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维度
——基于价值释义、现实挑战与路向选择的分析

2024-06-10郝明东张家飞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郝明东,张家飞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基本最持久的有效途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1]当下,已有研究主要从基本要义、教育理路、教育实践、教学路径和价值旨趣等方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了归纳总结[2-4],同时也存在学理阐释不足、创新建树不够等薄弱环节。据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①2023 年12 月从“中国知网”期刊库检索篇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章共计583篇。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视,研究成果正在逐年增加,但是,关于数字化模式的研究还显得不足,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逻辑起点,这方面的研究亟须加强。,更加注重“数字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全新模式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5]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6]34。数字化一词有两种释义:一方面,数字化是指信息从模拟存储转移到数字存储;另一方面,数字化表明了变化,通过数字技术的介入对实施对象内部体系产生冲击[7]7。“范式”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中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它可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以及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指的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加工,实现教育资源、教育服务、教育场景、教育评价的数字化,构建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体系。现代数字技术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因此,深入剖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维度,即价值释义、现实挑战与路向选择,深刻理解和把握数字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旨,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旧模式转换,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值释义:资源、技术与场景的拓展

新兴的数字技术及其引发的教育创新正在颠覆工业时代的学习过程和结构,因此,发展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势在必行[8]。数字技术的发展重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要素结构和技术流程。美国学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数字科技可以变成一股把人们吸引到一个更和谐的世界之中的自然动力。”[9]23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提出,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10]。数字化作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弯道超车”的全新范式,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客体、模式、场景等要素以及内在体系均产生了数字化转变,建立起一个联动线上线下,打破时空限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空间,进而获得资源共享、师生互动、人机智联的全新学习体验。

(一)资源层:丰富数字教育资源

人类因教育而文明,教育因科技而发展。数字技术拥有超强的云计算和存储能力,具备传播速度快、跨越时空广等特征,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加速了教育资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数字化、智能化聚合。

1.数字化呈现

数字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更多元、更灵活的表现形式。数字技术可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涌动”,推倒传统学校的“围墙”,将传统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以鲜活、直观、立体的多元样态呈现出来,发挥出教育资源的最大效能。数据显示,当前,互联网已覆盖我国所有中小学,99.5%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建成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4.4 万条基础教育课程资源、6757 门职业教育精品课程、2.7 万门高等教育优质慕课和实验课[11]。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而言,可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实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呈现,使教育内容更富有时代感、亲和力,增强师生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2.时空化重塑

随着元宇宙(Metaverse)、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影像现实(CR)以及大数据学习平台、智能在线教育、云上智慧课堂等建立起的与现实世界相对接的数字世界,数字化教育情境已深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过程。比如,在学习中华民族历史时,元宇宙融合三维建模、计算机图形渲染和交互技术,空间重塑中华民族历史场景,立体再现历史事件及背后的价值观念,其间融入地形、建筑、人物等空间要素,呈现出高分辨率的纹理贴图、真实的光照模拟以及精细的物理效果,使受教育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3.智能化再现

社交媒体给历史注入了新的展现方式,它让我们所保存的艺术家们的口述历史录音和材料文化在新一代人和新的观众中得以流转[12]63。数字媒体融合各类新兴技术,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产生关联,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有助于教育内容的有效传达。比如,数字技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简明新疆地方史》等课程教材进行数字化处理,添加交互元素,丰富学习体验。数字博物馆旨在模拟传统博物馆的真实情境,运用高精度的建模和渲染技术,通过音频解说、立体展现等形式真实再现中华文化的艺术品、文物等珍贵藏品,为受教育者提供综合性、层次化的体验。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一千五百余件文物古籍穿越千年,再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还从历史中提取出花瓣“瓣瓣同心”、铜鼓“同心共振”等符号,融入当代元素,让文物古籍真正走出“深闺”、走近大众[13]。诸如此类的数字化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更真切地体悟各民族和衷共济、美美与共的美好画卷,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技术层:创新教育服务模式

通过数字技术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将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创新教育服务模式,全方位激发受教育者的认同意识。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 年上半年,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渗透,数字化产品及服务加速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交流等场景之中,至少掌握一项初级数字技能的网民占网民整体比重的86.6%;至少掌握一种中级数字技能的网民占网民整体比重的60.4%,较2022 年12 月增长2.1 个百分点[14]。作为一种新范式,数字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由原来“听讲台上说”的单向封闭模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多样性参与”的开放模式,使教育在时间与空间的双维度中以数字化形态展开。

1.人工智能服务于精准学习

大数据时代信息变得极具个性化。譬如,一些地区依托大数据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各族群众投放动漫、短视频等生动鲜活的宣传类信息,广泛宣传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实现“线上”点对点与“线下”面对面相结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精准化全覆盖,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15]。另外,还可结合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数字技术,搭建适应性学习引擎,科学分析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推动一体化教学方案实施。基于认知建构、情感体验和人格塑造等教育原则,汇集各族学生的学习数据,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引导,辅助评估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提供梯次、渐进的教育内容,确保教学过程的井然有序。

2.虚拟现实服务于虚拟教研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模拟真实世界环境的数字化体验技术,通过使用专门的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HMD)和手柄控制器,将用户置身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中。该技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以下技术性方案:一是虚拟历史体验。通过将学生代入计算机生成的穿越历史场景,探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感受历史氛围。比如,在历史课堂上,学生可以穿越到明清宫廷,以虚拟形式与皇帝、文人、百姓互动,还可以参观宫殿、阅读古籍、参与重要仪式等。二是三维文化重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文化遗址和景点进行虚拟还原。学生佩戴VR 设备沉浸式体验难以亲临的文化遗址和景点,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数字空间交流。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数字空间形态中,学生共赏各民族舞蹈、音乐,深入对话交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

3.物联网服务于智慧教学

数字化打造智慧、便捷的教育服务体系。比如,希沃与戴尔携手打造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实训与智慧教育的紧密结合。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智能技术,实现万物互联,考勤统计、室温调控、光线调控、空气监测、智能感应,这些技术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范式。物联网服务于智慧教学,除了提供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能汇聚各民族文化资源,以数字图文、虚拟现实、电子游戏等形式将博物馆、民俗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资源数字化,提升教育效度。

(三)认知层:优化教育场景生态

数字技术将学习搬到学校的围墙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与学习的分离也许会将我们带到这样一个时代:个体在家长的有效指引下,协商自己的学习经历[16]127。数字化突破校园边界,重塑场景生态,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教育资源,助力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数字空间中“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育人体系,这将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带来“三全育人”的有效场景。

1.更新家庭教育场景

随着未来教育逐步实现由学校向家庭的空间转向,家庭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必须重新确立教育的“起跑线”是家庭教育的理念[17]。家长作为个体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应树立正确的技术观、价值观,围绕“五个认同”,结合立德树人传统观念,开展生动活泼的家庭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从小爱党、向党的认同感。此外,家长还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在数字空间的意识形态渗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民族文化认同。

2.丰富学校教育场景

以虚拟现实、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在数字课堂,通过制作海报、课件等方式“美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过程,让学生受益于直观的视觉效果,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同。数字化学校教育场景还突破了传统的“黑板白纸”式教学模式,建设嵌入式“第二课堂”,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更富创造力和趣味性,从而使教育的核心精神——“以人为本”,在数字空间中得以深入体现。

3.优化社会教育场景

数字技术支撑的全球性互联网平台,将极大扩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受众范围。比如,通过数字媒体引导海外青少年挖掘历史、探寻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光辉的历史记忆,着重培育海外青少年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使得“各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等思想观点能够快速传达到中华民族各个角落,进而建立一种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相互交融的社会教育新模式,创建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现实挑战:效率、人才与失衡的困惑

“每一种新的范式,都是一种新的向世界提问的方式。”[18]33传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引导和文化熏陶,在引导各民族团结的历程中起到一定作用。随着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浪潮的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数字技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精确、高效和便利的建设途径,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然而,正如阿莱克斯·彭特兰指出的,世界似乎在一夜之间演变成一个人类和技术共存的联合体。它既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也具有前所未有的弱点[19]6。教育效率受限、教师数字素养待提升、数字失衡已成为制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瓶颈。

(一)教育效率受限

数字技术催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教学方案。但现实应用中,由于两者暂未实现高度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相关问题。

1.数字技术应用模式有待拓展

一是数字化学习参与度不高。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5.1%,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0.5%[14]。相比较而言,农村地区师生数字化学习参与度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学习的整体效果。二是数字技术应用模式相对局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数字媒体未能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跨学科合作的教学案例不多,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并未提高学习效率,且大部分集中在看、听、做、记等基础教学模式,缺少更具交互性和灵活性的数字化教学方案。

2.数字化的离散性和不确定性

从人的认识发展来看,追求确定性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目标。从人工智能的历史演进来看,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和行为往往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和算法,但这些数据和算法往往具有一定的离散性和不确定性。具体而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关键数字技术的应用,如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和验证。然而,由于数字化转型涉及的领域较广,数据资源离散程度较高,容易造成数据辨别、分析与传递的不确定性,这必然会干扰到教育工作者的准确判断、正确理解和精准施教。

3.数字资源鸿沟诱发教育壁垒

数字鸿沟是“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20]。换句话说,是指个体或群体之间在获取、处理、利用和分享信息方面的数字差距。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数字鸿沟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等因素,民族地区的创新研发能力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个人移动数字设备、数字平台、数字教育等数字资源分配不均匀,且在资源利用上呈现出区域差异[21]。数字资源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的主要构成之一,如何有效打通这层教育壁垒,直接关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效。

(二)教师数字素养待提升

教师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体力量。在数字时代,传统教师角色面临挑战。2022 年11 月30 日,《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对教师的数字素养在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能力、数字化应用等方面作出要求。对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师来说,数字化时代的知识增长方式切实体现在工作之中,要求教师具备多学科交叉知识背景及创新能力,在一些教育场景下,应将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深度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之中。然而,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教师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教师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

1.数字化意识不强

部分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缺少变革性视野及前瞻性视角,对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缺乏正确的认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角度来讲,教师是否能够从时代及学生需要等层面认识到数字化的功能和意义,是其是否愿意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在数字技术资源使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在畏惧心理,难以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探索。

2.数字技术知识与能力有限

教师的数字技术知识与能力关系到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和技能两个维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数字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掌握不牢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于技术发挥作用的一般性原则认识不到位,在利用数字技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时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呈现出表演性特征,比如,过于关注课件的华丽和美观,忽视其实用性。

3.数字化应用不深入

教师数字化应用关系到教师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在设计和实施层面,部分教师在创设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相融合的学习环境时未能灵活选用适当的数字技术,较少对数字资源进行二次加工与整理,这不利于数字资源的有效运用。在评价层面,部分教师未能对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学业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合理解释。在协同育人层面,部分教师不具备广泛而扎实的交叉学科背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数字社会责任感。

(三)数字失衡

科学技术有时也“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利”[22]358。数字技术发展主要由数据和算法所驱动,它在使人类生活实现智能化、便捷化的同时,也将引发数字失衡等新问题,其中包括信息茧房、自我失衡和数据孤岛。

1.信息茧房困境

在信息超载时代,智能算法的精准信息推送优势可能会使受教育者倾向于获取与自身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趋同的内容,从而导致信息获取渠道的狭窄化,内容的同质化,进入“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23]8。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部分个体长期沉溺于自己喜欢的及固化的信息中,淡化对他者的关注,不利于意识的塑造。具体而言,互联网信息供应商矢志于追逐流量,常常通过后台投放“短平快”的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区别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宣传内容,占据了人们的闲暇时光。当受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所涉及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兴趣时,智能算法将自动过滤此类信息,将个体的兴趣点锁定在指向性领域,造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被排斥在受教育者信息茧房之外,影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数字化进程。

2.自我失衡风险

数字化场域为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超距离空间”,每个主体都成为虚拟空间中身份化、符号化的存在,但是,这种完全基于“数字孪生”的场域将导致人与人之间“脱域化”,诱发符号世界和实体世界的偏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课堂,当学生沉浸于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完美场景和超现实课堂中,会进入“穿梭效应”,在真实和虚幻中不断切换,逐渐淡化对真实课堂的触感,易与他人形成自我隔离,使得教育现实效果受到影响。

3.数据孤岛难题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存在各类数据库之间不能兼容连接,数据之间缺乏有效关联的现象。一方面,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数据主要分散在各个学校、各级教育部门和政府机构之中,且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不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限制了数字资源的有效改造和共享;另一方面,虽然各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广泛分布于各种不同的数字化平台,然而,由于时空分离、知识产权、隐私保护以及技术手段的制约等,学校较难快速收集数据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数字教育方案。

三、路向选择:平台、素养、数据与监管的立体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数字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加速融合正在打破教育创新的边界、重构教育模式、创造教育价值。

(一)构建数字教学平台,强化数据赋能教育教学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数字化资源支撑。“开放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已经开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在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德育栏目,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党史、爱国主义、宪法法治、品德教育、思政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教平台,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历史学、党史党建等六百多门一流课程。还可单独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栏目,添加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文化、丝绸之路文明等通识课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栏目中,也可内设学校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等类别,推出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栏,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在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有机融入数字化平台,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加快构建大数据中心,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基地和教学场景建设。学校应着力打造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人工智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数据中心,以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结构与特征,以及中华民族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逐步汇集和推进集成式数据库建设,致力于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在线教育和个性化学习支持。此外,提供各类教学场景方案,满足应用需求,推动数据、业务、空间融合互通。比如,依托多媒体演示、智能交互、远程录播等应用,常态化录播系统录制“微课”,打造出跨域交互同步的数字化课堂场景,让学生在学习党史或民族团结故事时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知体验。在高等院校,探索建设“地方史课程虚拟教研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虚拟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虚拟课程”,推动优秀教学成果深入开发。同时,教师与学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兴数字技术,积极参与数字技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交叉领域,以更高效、更科学的方式在数字化场景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范式。

(二)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能力

如果我们希望学生发展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弹性和自我调节的学习者,我们需要教师能够转变为具有批判性知识的行为者,不仅能够胜任数字实践,而且能够以积极、包容和开放的方式转变这些实践[25]。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核心,技术不能取代教师,反而支持教师重新“定义自己”,否则任何技术也将无济于事。要想发挥数字化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优势,必须提高教师数字化能力,让教师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富有创造性的组织者。

增强教师数字化意识,树立数字化转型思维。数字时代不仅要求教师需要具备培养、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的能力,还需要在数字技术操作和运用方面具备认知力和掌控力。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要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推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化嵌入范式,引导教师意识到数字化应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过程会产生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

强化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活动的能力。各级政府和学校应加强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理性和数字技术的创新性相结合,整合民族学、人类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等多学科资源,集聚政府、社区、学校、科研所等多方研究力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课程体系。同时,需要加强教师数字化素养培训,目前已有国内企业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如希沃学苑专题课程空间,涵盖信息素养、学科教学、教学管理、职业成长四大维度课程。学校应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反思,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路向研究。

(三)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底座

要想发挥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化”效能,必须有适配的数字资源和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强数字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探索高校、媒体、企业、网民等分类别教育资源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高质量、多样化和集约化管理,以此来破解信息茧房、自我失衡、数据孤岛等难题。

一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首先,在推荐节目和内容时,首选生动鲜活、积极向上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素材,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进行场景再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其次,在推荐算法中引入多样性和平衡性的考量,及时调整和优化算法,引导各族群众拓宽信息接收渠道,对特定领域数据信息实施人机协同筛查机制,破解信息茧房、算法“黑箱”等难题,确保推送的内容能够包含不同观点和立场,防止单一信息的循环反复、窄化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认知范围。最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准确投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和用户画像方面的技术优势,精确识别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群体的信息需求导向,分析每个用户的搜索历史和阅读偏好,建立个性化的推送算法以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进而将“五个认同”“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宣传信息,精准地嵌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数字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二是构建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技术体系。一方面,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数据汇集、智能判断、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对接,巩固人工智能、云计算、智能算法等优势数字技术,发展边缘计算、先进计算、自主系统、人机交互、数据加密等前沿数字技术,选择关键领域、循序渐进,构建覆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服务、安全等全链条的数字技术体系,提高数字教育技术迭代速度。另一方面,强化对数字教育技术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合理的虚拟与实际场景比例,为师生提供科学的操作指南。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算法,综合分析受教育者的兴趣偏好和学习习惯,为受教育者量身定制教育内容,提高个性化推送效率。

三是加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技术研发投入。政府部门应加大数字技术的研发投入,突破数字技术的软硬件瓶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推动智慧教室、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数字中心、数字博物馆、大数据中心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平台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模式创新、场景应用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加强数字空间监管,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由比特(bit)所架构的数字空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代性空间场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近年来,随着《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文件的颁布,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法律体系,“四梁八柱”格局基本形成。法律作为维护数字空间安全最有效的制度手段,不仅符合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更是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卫士”。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维护数字正义成为数字监管的核心任务。为筑牢数字空间安全防线,缓和数字化工具带来的冲击,预防可能引发的政治、法律和道德风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运用数字化平台优势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富裕,助力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另一方面,应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舆情预警机制。各地区行政执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平台的监管和违规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对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对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数字平台限期整改甚至关停[26],建立起完备的数字执法体系,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法治根基。

四、结 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更好地提升教育效果。通过价值释义、现实挑战与路向选择的三重维度,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使我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数字化理论深入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方式的辩证关系与运行机理,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优化。各地区党委和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优化特征和战略先机,同时也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技术伦理隐忧,巩固数字空间安全防线,全方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于学习型大国、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