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富有视域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浙里”探索及启示

2024-06-09曹佳妮陈博文

关键词:浙里文化产业浙江

徐 达 曹佳妮 陈博文

(1.浙江农林大学 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300; 2.浙江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 2021年第20期,第4-8页。精神富有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建设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乡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以当地文化为内核,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精神富有提供了有力支撑。2019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并提出要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2021年4月,由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提升到文化产业培育专栏上,旨在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强乡村对接帮扶与投资兴业工作力度,提高地方经济与社会效益。2022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同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的落地和赋能主体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顶层设计的系列举措充分证实了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与精神富有建设的重要作用。以产业为载体,充分挖掘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产业集群,能推进产业资源要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浙江作为文化大省,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精神富有建设以来,涌现出一批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凸显特色、加强转化、效益显著”的乡村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魅力和重要动能。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浙江积极贯彻落实《意见》各项举措,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厚植文化底蕴,彰显精神力量,以文化软实力赋能精神富有建设。然而,当前浙江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存在乡土文化系统阐释与挖掘较浅、乡村文化产品开发单一、文化参与主体缺失等短板。基于此,通过厘清文化发展与精神富有的内在联系,系统研究乡村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乡村之美,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共绘“浙里”未来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图景,为实现文化共富与精神富有贡献“浙里”经验与模式,以期重塑乡土价值、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概述

乡村振兴,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铸魂与塑形作用,推动文化产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与实践及地域传统文化的重塑与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在传统乡村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上双管齐下。

(一)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以其资源低耗性、生态可持续性、创新延展性等特征,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多重功能和综合带动效应,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发展文化产业能助力乡村产业兴旺、促进生态宜居、增进乡风文明、推动治理有效、实现共同富裕。此外,乡村的繁荣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和空间。文化产业与乡村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一方面,传统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的根基和灵魂,承载着乡村多样化的文化要素,深入解码并转化乡村特色文化符号,有利于推动乡土文化的保护、利用与传承,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和地域特色。另一方面,文化产业是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以文化内容为核心,助力乡村文化资源现代化转译,其本身所蕴含的社会、经济双重属性,为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持续动力。由此,乡土文化产业能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对其进行高质量赋能,在发展过程中保持螺旋式上升态势,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进而不断激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乡村高水平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文化的创新和产业的繁荣,需要乡村振兴的托举。在乡村振兴战略方针与阶段性成果的支撑下,文化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和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乡土文化的创新创意不断涌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完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乡村振兴涵盖多个维度,政策加码、科技加速、人才回归,多矩阵协作下赋能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首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持续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融合新时代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新场景。其次,人才培养的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迭代、城乡要素的交流互动,为文化产业扩大辐射范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产业链加速延伸,城乡联系日益紧密,有力促进乡村开拓外需市场,助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进入新时代,伴随人民不断转向追求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乡村振兴将会取得积极效益,使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得到解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融会贯通新技术、新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义

文化产业有助于激活乡村文化的内在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乡村文化内部复苏。乡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突出的人文内涵,依托数字技术实现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予以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乡村。二是推动乡土文化向外部输出。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交流、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以“下乡”“进城”的双向实践路径相互借鉴与交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多样化、包容化,提升乡土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三是提升村民文化自信。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增收,引导村民深层次认识文化产业的现实价值,提升村民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核心地位,充分激发其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与创造力,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乡村资源的融合利用。文化产业以超强的关联性和融合性促使文化资源融入其他产业的生产与服务之中(2)张波、丁晓洋:《文化产业何以助推乡村振兴:一个分析框架》,《求实》2023年第3期,第82-94页。,通过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并不断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方向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有助于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助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三是有助于乡村产业的多元拓展。文化产业是实现乡村产业多样化、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乡村吸纳外部先进技术与产业模式,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有助于实现乡村人才的回流和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乡村人才支撑,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是文化产业迭代升级的内在要求,促进乡土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吸纳城镇人才下乡扎根,缓解乡村人才短缺现象。二是培养本土人才队伍,为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新力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弥合城乡鸿沟的同时,诱发了乡村人才队伍“单向流动”的严峻局面。专业化培训的开展有助于村民提升技能素养,将引进外来人才和培养本地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及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三是促进研学一体发展,为乡村文化建设构建新机制(3)徐达、鲍铭铭、巫丽君:《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教育评论》2022年第2期,第58-62页。。以带动乡村文化发展为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链条,从而促进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壮大与技术、产业、生产的一体化发展,进而带动乡村文化的整体升级。

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研究现状

文化产业是以市场化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也包括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文化产业作为污染少、产值高的绿色产业,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文化产业,不应只是城市的专属,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广大乡村地区更应且更有基础发展文化产业(4)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6-23页。。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深化落实,如何助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土文化助推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赵旭东等(2017)认为,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基石,其自身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转换并生产新的文化流变形式,所彰显的“乡土底色”为乡村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文化振兴的策略及决策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5)赵旭东、孙笑非:《中国乡村文化的再生产——基于一种文化转型观念的再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119-127页。。吕宾(2019)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维度分析指出,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智慧之源,是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力(6)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求实》2019年第2期,第97-108页。。曹立等(2021)提出,乡土文化的自然性与人文性实现人情传递和价值依托,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文化基底(7)曹立、石以涛:《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价值探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111-118页。。李程丽(2023)强调,要树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科学理念,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力量,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构筑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多元保障(8)李程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价值承载、体系构建及方法路径》,《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2期,第65-71页。。总体而言,乡村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传承,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只有基于乡村文脉的乡村建设才能稳固扎根。二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义与发展对策。叶林(2021)强调,文化产业具有资源非物质性、要素投入非排他性、产品异质性、技能偏好和高参与性等特点,其蕴含的多重价值在经济、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方面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可以从多个维度全面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9)叶林:《文化产业推动中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比较优势和多维机制》,《理论月刊》2021年第5期,第91-97页。。秦会朵等(2022)研究表明,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文化产业助推,而文化产业自身的多重属性也决定了其对挖掘乡村多元功能价值,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内在动能(10)秦会朵、范建华:《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理论月刊》2022年第6期,第76-82页。。时家贤等(2022)强调,文化产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多元的内在动力,结合地域独特条件,精准把握乡村赋能主体,塑造适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新业态,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11)时家贤、赵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社会科学家》2022年第12期,第65-70页。。杨开新(2023)认为,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应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着力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12)杨开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经济日报》2023年12月12日,第8版。。范建华等(2023)提出,基于数字技术加快文化资源要素流动,有效延伸并拓展产业链的长度、深度和宽度,持续激发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内在活力与效益潜能(13)范建华、邓子璇:《数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复合语境、实践逻辑与优化理路》,《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67-79页。。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具有多元化的途径与方式,因地制宜地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塑造乡村文化产业新业态,是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三是浙江乡村文化建设的模式经验提炼。陈孝等(2022)指出,以数字化为驱动,实现乡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升级,缩小城乡文化服务质量差距,整合多方文化资源,探索形成文化人才培育良性循环机制(14)陈孝、陈良汉、王华山:《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乡村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浙江省乡村文化建设情况调研分析》,《统计科学与实践》2022年第9期,第7-9页。,为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徐小洲(2023)通过实地调研和样本访谈,对浙江优秀乡村文化挖掘与新乡村文化打造进行经验总结,并从文化活力、人才、特色、形式四个维度归纳乡村文化特点,探索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模式(15)徐小洲:《重塑发展模式:共同富裕进程中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构想——基于浙江山区14县乡村文化实地调研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第74-83页。。以文化为核心促进浙江盛开共同富裕之花,稳步推进浙江乡村文化建设。浙江优秀乡村文化建设具有创新性、先进性、示范性,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演绎方式拥有独特见解,为当下乡村文化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现有研究表明,国内学者在探索乡村文化建设底层逻辑与价值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并探索了多种可行路径。综合来看,目前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仍存有不足之处,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乡村将会面临过去所不曾有的关于产业结构空间、新经济、消费升级、多产业协同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依赖传统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将难以实现。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理清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从文化产业的作用入手,回顾浙江的有益探索,总结其中的经验,将浙江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繁荣的样板地,为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浙里”经验及启示。

三、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浙里”探索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八八战略”中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16)《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杭举行》,《浙江日报》2003年7月12日,第1版。20多年来,浙江持续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坚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深刻体现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中提及:“研究浙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浙江的现代化建设服务。”(17)习近平:《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转引自:《今天,重温16年前的一篇序言》,2022-05-30,http://zjnews.china.com.cn/yuanchuan/2022-05-30/342158.html。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国内首个从哲学社会科学层面关照地方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为了做好这项“超级”工程,浙江持续接力长跑18年。

(一)引领在地文化战略性规划

一是系统梳理各地实践成果。2013年起,浙江文艺界先后开展“浙江书法村”“国乐乡村”建设,打造杭州画外桐坞、艺创小镇及衢州余东画村等知名“文化艺术振兴乡村”示范样板。通过专业研究团队的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发掘文化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明确研究方向,并引导美学品牌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更有质有效地输出本土文化,推进区域特色模式提炼,如: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以生态文旅为特色,形成文创小镇南洞艺谷;嘉兴市桐乡横港村艺术扎根,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温州市文成让川村“赏”古老畲文化,绘如画村庄;湖州市安吉鲁家村以主题农场集聚区带动和弘扬鲁家特色传统文化;金华市浦江新光村以“文化+创客+夜游”新模式实现乡村振兴。由此,浙江逐渐形成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性案例。

二是加强文化产业顶层设计。浙江坚持推进“八八战略”,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作为其中应有之义,对其进行系统性、全局性和高层次的规划与管理意义重大。浙江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近年来,浙江发布了13个最具代表性的“最江南”乡村,并推出乡村文化振兴的五大模式:绿色发展、IP赋能、文化挖掘、机制创新、创客人才集聚。典型案例和模式凝练了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浙江经验,为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基于浙江乡村文化产业开发利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及省域相关系统发展规划的现实情况,要借助《意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编制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三是组建新型帮扶共同体。坚定不移贯彻发展“八八战略”中提到的山海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走好“共富路”,推动海洋经济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增长点,走出“浙里”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浙江省域内村落星罗棋布,资源禀赋各异,新型帮扶共同体的启动推动了运行思路的转变,化短线“供血”为长远“造血”,为省内帮扶区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联动作用。如:丽水市莲都区作为山区(海岛)县的重点地区,立足古堰画乡生态优势,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要素,形成特色艺术小镇,不断衍生出文创、民宿、服装等“艺术+”产业,成为“文艺打卡地”,年接待写生创作人数15万人次以上,充分带动了当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全面探索文化活化途径

一是挖掘文化内涵并加强创意设计。浙江在艺术乡建方面已有丰富的探索成果。如:建筑师王澍运用建筑艺术保留了富阳文村的老村文脉肌理,唤醒了乡村审美美乡建设要点;中国美院在浙江象山、开化、龙泉、仙居等地建立“乡土学院”,以“千村千生”基层服务项目为载体,通过艺术展览、创意比赛、公共装置设计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宣传当地文化与特色。又如:浙江农林大学在乡村规划、建筑改造、植物种植设计等方面,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将艺术元素提炼加工并融入设计之中,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二是助力文化艺术实现产业转型。浙江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既有舞蹈、戏剧、杂技、音乐、民俗等在内的传统艺术形式,也有摄影、农民画、合唱等当代新兴的文化艺术形式。以浙江歌舞剧院为代表的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结合优秀的乡村民俗、戏剧等非遗元素,开发乡村演出项目,创新节庆活动演绎模式。以浙江音乐学院为代表的艺术类院校深入乡村,采集特色的乡村方言、曲牌等非遗素材,将乡村传统文化与新兴时潮文娱产品创新结合,打造深入传统、触摸未来的艺术全产业链。此外,还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在专业领域的重要作用,如瓯绣、乐清细纹刻纸、青田石雕等非遗传承人,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开设非遗生活体验馆、非遗DIY沙龙课堂,让手艺活儿真正成为农民的“金饭碗”。

三是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文化IP。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建设“数字浙江”,而浙江将“数字经济”作为其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坚持“八八战略”中守正创新的发展观,推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逐步实施乡村数字化改革,助力乡村数字文化传播。浙江省推行的“数字非遗”工程,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实现了对非遗的保护、管理、评价、传播、共享,促进“政—校—企”联动合作,赋能研究培训、商业转化、购物消费全流程,激活公众参与和保护传承的新活力,点燃文化经济效益新引擎,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富建设。

(三)全面加强文化资源投入

一是建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意见》指出,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为乡村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高素质文化人才更是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引擎,以高素质乡村文化人才为领军力量,运用其高新知识与媒体手段,助力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承、转译、传播,对于统筹推进乡土人才队伍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浙江积极探索实施“文艺村长”制度,引进高水平文化人才驻村,运用专业知识与新媒体手段,帮助乡村实现文化资源的传承、转译、传播,打通艺术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打响地域文化品牌。近年来,浙江积极响应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号召,充分发挥省域内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优势,积极鼓励乡村文化产业改革创新。如:长兴县竹元村重修老宅遗址,以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老馆长作为文化顾问的形式,提升陈列馆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为游客营造沉浸式体验;龙游县泽随民俗展览馆结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泽随建筑群,设立展示民俗老物件的展陈专区,重新激发古建筑的潜能,提供奇妙的乡土文化空间。在发掘以乡村博物馆、乡村书屋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的同时,配合打造人才资源库并完善支撑体系,为乡村文化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三是构建文化保障支持体系。自2003年以来,浙江启动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涌现了一批有思路、带动效应强的典型案例,准确把握浙江乡村发展规律,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如:桐庐县通过“特色产业带”编制县级规划,将古风、诗画、生态等元素与文化产业创新糅合,打破原有三级规划体系的局限性,提升乡村精神风貌辨识度;淳安县下姜村与周边村庄联手合作,共同构建文化共同体,实现产业聚集、品牌塑造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有效联动,推动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四、浙江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浙江在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点及面推广基层实践的探索经验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剖析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系统性思维进行全局谋划,通过全面深化赋能研究,更好引领在地文化与乡村共同发展,这对当前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深化赋能文化研究

一是多层次设立研究专班与专项课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乡村的可持续繁荣至关重要,需要努力破解制约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难题,实现乡村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能为乡村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空间。形成省级工作专班并设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专项牵引课题,是顶层指引的重要航标。同时以杭州、丽水、衢州等具备先行探索经验的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筹办“浙里”乡村文化品牌研讨会,通过邀请试点区县政府代表、村民代表、设计团队及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向全国主流媒体分享实践体会,发挥理论创新“反哺”实践的指导作用,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建设的案例中进一步提炼形成“浙里”文化赋能模式,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为乡村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是完善文化产业赋能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随着具有产业视野、创意思维和资源带动能力的专业人才储备的不断丰富及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关人才的引进、培养、利用将进一步加强。因此,既要发掘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也要继续提升专业人才及社会资源的跟进投入。以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为依托,对富含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乡村文化元素进行普查,激活以乡村文化基因库为基底、以典型乡村文化元素为标志的基因链。此外,高校、行业协会等专业研究机构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能挖掘乡村文化基因的内涵、特色,为实现高水平文化传世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打造“IP—产品—产业”深度转化闭环,辐射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试点能量,以链织网,实现乡村文化基因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利用。在不断加强“校—企—研—村”的深度融合中,不断推动“媒—商—艺—旅”的强强联合。

三是探索山区(海岛)县特色化发展新模式。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就是逐步破除“千村一面”的过程,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赋能全覆盖的基础上,也要因地制宜为各县域、各乡村谋划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由点到面的推广模式上,差异化和地方特色是重要抓手,要避免出现“一个模式、高度同质”的状况。基于山区(海岛)县现实发展需求,在构建乡村创意、创新、创业培训平台和孵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鼓励高校、组织团队等在乡村建立艺术乡创基地、共享艺术空间等文化类实践实训基地。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提供全过程的指导与服务,深挖文化底蕴,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IP,更好地指导乡村文旅融合及文化产品开发,从而不断打响山区(海岛)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区域品牌。

(二)驱动文化产业全方位拓展

一是重塑乡土文化景观空间。未来应持续加强顶层谋划,引导创意设计组织、机构与企业向乡村文化赋能延伸,为乡村量体裁衣,打造兼具乡土性和互动性的艺术景观与装置。以特色文化场景营造为引擎,充分利用乡村闲置空间,将其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微型美术馆、乡村咖啡馆和沉浸式体验工坊等。同时,推动更多艺术元素融入乡村改造建设,探索艺术赋能乡村的更多可能性,在带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同时打造乡村休闲文化业态,提升乡村经济附加值。

二是助推乡村文化迭代升级。民间文化艺术根植于乡村,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又是地域文化的结晶。通过“保护、传承、利用”的形式延续历史文脉,推动民间文化艺术守正创新,拓展文化外延,掀起产业发展新浪潮。艺术机构、艺术院校等专业组织和团体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文化艺术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崭新动力。要善于融合各式各样的民间文化艺术,策划特色旅游线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专题文化旅游项目并完善文旅综合服务设施,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打造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新空间。

三是优化文化赋能传播路径。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所产生的文化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研究,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创新转化和创造利用民间文化艺术,对于赋能乡村振兴来说具有巨大潜力。要着力进行乡村文化IP数字化开发,扩大展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深度挖掘、研究非遗的特色和特点,进行线上展示和传播,提高文化传承的普及性和便捷性。坚持“双百方针”,全面激活数字技术赋能效能,拓展其涉及领域,包含实现文化遗产动态管理、文化研究识别存储、文企文旅深度融合、文化产业业态重塑、文化赋能城乡有机更新等。借助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变革之力,优化优秀传统文化的采集和存储方式,激活传统文化要素潜能。深刻变革未来农民生产生活新空间,侧重乡村文化在网络空间的场景创新、应用创新和传播创新。

(三)保障文化赋能多领域支撑

一是推进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档升级。设置乡村文艺骨干、文化小组,助推所驻村农产品宣传、乡风文艺建设发展,在实践中总结先进经验并加以推广,能更好地激发人才潜能。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产业带头人、民间艺人等带头作用,为当地农民开设乡村特色课程,举办文化创意、文艺创作、文化经营管理等主题的研修班、培训班,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凝聚辐射效应,积蓄奔流之势,着力培养以高素质农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人才队伍,以文艺比赛、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乡土文化人才的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乡村文化人才“引得来,留得住”,为美丽乡村、文化乡村建设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二是探索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创新乡村文化产业特派员机制,可以为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持续创新提供人才保障。遴选掌握乡村发展理念、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选聘和引进文化产业特派员,并建立特派员人才库与反馈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培训研讨,在地化开展“一村一员”特派服务,同时联合相关专家团队指导乡村文化产业特色开发,探索形成乡村文化产业特派员在落实岗位职责上赋权、在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上赋能的制度特色。

三是带动社会资源牵引联动。在政府配套投入的基础上,通过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社会资源牵引联动,深度挖掘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开发具备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并加大发展专业人才和社会资源的投入力度,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文化产业效能,提升乡村经济活力。研究制定适合各区域发展的乡村文化产业规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与举措,建立健全激励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开辟关键环节“绿色通道”。同时,加强小微企业、个体创作者等群体创业创新的政策扶持,对首次创业、新返乡创业的乡村创客,给予创业就业的补贴、税收减免及担保贷款,为全方位创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五、结 语

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是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盘活乡村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策略。数字技术所衍生的新兴文化业态进一步促进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发展,助力市场结构升级,释放了乡土文化潜能,塑造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一体化发展新空间。这一进程不仅为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未来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浙江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探索和实践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在精神富有视域下文化产业的赋能充分展现了其先进性与示范性。作为文化大省、美丽乡村的发源地,浙江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禀赋和乡村独特优势,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激活乡村闲置资源,催生农村产业变迁,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产业赋能的成功范例和有益经验,为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浙江以文化建设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未来更应深化此类乡村振兴的经验,加强文化产业与农业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全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更多的“浙里”经验。

猜你喜欢

浙里文化产业浙江
“浙里”科学家的红色人生(二)
“浙里安居”共享美好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里的故事”征文选刊(四)
交互技术在新媒体产品中的应用——以浙江新闻客户端创意H5“浙里有一条通往互联网大会的神秘通道”为例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