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效果的对策建议
2024-06-09吕晓洁甄红菊李先萍王彤彤
吕晓洁 甄红菊 李先萍 王彤彤
山东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打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中医药文化向基层社区和村镇辐射,是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难点。近年来,我国注重加强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场所建设,旨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推动中医药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要注重提高传播效果,真正做到让民众听懂、学会、受益,使中医药成为民众健康生活的引领。
1 提升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效果的重要性
1.1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需要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并强调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1]。中医药医疗机构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2]。基层卫生机构是离民众最近的服务机构,一直承担着广大民众最基础的疾病诊治、健康体检的任务,是基层民众健康维护的重要生力军。20 世纪60 年代的赤脚医生制度是我国基层卫生制度的创举,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中国健康治理的典范做法。赤脚医生背着小药箱,走家串户,不仅解决村民的疾病救治,还为他们普及一些预防疾病的科学知识和中医药养生的生活习惯。历史经验证明,建立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提高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效果,能够发挥中医药文化对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培育作用。这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文化素养、科学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对人民健康维护的作用,为人民健康提供中医药资源支持。
1.2 提高中医药软实力的需要
中医药软实力是指中医药文化和价值观对人民产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引领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健康养生理念转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医药软实力的体现[3]。“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将中医药文化弘扬列为十大工程之一,提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角建设,推动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4]。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省市积极开展基层中医药文化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基层卫生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中医药文化宣传的重要任务。基层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健康生活理念等。基层卫生机构以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为载体,多途径、全方位向辖区群众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这样的文化普及形式得到群众的广泛赞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一些居民开始认识到,中医药具有能治本、副作用小、治疗慢性病效果好和治病价格低等优点,从而开始倾向于选择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治疗与养生保健方式。同时,一些居民也开始自学或参加中医药知识培训,并逐渐接受针灸、推拿、刮痧等中医治疗手段。实践证明,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有助于中医药融入基层民众的生活方式,提高中医药文化对基层民众的影响力、吸引力。
2 影响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效果的问题分析
尽管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挑战。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分析问题根源,为解决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制约性因素提供依据[5]。
2.1 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影响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可及性
基层卫生机构是中医药文化宣传的主力军,但基层医生接诊任务繁重,无法兼顾文化宣传。尤其是一些较小的村卫生室和诊所较少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对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药科普知识、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健康生活理念等方面的认知也不全面。中医药人才的总体不足成为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制约性因素。
2.2 基层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服务开展不足影响居民的中医药认知度
中医药知识的普及程度有待提升[6]。一些农村卫生机构尽管有中医科室,但就诊人数少,多数是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药服务以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服务为主,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得少。中医药医疗服务开展不充分,导致中医药文化宣传开展次数少,力度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中医药文化需求。
2.3 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新媒介利用率低影响中医药文化力
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网络、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7]。新媒体在现代传媒中占据愈加重要的位置[8]。短视频作为新兴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9]。目前,新媒介在基层民众的使用率逐年提高,即便是>60 岁的老年人,刷抖音、看短视频也非常普遍。网络媒体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10]。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基层中医药文化传播对正在兴起的新媒介使用相对较少,宣传缺少时尚元素[11]。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主要由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主要由基层医院制作中医药文化宣传展板和宣传手册。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内容和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社会认同和传承传播效果深受影响[12]。形式的滞后性、内容的同质性、主体的单一性降低了中医药文化对基层民众的吸引力。中医药是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医药理论,同时也是凝聚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生活之学。基层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缺乏生活化、大众化的特征,就难以巩固中医药走进民众的思想基础。
3 提高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效果的对策建议
提高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工作。政府要坚持问题导向,分析中医药文化宣传效果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多措并举,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医药文化宣传的效果提升。
3.1 壮大中医药文化宣传人才阵地
首先,要发挥基层卫生机构中医药文化宣传主力军的作用。基层卫生机构承担着基层疾病预防、治疗的重要功能,是联系民众最近的场所。独立的中医药科室、全方位的中医药服务,为他们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提供了便利。基层卫生机构通过实际治疗案例,为大家展示中医药的实用性和效果,这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医药的信任感,进而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度[13]。我国应当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的技术支持,通过专家一对一带教、线下集中培训、线上远程授课等多样化方式,将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基层卫生人员的重点培训项目。尤其是加强村卫生室这一中医药薄弱环节的强化培训,使其从理论上领会中医药文化精髓,从技术上掌握中医药基础技能,对其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进行政策激励。
其次,要积极培育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的新生力量。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需要不同的主体、机构、个人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全方位提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效能[14]。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涌现出中医诊所、中医养生馆、针灸理疗中心等诸多中医药服务新业态。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中医馆已经成为基层民众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有的中医馆推出中医药历史文化展览,医药历史、名人故事在这里都可以听到,尤其是一些老龄听众,每天打卡听书,还可以免费喝上养生茶。文化的推介带火了艾灸、拔罐、推拿等适宜技术,使人们增长了中医药知识,提高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面对中医药新业态的兴起,我国要积极开发这一资源,通过政策支持,调动中医馆中医药文化宣传的积极性。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国要创新政府与民营中医馆的合作方式,推动更多的新业态涌现,弥补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的不足。
最后,要充分发掘利用基层确有特长的中医药人才。民间医药技术是中医药自主创新的独特领域[15]。基层蕴藏大量的中医药人才。中医确有特长人员的适宜技术体现了历史的传承和中医药的奥妙,他们承袭了家传秘方,通过一些特殊的推拿手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原汁原味的中医药,深得基层民众认可,因而是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的生力军。不可否认,民间医药存在质量难以保证、安全有待考证的问题,但大量的人用经验已经证明了安全性的一些便宜技术和养生方法,在民众中已经流传开来,形成较好的口碑。对于这些宝贵的人才资源,政府应当给予认同,并进行扶持帮助,落实待遇,鼓励他们从事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工作。
3.2 面向人民需求多维度阐释中医药文化
首先,宣传中医药文化,要讲好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智慧[16]。要围绕中医药的核心价值“和”“合”二字,阐释“和合”蕴含的养生方式[17]。中医药是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祖国医学,体现的是农业文明的智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落后的[18]。新型工业文明时代,中医药所体现的健康价值愈发珍贵。中医药运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观测人体与外界的关联,思考人如何养生、防病、治病,从而提出,人只有学会顺应自然,才能够有生命的健康延展[19]。中医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解释生命现象的奥秘,探究生命运动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和”与外部的“和”,就是生命共同体的健康标志。
其次,宣传中医药文化,要讲好中医药的新时代价值。中医药文化是贴近百姓生活、将科技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文化形态[20]。中医药独特的诊疗方法、简便验廉的适宜技术是祖先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要结合基层民众的困惑点,对中医药为什么有效,怎样用才有效进行生动形象的阐释,最好是体验式使用,能让农村居民点赞的技术就一定能够赢得人们思想上的认同。基层卫生机构宣讲中医药文化时,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讲好新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故事。山东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品种丰富,有些地区是著名的道地药材产区,这些珍贵的中药材为乡村带来了致富资源,衍生出中医药特色的文旅、康养等新业态。基层卫生机构可以通过案例式讲解,为农村居民体验中医药文化提供资源信息的推介。
3.3 促进中医药媒介传播的大众化、生活化
首先,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要坚持大众化、生活化的原则。中医药文化宣传大众化要求宣讲人员注重话语的通俗易懂,用基层民众能够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将中医药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理念讲清楚、讲明白。要从大众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用大众化语言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使群众不仅能够看好病,还能够听得明明白白,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21]。中医药文化宣传生活化要求宣传人员推介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知识,使中医药文化入耳入脑入心,引领居民自觉遵循中医药养生规律,调整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心态和健康习惯。中医药文化宣传满足人们对常见病防治、养生知识及病后康复服务的迫切需求,结合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的分析,向大众阐释中医药的辨证论治方法,普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22]。中医药文化宣传还要从生活中的小知识入手,如使用简便的穴位按压法,缓解头疼、鼻塞、头晕、腹痛、打嗝、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这些手法简单易学,见效快无伤害,能够在群众中推广开来。
其次,基层中医药文化宣传要依托传统渠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渠道。渠道相当于桥梁,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实现观念和思想的到达。渠道多样化,就意味着观念和思想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媒介到达对方。基层卫生人员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要和病患面对面地交流,针对性强,信任度高,切中病患的健康需求,因而,这种服务兼传播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也是其他传播渠道不能够替代的。同时,基层卫生机构要尊重乡村居民对大型文化活动的渴盼需求,和居委会、村委会合作,举办大型中医药文化活动,展示中医药的独门绝活,增强基层民众的体验感,提高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认同。基层卫生机构中医药文化宣传还要开辟新渠道,制作贴近群众生活的科普文化短视频,在传播内容上,要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抽象理念具象化[23]。在传播形式上,形成载体丰富、渠道多元、覆盖面广的传播矩阵[24-25]。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中医药养生良方、保健知识,教育群众正确认识和使用中医药。
总之,提高基层中医药文化效果需要多措并举,结合基层民众实际,做到宣传内容适宜化,方法手段多样化,使中医药真正走入基层,实现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6]。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