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2024-06-11罗以恒邱高会李智
罗以恒 邱高会 李智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成都 61113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1]。202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成逻辑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必破之题。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从理论逻辑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华传统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直接理论来源。
(一)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思想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观点和根本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首先,自然是人类之母,不仅哺育了人类,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从肉体上说,自然是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同时,自然界还为人类提供劳动所需的生产资料,是人的实践活动场域,离开自然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将无法进行,劳动就不能存在[3]。从精神上说,自然界直接为人类提供精神生活资料,是人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意识或精神产生的物质基础。从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从内容上看,自然界是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3]其次,人既是自然的存在者,也是能动的存在者,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不同于其他自然存在物,完全被动地受制于自然,或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人类虽然依赖于自然界,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为满足生存发展需要,人类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做出的改变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4]。也就是说人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3]。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强调,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过度向自然索取,否则自然将会对人类进行报复和惩罚。正如恩格斯告诫我们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最后,为从根本上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必须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变革,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只有消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社会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人对自然的无度劫掠和对人的剥削才可能一并终止,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解”才能真正实现。因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即合乎人性的复归[3]。“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由此可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
(二)以中华传统生态自然观为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顺应自然,绵延5000 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中国传统经典著作中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入思考,其中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如《论语》中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荀子》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道德经》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上述经典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朴素生态自然观,不仅要求人类平等地对待自然,还要求人类实践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要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的传承和发展,要求大力推动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在2018 年5 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引用“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等传统生态自然观生动阐明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5];202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时指出,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并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6]。综上,中华传统生态自然观为古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思想指引,为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新时代新征程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三)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借鉴
可持续发展理论源于对西方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系列生态环境危机的深刻反思。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正式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概念界定,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得以逐步践行,1992 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拟定了行动计划,2015 年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一致通过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15 年内共同实现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中国是全球较早接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1994 年3 月,我国发布《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他还强调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7]。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仅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并为之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根基。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既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借鉴,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超越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历史逻辑
从历史逻辑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源于我国对西方现代化发展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经验的深入总结和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化认识。
(一)是深刻反思西方现代化历史教训后的突破超越
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8]36;另一方面,由于受“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双重逻辑的驱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和“污染转嫁”的现代化道路,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引发了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恶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伴随生态环境危机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在资本输出过程中把大量的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转移给了发展中国家,促使自身环境问题有所缓解,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却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很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起一堆破坏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9]3“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10]。由此可见,正是基于对西方现代化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我国坚决摒弃以掠夺资源、牺牲环境、转嫁污染为特征的不可持续的西方现代化老路,独立探索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二)是深入总结中国现代化历史经验后的创新发展
回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短短几十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但在此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显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尽管我们党在此过程中坚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为此,我们党在全面审视、深入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基础上,不仅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创新性论断,还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此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党深入总结中国现代化历史经验后的创新发展。
(三)是深化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规律后的科学选择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5]。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深入考察和深化认识后作出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些地区的人们为追求经济发展,过度向自然索取,使生态环境遭受无法逆转的破坏,导致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最终导致文明的衰落,曾经一度辉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文明古国和中国古楼兰文明的衰落都是典型例证。因此,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党创造性地把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文明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力求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维护好和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厚植生态本底。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深化认识、准确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后做出的科学选择。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从实践逻辑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民生诉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是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不懈追求。
(一)是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民生诉求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价值旨归。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品等优质生态产品的迫切需要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并日益凸显。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优美生态环境对于改善和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造性地提出“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并始终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深切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和民生诉求,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切实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9],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11]。因此,新征程上,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生态安全感和生态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民生诉求。
(二)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经历了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演变。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把“美丽”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12]9。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并创造性地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1]10。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 年7 月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2]。可见,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
(三)是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不懈追求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理想,坚定不移地倡导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环境污染三大全球性生态危机,我国创新性提出要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明确提出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并倡导全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13]。新时代以来,我国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签署《巴黎协定》、发布《昆明宣言》、签署《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等诸多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和地球生命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综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的不懈价值追求,对于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四、结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环境与民生等辩证统一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性和规律性认识的新突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