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味”教学
2024-06-09郑立娟莫炎坚
郑立娟,莫炎坚
(1.岑溪市第六中学,广西 岑溪 543200;2.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广西 岑溪 543200)
0 引言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仅承载着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传承和思维训练的重要平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了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这4 个不同的内容,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获取并形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价值的综合体现。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挑选文本中的经典例句,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传达。引领学生悟出语文味的一般规律,品出“语文味”。
对于“语文味”来说,其主要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也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追求的一种氛围。对于“语文味”的解释来说,其主要是从读、写、品这3 个方面入手,要静心朗读、摘抄书写、逐字品鉴。
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不了解“语文味”,那么其教学的效果就会降低,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语文味”呢?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注入“语文味”。
1 广收博览,师者有其“味”
“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涉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那么其课堂教学的水平也就比较低,无法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那么他的课堂又怎能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呢?这样的教师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雄辩高迈,辞藻华丽,言辞巧妙,引经据典,学生定能被深深感染,被陶冶。
身为语文老师,必须要广收博览,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在课堂上呈现出精彩、富有“味道”的教学,吸引并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海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走得更远。如果教师平常不能丰富自己的学识,那么在课堂上就不能进行精彩教学,“语文味”也会降低。因此教师的文化基础应该是深厚而广博的,他们需要广泛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形成独特的见解和感悟,以此为依托,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引领。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丰富自己的内涵和视野[1]。同时,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学生的语言习得和整体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准确、生动、蕴含文化与情感的语言来开展语文教学,以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促使学生深切体会到“语文味”。此外,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应当重视自身教学技巧的提高,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自己能够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并帮助学生体会到“语文味”,促进其全面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具备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能被眼前利益和家庭琐事牵制住视野,每天要挤出2~3h 读书看报,多订阅《语文教学研究期刊》《中国教育科学》《语文教学之友》《师道》等杂志。这些杂志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拓宽我们的视野,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各种教育研讨会、阅读电子书籍来进一步拓宽个人视野,接触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与不同地区和背景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获取新知识和信息,以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是最好的备课”。教师当以此为准则,重视读书的重要性,不断鞭策自己读书学习,提高素养,争取做一名有更有“语文味”的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和魅力,以便在课堂上展现出自己的“味道”,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并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全面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2]。
2 感情朗读,读出“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学业质量要求:有主动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扩展积累,这意味着学生应当广泛地阅读,选择有价值的书籍,深入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朗读,不单纯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方式。读是一门艺术,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大声朗读文章,并通过朗读来感悟、理解文章内容。可以说,真正的“语文味”是读出来的,只有不间断的阅读,才能让学生不断思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文章,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倾听(听老师朗读)、阅读(默读)、朗读(以多种形式朗读)等方式,全面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阅读过程中逐步领悟和理解文章的内涵。朗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深切体会文章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读出“语文味”,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把握朗读的基本基调,朗读的语气、节奏和情感等,从而更好地感悟文章的意义,独处“语文味”[3]。
例如,课文《雷雨(节选)》:雷雨主要是讲述了两个阶级家庭的故事,由资产阶级周家和平民鲁家这两个家庭展开,故事错综复杂,爱恨纠缠。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8 个人物之间复杂的纠葛,深刻地描绘出这些人物面临着种种困境,他们的命运受到旧社会制度的影响,无法摆脱束缚,深度地展现了旧社会家庭的悲剧和罪恶,旧社会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而且能够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环境中,也是旧社会、旧制度的一个缩影。因此在教学本文过程中,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在学生感知小说的内容基础上,笔者采用分角色朗读文章,一个扮读周朴园“大少爷”,一个扮读侍萍,一个扮读四凤,一个扮读周萍。在学生分角色朗读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文字读出声音,更是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将作者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意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全面地体验和欣赏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增进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语文素养并非仅通过分析来获取,而是主要通过阅读获得。那清脆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上最悦耳的一种音乐!在那婉转的朗读声中,学生能够用心去感受文章中的语言,并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交流,领悟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和美好情感;在朗读声中,学生不仅体验作品的情感美,还感受到了语言自身的韵律和音韵。因此,要在朗读中读出“语文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学作品,提高其语文素养;在阅读实践中汲取语言的力量,培养其审美情趣,由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味”[4]。
3 辨析启发,品出“语文味”
“语文本身是美好的,它在语言中也呈现出自身的魅力。”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只有对文章中的语句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有效了解文章的内涵,学到语文知识。揭示了比较在人们思考问题时的重要性,它深刻地指出比较在思维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可以说,对语文进行品味,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让学生学习到仿句、对比等语文知识,采用添、删、移、换4种方式,让学生比较,对于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反复的琢磨,这样的教学才能培养出学生思考能力。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词句,可以学会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或者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进行写作和创作。同时,有助于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使学生发现课文中作者运用语言的独特之处,体会到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更加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此外,通过比较不同的词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的特点和魅力,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这对于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极为有利[5]。
例如,在教学《那树》这篇文章时,在品味语言这环节上的设计:多媒体展示改动后的课文语段,学生合上课本,试找出改动后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品析句子。
(1)示例一。
原文:那棵树已经立在里边很长时间了。当那条路还是一条泥泞小路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当路上行驶过第一辆汽车的时候,它就在那里了;当这片土地还只有几个稀稀落落的平房时,它就在那里了。
修改:泥泞的小路边,有几处稀稀落落的老师平房,一棵老树立在那里。
通过辨析,学生很快就发现,原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重复相似的句式结构,强调了树的存在和它所经历的时间。句子的意思:树是这一片土地最早的居民,后来人类的入侵和迫害时完全没有道理的;这棵老树既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又见证了人类对自然的侵害。为下文做铺垫,也暗暗地批判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更提醒人类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需要更加尊重和保护大自然。
(2)示例二。
原文: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修改:这天到来,电锯从树干开始,把树锯断了,洒下了一地白色的粉末。
学生一比较,发现原文完全把树以人格化描写,将树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作用是刻画了一个异常残忍和恐怖的画面,批判了人类的残忍和冷酷。修改后的描述虽然简化了一些细节,但依然传达了原文所要表达的主题,不过文章表现力明显减弱,并不如原文来的感受强烈[6]。
运用辨析比较、记性引导,能培养学生品味语句能力,品出“语文味”。
4 写作渗透,写出“语文味”
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精彩句子和片段,能够带来无尽的愉悦和启发。当沉浸在这些美妙的文字中时,不仅仅是在品味作者的才情,更是在深入地感悟从文字中传达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而把欣赏文中那些精彩句子、片段产生的所闻所感,运用到自己的谈论与写作中,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无疑也是体现“语文味”的一个举措,更是对文学的致敬,以及自身语文修养的提升。因此,要写出具有“语文味”的文章,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对文化、历史和人性的深入理解。首先,语言是传达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的写作高手,他的文字不仅仅是冰冷的符号,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存在,能够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如同听一首美妙的歌曲,让人陶醉。其次,真正的“语文味”还体现在对文化的传承上。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对某一文化背景下的思考和反思。通过对经典文献的引用、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以及对传统习俗的描述,作者将自己的思想与千年的文化积淀相结合,使得文章更具深度和厚重感,能够带来更深层的阅读体验[7]。再次,写出“语文味”的文章,还需要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人是情感的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运用文字、写作技巧,对人物进行深刻描写,对事件进行深入叙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触动读者的内心,使其产生共鸣,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后,笔者设计这样的短文写作:假如在船上碰到的于勒是拥有百万财富的富翁,那么菲利普夫妇会怎样?请根据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从语言,神态,动作进行写作。在批改中笔者发现同学们都写得很成功,都能深入地理解菲利普夫妇的性格,更是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生动的神态刻画和准确的动作描述,将这对爱慕虚荣的夫妇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例如,语言方面菲利普夫妇会用更加尊敬和热情的语气与于勒交谈,并赞美于勒的成功和财富;神态方面菲利普夫妇的眼睛可能会闪烁着贪婪的光芒,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动作方面,菲利普夫妇可能会表现得更加殷勤和主动,以博取他的欢心。这意味着,学生已经成功地将阅读中的所感所悟,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实现了从读到写的完美迁移。这也说明,当真正地投入文学作品中,去品味、去感受、去思考,不仅能够得到美的享受,更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并实现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促进思维、表达、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总之,写出具有“语文味”的文章,需要从语言、文化、人性和实践4 个方面下功夫,从而创作出真正有深度、有魅力的文章,展现语文的魅力[8]。
5 结语
语文教师自身多了一份“语文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有味”“品出味”“写到味”,让“语文味”浓浓充盈在课堂之中,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