出崭新的人民美好生活全景,从而为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自信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树立高度历史自信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对它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达成重塑历史自信目标实现的重要方法。立足新时代的战略定位,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更要肩负起新的历史发展使命和文化传承重任,要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蕴价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注入新思想和新内容,不断进行充实和更新,重新焕发活力。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协调适应、紧跟现代社会发展步伐,从而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多元一体的现代文化发展新格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主动精神的体现,历史主动为历史自信奠定了信念基础,历史自信为彰显文化自信拓展了宽广的历史视野。我们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具有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灿烂辉煌的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领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自觉担负并推进实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历史、现实和未来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立足历史,结合现实发展状况,树立面向未来文化发展的长远目标,通过提升全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二、识其所在:激活文化自信的生命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拥有坚实的底气才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于“两个结合”,通过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朱熹园考察时曾深刻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性力量。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长久不衰,就在于将中华儿女通过辛勤劳作、努力拼搏创造出来的宝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留至今,凝聚着共同的价值操守和精神理念,激励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同时,它也在不断反馈和滋养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讲仁爱、守诚信、重民本、求大同等一系列思想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和行动。继承好、发展好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是对中华儿女的实践探索和勤劳奋斗的尊重,是对文化的尊重,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融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4]等关键主题,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诸多重要论述。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国家之间的竞争除了表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外,各国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成为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的内在发展动力是影响文化自信提升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和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不断与现代社会相互协调共进。为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独特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成果嵌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促进传统与现实之间的连通。通过进一步弘扬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中国精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成果,顺应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特征,进一步坚定塑造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坚持交流互鉴,增进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并不是文化保守,而是在处于世界开放发展、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使本国的文化生命力得到显现和延续,从而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自信。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既包括“中国”与“外国”之间,也包括“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中外文化交流对话中找准自身定位,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发展,实现现代化转换,达到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相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具有共同的特质又有不同的特点,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差异和碰撞又可以实现对接与融合。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宝贵文明财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文化更具有多元化和创新性特征,二者在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能够碰撞出新的价值,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实现二者的交融和转化的基础上,要立足于国家文化发展的实际,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在取得相应的文化领域成就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放置在新时代的全球文化语境下加以挖掘与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诸多思想理念,通过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后可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有益贡献十分关键。
在跨文化交流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是割裂存在的,而是始终在中国文化的嬗变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带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复兴。[5]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进来”不代表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摒弃糟粕文化,做到在贯通中外和执中鉴西的实践中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提高文化认同感,不以闭关自守自居,对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要积极给予认同,在进行交流互鉴时学习外来优秀文化更要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创造,使世界其他各国看到中国的文化发展潜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通过传播中华文化,得到世界更多国家的认可,不仅可以彰显中国形象,更能提升国际地位。因此,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协调,积极主动实施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文化交流互鉴方针,将会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三、明其将往:开创文明自信的新篇章
文明自信,是主体对其自身所创造的文明的自豪感与自信心。2019 年5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回顾历史、展望世界,我们应该增强文明自信。”[6]这是我们首次面向国际社会提出“文明自信”的概念。增强中国的文明自信更有利于中国与世界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坚持“两个结合”,弘扬先进文明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的前提是主体之间的相互契合,结合的结果则是进一步巩固文化的主体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创新是这种主体性的现实表现。文化主体性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独有的质的规定性,在国家文化特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文化特质形成的依据,它主要体现在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文化发展的自觉、自主和创造。通过主体自觉地发展文化、自主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改造,使其得到创新性发展。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均离不开这种质的规定性,文化的主体性作为文化自信的表现,各国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展现出对文化主体性的重视程度。因此,“两个结合”在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也为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方法和路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明。
“第一个结合”强调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发展问题,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体现。“第二个结合”不是“文化复古”,而是强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优秀成分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7]它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有现代性。“两个结合”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一致,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两个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精神,以上两个主体围绕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使我国实现由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结合”出体现党和国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赓续魂脉,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聚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目标导向,坚持“两个结合”,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筑牢文明自信根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内容,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发展力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文明结晶,同时为其他民族实现文化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和道路指引,具有丰富世界精神文明宝库的意义。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主义文明,始终在遵循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代表着人类美好追求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先进文明,它被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文明内涵,更加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文明观”。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则体现在它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形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要目标,改变过去“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在实践道路上既要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共同行动,还要建构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世界意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在“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体现出中华文明开阔的世界意识。
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随着整个世界的发展进步,中华文明和其他国家、地区、民族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日益增多。马克思的民族文化秉持的是这样的观点,即世界文化并不是要超越或否定民族文化,而恰好是“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8]一起构成的。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五千年中华文明逐渐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并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提供独属于中国的智慧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相应借鉴,而世界的一切先进文明也应该受到重视,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赓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因此,需要正确处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马克思主义兼收并蓄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始终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发展主题中不断追求世界文明的平等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确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具体样态,其基本立足点和逻辑依据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世界贡献人类文明新形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一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世界文明舞台上将继续散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光芒。
新时代新征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的综合价值,肩负起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使命,在“两个结合”的理论指导下脚踏实地,砥砺奋斗,在具体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笃定前行、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