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讨*
2024-06-11李明贤彭晏琳
李明贤,彭晏琳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 410128)
一、引 言
党的十九大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农业强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总目标来统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①引自于人民日报评论部,《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民日报》2023-1-11(005)。可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探索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要明确其内涵并寻求全面立足我国农情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二、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应遵循的原则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和阶段性特征,不同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当前,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得到全面贯彻,农业农村新发展格局将逐步形成,这些都将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产生深刻影响。
明确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把握整体性。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也是涵盖农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和农民生活等多领域、多方面的现代化。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个环节彼此紧密关联,单一领域的改革难以达到整体目标。因此,只有纵观全局,立足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将农业农村现代化视为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完整体系,才能厘清其内涵。
二是增强协同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应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相契合,需要加强政府、企业、农民等多个主体间的协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多领域协调发展、互动提升。
三是保持可持续性。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不能仅聚焦于现阶段发展的需求,而应当立足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农村改革经验,同时着眼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在接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明确其内涵。
四是考虑可借鉴性。中国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大国担当”的特质应当映照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之中。因此,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启示和借鉴,助力他国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世界贡献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三、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
根据以上原则,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立足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实现“物”的现代化为主线,以推进“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提升“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共同进步,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种状态。
(一)物的现代化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线
物的现代化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涉及农民生产和其他物质方面的现代化。从农民生产现代化来看,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的应用程度能够直接反映农业生产的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显示,2022 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这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人力畜力向农业机械化的转换,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对农业现代化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十四五”时期,依托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和北斗导航、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机械和农机装备进行智能化、自动化、可持续化和数据驱动化改造升级,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方向。同时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现代化也是构成物的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能够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从其他物质方面的现代化来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要素,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对解决如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如何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021 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因此,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的提档升级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二)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
人的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物的现代化相辅相成,包含农民素质和精神层面的现代化。一是作为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农民的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农业经营的模式,并直接影响农业经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李谷成,2021)。高素质农民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强,善于认识和接受新事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自2005年《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首次提出“职业农民”的概念,到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再到2019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首次提出要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我国农民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从农民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再到高素质农民的演变,各地相继涌现出一大批农村产业扶贫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培训对象、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业经理人、专业种养能手等高素质农民,辐射带动了传统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高素质农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因此农民素质的提升是人的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二是精神生活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赋予了农民生产生活现代化的价值底色,也为乡村文明复兴提供了价值动力(刘建等,2023)。单一化、碎片化和娱乐化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不符合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也不能激发农民参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活跃性,对增强农民乡土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的作用有限。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由“温饱有余”转变为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期待,这要求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物的现代化,也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其关键在于“精神生活现代化”。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破口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多重要素协同推进的动态过程,其中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包括乡村治理主体、客体与治理环境的现代化,也包括乡村治理“软硬件”的现代化,其最终目标就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与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有系统性又各有侧重点。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侧重于完善体制机制设计,乡村治理能力侧重于治理主体及增强其执行能力、服务能力、议事协商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平安建设能力建设。新时期,乡村社会形态和治理基础发生了新的变化,如“大流动”导致的乡村空巢社会、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关系嬗变、后乡土中国“法礼相容”的法礼秩序转变等(肖平等,2021),因此,忽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直接移植东部沿海乡村“村级组织行政化”的治理模式,不符合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沈迁,2022)。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厘清“谁来主导乡村治理”“运行何种治理机制推进乡村治理”“治理主体互动形塑何种治理结构来实现乡村治理的效率与效能”等问题,探索创新有效的治理体系、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保障与治理绩效目标。实现乡村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科学化是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完善乡村治理目标。
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一)在“大国小农”基础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小农传统的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确立了家庭经营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因此,“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全国98%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小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预计到2050年,中国仍将有1亿左右的小农户,经营全国约50%的耕地,可见,“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将长期存在,小农户仍然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力量,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本单元。因此,小农户经营将贯穿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始终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底色。在“大国小农”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理解“以农为本兴农业”的底层逻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
第一,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及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小农经营面临老龄化、低学历、兼业化及土地经营规模小的突出特点,务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农业生产面临粗放经营的局面,要有效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社会分工下的规模效应、劳动替代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在社会化服务方面,要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如农业服务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并鼓励各类主体采取订单式、托管式、站点式、平台式、合作式等多种方式,为小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物流运输等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小农户经营基础上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要将先进技术、现代装备、管理理念引入农业农村,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乡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最终建成农业强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实力较强,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强,能够发挥技术优势和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充满活力的核心力量。农业家庭经营制度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农地流转为前提,健全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咨询、评估等服务,提高土地流转的透明度和高效性。同时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股份合作共营、专业合作联营、全程托管经营、企业租赁经营、“大园区+小农场”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此外,要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生产联动、利益共享的联农带农机制,在推动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的过程中,保护和带动小农户增产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三,关注农地流转中可能存在的简单追求扩大规模等问题,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前提,因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能过分强调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而应强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要关注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成本、劳动用工成本的显化可能引起的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不强和国民福利下降等问题。也要注意在农业规模经营过程中由于对财政补贴的觊觎而导致非专业人员进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出现的农业生产经营不稳定问题,以及规模经营补贴导致土地流转费用提高而可能引起的大规模经营主体对中小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挤出问题;同时要避免片面注重发展大规模经营主体,一味地扶持一些明星主体、明星社,把大量资源要素堆积给少数主体的情况,因为这种靠帮扶手段扶持起来的“盆景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主体的经验并不可复制推广,并且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资源占有不平衡、发展不全面的局面。因此促进农地流转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和自身健康发展上,推进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在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不平衡主要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城乡共同繁荣能够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因此,城乡共同繁荣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动力。城乡共同繁荣基础上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保障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繁荣。这需要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支持。
第一,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构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重视市场机制作用与功能的发挥,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注重统筹规划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根本上拆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藩篱,推动城乡地位平等、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产业对接,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乡产业发展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的新格局。
第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换,改变政府干预过多和不当干预市场的现象,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合理分工。二是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务是振兴乡村、聚集人气的硬件要求。因此,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整合和撬动作用,一方面整合方向相近、用途类同的财政资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化零为整,优化财政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保障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通过补助、担保、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网络、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引领村庄环境美化,补齐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乡村公共服务业的短板,确保农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重点投向农业农村。
第三,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坚持并落实全域规划,将城市规划、农村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城乡发展互利共赢。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始终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充分考虑规划用地总量和增量,科学布局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农业用地,促进基本农田保护,避免“非农化”过快占用过多的土地。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关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各项政策举措,确保城乡一体化发展下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在始终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国农业发展仍然面临耕地退化、生物灾害、水土资源约束、农业面源污染、食品安全等多种风险压力。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农业产能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村传统村落,为农民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美丽乡愁,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农产品质量。
第一,健全农业绿色生产体系。构建绿色、有机、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建立绿色农业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农产品从种养到初、精深加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过程无害化,同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田园生态系统,促进小农户与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坚持以绿色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建“科技创新联盟”,重点攻克控肥控药、优良品种繁育、产地环境修复等技术难关,推动绿色农机装备研发升级,并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育绿色技术推广和应用人才,促进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和绿色技术先试先行。
第二,完善绿色农业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完善政策激励。以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和绿色金融激励机制等为重点,加快建立分类科学、区域有别、标准合理、规范统一的农业绿色发展激励政策体系,增强对绿色、节能、环保类生产方式的补贴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强化制度约束。依法依规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加大对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对重大环境事件、污染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和惩罚标准,并将农业绿色发展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挂钩,引导全社会共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第三,完善绿色农业供需链条。从供需两端入手,提升现代绿色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需求端,通过宣传活动、社交媒体、农村体验游等方式向消费者普及绿色农业的意义和优势,提高其对绿色农产品的认知,强化全社会“大食物、大农业、大资源、大生态”共识,培养城乡居民形成绿色、节约、低碳的消费意识,推动居民饮食结构由“吃饱”向“吃好”和“吃精”转型,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端,树立“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理念,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并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如标准化养殖场、果菜茶标准园、水产健康养殖场,构建农业绿色产业发展链条,助力乡村产业加速由产品经济、数量经济向绿色经济、品牌经济转变。同时,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并构建全链条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源头追溯、流向跟踪、信息存储和产品召回等目标。
(四)在实现农村善治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按照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农业现代化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农业技术进步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以适应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需要。即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实现农村善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构建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治理格局。一是倡导村级民主管理,提升公共事务的透明度,鼓励村民广泛参与决策,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事务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治能力,同时依靠农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探索符合本村实际的多元治理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解决农村社会面临的各类问题。二是加强乡村治理法治化,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如开设“法治课堂”普及法律知识讲座,建设法治微信群推送法治宣传资料,定期组织村民观看普法电影、法制节目,增强农民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三是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宣传本地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引导农村家庭形成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的良好氛围,并探索开展“积分制”“星级户”评级监督方式,完善奖惩制度,推动乡村移风易俗,重塑文明村风。
实现农村善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也需要推进数字化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一是引导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中的数字要素和数字技术赋能农村治理,强化信息化支撑,构建统一的智慧村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水电、医保、养老等缴费服务“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腿”。二是建立“互联网+网格”的治理体系,依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或线上软件等智慧系统,通过调度网格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事务,实现对网格化服务管理基本要素的动态管理。三是开展各类数字应用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升级,破除特殊群体获取和使用信息化服务的障碍,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与数字治理提供保障。
(五)在为世界提供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世界农业现代化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即以美国、加拿大等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模式,以日本、荷兰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农业模式;以法国、意大利等为代表的高值特色农业模式。由于不同国家在农业资源禀赋、工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各不相同,因此这些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却不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一些发达国家大多靠掠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依托自己的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靠农业农村自立自强实现。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遵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注重强化现代化建设供给保障能力、升级科技装备、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产业韧性、提高农业竞争力,也要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可以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丰富和发展世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一是为世界提供中国道路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增强国际传播的主动性和效能,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阐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逻辑和现实价值,积极宣传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成就,引导国际社会理解支持甚至学习借鉴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经验。鼓励国内专家利用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讲好中国故事,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让国际社会清晰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
二是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的成功经验,包括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绿色农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可以通过培训指导、交流研讨、技术援助等形式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其他国家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难题。如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与他国的农业合作,协助东道国探索适合本国农业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国际合作框架下,开展全球科研合作,加快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合作发展与开放共享等,展现大国担当,有序推进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设工作,深度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涉农谈判,为全球粮农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五、结 语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尊重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从中国国情农情出发,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又反映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经济特征。为有效跨越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化悖论”难题,需要围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立足“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坚持城乡共同繁荣,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农村善治,彰显大国使命担当,探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进一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等目标的实现,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