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杭区建设新中心 勇攀新高峰以高质量发展硬核成果彰显大区担当

2024-05-14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

杭州 2024年5期
关键词:余杭区营商数字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 刘颖

未来科技城

▲ 走访调研菜鸟集团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一轮发展密码为“32141”,即GDP总量突破3000 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总量突破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再超1000 亿元,土地出让金再超400 亿元,招引更多投资100 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面对新挑战、迎击新风浪、锚定新航向,余杭区将铆足干劲,续写更为精彩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激发新动能拼出创新驱动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当下,余杭区正抢抓科技变革机遇,乘势而上,踏浪逐“新”,通过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不断激发新动能,拼出创新驱动新高度。

日前,浙江首个“国字号”大科学装置——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实验大楼已结顶,今年将投入试运行,成为余杭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余杭区已集聚四大省实验室,并逐步形成科研重器集群发展之势。接下来,余杭区将全力争取全市第三个乃至更多大科学装置落户,筑稳“四梁八柱”,打造“塔尖重器”,加快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

抓创新的根本是抓人才。去年余杭区人才总量超40 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近30%,人口净流入4.1 万,人才净流入2 万。余杭区将持之以恒筑巢引凤长栖,继续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力争到2024 年底,新引进及合作两院院士、海外院士、省顶尖人才等20 名,新引进领军型人才200 名,全区人才总量达到45 万人;持续完善人才“创业险”“创业贷”,让广大人才在余杭创业无后顾之忧;发挥国际人力资源产业园及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海外引才、平台引才、社会引才、以才引才”等组合拳,加快打造创新人才蓄水池。

科技创新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才能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余杭区将紧紧围绕打造成果转化首选之地,深入实施“玉鸟计划”,发挥浙江创新馆、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引领作用,加快环大学、环科创平台、环龙头企业创新生态圈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就地转化。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自启用以来,已累计入库标准化成果50 多万项。同时,余杭区还将持续引入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构筑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

走好新路子拼出产业发展首位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余杭区而言,就是要坚持走数实融合新路径,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实体经济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 阿里巴巴全球总部

去年,余杭区数字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998.5 亿元,占全区GDP 的比重近70%,全省第一。除了阿里巴巴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的强力牵引,更有细分领域佼佼者同花顺、申昊科技、慧博云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持续发力。今年,余杭区将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服务好阿里巴巴等龙头企业,深化“1+6+N”业务板块的战略合作,培育壮大腰部企业及众多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型企业,推动优势产业延链强链、集群发展,不断擦亮数字经济“金名片”。

新型工业化是强国之路,先进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余杭区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提能增效,围绕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不断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筑牢实体经济铁柱钢梁。此外,余杭区将在工业用地方面寻求新突破,启动工业区块有机更新1500 亩,改扩建产业空间150 万方,力争已完成区级审核的31 个工业区块实现有机更新项目全覆盖,推动“工业上楼”。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的竞争主动权,下好“先手棋”尤为关键。余杭区作为全省首批人工智能“新星”产业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的创建单位,超前布局谋划未来产业,对于人工智能在场景研发和基础设施的高需求,更是铆足劲为企业提供“阳光雨露”。例如人工智能新政聚焦大模型前沿,重点支持核心技术环节攻坚及软硬件研发,最高给予500 万元补助。接下来,余杭区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智能计算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浙江新型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未来产业在余杭区率先布局、弯道超车。

焕发新气象拼出市场主体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市场活力和企业生命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必须下更大力气、花更多心思,见真章出实效。余杭区坚持把企业的获得感作为营商环境的评价标准,提速项目落地,提高服务企业水平,焕发营商环境新气象,进一步打响“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余杭营商环境品牌。

当前在市场主体多、人才数量大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问题反映通道多头、信息获取渠道分散的现实困难,余杭区通过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余省心”平台,不断深化线下“一站式”服务集成+线上“全门类”增值服务体系,真心实意做好企业贴心管家。今年,余杭区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加快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切实办好让企业可感可及的实事,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真金白银”的政策只有送到企业心坎上,才能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活力。去年,余杭区累计兑付各类惠企政策资金115亿元,位居全市前列。今年,余杭区将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迭代优化产业政策“黄金68条”,提高补助标准,鼓励人才招引,加强政企互动;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应兑尽兑,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2023 年,余杭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首次突破1000 亿元大关。这项重大突破的背后,是余杭区始终践行“谋在先、干在前”理念,促进项目落地见效,真抓实干推动投资稳步增长。今年,余杭区将继续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扩大投资,让社会资本“有得投、放心投、投得好”;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建立“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建设”常态长效机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季度开展集中签约,并通过“回头看”行动确保项目真落地、真开工、真见效。

猜你喜欢

余杭区营商数字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答数字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数字看G20
能喝到几瓶可乐?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