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在舞蹈编导中的有效运用
2024-06-09刘万翔
刘万翔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而传统民间舞蹈更是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如何在舞蹈编导中有效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长期以来便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伴随着外部文化的输入,传统民间舞蹈与其他现代元素进行改编不仅混淆了基层人民群众对民族舞蹈与民间舞蹈的认知,也阻碍了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因此有必要系统性分析在舞蹈编导中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的重大意义,总结影响传统民间舞蹈效果的因素以及传统民间舞蹈元素的表现形式,最终找到在舞蹈编导中有效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的具体策略,仅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分析。
關键词:传统民间舞蹈;舞蹈编导;运用
中图分类号:J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8-00-03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多民族共生存的地理格局,使得舞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传统民间舞蹈更以其非凡魅力以及丰富的元素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逐渐成为现代舞蹈编导过程中重要的元素库。从传统民间舞蹈发展角度分析,进行舞蹈编导是促进其实现创新发展的主要手段,在舞蹈编导中必须充分提取传统民间舞蹈中的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深入理解传统民间舞蹈元素的表现形式,从而将传统民间舞蹈中的地域风情、动作特点等精髓在舞蹈编导中有效运用,最终实现传统民间舞蹈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传统民间舞蹈的内涵
舞蹈,顾名思义,主要指以情感为联系纽带、以动作作为语言,并以服饰、声音以及故事等综合元素为辅助工具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传统民间舞蹈是我国各地域、各民族在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多风格、多形式的肢体艺术,是地域性舞蹈以及各民族舞蹈的统称。传统民间舞蹈是现代舞蹈发展的关键。
二、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的意义
民间舞蹈属于一种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其蕴藏着尤为丰富的情感以及历史。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运用传统民间舞蹈不仅可实现舞蹈创作的革新,也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主要包含三方面意义。
(一)可进一步丰富舞蹈形式
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中包含着形式多样的节奏、特殊的情感表达以及相对独特的动作,其可为现代舞蹈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因此可进一步丰富舞蹈形式。例如,在舞蹈编导过程中通过巧妙融入传统民间舞蹈元素,使舞蹈更加具备生动性以及层次感[1]。与此同时,将传统民间舞蹈中的动作形式元素与现代化的艺术相结合,进而可创作出更加具备现代特色的作品,这种融合为舞蹈编导创造了新的发展领域,舞蹈创作变得更加新颖,因此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至关重要。
(二)可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民间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包含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丰富的情感,通过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可使民间舞蹈在现代迸发出生命力,因此需要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通过在舞台中展现出传统民间服饰、传统舞蹈步伐、传统音乐,可使观众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激发观众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文化自豪感。
(三)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通常而言,传统民间舞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和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运用真挚的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将创作出更加新颖的作品,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切感受到舞蹈所传递出的情感。除此之外,将传统民间舞蹈元素融入舞蹈编导过程中,还可使不同区域的文化实现更深层次的交流,最终促进跨界合作以及文化交流,并为现代舞蹈创作注入丰富的情感,因此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必不可少。
三、影响传统民间舞蹈效果的因素
民间舞蹈通常具备相对浓郁的地域性特色和民族特色,处于不同环境中的民间舞蹈因受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习惯以及劳作方式的影响,其表达效果截然不同。通过综合分析,影响传统民间舞蹈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流畅性
在传统民间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不同动作的转换连接是舞蹈整体呈现出流畅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影响传统民间舞蹈效果的首要因素便是流畅性因素。例如,传统民间舞蹈的舞台表现主要是将舞蹈者自身的身体动作按照舞蹈作品要求以及通过运用不同体态将舞者身体语言进行汇聚,使传统民间舞蹈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效果[2]。在此过程中,一旦未处理好不同舞蹈动作之间的流畅性问题,将会使传统民间舞蹈表现效果大打折扣。
(二)力度
在传统民间舞蹈表演中,舞者对自身肌肉的控制是呈现传统民间舞蹈舞台效果的重中之重,因此舞者需对舞蹈的动作力度进行控制,只有把控好舞蹈表现力度,才可使舞蹈的特色得以有效呈现,还能展现出传统民间舞蹈自身的协调美与韵律美。
(三)姿态
不同地域的民间舞蹈对舞姿的表达与控制可展现出不同的舞蹈特点,因此姿态因素直接影响传统民间舞蹈的效果,如通过舞姿呈现出民间舞蹈所要传达的民族习惯和民族精神,从而对观众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间舞蹈所具备的深层次内涵。
(四)时间
时间因素主要指在传统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不同动作之间所进行的间隔长短转换,其最终呈现的是舞蹈动作的连续性,因此需对时间进行有效控制。例如,通过科学掌控肢体变化中快速旋转以及跳跃的动作,使传统民间舞蹈呈现出含蓄与内敛之美,并使传统民间舞蹈动作变得更加舒缓与优美。
(五)节奏
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间舞蹈对音乐的理解和选择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节奏因素亦对传统民间舞蹈的效果产生影响。例如,传统民间舞蹈表演者在表演时只有使舞蹈动作的顺序变得更加规范,才可使舞蹈变得更加和谐,进而通过不同的节奏变化使舞蹈的动作变得更加流畅连贯,最终呈现出独特的舞蹈风格。
四、传统民间舞蹈元素的表现形式
(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民间舞蹈充分反映了审美观念和社会环境,因此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首先,在原始社会,民间舞蹈主要以崇拜图腾、万物有灵的祭祀性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祭祀性舞蹈展现出人对自然的崇拜;其次,在盛唐时期,著名的《南诏奉圣乐》应运而生,其融合了少数民族的地方性特色,具有相对浓郁的民族风格,而在改革开放前,民间舞蹈创作主要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因此可清晰看出传统民间舞蹈的创作和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最后,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社会经济得到持续性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呈现出相对独特、具有个性的表现形式,如在民间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中,舞蹈前半段主要以弯腰摆动双袖为舞蹈元素,而在舞蹈的后半段伴随着音乐出现变化,舞姿也出现变化,这种舞段的前后对比极易引发观众共鸣,由此可见,传统民间舞蹈元素的表现形式与社会发展、人民大众生活密切相关,传统民间舞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气息。
(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来自基层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艺术创造,不同地域的特殊民俗与传统文明可折射出独特的审美观以及时代精神,因此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首先,维吾尔族舞蹈常见的元素为独特的三步一踢、绕腕以及走位形式,这些元素综合体现了维吾尔族人民所具备的生活习性,如在夏季,维吾尔族人民在摘取葡萄时会赞叹葡萄的甜美,因此在舞蹈中出现扭动脖子等舞蹈动作,这些特殊元素主要得益于维吾尔族人民的独特地域环境;其次,佤族舞蹈,由于佤族人民的特质是黝黑的皮肤以及乌黑的长发,佤族少女以头发的黑长来评判美丽的等级,由此在民间舞蹈中出现甩发、摆胯等舞蹈动作,因此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使传统民间舞蹈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具有发展性与传承性
在不同的传统文化交流过程中,传统民间舞蹈秉承着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风格和文化信念,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较大变化,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之所以不会被历史所淘汰,长期受到人们喜爱,主要是因为传统民间舞蹈中的众多元素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具有发展性与传承性的表现形式。例如,传统民间舞蹈《焱》所具备的舞蹈元素为甩发、行进摆胯等,除此之外,还融入了表演者个人审美观念和主观意识,从而使舞蹈在视觉效果上突破了传统舞蹈形式单一的局限,变得更加丰富新颖。与此同时,在舞蹈中通过逐步增加动作的层次并运用流水线型、满天星队形等形式,使观众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感,这种表现形式就是在传承传统民间舞蹈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既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也充分反映了传统民间舞蹈的风貌。
五、在舞蹈编导中有效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的具体策略
舞蹈属于一种艺术形式,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间舞蹈作为舞蹈的基本形式,其本身便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情感,传统民间舞蹈元素是舞蹈编导人员的精神支柱,在舞蹈编导中,通过有效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不仅可使舞蹈具备更丰富的内涵,更进一步彰显了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综合分析,在舞蹈编导中有效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可从如下四方面着手。
(一)提炼运用动作元素
在舞蹈编导过程中有效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首要任务便在于充分提炼运用动作元素。首先,将传统民间舞蹈中的动作元素根据舞蹈编导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取舍,如当所编导的舞蹈风格相对激昂、歡乐时便可通过对蒙古族中的套马与骑马动作进行提取,从而在丰富舞蹈肢体动作的同时,使所编排的舞蹈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次,对传统民间舞蹈中的细节性动作进行提取,如当所编导的舞蹈更加注重抒情效果时,可通过提炼云南《孔雀舞》中舒缓的动作,使所编导的舞蹈具备良好的视觉体验效果,除可增强舞蹈作品的观赏性外,还可使舞蹈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运用风格元素
传统民间舞蹈长期以来便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出现不断发展,传统民间舞蹈元素所具备的风格与舞蹈动作的多元化以及舞蹈故事所传达的精神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当在舞蹈编导中有效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时,需对风格元素进行提取。例如,在编导《一个人的弹布尔》中,通过把握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特点,运用“滑冲”“微颤”的舞蹈风格,使该作品具备更多的生活气息,形成更加独特的舞蹈风格。而在舞蹈《焱》中,独特的舞蹈形态即通过对佤族人民祭祀的动作风格进行提取而形成的,使作品拥有了更多的艺术价值。
(三)实现音乐与节奏的有效结合
由于音乐与节奏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关键性要素,因此将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在舞蹈编导中得以有效运用,实现音乐与节奏的有效结合至关重要。首先,实现舞蹈情感与音乐情感之间的交相呼应,将传统民间舞蹈音乐与现代舞蹈自身情感相结合,如此既可实现舞蹈作品的情感表达,又可营造出紧凑有力的舞台氛围。其次,科学改编与选用传统音乐,如在舞蹈编导过程中,以传统民间舞蹈音乐作为背景,使作品具备相对浓厚的民族氛围。与此同时,改编传统音乐,在舞蹈编导中提取民间舞蹈的音乐元素并加以改编,从而塑造出相对另类的声音效果。最后,通过在舞蹈编导中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音乐,使舞蹈具备文化氛围,从而不仅可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情感,也可使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舞蹈作品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如通过以激昂的音乐为背景呈现激烈的情景,而用悠扬的音乐为背景表现温馨的情景,加强观众对舞蹈的体验感。
(四)科学选择故事情节与主题
故事情节与主题的选择对使舞蹈具备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舞蹈编导中有效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便需科学选择故事情节与主题,从而创作出可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并具有丰富文化背景的舞蹈作品。一方面,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通过选择传统故事情节,并将其与现代化的主题相结合,从而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产生独特的舞台表达效果,如此便可使观众深刻思考传统民间舞蹈在当代的重要价值与意义[3];另一方面,通过从丰富的民间故事中选取舞蹈元素并对其进行再次改编与诠释,将传统民间故事中的角色与情节融入舞蹈编导过程中,如浙江舞蹈《百叶龙》,即通过提取民间传说故事进行编导的,不仅使作品内容符合当下审美观念,还使作品更易引发观众共鸣,并将民间故事中的思想智慧通过舞蹈传递给观众,进而推动传统民间舞蹈的发展。
六、结束语
传统民间舞蹈作品的编导创作与其他舞种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必须坚持以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为主体的原则对舞蹈动作、内容进行强化、凝练,从而展现出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在舞蹈编导过程中充分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不仅是实现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也是从整体上丰富舞蹈艺术的手段,通过在舞蹈编导过程中融入传统民间舞蹈的鲜明元素,可使舞蹈作品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并使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在运用传统民间舞蹈元素时,需时刻关注传统保留与现代创新之间的关系,使舞蹈作品能够与时俱进,最终实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华铭.论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在舞蹈编导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22(03):127-130.
[2]洪烨幸子.贵州民间舞蹈元素运用对舞蹈编导的影响[J].艺术评鉴,2023(10):88-91.
[3]刘晓峰.民间舞蹈元素在舞蹈编导中的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2(0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