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历史演进与实践进路

2024-06-09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历史

傅 莉 容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8—19,“必须坚持人民至上”[1]19。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群众史观,站稳人民立场,运用好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推动实现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人民性底色。关于人民至上这一话题,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是从价值观层面对坚持人民至上进行的研究。然而,坚持人民至上不仅需要从价值观层面进行研究,还需要从历史观与方法论层面进行研究。人民至上有其产生的哲学依据和历史逻辑,通过探析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梳理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沿革进而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实践路径,有利于更好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特质,领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魅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出的基本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命题,是党的群众路线、价值追求的具体化表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坚持人民至上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一)认识论依据:人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主体

人不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首先,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在马克思那里,所谓主体就是在各类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具有积极作用的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仅证明了自身是具有能动性、目的性的类存在物,实现了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化,而且推动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空间,使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其次,人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人与对象物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可以说,人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构成了人的基本活动形式。认识活动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人与对象物之间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就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理解和把握对象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样,需要人在其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所以,人是认识活动的真正主体。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人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人正是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一旦离开了人,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就不可能发生,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尊重并发挥人的主体地位,才能促使人与社会互相进步与发展。

(二)历史观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力。在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问题上,传统哲学家们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其中有的认为是英雄人物创造了历史,也有的认为是抽象的绝对精神创造了历史,还有的认为是上帝创造了历史,但是他们都否认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295这里的人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即生产物质生活的人。所以,社会历史是由这些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人民群众创造了可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就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来说,人为了生活,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满足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也正是在这一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探索和积累了生产生活的经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这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前提。就精神财富来说,人民是社会精神财富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民在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总结与思考,提炼和形成彰显自己时代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认知与检验。就推进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说,人民依靠自身力量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成为生产力中最革命的因素,通过革命性实践活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产关系也会随之变革,新的制度会不断产生,而旧制度则会逐渐灭亡,这个过程也是历史规律的最终体现。坚持人民至上是党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充分肯定,这一肯定把握住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了主体力量。

(三)价值论依据: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做了美好设想,“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647。所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所在。要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人的类特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类特性就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劳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将人的这种类特性活动变成了维持人肉体生存的手段,这种关系的颠倒是异化劳动。而人的类特性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由自觉地活动。就人的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真正属性是社会性。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5,不可能存在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人的社会性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相应地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就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来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形成于共产主义社会,只有人的类特性和社会性得到了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可以预想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将是人的全部才能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创造性和自觉能动性的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的具体化表述。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演进

党的百余年历史,既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也是一部党坚持和实践人民至上的奋斗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的人民话语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也在不断地进行理论开拓与创新,但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历史主线。系统梳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沿革,有利于从整体上掌握人民至上的历史演进规律,进而为党更好地坚持人民至上提供有益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为把群众路线融入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群众饱受“三座大山”的剥削与压迫,国家和民族处于积贫积弱、民生凋敝的境地,在此背景下,各个阶级都陆续提出了救亡图存的方案,目的在于拯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然而,近代各阶级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都失败了,其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己任,重视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具体来说,大革命时期,党在二大上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5]162,突出强调人民群众在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初表达。针对湖南开展的农民革命运动,毛泽东深入贴近群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6]21,充分肯定了农民在党的革命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土地革命时期,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党群关系的重要性。面对国民党“围剿”的长期压迫,党内一部分同志的革命信心有所动摇,毛泽东义正词严地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6]139,明确了战胜一切压迫的正确路线,把党群关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高度。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认为,只有依靠人民来进行革命,抗战才能取得胜利。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三三制”原则,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程度争取了民众的支持。在依靠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概括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7]252的群众路线,并且还在党的七大上对群众路线的内涵、地位与作用进行了详细阐释。解放战争时期,党积极践行群众路线,开展土改运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在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中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革命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在这一时期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探索。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对人民至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上。依靠人民建立新中国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维护人民的权益,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难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当无产阶级执掌政权并争得民主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421。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确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使人民能够按照民主原则自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否则便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民主。故此,中国共产党首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统一战线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为实现人民的解放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基本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为了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党还确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人民群众表达自身诉求提供了全方位、宽领域的政治平台,夯实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此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为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在取得政权之后并没有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是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有序恢复了国民经济,并且根据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内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制度有效地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是党在这一历史阶段践行人民至上的鲜明体现。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在这一历史发展阶段上,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做了新概括,主要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一命题进行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致力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开放成功的判断标准之一,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改革过程中重视和回应群众的诉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主动听取群众的呼声,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为目标,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且邓小平还在“南方谈话”中突出了“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成效的衡量标准,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答了长期困扰人们的重大思想问题。这些举措和论断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党重视群众诉求的现实性彰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世纪之交,党和国家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党中央秉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深入基层,紧贴人民并且正确对待人民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探索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党中央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8]285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的与归宿,切实解决了改革发展中的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党为民谋利的政治本色,是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完美诠释。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人民立场。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党在洞察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致力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调人民是发展的主体,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将“人”置于中心区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316,让群众在改革开放事业中获得切实的利益。总之,在这一历史发展阶段上,中国共产党围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是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也是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独特贡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新时代,针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和形成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产党人坚持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与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4。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解决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次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1]103,旨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各项问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中。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被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在经济利益与人民利益面前党毅然选择了后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12]54这一宣言表明了党将人民利益置于至高无上地位的决心,在疫情考验中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生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坚持人民至上”列为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所积累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人民至上”确定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世界观与方法论。所以,“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提出,至今已经发展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价值理念。总体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以实现人民幸福为实践指向和价值旨归,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坚持人民至上,从实施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推动了人民至上的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使人民至上的演进逻辑愈加清晰。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需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而坚持人民至上不是停留在空洞的口号和抽象的概念上,而是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做到人民地位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人民标准至上。

(一)坚持人民地位至上,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就需要做到人民地位至上,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党是依靠人民发展壮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胜利和成就上都具有巨大的功劳,所以,从党的历史发展来说,人民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需要继续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一是要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地位至上,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生于人民,兴于人民,人民的立场就是党的立场,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党要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就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党、国家和社会都与人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民在其中是占主体地位的。在利益冲突与分裂面前,党只有坚定地站在人民的一边,才是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才是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二是扩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行使自身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民当家作主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人民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手段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和政治意愿,能够帮助人民了解政府的政治愿景与现实难题。人民参与到管理国家的具体事务过程中,有利于集中民智、汇集民意,增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政治认同与政治信任。人民在理解与协商的过程中与党和政府达成共识,能够帮助党和政府化解社会难题,构建良好的民主政治氛围,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自身的当家人地位。三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化体现,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保障。通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在制度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基础上合理有序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行使自身的权利。如果人民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民主参与获得主人翁的尊重与权利就会减少诉诸非制度化途径的概率,从而构建良善的政治秩序,进而巩固人民的当家作主地位。

(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强化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导向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而强化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导向是实现人民利益至上的具体要求。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联系,党永葆自身的生命力当然离不开对人民利益的维护与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13]37,致力于把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共产党人工作开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的政党,党的目标就是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党的成长史就是党实现人民利益的历史,人民利益的实现就是党的利益的实现。因此,党在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中,要把为民造福作为党的最大政绩,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作为共产党人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党的工作导向。一方面,党要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贯穿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方向标,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需要紧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回望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始终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自身的工作导向,所以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任,最终使党走过了百余年的历史,取得了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巨大成功。反之,如果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而是代表少数人的、个别群体的利益,党就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并最终走向失败。由此而言,坚持人民利益至上需要党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与政治意愿,汇集民智、吸纳民意,使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另一方面,党要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落实到党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实践是政策的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仅仅停留于承诺与文件中,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上。俗话说,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再好的规划与谋略,如果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下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发现和识别影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实现的民生难题,并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完善与调整,人民群众才能在党的具体工作中切实获得幸福感和安全感,进而在思想与行动上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坚持人民标准至上,坚守人民满不满意的根本标准

坚持人民至上需要坚持人民标准至上,即把人民的满意度视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衡量标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对社会历史具有创造性作用,同时也意味着人民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中国共产党要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永葆自身的先进性与生命力,就需要尊重人民的态度,以人民满意为党的目标追求。具体来说,一是切实找到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如何让人民真正满意?需要站在人民的立场,找到人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党如果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去思考和规划工作,没有找到人民的实际问题,而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上去开展工作,那么,所有的构想与努力都将成为泡沫。人民是党的执政根基,党只有深入到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才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才能找到利益冲突的源头、民生领域的短板,为社会治理提供正确的方向,稳固党的执政根基。历史经验表明,谁把人民放在心上,谁就能获得人民的拥护,谁解决了人民的实际问题,谁就能获得人民的满意并取得成功。二是切实发挥人民对党的监督作用。如果说党找到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并着力解决是党的工作获得人民满意的前提,那么,切实发挥人民对党的监督作用则是党的工作获得人民满意的保障。民生问题在任何国家都是比较复杂且长久的问题,保障人民对党的工作的监督不仅可以引导人民群众了解民生工作的难点,促使人民群众理解党的工作,进而在一定条件下与党达成共识,缓解社会矛盾,还可以形成对党员干部的约束作用,保证其清正廉洁,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因此,真正做到坚持人民标准至上,需要切实发挥人民对党的监督作用,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把党的工作质量与人民自身的权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党员干部自觉接收人民的监督并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只有如此,才能减少党内特权、腐败问题的发生,提升人民群众对党及其工作的满意度。

四、结语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执政根基。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人民话语的重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遵循。坚持人民至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光辉历程中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世界观与方法论。由此而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提出不仅有着丰富的哲学理论支撑,还有自身的历史史实依据以及极强的现实关照性,是在理论、历史与实践基础上作出的综合性判断。所以,本文致力于从经典文本中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哲学依据,从党百余年来的历史实践中系统梳理人民至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话语表达,从新时代人民的诉求中思考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路径,从而为增强新时代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指导性贡献绵薄力量,进而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这一根本立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运用好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群众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