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增趣数字赋能引导青年传承发展红色文化

2024-06-10

杭州 2024年5期
关键词:场馆杭州红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红色文化资源是建党百年积淀的宝贵财富。当前,以大数据、视觉感应、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提供了新途径。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青年对红色文化的传承认知,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应有之义。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分析了487名青年对杭州红色文化资源和数字化赋能的认知及兴趣所在,对杭州如何更有效引导青年传承发展红色文化进行探索。

青年认知杭州红色文化资源情况

“了解杭州红色文化资源”情况。28.8%和54.4%的青年表示了解或有点了解杭州红色文化资源,40.0%和48.1%的青年认为杭州红色文化资源很丰富或比较丰富。青年认为杭州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形态主要是物质形态(如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等)、精神形态(如抗战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制度形态(如“八八战略”等),这三项占比分别为91.0%、78.4%、73.3%。

“认为杭州红色文化氛围浓郁”情况。42.3%和39.0%的青年认为杭州红色文化氛围很浓郁或比较浓郁,64.1%的青年认为近几年杭州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程度、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很大,觉得很有成效(58.7%)或者有点成效(32.9%),肯定了保护开发力度和成效。

“认可数字赋能红色文化”情况。16.7%和54.8%的青年表示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概念和意义非常了解或了解一些,88.1%的青年认为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有助于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通过提升互动体验、丰富呈现形式等方式,能充分发扬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76.6%)、拓展传播渠道(71.9%)、推动红色旅游发展(42.1%)、增强趣味性(28.3%)。

青年传承杭州红色文化情况

红色文化活动参与度较高。95.5%的青年在杭州参加过红色文化活动,普遍每年参加,参与活动类型以参观红色场馆(92.5%)、观看红色影片(58.3%)为主。其次是参与征文等红色文化相关比赛活动(37.0%)、阅读红色书籍(25.4%)、志愿服务(21.7%)、红色文化线上线下游戏(15.5%)。

红色文化呈现形式多样。51.3%的青年认为红色文化最吸引人的是知识性,27.5%认为是趣味性,关注艺术性(11.9%)和互动性(9.2%)的较少。从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看,红色旅游(55.9%)、红色影视作品(53.0%)受到青年喜爱,红色竞赛活动的喜爱度明显低于其他形式(28.3%)。

体验数字技术意愿较强。47.0%的青年利用过数字化技术获取或体验过红色文化资源,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参与线上的理论课程和宣讲活动,以线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获取视频文章等媒体资源、线下数字化互动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比例较低。当问及是否愿意参与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相关活动或项目时,94.7%的青年表示愿意。

青年视角下杭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面临的问题

青年参与红色活动主动性不强。调研数据显示,90.5%的青年参加红色活动是学校、单位安排,主动参与的寥寥无几。部分青年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与动力,没有深刻认识到红色实践的重要性,对红色文化知识认知和掌握较少,且与平时的兴趣爱好不符,无法激发其参与欲望。部分青年缺乏组织和引导,除了参加学校单位组织的红色活动外,对如何自主参与红色活动了解不深,没有得到充分的信息支持。部分青年面临较大的工作、学习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红色活动。

红色场馆展示内容缺乏差异性。青年普遍认为,杭州红色资源保护开发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场馆展示内容雷同、形式单一;其次是红色景点分布不均,产品开发单一、缺乏杭州特色。当前红色场馆的开发形式较为单一,大部分停留在简单的历史事件陈列,通过图片、文字、解说和部分历史物件展示,场馆品牌意识不足,加上展览、解说内容缺少新意,缺乏互动性,无法给参观者带去新鲜愉快的参与和学习体验,对青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影响场馆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数字化赋能推广宣传不到位。青年认为杭州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广程度低,其次是宣传不到位。当前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内容传播力不足、场景构建缺失、跨界合作欠缺等问题。在网络传播中,如果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不能精准抓住青年文化需求,红色文化将很难吸引深度关注。

场馆运维缺乏资金人才,资源整合不足。各红色场馆、场所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场馆利用“冷热不均”。杭州市红色文化资源较为分散,馆与馆、馆与校之间的合作还有一定局限性,部分知名度高的红色文化资源供不应求,而“名气小”的则乏人问津。同时也存在开发资金不足和缺乏专职人员的情况。

有效引导青年传承发展红色文化的思考

加强体系建设,全面梳理整合杭州红色文化资源。健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体制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分类实施、项目带动等方式,完善党史百年各阶段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相关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梳理整合杭州现有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系统性保护开发,串珠成链形成红色旅游地图,打造杭州特色红色文化“IP”,吸引青年群体积极主动打卡红色地标。

坚持守正创新,在红色文化资源知识性基础上提升趣味性。强化红色场馆研究规划,加强差异化、多元化建设。红色场馆作为红色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应进一步提质增效。依托党史研究室等职能部门,通过红色文化课题研究等方式,充分挖掘深层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升展示内容质量。加强影视、文创等周边产品开发,抓住青年对影视作品、文创产品的兴趣,拓展红色文化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合理利用技术,有效推动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用数字化手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应积极拓展数字化技术应用场景。丰富呈现形式,利用AR实时渲染、VR体验等技术提升红色场馆展示内容的视觉体验,增加参观趣味性和互动性。拓宽传播途径,利用短视频、说唱MV、动漫、主题直播等创新形式提高日常生活中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和感知度。

丰富活动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增强青年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机融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线下参观和线上体验、红色故事和主题游戏。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城市漫步、志愿服务、研学等创新形式,分类组织活动,在提升活动体验性的同时满足青年个性化需求。

猜你喜欢

场馆杭州红色
杭州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红色是什么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