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安全风险控制策略探究
2024-06-08刘高健
刘高健 张 宇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社会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高空作业、地下作业以及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等特点,使得建筑工地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0%以上[1]。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人为因素,也有管理和技术层面的因素。要切实提高建筑工地的安全性,必须从事故发生的内在机理出发,系统分析建筑工地安全风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本文将重点探讨影响建筑工地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对策,以期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1 建筑工地安全主要风险因素分析
1.1 机械设备风险
建筑工地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包括塔吊、施工升降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这些设备普遍具有体积大、重量重、运转速度快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010—2019 年,全国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事故共造成1800 多人死亡,占建筑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22.1%[2]。机械设备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1,机械设备自身存在一定的固有缺陷。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由于设计、制造、检测等环节的技术水平制约,一些设备仍存在设计缺陷、制造缺陷、材料缺陷等问题。第2,设备的安装、拆卸不规范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同时,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由于建筑工地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机械设备长期暴露在风吹日晒、泥沙侵蚀的恶劣条件下,加之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不足,设备超负荷运转、带病运转的现象屡见不鲜,极易引发机械故障和事故。第3,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是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一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抢进度,忽视了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设备“带病”运转的现象普遍存在。加之一些零配件市场监管不力,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给设备安全运行埋下了重大隐患。
综上所述,建筑工地机械设备具有设备缺陷多、安装拆卸不规范、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风险点。这些风险点相互交织,极易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管控措施有效规避机械设备风险,是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
1.2 施工环境风险
建筑工地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建筑施工的环境风险。据统计,施工环境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占建筑工地事故总量的20%以上[3]。其中,建筑工地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地质条件如地质结构不稳定、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等,都会增加施工难度。建筑工地还普遍存在临时用电不规范、电气线路老化失修等问题,这些都是引发火灾、触电等事故的重要原因。据应急管理部统计,2020 年全国建筑施工领域共发生电气火灾事故122 起,同比上升15.1%[4]。此外,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液等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也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建筑工地道路、照明、防护等临时设施的不完善,也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恶劣气象条件如暴雨、大风、高温、严寒等,会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引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中暑、冻伤等事故[5]。由此可见,建筑工地施工环境风险错综复杂,地质条件变化、临时用电、污染扰民、气象灾害等风险因素相互交织,极大地威胁着建筑施工的安全运行。因此,深入分析建筑工地施工环境风险成因,评估风险危害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和控制措施,是确保建筑施工安全的关键所在。
1.3 工程管理风险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工程策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据统计,管理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占建筑工地事故总量的50%以上[6]。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紧,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抢进度,盲目压缩工期,违章指挥、强令违章冒险作业时有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参与方众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各方主体的职责边界模糊,责任不清,管理协调存在困难。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流于形式,这些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建筑工程设计缺乏安全性考虑,设计图纸“错、漏、碰、缺”,变更频繁,给施工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施工组织设计不科学,施工方案待优化,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落后,也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建筑工程项目分包层层转包,总包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缺失,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安全管理处于“真空”状态,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投入不足、培训不到位、应急预案缺失等问题。此外,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安全检查不到位,以及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和事故应急预案缺失,都是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工期压力大、各方协调难度大、设计缺乏安全性考虑、分包管理混乱、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极大地增加了建筑工程的管理风险。
2 建筑工地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2.1 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评价
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评价是建筑工地安全风险控制的首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建筑工地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评价,可以准确掌握工地的安全风险状况,为制订针对性的安全风险控制策略提供决策依据[7]。具体来说,风险源识别就是通过现场踏勘、查阅资料、专家咨询等方式,识别出建筑工地存在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在识别风险源的基础上,要运用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两个维度,判定各风险源的危险性等级。例如,某建筑工地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塔吊进行评价,通过对塔吊的制造质量、安装质量、使用情况、维保情况等指标进行打分,最终判定该塔吊的危险性等级为“高风险”,必须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才能继续使用。
通过危险性评价,可以找出建筑工地的关键风险源,有针对性地制订安全管控措施,实现安全管理的精准化、精细化。建筑工地是一个动态作业系统,其风险源具有动态多变的特点。因此,必须开展风险源的动态识别工作,一旦发生工程变更、施工方案调整等情况,要及时辨别安全风险,找出新的风险源。同时,要定期对危险性评价结果进行复核,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总之,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评价是一项持续动态的系统工程,是建筑工地实现安全风险闭环管理的起点,只有把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评价工作做细做实,才能为后续的安全管控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从源头上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2.2 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优化
构建并持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安全风险的治本之策。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管理方针的指引下,组建管理要素、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四位一体的动态系统[8]。建筑施工企业要从体系层面着眼,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安全管理要素科学配置、安全管理职责层层压实、安全管理制度刚性执行、安全管理流程持续改进。
以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构建“1+7+N”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了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推动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其中,“1”是指1 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7”是指成立了7 个专业安全管理部门,包括安全监督部、安全培训部、应急管理部等,“N”是指N 类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等。同时,该企业还大力实施安全管理信息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了一套集安全态势感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指挥调度于一体的智慧安全管理平台,实现了安全风险的动态感知和闭环管控,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构建一体化、信息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要立足新时代新特征,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不断优化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为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坚实基础。
2.3 技术防护措施的系统实施
技术防护措施是防控建筑工地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必须从整体出发,系统规划、系统实施。技术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集体防护和个体防护两大类。第1,集体防护是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将危险因素与作业人员隔离,从源头上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如搭设脚手架、基坑支护、安全防护棚等。第2,个体防护是通过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等,保护作业人员免受伤害。因此,集体防护和个体防护要统筹兼顾,综合实施。以高处作业为例,要严格落实“八十公分”,即高处作业高度达到80 cm 必须设置防护栏杆,且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 m,立杆间距不大于2 m,上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 m,中栏杆高度0.6 ~0.7 m,脚挡板高度不低于0.15 m。作业人员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带挂钩应高挂低用,高挂点应高出腰部0.9 ~1.2 m。再如,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等要求,即每台用电设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每个开关设有漏电保护器、每个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每个配电箱进出线采用箱式连接等。
建筑施工企业还要高度重视吊装作业、动火作业、临边作业、密闭空间作业等高风险工序的技术防护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制订专项施工方案,优化作业工艺,配备齐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装备。例如,大型设备吊装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绘制吊装作业平面布置图,选用性能可靠的起重机械,配备防坠落装置,划定警戒区域,严防出现吊物坠落、碰撞等事故。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要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采取围蔽隔离措施,配备灭火器材,严防发生火灾事故。临边作业要搭设坚固规范的围栏防护,严禁冒险作业,严防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对于受限空间作业,要加强通风、气体检测、人员监护等安全防护,配备呼吸防护装置和应急救援装备,防止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此外,要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和消除技术防护措施方面的隐患。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完善技术防护措施管理制度,强化对措施执行的监督检查,加大违章惩戒力度,确保技术防护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同时,要加强对技术防护措施的创新研究,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技术防护水平,为建筑施工安全筑牢“防火墙”。
2.4 应急预案编制与快速响应
应急预案编制与快速响应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应急预案编制要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风险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采用风险评估、工程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等方法,识别事故风险点,评估事故影响程度,制订针对性的应急处置策略和操作流程。在编制过程中,要综合运用作业危害分析 法(Job Hazard Analysis,JHA)、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预期事故结果分析法(Event Tree Analysis,ETA)等,全面识别事故致因,构建事故场景,合理设置应急处置步骤和措施。
以某超高层建筑施工为例,利用(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PSAM)事故风险定量评估系统,从人、机、料、环等维度,系统开展了坍塌、火灾、中毒窒息等8 类事故风险分析,制订了应急资源配置方案,优化了应急组织体系,细化了应急处置流程,使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显著提升。此外,还要充分运用BIM、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传感监测等新技术,建立事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调度一体化平台,实现灾情态势实时感知、灾害事故智能预警、应急救援科学指挥。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平台可在5 min内完成灾情分析、应急资源调度、救援方案制订,将应急响应时间缩短了80%。利用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构建逼真的事故场景,开展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使应急预案“活”起来,切实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突能力。由此可见,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应急管理全过程,能有效提升建筑施工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应急响应的有效性,为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坚实保障。
3 结语
建筑工地安全风险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风险源识别与评价、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技术防护措施落实、应急预案编制等多个维度全面规划、系统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风险导向,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持续优化安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可有效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未来,建筑施工企业应树立本质安全理念,构建多方联动、共治共享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快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实现建筑工地安全管理的精准化、精细化、信息化。还要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基于BIM、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安全风险动态感知、智能研判和闭环管控模式,为建筑施工安全注入不竭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