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红满地辣椒种植技术
2024-06-08何艳梅何艳萍
何艳梅,何艳萍
(1.民勤县苏武镇人民政府,甘肃民勤 733300;2.民勤县农业农村局,甘肃民勤 733300)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年温差较大,光照充足,无霜期较短,在辣椒种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勤县在发展辣椒产业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选育出多个符合当地自然特征的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了辣椒产量,而红满地辣椒则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红满地辣椒由民勤县瑞丰源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该品种不但产量高、抗病性强,而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 等,深受广大椒农和消费者的青睐。民勤县在种植红满地辣椒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出一系列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红满地辣椒的产量与品质。对红满地辣椒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种子处理
1.1 晒种
在正式播种前,将红满地辣椒种子摊晒1~2 d,通过该方式,不但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加速种子发芽和出苗,还兼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
1.2 浸种与消毒
种子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通常结合浸种进行。在民勤县,红满地辣椒种子浸种消毒方式主要有以下2 种。1)热水浸种消毒法。将红满地辣椒种子倒入50~60 ℃的热水中,保持匀速一边倒一边搅拌,待水温降至30 ℃后,应停止搅拌,再浸种4~6 h 后,便可进行催芽。2)药液消毒法。先将红满地辣椒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5~6 h,然后用药液浸泡,在选择浸泡药剂时,椒农应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相应药剂。例如,民勤县在种植红满地辣椒时,以炭疽病最为多见,因此多选用福尔马林100 倍液浸种10~15 min。之后将种子从药液中捞出,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即可进行催芽。
2 地块选择
辣椒在生长的过程中,既可以异花授粉,也可以自花授粉。根据民勤县农技中心的研究结果,红满地辣椒生长时,异交率在7.6%~36.8%。但如果采收的辣椒果实为异交果,会不受市场青睐,严重影响椒农的经济收益。因此,在种植红满地辣椒的时候,椒农应选择周围2 km 范围内无任何辣椒种植的地块。土壤条件也是选择辣椒种植地块的重要参考因素。通常而言,疏松肥沃、pH 值为6.2~7.2 的土壤适合种植辣椒,不宜选择沙地和板结土壤,因为沙地易盐碱化,且保水效果较差,而板结土壤会阻碍辣椒根系的呼吸与生长。
3 整地施肥
在辣椒播种前10 d 整地施肥,每667 m2可施优质农家肥5 000~7 500 kg 作基肥,待将2/3 基肥铺施于地面后,进行耕翻,深度以20~25 cm 为宜,随后开沟,将1/3 基肥集中施用。最后起垄,垄高15 cm,垄面宽50 cm,垄距80 cm。
4 播种
在民勤县,红满地辣椒多采用直播种植,播种时间以春季为宜。播种前,应先浇足底水,待底水全部渗下以后,在土面撒一薄层过筛的细土,以防播种时种子表皮裹上泥浆,影响种子萌发和出苗。播种时,为使种子分布均匀,可用细干土或细炉灰与种子混匀后,再进行播种,通常采用撒播方式,每50 g 种子撒播3~5 m2。播种结束后,在种子上覆盖过筛的营养土,厚度以1 cm 左右为宜,再盖1 层地膜,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定苗
在民勤县红满地辣椒田间管理中,需秉持“早中耕,勤中耕,早定苗”的基本原则,在辣椒整个生育期中耕2~3 次,深度以8 cm 左右为宜。待辣椒幼苗长出2~3 对真叶时,可进行疏苗,每穴留苗3 株即可,待幼苗长出4~5 对真叶后,便可以进行定苗工作,通常每穴留苗2 株,定苗的同时对幼苗根部进行培土。
5.2 水肥管理
在民勤县红满地辣椒种植中,椒农在6 月上旬会开展一次性追肥,每667 m2施复合肥6 kg、磷酸二铵10 kg、尿素6 kg。同时,椒农可根据植株长势开展叶面喷肥工作,通常每667 m2喷施尿素0.1 kg+磷酸二氢钾0.2 kg,每10 d 喷施1 次,连喷2~3 次,如植株长势弱,可酌情多喷1~2 次。
在民勤县红满地辣椒种植中,浇水应以土壤墒情为依据,第1 次浇水通常在5 月中旬,7~10 d 后进行第2 次浇水,防止封垄之前土表出现板结。在辣椒步入盛花期后,对水分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此时应确保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以达到保花保果、防止早衰的目的。在辣椒进入成熟期后,则应控制浇水频率,促进果实成熟,避免出现植株贪青晚熟的现象[1]。
5.3 病虫害防治
5.3.1 辣椒炭疽病
民勤县潮湿多雨,在每年7—8 月辣椒炭疽病多发。辣椒染病后,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中间有轮纹,易落叶;果实上出现凹陷病斑,呈褐色,有环纹,天气干旱时病部干缩,多雨时病部腐烂导致落果。
防治辣椒炭疽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播种前,用55 ℃温水浸种10 min 左右,或用凉水浸种1~2 h,然后用55 ℃温水浸种10 min,再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2)辣椒采收后,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果及病残体,并进行焚烧、深埋处理,同时进行1 次深耕。在深耕过程中,可将表层带菌土壤翻至深层,导致病菌死亡,从而减少初侵染源,降低辣椒炭疽病发生概率。3)在辣椒发病初期,可喷施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20%氟硅唑咪鲜胺8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5.3.2 辣椒白斑病
辣椒白斑病主要为害辣椒叶片,也可侵染辣椒茎部,一般在高温高湿情况下易发生。辣椒发病时,叶片边缘有紫褐色小病斑,中间为灰白色,上生小黑点,造成大量落叶,植株萎凋。
防治辣椒白斑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如辣椒种植时雨水多发,应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2)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可喷洒多效好4 000 倍液或植宝素7 500 倍液[2]。
5.3.3 辣椒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是民勤县红满地辣椒常见病害,多由蚜虫传播,常于5 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发生,6—7 月盛发,待8 月遇高温干旱后加重发生,流行年份发病率在50%以上。辣椒发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同时出现大量褐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叶片边缘坏死,发生严重时病株枯死,果实萎缩畸形、生长缓慢,结果少或不结果。
防治辣椒病毒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补充以锌元素为主的元素肥;播种前,将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15~20 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
5.3.4 地老虎
地老虎是民勤县红满地辣椒生长前期的主要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在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地老虎在表土层中将辣椒根茎咬断,或爬到植株上咬断幼嫩部分,发生严重时可造成大量缺苗[3]。
防治地老虎,可采取以下措施。1)桐叶诱杀法。地老虎幼虫对泡桐树叶具有强烈趋性,可准备泡桐树叶,将其用清水浸湿,在傍晚时放入田间,每667 m2放80~120 片为宜,于翌日清晨掀开树叶,如发现地老虎幼虫,可锤杀或穿刺。2)毒饵诱杀法。准备90%晶体敌百虫1 kg,兑水10 kg,均匀地喷洒于麦麸上,于傍晚时分将其顺垄撒在辣椒根部,每667 m2用量以5 kg 为宜。3)人工捕杀法。由于地老虎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可在被害辣椒周围的地面上,用小铁锹将地老虎挖除消灭。
5.3.5 棉铃虫
棉铃虫主要以幼虫为害辣椒,其幼虫不仅以辣椒叶为食,更能钻进果实,并能引起病害。棉铃虫在民勤县一年发生3 代,多以第1 代为害辣椒。
防治棉铃虫,可采取以下措施。1)间种套作法。在椒田种植玉米,能减少棉铃虫的产卵量,但应注意选用生育期与棉铃虫成虫产卵期吻合的玉米品种。2)杨枝把诱杀法。棉铃虫对半干枯的杨树枝干有强烈的趋性,因此可每667 m2放置杨树把6~8 把,从而达到诱杀棉铃虫的目的。3)黑光灯诱杀法。棉铃虫成虫具有趋光性,可在椒田中悬挂黑光灯,从而达到诱杀成虫、减少虫源的目的。4)人工抹杀法。在辣椒种植期间,应定期在田间巡逻,如发现棉铃虫存在,可直接抹杀[4]。
6 采收
在民勤县,红满地辣椒采收工作通常采用一次性采摘法,在红果率达90%后,便可进行采收工作。在采收前10 d,椒农通常会向辣椒果实喷1 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避免辣椒果实在贮存时出现根腐病或炭疽病,影响辣椒果实的市场竞争力。选择无露水的早晨或傍晚采收,不宜在降雨后立即采摘,否则极易导致辣椒果实的腐烂。采摘时,应将辣椒果实连着果柄一起取下,可用平头锋利的剪刀剪下果柄,将果柄剪至2 cm,避免果实损伤。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破坏辣椒果实的蜡质层,在进行采收时,农户不应挤压果实[5]。采摘完毕后,按照果实的色泽、形状、大小等,对辣椒果实进行分级,细心剔除烂果、伤果、虫果、病果,并在果柄上涂石灰,以起到消毒与吸收水分的作用。在运输过程中,可将辣椒果实装进纸箱、条框、竹篓、塑料箱等坚固、轻便的包装容器中,避免在运输、装卸的过程中压、挤、碰伤果实。包装容器不但要留有通气孔,同时内部要光滑,保证容器内外气体能够正常交换。在冬季进行运输时,应做好防冻措施。
7 结语
红满地辣椒兼具口感好、营养丰富、抗病性强的优点,深受椒农和消费者的青睐。在红满地辣椒种植中,椒农是开展辣椒种植的主体,椒农的专业水平与红满地辣椒的品质、产量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关部门应紧紧围绕红满地辣椒的生长习性,定期或不定期对椒农进行培训,以提高椒农的辣椒种植技术水平[6]。同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勤县在进行红满地辣椒种植时,应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通过近地遥感无人机等设备,对辣椒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处理。椒农根据分析结果,精准制订辣椒种植管理方案,包括播种、浇水、施肥、除草、防虫等环节。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红满地辣椒种植效率和产量,而且能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提高椒农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