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背景下发挥教研专业支撑作用的市域实践

2024-06-10孙国虎嘉兴教育学院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4年14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教研优质

孙国虎|嘉兴教育学院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推进共同富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要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实现教育共富。共同富裕背景下,发挥教研的专业支撑作用,助力教育共富,成为基础教育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对此,嘉兴教育学院基于对提升教研支撑的专业自觉、厘清教研支撑的专业路径的认识,在市域层面进行了探索教研支撑专业策略、强化教研支撑专业保障的实践。

一、加强学习思考,提升教研支撑的专业自觉

教研部门应加强学习和思考,在深刻理解国家战略基础上,提升教研支撑的专业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时代特点并结合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论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新时代中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并对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具体安排。推进共同富裕靠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靠高素质人才。教育应重新审视共同富裕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的共同富裕已进入区域实践阶段。教育在区域推进共同富裕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重新审视的问题。首先,教育共富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其次,教育共富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意见》强调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共享“互联网+教育”优质内容,探索终身学习型社会等[1],这为教育促进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指明了方向。最后,教育共富是共同富裕的落脚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之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促进共同富裕。因此,在区域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必须实现教育共富。

在共同富裕、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研部门应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加强教育研究指导、服务教师成长和探索评价改革等方面,发挥好专业支撑作用,以高品质教研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和共同富裕。这是教研部门应具有的专业自觉和使命担当。

二、把握职能定位,厘清教研支撑的专业路径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研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2]。因此,教研部门必须在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师发展等方面寻找专业支撑点,助力实现教育共富。

(一)强课程

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抓好课程建设指导,是教研部门的首要任务。一要指导学校制订好课程实施规划,帮助其立足学校办学理念、资源条件和学生发展需要,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二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指导学校加强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以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全面提升育人能力;三要加强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学科育人的指导,落实五育并举,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的作用,形成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协同育人合力。

(二)重教学

加强对教学的研究和指导,是教研部门的主责与主业,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抓手。一要加强指导性管理:确定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过程,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内驱力。二要指导教师优化教学方式:结合学科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真实情境,融合不同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加强作业设计指导:把握情况,明确作业设计定位;明确要求,提高作业设计水准;专业赋能,增强作业设计效能。

(三)抓评价

评价是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科学评价是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保障,教研部门必须加强对评价的研究和指导。一要加强综合评价指导,体现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应用的综合性,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域教育,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二是要加强考试评价指导,发挥评价在诊断学情、改进教学、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功能,以提升教师的命题能力,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三是加强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注重评价的导向性、过程性和系统性,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学、教、评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促发展

教研员和一线教师队伍是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研员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一要健全教研员研修制度:针对新时代教研工作的要求,重点提升教研员的学科育人能力、指导服务能力、信息化素养和跨学科教研能力。二要组建教研专业团队支撑学科教研:通过组建县(市、区)教研员学科指导团队,教研员、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研究团队,农村教师素养提升专项工作团队等形式,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要加强校本研修指导:提高教研组长的校本研修策划力,建立完善的问题发现、课堂转型、问题解决和经验推广机制。

三、创设项目平台,探索教研支撑的专业策略

(一)实施镇村教育携手行动项目,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是教育共富的基础。为补齐嘉兴市镇村教育短板,嘉兴教育学院从共同富裕高度整合前期开展的教研项目,将单一的送教活动整合进市特级教师工作室服务镇村教育示范站、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教育实验区(镇)、学院与学院实验学校院校合作等项目,并设立义务教育“守望杯”教师素养展评活动等子项目,进一步梳理完善镇村教育振兴专业服务指导体系。近年来,各学科每年共开展30场左右的送教展示与指导服务活动,惠及5 000名左右教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教育实验区(镇)项目案例被评为嘉兴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10个最佳创新案例之一。义务教育“守望杯”教师素养展评活动,以落实乡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宗旨,以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促进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与辐射,助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差距,助推全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二)实施“新优质学校”培育项目,助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优质发展是教育共富的方向。为努力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嘉兴教育学院配合嘉兴市教育局确立了区域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培育项目。该项目以“面上看均衡,点上看优质”为工作目标定位,共确立103所中小学作为市域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培育学校。同时,学院协助市教育局研制并出台了《嘉兴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培育指导标准》和《嘉兴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管理办法(试行)》,组建由县、市二级教研部门领导、教研员和名校长等组成的专业指导与评估团队,通过开展一系列区域“新优质学校”培育教研活动,推进全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培育学校的高品质发展。该项目侧重“新优质学校”培育学校各个方面的内涵发展,通过边培育、边指导、边评估、边辐射的方式进行滚动推进,突出“新优质学校”培育学校的实际发展效果和智慧型成长,建设了一批有特色、有质量、有辐射力的高品质学校。该项目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指导学校切实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并立足办学理念和学生发展需要,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体系,统筹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三类课程,以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和《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提出的要坚持因校制宜一校一策的工作要求[3-4],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高标准建设校本课程,构建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从而有力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优质发展。

(三)实施改进学校教学管理项目,促进区域内学校的内涵发展

管理改进是教育共富的抓手。为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促进学校从行政管理向指导性管理转型,嘉兴教育学院牵头申报了“区域改进学校教学管理”项目省教改项目,承办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项目第一次工作会议。该项目由学院组织牵头,各县(市、区)研训部门联动推进实施。具体如下:聚焦区域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和作业改革,开展了以“‘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指导与教学管理”为主题的专项调研与指导工作,组建了由教研员和学科骨干组成的“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市域“教师作业指导与学校教学管理改进”研究团队,印发《嘉兴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十条”实施建议》《嘉兴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指导与管理实施建议》和《嘉兴市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建议》,以填补“双减”背景下教师作业指导与学校作业管理上的专业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该项目还征集了“双减”典型案例50个,立项市级“双减”专项认定性课题55个。

(四)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项目,引领区域内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改革是教育共富的保障。为更好地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嘉兴教育学院启动了区域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项目,明确区域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内容、实践路径。一是改进结果评价。小学语文、数学和科学等课程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分项等级评价,引导学校开展“小学低段无纸化测评的迭代”和“小学高段无分试卷的创新”实践,探索破解“唯分数”和“唯升学”的评价策略。二是改进过程性评价。小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课程关注学生兴趣特长,探索体现课程特质的实践性评价。同时,引导教师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典型行为表现,推进表现性评价。三是健全综合评价,即推进区域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落实五育并举。该项目的实施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着力打造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区域样态、学校样态和学科样态,促进小学和初中相衔接的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受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委托,学院承担了“以评价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区域评价改革”课题的实践研究,并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对标上级文件精神,嘉兴市将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原有的4个评价维度调整为“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个评价维度,将综合素质评价总分值由20分调整为70分,并继续采用中间路线,以等级赋分制形式,刚性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中招生适度硬挂钩。

四、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研支撑的专业保障

(一)践行研训一体工作机制

嘉兴教育学院通过机构整合,将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普通教育教学研究、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等职能进行整合,注重理实结合、教研训贯通,构建完整的研训一体工作机制。近年来,学院设置“‘双减’专项课题”“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专项课题”以及“教育数字化改革专项课题”等17大类的研训一体专项课题500多个。

(二)建立县市联动工作机制

嘉兴教育学院定期召开全市教育研训机构负责人会议,组建了县、市两级教研力量和全市名师名校长团队,调研指导县域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的工作。2019 年,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现场会在嘉兴市海盐县召开。2022年,嘉兴市海盐县成为全国首批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的2 个县(区)之一。2020 年以来,学院整合全市105 名省特级教师,市级中小学名师及名校长,市、县两级研训人员等人才资源,组建了18支专业团队,深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开展组团式服务。

(三)探索教研共同体工作机制

依托嘉兴教育学院实验镇(实验学校)项目,学院建立了由学科专家,市、县两级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三方面力量构成的教研团队,整合22所实验学校的教研资源组建了3个学段的教研共同体,建立教研员蹲点联系实验镇(实验学校)制度,实现城区学校和镇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青年教师和名优教师间的交流互动、辐射带动,以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教研优质
共同富裕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