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2024-06-08韦春梅
韦春梅
(天峨县林朵林场,广西天峨 547300)
油茶的综合利用价值非常高,不仅在食用、药用、化工、美容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还可用于有机肥料生产、饲料生产、木材雕刻等领域。因此,油茶被誉为“万金油”,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油茶产业是广西河池市的传统产业,种植历史非常悠久。党的十八大以来,河池市深入实施广西油茶产业“双千”计划,市、县(区)出台一系列鼓励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将油茶产业工程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评,持续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 年2 月,河池市出台了《河池市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 年,新增油茶林16 866.67 hm2,其中国有林场完成油茶新造林666.67 hm2以上,油茶种植面积在140 000.00 hm2以上[1]。基于此,根据河池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深入探讨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实施要点,以期能为河池市乃至广西的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油茶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1 河池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自2017 年河池市将油茶产业列入“十大百万”产业工程以来,河池市油茶种植规模持续扩大,油茶产量和产值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22 年底,河池市油茶种植面积达123 533.33 hm2,油茶籽产量11.09 万t,两项指标均位列广西第二[2]。在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方面,河池市已建成市级万亩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3 个、县级千亩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63 个、乡级百亩油茶高产高效示范点124 个。而在种苗保障方面,河池市已建设油茶苗圃36 家48 个育苗点,面积164.50 hm2,基本形成全覆盖油茶良种生产体系,确保油茶新造林苗木良种使用率达100%[3-4]。
2 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2.1 优选良种大苗
要想实现油茶早结丰产,选择良种大苗是关键。1)良种选择。选择国家或自治区林木品种委员会认定的油茶良种,且油茶品种要适应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水热条件。例如,适合在河池市大范围栽植的油茶品种(系)有岑软2 号、岑软3 号、岑软22 号、岑软24 号、长林4 号、长林40 号、湘林1 号及湘林210 号等[5]。2)大苗要求。油茶造林时,使用2~3 年生的优质大杯苗造林,可缩短幼林管护年限,提前进入挂果期。选苗时,要求苗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木质化充分。2 年生Ⅰ级大杯苗要求苗高60 cm 以上,地径0.6 cm 以上,分枝5 个以上;3 年生Ⅰ级大杯苗要求苗高100 cm以上,地径1.0 cm以上,分支9个以上。3)品种配置。由于油茶自交不孕或可孕率低,新造油茶林必须配置授粉品种,要求选择花期和成熟期一致的品种配栽,有利于授粉,提高着果率。例如,选用油茶岑软3 号作为主栽品种时,可选用岑软2 号、岑软22 号、岑软24 号等作为配栽品种,主栽品种和配栽品种按8 ∶2 或7 ∶3 的比例配置。
2.2 林地选择
优化林地选择是实现油茶早结丰产的基础。在河池市,选择油茶造林地通常需要考虑以下4 点要素。1)气候条件。选择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的地区作为造林地,有利于油茶的生长和结实。2)土壤条件。油茶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大于等于60 cm)、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土壤pH 值应在5.0~6.5,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质地应为砂壤土或壤土。3)地形条件。选择海拔1 000 m以下、坡度在25°以下、背风向阳的山地或丘陵地区作为油茶造林地,可以避免强风的侵袭,同时有利于排水。4)交通条件。选择交通便利、运输方便的地块作为油茶造林地,有利于苗木的运输和后期的管理,同时有利于油茶产品的销售。
2.3 林地清理
科学清理林地是油茶造林前期的重要准备工作,其目的是为油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早期生长能力。在河池市油茶造林中,一般在秋季或冬季进行林地清理,此时植物生长较为缓慢,清理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坡度小于等于15°的林地可采用全面清理方式,坡度大于15°的林地则采用带状清理或块状清理方式,砍除杂草、杂灌,留茬高度小于10 cm。清理林地时应兼顾水土保持,可在山顶、山脊、山谷、山脚及与农田交界处保留原生植被作为保护带。
2.4 整地挖坎
整地挖坎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利于油茶苗木存活。河池市一般在秋季或冬季进行整地挖坎工作,以便土壤充分风化。整地时,可根据林地坡度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对于坡度小于等于15°的林地实行全垦整地,深挖20~30 cm;对于坡度大于15°的林地实行带垦或穴垦。整地应遵循环山等高的原则,即按照山体的自然走向和等高线进行整地,以利于保持水土和防止雨水径流冲刷。整地后挖明坎,规格为50 cm×40 cm×30 cm。根据林地坡度,15°以下的林地宜采用2.5 m×4.0 m、3.0 m×4.0 m 的株行距;15°以上的林地宜采用2.2 m×3.0 m、2.5 m×3.0 m 的株行距,具体可根据立地条件和品种特性适当调整。
2.5 施基肥及回坎
施基肥及回坎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河池市,基肥施加时间一般选择在造林前15~30 d,以便基肥充分分解和融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油茶基肥常用有机肥、农家肥、油茶专用肥等,如施有机无机复混肥作基肥,每坎施用量为0.5 kg。施基肥时,应在挖好的坎内用表土回填至1/3,然后均匀撒施肥料与表层土壤混合,再用表土将坎回满,要求坎面平整,呈外高内低倒坡状,以便于积水排出和保持土壤湿润。
2.6 移栽
适时移栽苗木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油茶能够在适宜的生长季节和环境条件下快速发展根系,提高其成活率和早期生长能力。油茶移栽的时间选择非常关键,在河池市,通常在每年的2 月末至4 月初进行移栽,此时油茶开始萌动,根系细胞分裂活跃,有利于苗木快速恢复和生长。移栽前,应对苗木进行适当修剪,剪除部分叶片和过长的枝条,以减少水分蒸发和营养消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移栽时,先在原先明坎中心位置挖一个大小与苗木冠幅相近、深度比苗杯长度略深的栽植穴,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扶正苗木,然后分层回填土壤并由四周向内压实,确保苗木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不留空隙。
3 抚育管理
3.1 及时补植
油茶移栽30 d 后,检查苗木成活率,发现死苗、病苗、枯苗,应连根挖除,并选用同龄同品系苗木进行补植,保证油茶造林当年的保存率在95%以上。
3.2 松土除草
在油茶移栽后的抚育管理中,松土除草次数应该根据油茶的生长阶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在河池市,油茶移栽后每年都要进行2~3 次松土除草,分别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春季是油茶生长的旺盛期,此时松土除草可以促进油茶生长;夏季气温高,雨水充沛,是杂草生长的旺盛期,此时应该加强除草;秋季则是油茶果实成熟的时期,此时除草松土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和采收。除草时只除蔸下草,采用人工铲草方式将植株周围50 cm 范围内的杂草、杂灌全部铲干净。每年秋季除草后松土1 次,松土深度5~10 cm,造林当年宜浅,以后逐年加深;树盘宜浅,向外渐深。
3.3 合理追肥
合理追肥可以补充油茶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其健康生长和结实。1)幼林追肥。油茶幼林根系尚未完全发育,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弱,因此每次的施肥量不宜过多。一般来说,在油茶移栽后第1 年的5—6 月可追施复合肥0.1 kg·株-1;移栽后第2 年、第3 年在油茶春梢萌动之前和5—6 月再分别施1 次高氮复合肥0.3 kg·株-1;根据实际情况,可追加冬肥1 次,追施腐熟农家肥5~10 kg·株-1。施肥方法采用环状沟施,在树冠垂直投影线外挖宽20~30 cm、深20~30 cm的圆形或圆弧形沟,将肥料均匀施入,盖土踏实。2)成林追肥。对于油茶成林,由于其已经进入生长旺盛期和结实期,需要更多的养分来维持生长和结实。在每年1—2 月可追施1 次高氮复合肥0.5 kg·株-1,6—7 月追肥高磷钾复混肥0.5 kg·株-1。采用开沟施肥,即在上坡沿树冠垂直投影线开1 条深20 cm、长1 m左右的弧形沟,施放肥料后盖土压实[6]。此外,在每年4 月可喷施1 次叶面催花肥,以高磷钾、硼锌叶面肥加芸苔素、多效唑为主;11 月还可喷施1 次叶面保果肥,以高氮或平衡大量元素叶面肥为主。
3.4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油茶栽后抚育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促进油茶生长和结实,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油茶幼林以整形为主,在造林第2 年春梢萌发前进行修剪,选取3~4 个主枝,在每个主枝上保留3 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要求主枝、副主枝配置合理,分布均匀,树冠通风透光[7]。油茶成林以修剪为主,修剪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树体结构,去除病弱枝条、交叉枝条和重叠枝条等,使树体结构合理、通风透光,提高翌年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修剪时间选择在采果后至翌年树液流动前,要求大年重剪、小年轻剪、剪密留疏、去弱留强[8]。
3.5 放蜂授粉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放蜂授粉可以提高结实率和果实产量。1)放蜂时间。不同品种油茶花期不同,应在油茶开花前7 d 左右放蜂。2)放蜂方法。选择无风的晴天,将蜂箱放置在林中地势相对开阔、通风向阳的地方,保持蜂箱门朝向东南方向,方便蜜蜂采集花蜜。
需要注意的是,在放蜂授粉期间,要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同时要注意保护蜜蜂的栖息环境,以免对蜜蜂造成伤害。此外,由于油茶花蜜浓度大、皂素多,对蜜蜂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在放蜂前可给蜂群喂食解毒灵或油茶蜂乐,以降低对授粉蜂的不良影响。
4 结语
油茶是河池市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通过实施优选良种大苗、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挖坎、施基肥及回坎、移栽、抚育管理等油茶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河池市油茶产量和品质,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将继续关注油茶行业的最新动态,探索更加高效的栽培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为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