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措施探讨
2024-06-09范连玉
范连玉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6
引言
计算机信息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为有效防范计算机信息安全出现问题,应保证用户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在对计算机信息进安全管理时,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筑牢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石,使得计算机系统发挥出最大的运用价值与作用。
1 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剖析
1.1 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的脆弱性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可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大量的数据信息储存于计算机系统,则会增加信息泄露的风险。因为,在计算机系统运行时,需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完成相关数据信息的传输与接收。计算机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则可能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进而导致计算机数据信息失真,影响到计算机系统整体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1]。
与此同时,在计算机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即计算机网络数据信息容易被盗取,而针对该类风险,计算机系统只能进行预警,并无法有效规避该类风险。如部分网络病毒的隐匿性非常强,无法找到病毒的源头对其进行清除,进而使得病毒快速传播。
一旦计算机系统遭到病毒的攻击,用户的财产很可能受到损失,并对用户的个人生活造成一定干扰。由此可见,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信息与数据的脆弱性。为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则需要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营造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环境。
1.2 网络黑客攻击和病毒多样性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网络病毒与黑客的攻击手段层出不穷,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在互联网病毒的攻击下,用户的计算机可能成为傀儡机,所有的计算机数据信息都被泄漏,给计算机用户的生活与工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通过对网络黑客的攻击手段进行分析可知,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其一,PUP形式的软件推广。在各类垃圾邮件与软件的推广下,诱导用户点击下载,进而将网络病毒植入用户的电脑当中,增加电脑运行的风险。一般情况下,用户浏览非法网站、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明软件,均可能遭到网络病毒的攻击[2]。
其二,网络钓鱼手段。黑客对计算机进行攻击时,可发送具有诱惑性或欺骗性的短信,使得用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击链接,进而泄漏个人隐私数据,损失个人财产,影响到工作与生活。
其三,木马病毒与恶意插件的攻击。在网络黑客进行攻击时,可基于携带病毒的软件或程序,完成对用户计算机系统的入侵,为黑客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提供便利。
1.3 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的存在
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需要基于源代码的支持,而在源代码编程设计过程中,则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使得源代码存在安全漏洞。计算机系统内部的程序漏洞,并不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有可能成为网络病毒攻击的切入口。若计算机用户没有及时更新系统,对计算机系统的漏洞进行完善优化,则会增加计算机信息泄露的风险。
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则应当不断优化计算机系统,并建构计算机防火墙系统,为计算机安装相关的反病毒软件、查杀软件、扫描软件等,筑牢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基石。
2 信息化背景下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有效措施探讨
2.1 引进加密技术,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
2.1.1 信息隐藏技术。为有效保障计算机信息安全,应当合理运用信息隐藏加密技术。当下信息隐藏加密时,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其一是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用户在应用该技术时,主要是将标识的目标信息嵌入到数字载体当中,基于数字载体的传输,进而达到计算机目标标识信息的有效隐藏;其二是隐写术,该种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空间频率图像数据、色度、像素等辅助工具,实现对计算机信息的隐藏。
2.1.2 对称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的引进,可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在应用该技术时,主要是基于密钥的保护,进而完成计算机数据信息的传输与接收,防止其他人非法获取计算机传输的信息数据。通过对该加密技术进行分析可知,主要包含数据加密标准、高级加密标准、国际数据加密算法标准等。用户在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时,应当基于自身的需求,选择最佳的加密技术,进而达到计算机数据信息安全保护的预期目的[3]。
2.1.3 非对称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应用时,主要是基于密钥交换协议,实现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基于非对称加密技术的合理运用,可避免计算机用户的密钥遭到网络病毒攻击,进而造成用户数据信息的泄漏。如现代的数字签名技术、数字证书技术,都属于非对称加密技术。
2.1.4 链路加密技术。鉴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人员则采用链路加密技术,实现对数据信息传输路线的特殊加密处理,有效提升计算机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鉴于计算机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需要基于不同的通信链路完成传输,为有效防御网络病毒的攻击,则可以对数据链路进行特殊处理,充分发挥出链路加密技术的应用优势。
2.2 加强密钥管理,计算机访问权限管控
2.2.1 计算机的密钥管理。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时,应当不断加强计算机的密钥管理,进而避免网络黑客恶意盗取用户信息。由于计算机数据信息传输的特殊性,在实际密钥管理时,用户应当定期更换密码,并基于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需求,进而选择最佳的密钥技术,如非对称密钥技术、对称性密钥技术等。若采取对称性密钥技术进行加密保护,密钥的接发端应当保证密钥内容的一致性。
2.2.2 加密措施有效落实。计算机数据信息传输阶段,应当保证加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避免数据信息泄露问题的出现。如在进行脱线加密工作落实时,应当从脱线的起点开始,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工作人员对数据信息进行储存时,应当对加密的文件资料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出现文件资料损坏问题出现[4]。
2.2.3 访问用户权限管理。计算机数据信息进行访问时,应当加强对计算机用户访问权限的管控,确保相关用户访问的合法性与合规性,杜绝用户的非法访问与越权访问,进而增加计算机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在计算机用户访问权限进行管理时,可采取多种方式验证用户的合法权限,如视网膜验证、智能卡验证、口令验证、指纹验证、笔迹验证、密码验证、语音验证等,保证用户权限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3 应用防病毒技术,防范网络病毒入侵
网络病毒的入侵,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的关注重点,因为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网络病毒的攻击成本不断下降,对用户的计算机数据信息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若无法有效防范网络病毒入侵,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安全运行。为此,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提升时,则应当灵活运用防病毒技术。通过为计算机系统安装专业的防毒软件,进而实现对计算机信息的有效防护。
在计算机防病毒技术应用时,主要包含安全扫描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过滤技术等。三种防护技术均可以对网络病毒的攻击起到一定防护效果。为达到计算机安全防护的预期成效,用户在对计算机系统安装防病毒软件时,必须保证下载的软件系统为官方正版。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应当定期对计算机病毒代码库进行更新升级,避免计算机系统受到新的网络病毒攻击。为此用户应当下载防病毒补丁,完成对病毒库信息的及时更新。同时,为避免网络病毒攻击计算机系统,在用户接收到匿名的电子邮件时,切记不可随意打开,避免电子邮件的病毒代码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直接的攻击。
计算机系统安装相关程序时,应当对其程序进行安全扫描,避免程序携带病毒源代码,在其运行时入侵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用户进行信息安全管理时,不仅需要对系统与软件进行定期地扫描,同时应当对外部的硬件设备进行扫描杀毒,如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
2.4 架构防火墙系统,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
现代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安全管理时,为有效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应当架构专业的计算机防火墙系统,为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筑牢安全屏障。在用户浏览网页或访问网站时,计算机防火墙系统可对访问的网页与网站进行快速识别,并对其中的病毒代码进行隔离与过滤,避免用户在访问网站时,计算机系统受到严重的攻击,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大量数据信息被窃取。
基于防火墙系统的运行,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计算机系统存在的隐患,并提示用户采取相应的杀毒处理,确保计算机系统内部的病毒得到有效清除。为此,在防火墙系统架构时,可安装可靠性高的查杀软件,进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期的查杀,及时发现计算机系统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警示用户对其处理,保证计算机信息安全。
2.5 人才团队建设,强化人员安全防护意识
为切实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安全,则应当突出专业的安全人才团队建设,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计算机数据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其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计算机安全管理要求,并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与职业修养,落实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安全不仅关乎个人与企业,同时关系到社会民生与国家安全,如网络信息的窃取、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企业核心机密信息的窃取等,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阶段,为充分发挥出该项工作的优势与价值,则需要打造高素质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团队。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与考核,并引进相关专业的高校尖端人才,不断壮大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队伍,为后续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6 修复技术应用,排除计算机信息安全隐患
在排除计算机信息安全隐患时,用户可合理运用扫描修复技术,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扫描,进而发现计算机系统存在的软件漏洞与数据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快速处理,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鉴于修复技术应用的特殊优势,计算机用户在安装相关软件时,可选择主流的扫描修复系统,如360系统、金山系统、腾讯安全卫士、瑞星扫描等,筑牢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安全基石。
2.7 推动立法监督,全面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
新时代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开展时,为全面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应当不断推动计算机信息安全立法监督,从国家法律层面入手,不断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黑客组织,并加强对相关计算机软件的监督力度,杜绝个别软件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干涉到用户的生活与工作。
为此,在立法监督时,可建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国家安全法、网络身份管理制度、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制度等,从法律层面进行监督约束,肃清网络中的不良风气与非法组织,为用户的计算机使用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
3 结束语
综上,笔者重点阐述了计算机信息安全提升的具体措施,旨在说明该项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今后,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提升时,应当从管理、技术、人员、环境、政策等多个维度切入,积极探索工作开展新路径,架构全新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解决计算机用户关于信息安全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