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性成就

2024-06-11连通孙逢晗

南方论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发展

连通 孙逢晗

(上海政法学院 上海 201701)

党和国家事业在新中国以来3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40 多年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作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目标和有机构成,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在以往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和巨大成就。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概括和归纳,标志性的体现主要有:第一,“共同富裕取得新成就”,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如期实现,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地解决,人民生活得到全方面的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第二,“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个性的自由发展、能力的快速提升。随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的建成,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技能型人才日益增多,人们的兴趣爱好与就业意愿、国家和社会需要结合更加密切。第三,“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标志着曾经严重恶化的人与自然关系得到根本改善,而更加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则为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程度提供了制度规范和保障。第四,“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极大拓展了人们社会交往活动的空间和形式,促进了国内交往与世界交往的联通、融合,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关系发展的丰富性、全面性、世界性。[1]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何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最关键的表现在以下三方面: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接引领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的全面发展开拓新空间。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实践,而矛盾运动的观点是其思想的核心。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确立,内蕴人的发展诉求,是党中央站在人的全面发展这样一个更高视野和更高层次需求的思考中提出的,指明了新时代我们党工作的中心,即将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解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推进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断迈进。

马克思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存发展状态进行批判,他讲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束缚,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的异化,特别是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其最终结果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本家与普通劳动者直接的异化,劳动者不得不被主宰社会分工秩序的资本家所剥削和奴役。当生产力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上升为社会基本矛盾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就成为社会主要矛盾,阶级斗争的发生正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最后形成“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3

党的十八大报告讲到我国发展不平衡,涉及经济、文化等全方位深层次问题,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确立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准备。新的主要矛盾表明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平衡,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平衡,城镇与乡村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最终目的落脚在人本身,即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里蕴含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决定着人自身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衡,以及人自身发展水平的不充分,反之,在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社会的进步反映着人的发展状态。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成为现阶段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桎梏,同样也是纾解乃至根治其病痛的“药引”,即通过主要矛盾的解决进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如今我国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得益于我们党面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能够科学应变,催生了一系列解决矛盾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想、新方案:其一,新发展理念就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困境提出的方法理论之一,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和优化,经济社会从高速发展转到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不断满足人民高质量的生活需求,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二,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优化了现阶段的国内经济结构,实行内外联动,建立起更加强劲、稳固的内循环经济运行生态,同时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各国之间互惠互利,这一过程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和空间,拓展了人的社会交往深度和广度。其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方面,在制度体系内每个人的主体地位都受到尊重,使得人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推动人的主体性不断完善。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了人民公正、平等地行使各种社会权利,对于腐败现象零容忍,国家、政府和社会的法治化日趋成熟,优化了人的发展环境。其四,将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的推进过程实际上就是我国主要矛盾解决和转化的过程,“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生活需要都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统一性”[3]。

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引领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效缓解了现阶段我国新的主要矛盾,营造出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拓展和提升了人们的交往层次和交往范围,强化了人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接引领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在每个历史时代都有着不同的任务及其具体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进步的每个历史阶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创造新的条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向纵深发展。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支撑,并在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与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发展为什么人的问题、发展依靠什么人的问题、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指引推动着人在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一)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

发展目的,即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是唯物史观中的核心问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僵硬的数字指标,最终是要落脚到每个人身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能力和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新进展。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和社会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4]219。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强大推动力,其中推动经济的增长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方面,他将生产力的发展视作人的全面发展的根基,因此,“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内在统一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现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新的社会矛盾的产生,基于此,我们党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的目的性:即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关注人的发展,避免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过度逐利化的现象,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国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遵循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国拥有具有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场,国内经济充满活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核心关键技术短缺,在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处于末端;一些企业没有加快转型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阻碍人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命题,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在提高供给效率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民

发展动力,即推动社会历史发展需要依靠谁的问题,是唯物史观中的重要问题。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依靠,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及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他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出发,讲到“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同时“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5]547,并附带其他各种形式。此时问题就来了,需要依靠谁去革命?革命的主体是谁?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时,“产生了一个阶级,它必须承担社会的一切重负,而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5]542,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了这个“变革”需要“拥有发展得多的无产阶级去实现”[2]66,阐明了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阶级中的大多数人民群众。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我们党带领和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的历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中讲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6]97。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有力回答了每个历史时期中“发展依靠谁”的时代之问。社会的发展依靠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生产力等各种因素的推进,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影响深远,进而,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7],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带领人民通过扬弃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发展出多方面的能力,进而推动由劳动的全面发展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作为现实的人有着多方面的需要,而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的需要被不断满足,又产生新的需要,在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过程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

(三)发展成果需要与人民共享

共享的理念并不是凭空产生,其出场有着丰厚的理论依据和紧迫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少数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天然保护伞,除了生产生活资源的剥夺,还包括社会发展成果和发展机会的抢占。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工人使用资本家垄断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劳动,通过雇佣关系赚取工资维持基本生活。马克思通过观察发现,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雇佣关系并不是国民经济学家说的那种平等关系,而是当工人生产的产品越多,其被资本家剥削得越严重,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却使得工人越来越贫穷。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他的共享理念,即生产生活资料共享、利益共享和政治权利共享。共享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最终体现的是一种社会价值,贯穿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条件改善之中。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马克思的共享理念并没有过时,中国共产党人在其理论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和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8]。“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9]199,而公平正义正是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共享”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党对于人民的全方位发展作出巨大努力,其一,推动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更加多元、就业空间选择更加多样、晋升通道更加畅通,人们的创造热情更加强烈,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水平跃升至世界中上国家水平,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的特殊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推进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平衡。其三,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 亿人,越来越多农村社区建成养老服务设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更加完善。新时代我国不断推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每个人都能够有出彩的机会,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与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有机结合起来,是新时代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取得历史性进展的有效实践路径。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的全面发展开拓新空间

人具有社会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501,每个人都需要进行社会交往,以形成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建议》指出在“十四五”时期要坚持推进五大文明全面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交往内容和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下提出来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追求中国人民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推动着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发展进步。

在马克思看来,“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5]541,阐释了现实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对人的能力发展的影响。按照社会发展三形态说,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生成的,尤其是物的依赖性向自由个性转变的结果。随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人的发展突破了自然形成的地域局限性,世界历史性个人取代了地域性个人,具备了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究其原因,是因为资本逻辑推动的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消灭了以往各国的闭关自守状态,世界各国开始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上联系起来。然而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经验事实是,单个人的世界历史性活动愈来愈受到作为异己力量的世界市场的支配,广大无产者承担着社会的一切重负却不能享受社会的福利。于是,资本逻辑由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者转变为一种破坏性力量。根本的出路就是通过共产主义革命消灭资本私有制,以自觉驾驭世界市场的世界历史取代“自然形成”的世界历史。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是基于这一世界历史趋势的实践表达,由此建立起单个人与世界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实际联系,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打开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寻求整个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观,以形成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共赢模式。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我国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提供新的方案,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经济领域,经济共同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存在,特别是发展中国国家与发达国家资源、经济等方面的不均衡。因此,世界各国将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就中国而言,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积极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其二,世界安全领域,安全共同体的构建为世界人民的全面发展提供安全屏障。现如今我们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但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为破解人类安全困境提供方向指引。其三,文化领域。“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10],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五彩纷呈的世界文明,正是由于文化交流推动着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我国着力推动共同文化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促进世界各国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互鉴、取长补短,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其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如何取决于现阶段人类对待自然具有怎样的价值理念和实践行为,我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积极承担国际义务,分享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推动建设绿色美好的地球家园,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全面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生态福祉。

全球化趋势继续向前推进,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来看,全球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大生产不断发展而来的历史性过程,是世界历史的阶段性产物。现阶段,资本主义国家依然在全球交往中掌握着主动权,其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带来巨大动能,也为共产主义的到来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此外,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交往化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会对世界各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而想要消除这些消极影响,不可能依靠资本主义本身,只有能够利用资本优势来消灭资本劣势的共产主义才能够继续深化全球化趋势,同时又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和谐的生长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上述理论的当代创新和实际应用,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取得历史性进展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和历史契机,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时代选择,也是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的必然路径。

四、结语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历史性的过程,发展的程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历史上每一次重大发展、进步,对人来说都具有某种发展、解放的意义,是人走向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必要的阶梯”[1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立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多领域的规划发展,筑牢人的全面发展根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和更难得的机遇。当然,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产生活状况还需要许多条件,需要我们继续脚踏实地落实阶段性目标,向着未来新的目标赓续奋斗,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猜你喜欢

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产前超声发展及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脱贫发展要算“大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身担重任 更谋长远发展
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谈发展
它会带来并购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