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百卅年的中铁山桥

2024-06-09潘伟

国资报告 2024年3期
关键词:铁山长江大桥道岔

潘伟

从1894年到2024年,中铁工业旗下的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山桥”)从山海关启程,已经走过了130年。

中铁山桥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先行者。在洋务运动的背景下,为修建古冶至山海关的铁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滦河大铁桥竣工。完工后,在李鸿章的建议下,修建滦河大铁桥的300余名技术工人没有被遣散,北洋官铁路局于1894年4月把这些技工合并到山海关工厂,组成“山海关造桥厂”,即现在的中铁山桥前身。在今天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中国第一家制造铁路桥梁的民族工业企业由此诞生。

中铁山桥是造桥国家队和交通强国的践行者。栉风沐雨百余年,中铁山桥作为研发制造钢桥梁和铁路道岔的龙头企业,见证并参与了中国钢桥和铁路建设的全过程,已累计制造钢桥3200余座,铁路道岔40余万组,在企业迈向世界一流的征途上推动着中国从造桥大国走向造桥强国。

中铁山桥是中国红色工业的先行者和持续创新的引领者。中央企业最早的党组织、秦皇岛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在这里建立;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在中国铁路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在中铁山桥,企业率先建成了国内钢箱梁、钢桁梁智能化制造工厂和道岔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等。

“中铁山桥能走过百年,靠的是‘听党话、跟党走。中铁山桥能行稳致远,靠的是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中铁山桥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军科对《国资报告》记者说。

兴业报国的红色基因

中铁山桥又被誉为“红桥”。厂区矗立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的雕像,引人回到了百年前的革命年代。

19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后不久,一名神秘工人肩负神圣使命来到了这个中国第一家铁路钢桥制造厂,在工人心中撒下了红色火种,种下了红色基因。

这位神秘工人叫杨宝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第一个来到秦皇岛地区开展工作的中共党员。他不仅在工厂成立工人夜校,积极组织、宣传、发动工人运动,而且还于1922年8月15日成立了“山海关京奉铁路工友俱乐部”,成为秦皇岛地区第一个工会组织。

1922年8月下旬,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来到工厂与杨宝昆接上头。此后,这里的工人运动燃起了熊熊火焰。

1922年9月,工厂正式建立中共秘密党小组,建立了秦皇岛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0月,在王尽美和杨宝昆等人领导下,工人们取得了京奉铁路第一次大罢工的全面胜利,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红色基因从此深深刻入中铁山桥企业文化血脉里。

此后,解放战争期间,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山海关于1948年11月解放。工厂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恢复了生产,抢修和制造铁路桥梁。1949年,工厂先后修复京山线石河、滦河、饮马河以及津浦、陇海等线铁路桥钢梁,有力支援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

进入和平建设年代,中铁山桥赓续红色血脉,续写兴业报国、兴业强国的百年华章。

2016年,中铁山桥在厂区科技楼前立起了一座詹天佑的雕像,引人回想起詹天佑与铁路、桥梁修建的那些自立自强、兴业报国的故事。

自古以来,长江天堑阻碍了南北交通。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张之洞最早提出修筑长江大桥的设想。

1912年,詹天佑被聘为粤汉铁路会办。他积极谋划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接轨相连。1913年,詹天佑牵头组织力量设计长江大桥,并进行了实地选址测量。然而,因为战乱、财力有限等原因,长江大桥没有修建成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詹天佑的长江大桥梦终于实现,中铁山桥和沈阳桥梁工厂共同制造了京广线武汉长江大桥钢梁。

1955年,中国开始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当时,面临着设备、技术、材料缺乏等困难,中铁山桥毅然挑起了重担。为此,工厂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推动武汉长江大桥的顺利生产制造。

在当时有限的技术和装备条件下,山桥工人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力,生产制造出了被外国专家称赞的“世界上质量最好,最牢固的桥梁”。

1957年,中国首座公铁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据相关统计,武汉长江大桥在近70年的通车时间里,历经了7次较大洪水、近80次船舶碰撞的事故险情,现在依然坚固如初、巍然挺立。

中铁山桥于1961年开始参与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在苏联撤走援助的背景下,中国自力更生、自行设计建造了南京长江大桥,开启了中国用国产钢制造特大桥梁的历史,实现了桥梁用钢由碳素结构钢到低合金结构钢的过渡。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中国桥梁制造史上第二座里程碑。

1989年,中铁山桥承接建造的九江长江大桥项目重新启动。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工厂党委充分发挥“党员责任区”作用,历时4年完成钢桥的制造。九江长江大桥成为继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之后中国桥梁制造史上第三座里程碑。

从第一座长江大桥修建至今,长江上已经有100多座各类型的长江大桥。飞虹跨越长江两岸,天堑从此变通途。

林军科说,百年来,“一寸丹心为报国”的精神引领着山桥不断前进。

领路先行的创新精神

從修建第一座大桥滦河大铁桥到修建五座长江大桥、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再到修建美国纽约韦拉扎诺海峡大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核是中铁山桥的持续创新引领。

滦河大铁桥是山桥人修建的第一座大桥。滦河大铁桥工程是继日本工程师和德国工程师先后修建失败以后,才由詹天佑接手的工程。詹天佑详细分析研究了国外工程师的各种打桩方法,找出了失败原因。根据滦河河床的地质、土壤情况采用了更科学的施工方法,顺利建成大桥。

时至今日,中国成功建造了世界上最高的大桥、最长的跨海大桥,全国桥梁数量100多万座,位居世界第一。在百万座桥梁建造的背后,以中铁山桥为代表的钢桥梁制造企业凭借持续的创新引领桥梁制造行业的日新月异。

近年来,中铁山桥继续紧跟国家重大战略,勇担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重任,在企业管理治理能力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和生产制造工艺提升等方面持续突破,推陈出新。以港珠澳大桥的生产制造为转型升级的契机,中铁山桥加速企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创新在中铁山桥的钢桥梁生产制造技术上体现最直接。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这对制造质量提出了极高要求。面对困难和挑战,中标港珠澳大桥钢结构项目的中铁山桥,投入了尖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等。

为达到生产制造的超高要求,中铁山桥反复试验,研制出焊接机器人,不仅解决了焊接难题,提高了焊接工艺水准,而且减少了操作人员数量,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中铁山桥桥梁分公司焊接一班班长张庆贺说:“这个焊接机器人的电弧自动跟踪和反变形船位焊接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修建加速了中铁山桥走向世界的脚步。中铁山桥此后参与制造美国纽约韦拉扎诺大桥、瑞典“金桥”、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孟加拉帕德玛大桥、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道岔项目等海外重大工程。中鐵山桥的智能焊接机器人也在一系列重大工程中成为中流砥柱,展现了中铁山桥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制造实力。

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2016年京张高铁开工修建。其中,由中铁山桥承建的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是京张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中铁山桥用中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桥梁”服务云平台将这座大桥“智能化、信息化”。建造过程中,登录中国首个桥梁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云平台(简称IBIM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大桥的材料属性、制造工艺参数等情况。中铁山桥从“桥梁制造”转身成为“桥梁智造”。

不夸张地说,一千座大桥就有一千种建造要求,这也时刻考验着建造技术并推动着生产制造技术的进步。中铁山桥总工程师胡广瑞说:“没有一模一样的大桥,每座大桥都有各自的特点。建造这些大桥,靠的是我们在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工艺上的领先和突破。”

为了满足不同造型、钢材、跨度的桥梁需求,中铁山桥依托自身建设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河北省桥梁焊接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原创技术。

近五年来,中铁山桥率先建成了国内钢箱梁、钢桁梁智能化制造工厂、道岔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具备成熟的大跨度重型桥梁钢结构制造技术优势,具备高速、重载道岔研发制造等核心技术优势。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林军科说。

百年前,京张铁路桥梁单孔最大跨度不过30.5米,而现在中国铁路桥梁最大跨度已经超过1000米;百年前,京张铁路时速35公里,而如今的京张高铁时速达到了350公里。跨越百年历程,中铁山桥两次修建京张铁路线,以领路先行的创新推动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显著提升。

尽善尽美的为民情怀

130年来,中铁山桥专注两件事:钢桥梁和铁路道岔。

贯穿中铁山桥钢桥梁和铁路道岔的百年生产制造历程,质量始终是交通工程建造核心问题中的核心。毕竟铁路桥梁交通工程的品质一端关涉着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实施,另一端直接牵连着千百万旅客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百余年的专注,是对中铁山桥产品质量高标准严要求的最好背书,是中铁山桥基业长青的生命力和企业品牌深厚影响力的根基所在。在企业要求桥梁和道岔产品一丝一毫都不容出差错的背后,是中铁山桥尽善尽美的质量意识和永葆初心的为民情怀。

相关资料显示,0.1至0.2毫米的物体是人眼可见的极限。

在铁路道岔生产制造过程中,0.1毫米的误差听起来问题“微小”,实际上却可能对铁路道岔制造和行车安全造成隐患。2019年3月,中铁山桥道岔分公司的厂房作业平台上,切割枪因为控制问题导致加工尺寸差了0.1毫米,致使3根成品价值60多万元的长心轨报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后,中铁山桥重新修订道岔制造内控标准,将钢轨件的轨高公差带由原来的内控0.5毫米压缩到0.3毫米,远远高于国内制造标准,中铁山桥的道岔制造品质由此再上新台阶。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铁装备时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铁山桥积极响应、深入贯彻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为保障和提高产品质量,中铁山桥推行三级首席质量官制度。“三级质量官是由公司高管,子、分公司总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三层职级领导组成。”中铁山桥总工程师、一级首席质量官胡广瑞说,首席质量官不仅是产品质量等大质量体系的构建者和管理者,也是质量文化的建设者、质量风险的控制者。

在2023年中国质量(成都)大会上,中铁山桥凭借企业内推行的三级首席质量官制度,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关注。此外,经过十年的探索创新,中铁山桥的道岔产品、桥梁钢结构产品被工信部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

“建一座桥梁,树一座丰碑,造福一方百姓,山桥的两个事业,桥梁和道岔,就是要奉献,奉献给党,奉献给人民。”林军科表示。

130年来,中铁山桥从救亡图存、实业兴国的呼声中诞生,在工人运动的怒吼中成长,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走向辉煌,在新时代新征程和新发展格局中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林军科说,未来中铁山桥将继续以“领路先行、尽善尽美”的红桥精神为思想动力,坚持传承超越、创新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更大力量。

猜你喜欢

铁山长江大桥道岔
铁山变220kV断路器非全相保护存在的隐患及处理
一图看懂沪苏通长江大桥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我的铁山我的情
天降救星
透水模板布在公安长江大桥的应用
时光机
KJH101-127型气动司控道岔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