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
2024-06-10鲁爱峰贾文玉徐琳娜
鲁爱峰,贾文玉,徐琳娜
1.临泽县平川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临泽 734200
2.高台县罗城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高台 734300
3.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30
0 引言
李氏杆菌病典型的症状表现之一是患病动物原地转圈,走路呈醉酒状,所以这种疾病也被称之为旋转病。羊是李氏杆菌病的易感个体,羊李氏杆菌病分为多种类型,比如败血型、脑炎型、子宫炎型,其中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较为常见,如果治疗不及时,羊的致死率非常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加强对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工作,对降低该疾病对羊养殖产业的影响,带动羊养殖产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李氏杆菌病原特征
李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形态为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0.35~0.5) μm×(0.45~2) μm。李氏杆菌一般呈单个存在,但也有呈“V”字形或者成丛排列,无芽孢,正常情况下不产生荚膜。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会形成荚膜。李氏杆菌在20~25 ℃环境下,可以形成4根左右的鞭毛,利用鞭毛,细菌可以自主运动。在37 ℃环境下,李氏杆菌会形成1根鞭毛,运动性下降。
李氏杆菌是一种需氧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条件为1~45 ℃,其中30~37 ℃是适宜生长温度,细菌的活性最强。在常温培养条件下,透过显微镜细心观察,会发现李氏杆菌肉汤培养物有独特的翻转运动。李氏杆菌对培养条件要求不高,在普通的琼脂培养基中也能生长,但菌落生长并不旺盛,数量较少。李氏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培养24~48 h后,可以发现有圆形小菌落存在,菌落呈透明状,轮廓为蓝灰色。采用光线斜照,菌落呈现出蓝绿色光泽。在血液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培养李氏杆菌,生长状况良好,培养的菌落为圆形,呈露滴状,表明光滑,并有β-溶血环存在。
李氏杆菌对外界环境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与抵抗能力,无论是低温、高温环境,还是酸性、碱性、高渗透压环境,李氏杆菌均能够生存。例如李氏杆菌可以在-0.1~0.4 ℃的鸡汤中存活生长,可以在TSB(加入了25.5%的NaCl,高渗透压)可以存活132 d。在70 ℃环境下,可以存活5 min。在巴氏消毒75 ℃环境下可以存活5 s。李氏杆菌的生长pH范围是5.6~9.4。不仅如此,李氏杆菌还具有较强的抗干燥能力,在干燥的粪便、饲草中也可以长期存活。但李氏杆菌对消毒剂较为敏感,常用的消毒剂比如酒精、新苯扎氯铵等可以有效灭杀李氏杆菌,紫外线照射李氏杆菌15 min,也可以使其失活。
2 李氏杆菌病流行病学
1)易感群体。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可以感染40多种哺乳类动物,20多种禽类动物。在自然感染条件下,牛、羊、猪、家兔等都是易感动物,尤其是绵羊,易感性比山羊更强。人也会感染李氏杆菌病,尤其是一些抵抗力差的群体,幼儿、孕妇等也很容易感染李氏杆菌病。人自感染李氏杆菌病后,将会引起脑膜炎、发热性胃肠炎、败血症等。虽然李氏杆菌引起的疾病不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疾病较为常见,但由于死亡率非常高,所以李氏杆菌病被列为仅次于沙门氏菌的第2大致病性食源性细菌。
2)传染源。带菌羊与患病羊是李氏杆菌病重要的传染源。在自然界中,李氏杆菌广泛存在,作为一种食源性致病菌,李氏杆菌主要通过粪口进行传播[1]。动物的皮肤、眼结膜破损也是李氏杆菌的传播途径。李氏杆菌也会污染饲养器具、生产设备等,造成间接性传播。人主要通过食用没有经过检疫或者充分杀菌消毒的肉制品、奶制品等患上李氏杆菌病。此外,在羊饲养过程中,如果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卫生条件较差、长期饲喂单一饲料等,都会增加李氏杆菌病的传播率。
3)流行特点。李氏杆菌病流行特点表现为以下3点:①呈散发性流行,例如羊因为异食癖等原因,口腔黏膜受损,很容易感染李氏杆菌而发病。②呈季节性流行,李氏杆菌病在寒冷的春季初、冬季较为流行,其他季节也有发病,但数量较少。③羔羊群体较为流行,相较于成年羊,羔羊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发病。
3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症状表现
3.1 羔羊症状表现
羔羊在感染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后,发病较快,病程较短,如果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会死亡。羔羊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急性脑膜炎症状,在发病初期,羔羊精神沉郁、身体高热,随着时间的推移,羔羊身体肌肉变得僵硬,尤其是头、颈部肌肉表现明显,在哺乳时会出现头部抽搐或者颈部肌肉痉挛。后续羔羊症状加重,口吐白沫,精神状态异常,时而亢奋,四处奔走。羔羊在走路时,似醉酒状,摇摇晃晃,原地转圈,不时摇晃脑袋,在发病后期,羔羊倒地昏迷,最终身体衰竭死亡。
3.2 成年羊症状表现
成年羊在患病后,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体温升高,最高可以上升到41℃。成年羊通常口腔或者皮肤其他部位有创伤,咀嚼缓慢,吞咽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羊出现脑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原地转圈,以头抵墙,病羊的视力减弱或者完全失明,对外界反应迟钝,经常在羊圈内胡乱冲撞,病羊的眼结膜红肿,伴有黏性分泌物流出。在发病后期,病羊食欲废绝,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身体肌肉痉挛,濒死时侧卧,四肢呈划船状,最终身体衰竭死亡。
3.3 母羊症状表现
妊娠母羊在感染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后,除了表现出典型的脑炎症状以外,流产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症状。有的妊娠母羊在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表现,但在产前3周左右时间,母羊突然发病并流产。母羊流产后,胎衣会在子宫内滞留3 d左右,后续会自动排出。一般情况下,母羊流产后,通常会安全度过病理期,最终痊愈。流产的胎羊已经发育完全,但身体瘦弱,整体病变并不明显。
4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病理剖检
通过对病死羊剖检可发现主要病变部位在羊的脑部,表现为脑膜充血、水肿严重,脑部血管扩张明显,凸出在脑部,呈树枝状。病死羊的脑脊液增多,轻微浑浊,颜色微红。剖检流产母羊的羔羊胎儿,发现胎盘子叶出血坏死,羔羊胎儿皮下水肿,体液异常增多。
5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诊断
5.1 常规诊断
在对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进行常规诊断时,可以先了解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病原因,然后结合该疾病典型的症状进行判断,例如羊头颈部抽搐、精神状态亢奋,视力减退,走路似醉酒状等。还可以结合对病羊的脑部剖检进行辅助诊断,完成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的初步诊断。为了确诊,还需要应用实验室诊断方法。
5.2 实验室诊断
5.2.1 镜检
通过采集病死羊脑组织等进行涂片处理,然后再进行革兰氏染色,最后通过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如果发现病料中存在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单个或“V”字形排列,芽孢、荚膜等,可以确诊羊患有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
5.2.2 细菌分离培养
在完成病死羊病料样本采集后,将病料与生理盐水1:5混合,充分研磨并处理后,接种到血液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中,培养温度条件为37 ℃,经过24 h培养,培养环境为厌氧兼有氧环境。肉汤变得浑浊,无气泡产生[2]。血液琼脂培养基中,菌落呈现出圆形的外观,表面光滑、透明,周围环绕着溶血环。透过光线检查菌落颜色时,发现呈现出蓝灰色的特征。符合李氏杆菌培养特性,说明病羊患有脑炎型李氏杆菌病。
5.2.3 运动性检查
在检查时,应选择采用血清葡萄糖甘油肉汤作为病料样本的纯培养物,然后在半固体培养基完成穿刺接种,培养温度条件是20 ℃,培养时间是3 d。通过镜检观察,如果发现培养的菌体符合李氏杆菌特征,且细菌可以沿着穿刺线生长,整体呈倒立的伞状,细菌能够移动,说明病死羊因感染李氏杆菌患病。
5.3 鉴别诊断
5.3.1 与羊脑包虫病的鉴别诊断
羊脑包虫病也会出现醉酒样走路、肌肉痉挛等症状,但不同之处在于,患有脑包虫病的病羊也会直线走动,不会原地转圈。受脑包虫的寄生刺激,病羊还会出现频繁低头、仰头等动作,这与羊李氏杆菌病有很大区别。
5.3.2 与羊鼻蝇蛆的鉴别诊断
羊鼻蝇蛆和李氏杆菌2种疾病都会导致病羊精神沉郁、视力减弱、运动失调。但不同之处在于,羊鼻蝇蛆会导致羊兴奋或者沉郁状态交替发生,在鼻孔处,还会流出分泌物带有血液,且病羊鼻腔因为蝇蛆寄生刺激,还会频繁的打喷嚏,这与羊李氏杆菌病有很大区别。
5.3.3 与羊脑灰质软化病的鉴别诊断
羊脑灰质软化病和李氏杆菌病都会让羊出现原地转圈,视力减退、运动失调等神经症,但患脑灰质软化病的病羊体温不会升高,剖检发现病死羊大脑皮层灰质非常地柔软,伴有增生现象,这与羊李氏杆菌病有很大区别。
6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预防
羊李氏杆菌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外伤也会造成该疾病感染,卫生状况不佳、饲养密度过大、饲喂不合理等也会增加李氏杆菌病的发病率。
6.1 定期清扫羊舍
每天按时打扫羊舍,清除羊舍内的粪便,可以有效切断粪口传播的途径。清扫完羊粪后再用清水冲洗1遍羊舍,确保羊舍干净整洁。清扫的羊粪应统一运往外部进行堆肥,利用堆肥发酵技术灭杀细菌病毒,并完成羊粪肥料的再利用。
6.2 加强针对性饲养管理
针对该病应加强护栏、饲养器具设备的检查,清除尖锐的铁丝。将羊舍地面、运动场地尖锐的铁片、碎石子、玻璃残渣清扫干净。饲喂时加强饲料检查,清除掺杂在饲料内的铁片、铁丝、石子等杂物,避免羊口腔受伤,可以有效预防李氏杆菌病[3]。同时,还应做好饲料的合理配比,饲喂全价饲料,不频繁更换饲料,确保羊营养供应全面均衡,提升羊抵抗力,降低羊李氏杆菌病发病率。
6.3 科学合理控制羊群饲养密度
在羊舍内,要求槽位、活动空间和休息场地面积足够,绵羊1.5~2.5 m2/只为宜,山羊2.2~3 m2/只为宜,可以避免羊群相互践踏、打架,预防羊受伤,从而避免羊李氏杆菌病的感染与传播。
7 羊脑炎型李氏杆菌病治疗
治疗羊李氏杆菌病主要是抗菌消炎,改善羊身体不适症状。每只病羊按体质量肌内注射氨苄西林10 000~15 000 IU/k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6 000~12 000 IU/kg,用药治疗2次/d,早晚各1次,连续用药3~5 d。或每只病羊按体质量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g/k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4 000 IU/kg、磺胺六甲氧嘧啶钠25 mg/kg、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0.5 mL/kg,进行治疗,用药1次/d,连续用药5~7 d,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4]。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200 mL、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 mL/kg进行治疗,用药2次/d,早晚各1次,连续用药3~5 d。
如果病羊存在排尿困难的情况,在上述用药基础上,还可以加入40%乌洛托品注射液进行治疗,用药量每次20 mL,具有良好的利尿效果。如果脑炎型李氏杆菌病脑炎神经症状表现严重,例如病羊经常原地转圈、在羊圈内胡乱冲撞,运动共济失调等,还可以采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只病羊按体质量1.5~2 mg/kg进行肌内注射,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神经症状。
8 结束语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疾病类型有败血型、脑炎型等,其中脑炎型李氏杆菌病较为常见,对羊养殖产业的危害较大,因此应提高防治,了解这种疾病的病原特点以及流行特点,做好相关症状的辨别分析,结合病理剖检以及各种诊断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此来降低脑炎型李氏杆菌病的危害,减少该疾病带来的养殖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