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的创作特色
2024-06-09李拓
李拓
摘 要:卡尔·玛利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是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音乐创作方向覆盖了歌剧、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多个方向,其中为德国单簧管演奏家海因里希·约瑟夫·贝尔曼所创作的两首协奏曲、大二重协奏曲以及一首小协奏曲被誉为当时单簧管的传奇作品。本文以《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为例,通过创作背景和音乐分析两个方向进行研究,以时代背景和艺术风格为根据,以更进一步探索和演奏这部作品为目的,从而更好地演绎这部作品。
关键词:单簧管;韦伯;《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08-00-03
一、作者及演奏家简介
卡尔·玛利亚·冯·韦伯是德国著名作曲家,浪漫时期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奥伊廷,父亲是小剧院的乐师,母亲是小剧团的演员。在孩童时期韦伯便展露出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1798年,跟随海顿的弟弟米歇尔·海顿学习理论知识,并于1803年在维也纳跟随著名作曲家福格勒继续学习,之后在布拉格德累斯顿等地担任指挥。1824年,韦伯为英国科文特花园歌剧院创作了人生中的最后一部歌剧《奥伯龙》,历时两年后亲自前往伦敦担任首演的指挥,在路途中不幸感染肺结核后逝世[1]。
在韦伯撰写的十部歌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自由射手》,也称作《魔弹射手》,该部作品于1821年在柏林首演,一改当时深受意大利歌剧风格的影响,带入浪漫主义气息和德国民族音乐风格,引领德国歌剧走向一条新的道路。在其早期的创作中,如《森林少女》和《彼得·施莫爾和他的邻居》就已经开始了向浪漫的转变,改变了古典时期歌剧的固有模式,在韦伯1823年创作的歌剧《奥利安特》中就将原有的合唱和重唱元素进行了增加,后因选题原因在当时遭受冷落。
韦伯一生中为单簧管创作了不少作品和选段,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小协奏曲》(Concertino for clarinet in E-flat major,op.26);两首协奏曲《第一单簧管协奏曲》(Clarinet Concerto No.1 in F minor,Op.73)和《第二单簧管协奏曲》(Clarinet Concerto No.2 in E-flat major,Op.74);《大二重协奏曲》(Grand Duo Concerto in E Flat Major,Op.48);这部作品抛弃了传统的主次之分,钢琴和单簧管互为主奏乐器,两者相辅相成。《单簧管五重奏》(Clarinet Quintet,Op.34 For clarinet,2 violins,viola,cello)这部作品据说是韦伯为了贝尔曼的生日专门创作的。与莫扎特的K581五重奏、勃拉姆斯的Op.115五重奏一起被称作单簧管最重要的三首五重奏。
海因里希·约瑟夫·贝尔曼(Heinrich Joseph Barmann)是十九世纪最杰出的德国单簧管演奏家之一,在1811年于慕尼黑与韦伯相识,当时作为宫廷乐队首席的贝尔曼便与韦伯成为至交好友。贝尔曼出色的演奏技艺,优美的音色使得之后韦伯大多数作品中的单簧管部分都是与他合作并完成首演。在现有出版的几部单簧管作品中,出版方多会携带有两个版本,一般是不携带标记以及技术性华彩段落的韦伯原版和拥有多处标注携带华彩段落的“贝尔曼”版。时至今日这几部作品也依旧是专业院校的学生和众多单簧管爱好者的必吹曲目[2]。
二、创作背景
1811年韦伯在慕尼黑旅行时结识了当时作为宫廷首席的贝尔曼,为了友情韦伯仅用六天就为贝尔曼创作了《单簧管小协奏曲》,由于演出十分成功随即受到时任巴伐利亚领主的马克西米安一世(Maximilian I )的大为赞赏,并要求他再为单簧管创作两首作品,因此《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以及《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协奏》便诞生了。
三、《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乐章分析
(一)第一乐章
《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作品编号OP.73,这部作品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Alleg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中速)、第二乐章Adagio ma non troppo(柔板,不要太慢)、Allegretto(小快板)。乐队编制由两支长笛、两支双簧管、两支巴松、两把圆号、两把小号和完整的弦乐编制构成。
在作品的开始部分——引子,乐队整体呈现由弱至突强,音符走向由低至高,连续的附点音符和突如其来的FF(很强)使得音乐呈现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在第11小节处犹如黑暗中的爆发随后又转入平静,由此引出单簧管的独奏部分。
第一乐章采用了常规的奏鸣曲式3/4拍f小调,呈示部分共有47小节,单簧管的主题部分P con duolo(弱且悲伤的)由降b引出,整个旋律呈下行四度且富有歌唱性,低音弦乐组与单簧管犹如对唱般一问一答,犹如戏剧中的对白。之后连续的三连音以及十六分音符继续下行,使得整个乐章的情绪被带入,给人一种跳出悲伤的轻快、活泼感觉,同时也赋予了旋律持续发展的动力。从第64小节开始accelerando poco poco(速度增加一点点)一直到73小节的a tempo(回到原速),在这短短的9小节力度由p冲至ff随后再次变为p,如此大幅度的强弱力度变化使得乐器开始部分戏剧感十足,从而引出后续副主题部分扣人心弦的旋律。
从第84小节开始进入副主题部分,由f小调转变为降D大调,并赋予不同的情绪与主题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乐队在接过单簧管的主题后旋律紧接着转入新主题的演奏,这一段的华彩部分据说是由演奏家贝尔曼亲自操刀为乐队创作的,这一段的华彩向听众展示了单簧管华丽的演奏技巧,随后再现副主题,虽同为副主题但调性却转为F大调(这种创作手法是浪漫时期作曲家常用的一种方式,将副主题重新引入时转入同主音大小调)。随后主题部分再现,大段的十六分音符过后与乐队交接,随后乐队重复主题,使第一乐章以恢宏的旋律结束。
(二)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整体呈现为ABA式的三部曲式,与第一乐章的快板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使观众在心跳加速后迎来情绪上的平复。与第一乐章相比,第二乐章的呈示部犹如冉冉升起的太阳温暖人心,旋律优美极具歌唱性,充分表现了德国民族音乐的浪漫色彩。在这一乐章中乐队部分连续的小三和弦下行旋律,单簧管以分解和弦的形式担任伴奏,像对话般的交替演奏旋律更加突出了韦伯对音乐戏剧性的掌控。结尾处乐队与单簧管再次回归主题,旋律部分也重新由单簧管表述,随着再现部分的结束整个二乐章也让观众结束了休整从而再次燃起激情进入第三乐章[3]。
(三)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呈现为回旋曲式,F大调,2/4拍,整个乐章中单簧管和乐队交替演奏主题旋律,戏剧性十足,就像是一部歌剧。在单簧管活泼轻巧地演奏出第一主题的同时乐队轻巧且富有弹性的伴奏部分仿佛舞蹈演员在翩翩起舞。随后的连接间奏部分衬托整个乐章,使得叙述感更强。单簧管的华彩片段使得这一部分听起来像戏剧女高音在歌唱,如25小节至42小节,旋律上行从#C开始使得单簧管更加接近人声,使第三乐章与之前的两个乐章的对比更加强烈,戏剧性更上一层,伴随着快速的上行音阶,整首乐曲也迎来了结尾部分,随着旋律回归主题,在乐队的配合下整部作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作品的时代背景及艺术风格
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相交时期的欧洲受到政治、文化、经济等方向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人民不再一味地追究古典主义的赞美、歌颂式音乐。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浪漫主义”应时代而生。“浪漫主义”时期是承接了“维也纳古典主义”时期之后在欧洲冉冉升起的一颗巨星,其充满浪漫气息且富于想象力的音乐风格主导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兴起。时至今日,“浪漫主義”音乐创作不再被局限在一段特定的时间,而是一种风格一种音乐的表现。“浪漫主义”继承且延续了“维也纳古典主义”同时也对古典主义发起了种种挑战,创作上的主观情感的迸发,对艺术更加纯粹的幻想,不拘泥于特定主题的表现形式,都赋予了这种风格以全新的生命。然而浪漫主义自由且无拘无束的风格与古典主义的严谨恢宏形成极大的反差,在继承了古典的基础上自由地探索,如改变格局中唱白的形式等无不在证明着新风向的伟大[4]。
纵观单簧管的历史长河,单簧管发展最快速的时期便是浪漫主义时期,结合当时单簧管的进化以及在创作中韦伯受到诗歌的影响,将天马行空的诗意和想象力通过大段的抒情和歌唱化旋律来表现。他又时常把音乐比作爱情,他说“对于人类爱情意味着什么,音乐对于艺术,对于人类也同样意味着什么,因为音乐本身就是真正的爱情,是感情最纯粹的语言”。
然而与古典主义最大的不同是,浪漫主义并不像古典主义那样刻板、严肃,在演奏时完全可以根据演奏者的喜好对音符时值做一定的更改,让音乐更加自由、个性。不过,并不是随意更改,不能影响整体节奏。
在这部作品中,演奏者可以清晰地体验到韦伯的创作风格不同于莫扎特和舒曼,他承接了莫扎特赋予单簧管恢宏典雅的风格又延伸出了属于韦伯的柔美,富有戏剧性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奏鸣曲式的创作风格,三个乐章传统的快—慢—快的速度变换,清晰地体现了主调作品的艺术特征。在演奏时,作品内部鲜明的主题旋律、对比清晰的旋律体现使得演奏者要对作品有一个清晰的划分与认知,同时又要注意十六分音符的规整,不能过于自由,但是要在基本的框架中做一些个性的音乐处理。比如,贝尔曼为这部作品增加的华彩片段就具有极强的技巧性,气息与手指的配合融入演奏者内心的激动才能更好地演奏。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华彩片段的速度使其脱离了内在,那么就会越吹越快,气息无法供应导致华彩片段被演奏得稀里糊涂。
在第一乐章中,虽然韦伯沿用了古典主义时期框架常规的奏鸣曲式,但通过结构我们可以发现,其与传统的奏鸣曲式有着极大的不同,并没有被传统结构所束缚。在这部作品中,旋律线条与抒情曲线被着重刻画,主题旋律丰富、节奏多变、旋律极具歌唱性。通过乐队与单簧管交替使得主题更加鲜明,强弱力度的交替,音色以及音区的变换使得整部作品对比更加突出。
第三乐章的回旋曲式中,韦伯将诙谐幽默的风格融入作品,慵懒的第二乐章结束后这段节奏欢快,强弱对比鲜明的音乐便紧紧地抓住了听众的心,在欢快的曲风中诙谐幽默的小片段不断涌现,使得这段富有民族音乐特质的旋律甚至在一段时期取代了部分地区的小步舞曲作为舞蹈背景音乐。
五、结束语
在演奏者演奏的过程中,技术过关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为了更好地诠释作品让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便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演奏而演奏,更重要的是演奏者对一部作品的艺术追求。所谓情感,我们可以理解为演奏者通过一定方式将自己带入作品,理解作者在创作时想表达出什么,随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表现。例如,在这部作品中,代表韦伯的便是浪漫主义色彩,整部作品中充斥着浪漫主义的特征,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作品中德国民族音乐与韦伯最擅长的戏剧元素的碰撞,贝尔曼活泼、灵动的演奏方式结合单簧管特有的音色使得原本的些许矛盾近乎完美地融合。
韦伯与贝尔曼的组合不仅继承了莫扎特与施塔德勒的珠联璧合,也开启了韦伯与贝尔曼黄金组合新时代。作为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锋作曲家,时至今日韦伯的作品依旧被诸多单簧管演奏家奉为经典,韦伯作品中展露出的典雅、恢宏、轻快、欢乐戏剧性十足的艺术气息完美地展现了韦伯的天赋,其打破意大利和法国歌剧所统治的时代的壮举可以说是开启了德国歌剧的新篇章。
现如今,重大国际赛事单簧管的比赛曲目单中韦伯《f小调第一协奏曲》大多是必选曲目之一,其古典主义的构架、浪漫主义的曲风充分展示了单簧管的魅力,韦伯独有的诙谐与幽默,华丽且又不失规整的乐句无不在衬托着这部作品的风格。所以演奏者想要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就需要深度理解和挖掘作品的内涵,理解作曲家,在保证技术的前提下通过内涵对作品进行解读才能更好地进行演奏。
参考文献:
[1]许蕾.韦伯《f小调第一单簧管协奏曲》解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1,30(02):112-114.
[2]贾音.韦伯单簧管作品的艺术特征分析[J].音乐生活,2009(01):3.
[3]李洋.韦伯单簧管协奏曲的演奏技法及音乐风格研究[D].东南理工大学,2010.
[4]曹小草.卡尔·玛利亚·冯·韦伯单簧管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