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内生理论下县域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6-08

图书馆 2024年4期
关键词:家训内生高质量

贾 娟

(1.安康学院图书馆 陕西安康 725000;2.陕南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陕西安康 725000)

1 问题的提出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现代智性文化表达形式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公共治理规则体系,其高质量发展既是切实保障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新时代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乡村现代化都具有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1]115。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一直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洼地[2]。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乡村“空心化”及乡土文化凋敝的现状让外生型公共文化无论是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层面,还是发展实践的行动层面都成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对象。诚然,多年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外生型公共文化服务在缩小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差距、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村民文化权益等方面有其合理和积极的一面,但其基于外生需求的统一模式的行政化配置也让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陷入结构失衡、供需错位、效能不佳、群众参与度不高的困境,有碍公共文化服务在农民素养提升、乡村文化传承、乡村风貌塑造、乡村治理改善等方面作用的发挥[3]。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应是更高品质、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显然上述状况不符合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早在2007年,学者们就意识到单纯依靠外部“送文化”已无法实现乡村公共文化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部分学者试着跳出单纯的内生和外生的框架,既充分肯定外部力量的重要性,也高度重视乡村内生动力的价值,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应立足乡村,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主体,通过内生与外供的统一,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4-5]。近两年,又有学者相继提出“外推—内生”模式[6]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乡村文化自组织的双向嵌入模式[7]。但无论是内涵已超越传统内生式范畴,却仍被冠以“内生式”称谓的模式,还是“外推—内生”模式,亦或是双向嵌入模式,各模式虽在形式上略有不同,但都坚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应立足乡村资源与需求,主张将自上而下的政策实践与自下而上的地方实践有机融合,走内外结合的多元合作之路,而这一特质与强调通过“上下联动、内外共生”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内生理论可谓如出一辙。只是在当前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学界尚没有将新内生式理论作为各类模式的内在支撑,或开展其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研究。那么,新内生发展理论何以指导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内生理论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面临的困境和破解的路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正是本研究要重点探讨的。

2 “新内生式”理论及适切性分析

“外生—内生”发展二元论作为全球乡村社会发展的共同研究由来已久。传统外生理论强调通过外部力量自上而下的干预、投资等推动乡村发展,但始终无法解决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再生性问题。传统内生理论强调乡村作为发展主体的回归,注重通过村民自下而上的参与实现乡村自生式发展,但容易因过分强调内部力量而出现偏差,特别是在一些内部发展能力有限、资源缺乏、人口外流的欠发达地区。1999年,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Ray)在对传统外生和内生理论的乡村实践进行反思后,提出城乡互动中区域空间合作的设想,并在2001年将这一想法定义为“新内生发展”[8]。该理论打破了传统内生与外生理论“极化”的局限,将乡村发展与外部机遇相联系,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乡村的发展要特别关注当地人的需求、能力和观点[9];重视当地资源和当地参与,扎根本土;尽量从整体视角进行地方增权,克服被排斥的困境,为地方资源增值,强化社会联系[10];充分利用外部和内部市场、机构和网络,推动形成各种社会行动者之间的伙伴关系并开展长期合作,促进创新[11]。总之,新内生发展作为一种“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混合动力模式,为乡村提供了一个在整体发展视角下,以乡村资源和村民参与为基础,通过内外资源整合,激发乡村自主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选择。

新内生发展理论是国外为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国内学者对其研究开始得较晚,且多将其作为乡村振兴时期解决内生发展问题的模式选择,与内生性发展模式并行探讨[12]。因其关涉每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发展内容,故学者的研讨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关系。张晓溪基于主体性身体技术视角研究了乡村文化的新内生发展路径[13];梁芸对中西部高等教育新内生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破解理路进行了深入剖析[14];田毅鹏等从县域发展联动效应出发,探讨了乡村教育的新内生式发展[15]143,这些本土化研究为将新内生理论应用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但新内生理论之所以适用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主要取决于四个层面。第一,战略导向层面。新内生发展理论强调区域内部与外部作为整体的协调发展,这既与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相匹配,也与公共文化服务应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与之协同发展的观点相契合。第二,理论发展层面。新内生理论是乡村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动力供给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强调“上下联动”“内外共生”的发展逻辑,与学者们倡导的“内”“外”结合、双向嵌入、“外推—内生”一脉相承,有利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打破当下外生主导模式的局限,向内外共生的混合动力模式平稳过渡。第三,文化长远发展层面。公共文化资源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乡土文化的内生型公共文化资源和“城市文化下乡”的外生型公共文化资源在资金、政策、契合本土文化特质与满足村民文化需求等方面各具优缺点,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决定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内外共生的新内生发展道路。第四,内生型乡村文化自组织发展壮大层面。内生型群众业余文艺团队作为一种扎根乡村的内生型文化自组织,近年来数量与日俱增、种类丰富多元,在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激发乡村文化创作活力、优化乡村文化治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全国35.1万个乡镇、街道一级文化站分管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中,乡镇文化站高达27.1万个,占总数的77%。乡村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迅速壮大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内生式发展的上下有效联动、文化创新发展、村民积极参与提供了有力抓手和组织保障[16]。

3 新内生理论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乡村场域的特殊性和文化的治理属性决定了不能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直接或简单地等同于常规意义上的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而应立足服务全过程,以一种集成思维方式,从价值引领、主体结构、功能效果、驱动过程、目标结果进行系统考量[1]117。新内生理论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资源、参与、认同和创新。新内生理论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被视为在核心要素分析框架下,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全过程的多维呈现。其内涵可集中概括为四点。①高度的地方文化认同是新内生式发展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处理地方与超地方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达到整合地方居民的目标,为增强地方自信和实现地区发展奠定基础[17]。从内生动力源泉看,乡村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核心价值引领作用,不仅有助于促进文化认同和乡风文明,而且可以树立文化自信,凝聚奋进力量。②参与是新内生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村民作为乡村主体的权利实施过程,也是村民可行能力展现的过程[18]。乡村参与不仅需要通过有效沟通框架和协调机制来消弭资源整合中地方和超地方因素的分歧,而且需要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从主体结构看,构建政府、社会、乡村文化自组织等多维、多域、多界主体共同合作参与的动态复合型结构,有利于吸引村民积极参与并实现乡村文化善治。③资源是新内生发展的地方与超地方关联,是乡村新内生式发展的基础条件[19]。从资源整合看,应既注重内生型与外生型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减少资源浪费,又要重视乡村资源与内外市场、机构、网络、系统的实质性关联和共建共享,促进服务品质提升和均衡发展。④创新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不同于单纯的“增长”和“发展”,它既是内在要素的自我更新和发展[14],也是资源整合、文化认同、主体参与的灵魂和实践。从创新驱动来看,相关主体立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加强供给改革和服务创新,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对技术和规则等发展要素的吸收与运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供需耦合。四方面内容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4 新内生理论下制约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

“内生”问题是制约中国乡村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症结所在,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内生发展能力薄弱等问题普遍且长期存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欲遵照新内生逻辑、克服乡村“内生”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村民文化自觉意识淡薄。农民不仅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主体与评价主体,也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核心在于农民。由于长期受到重“植入”轻“培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乡村文化自治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在组织、引领方面的作用,农民文化自觉意识普遍较淡薄,自发动力较弱,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相对较少,农民群众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从而沦为文化服务建设的“台下观众”。

整合性欠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整合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展主体的整合性不足。新内生发展实践建立在乡村内部与外部整合的基础上,而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类组织的联结。由于内生型主体力量整体薄弱,与外生型主体缺乏高效联动与融通的联结形式和机制,加之一直以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主体不明确导致各主体的整合多流于表面,很难产生“1+1>2”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发展内容的整合性不足。由于长期忽视乡村本土文化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效能方面的重要性,以及缺乏内外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文化要素配置的区域自适性较弱,未能与村民的实际文化需求相契合,无法有效唤醒、鼓励、增强村民文化参与及创造的自主性和活跃度。

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性人才及配套规则、机制的缺乏及对新技术的应用不足,致使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整体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墨守成规,无法切实尊重每个地方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以致于无法让村民深切感受到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魅力。村民的手机里充斥着大量虚假、庸俗的数字文化产品,严重侵蚀着农民的文化生活,致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无法满足现代村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

5 路径探索

陕西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崇德尚文,诗书兴盛,文化资源丰富。全县辖10个镇、141个行政村、20个异地搬迁社区。近年来,汉阴县确立了“文化引领”主线,以县域整体为单元,将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与乡村自主性和创新性相结合,构建了“传家训、融资源、善治理、优服务‘四链一体’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模式,实现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乡村振兴活力的充分激发、乡村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乡村文明风尚的全面弘扬,以此为主题凝练的案例还入选了国家“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深度解构汉阴模式,以县域为结构单元展开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探索,与新内生理论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内涵高度契合,其立足乡村本土,关联内外,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做法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

5.1 以优秀家风家训为引领,凝心聚力,重塑文化认同,促进乡风文明

优秀家风家训不仅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乡村文化的起源、内容和重要载体,更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20]。家风好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村风正,村风正则文化强,文化强则国家强。汉阴高度重视家风家训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民风落地生根中的重要作用。县级层面,面向全县征集家训家规并进行整体推进,通过汇编整理将22家优秀家训家规结集出版,并对具有代表性的沈氏家训、吴氏家训等进行挖掘推广。截至目前,县内修建了沈氏家训展览馆,开设了“家训文化大讲堂”,将家训文化纳入中小学课堂,“传家训”“重家教”“正家风”蔚然成风。村级层面,各村积极挖掘提炼“好家风好家训”,并将其融入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营造“诚孝俭勤和”的良好风尚。有些村将优良家风家训装订成册,免费发放给各家各户;有些村以家训为标准,开展家风家训评选活动,为星级高的家庭授予荣誉牌匾。在优秀家风家训文化的引领下,“兴家规”“立家规”逐步转化为村民的行动自觉、道德信仰,邻里矛盾纠纷大幅减少,乡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文明风尚得到全面弘扬。村民在传承家风家训的过程中,其对地域特色文化的价值认同在不断增强,这不仅让其自身免受乡村振兴过程中社会快速转型和变革所带来的低俗风气的侵袭,更让其在乡村建设,特别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从旁观者转变为自觉参与者,积极争当“道德模范”“文明小公民”“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争评“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5.2 以县域整体为单元,统筹推进,营造良好共生氛围,确保资源标准供给

新内生理论的既有研究多以村落为中心来探讨乡村社会内生发展的可行性,田毅鹏等则认为有必要跳出单纯以村落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应高度重视县域社会在地域性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15]145。《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应不断提高县城辐射带动乡村的能力,促进县、乡、村的功能衔接与互补。一方面,与大中城市相比,在县域范围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融合的成本更低,更具现实性;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是整体性发展战略,解决乡村问题必须要有“通盘”意识,应高度重视县政府与乡政府在乡村建设中的共同作用。

为推动域内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共享、优质均衡”,汉阴县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村文化振兴、综合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各部门、各镇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效能化发展,不仅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还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加速推动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提质上档。该县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汉阴县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汉阴县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汉阴县文化妇女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关于开展“十百千”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按照县域统一的文件标准和要求,健全乡村文化组织机构,多措并举,配齐、配足乡村公共文化管理人员,建立并完善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上述举措切实保障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供给,既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也为乡村与县、镇建立有效的互动联结营造了良好氛围。

5.3 以乡村文化理事会为纽带,上下联动,优化组织治理结构,促进乡村善治

目前,汉阴县有36个村充分发挥了群众共建共治与共享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在党支部引领下,自发成立了乡村文化自治组织——乡村文化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均是通过广征民意、走访群众精选出的乐于奉献、德高望重、心系乡村的文化能人和乡贤。理事会下设8个文化协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村长和副支书为副理事长,文化能人和乡贤为主要成员,如此设置相当于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乡村文化治理模式。

为切实发挥出乡村文化理事会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汉阴县三元村不断优化乡村文化理事会的运行机制、职能定位、事权责任、建设目标和任务。在乡村治理实践中,该村按照“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发展路径,依托汉阴县“三线两化一平台(321)”的基层治理要求,将乡村文化理事会成员嵌入村“321”基层治理体系担任网络长,并利用网络长人近地熟及文化素质高的特点,组织村民日常学习,做好相关政策、重大事项等的上传下达,还协助村两委落实村规民约、调解邻里纠纷、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乡村文体活动、组织村民代表集中议事等。同时,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理事会这一乡村自组织的能力,推动乡村文化服务实现由“办”到“管”的转变,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和建设,引导群众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参与决策、管理、活动、监督等,推动乡村走向“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五治融合。100%覆盖率的网络划分,也将乡村文化治理推到新的发展高度,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问题不上交”的目标。汉阴县也因此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三元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5.4 以“文化+”为思路,共建共享,强化资源整合,推动均衡发展,实现品质供给

全县上下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以“文化+”为思路,通过共建共享,资源整合,延伸服务链条,丰富服务内涵,提升资源价值,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并实现品质供给。第一,加速推进文旅融合。全县以文化旅游活动为发力点,在“一心三线”全域旅游格局的引领下,有效联结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各类旅游活动品牌化及公共文化场馆的乡村特色文化呈现来凸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独特亮点,提升乡村文化发展的格局与品位,打造优质共享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第二,全面推动文教资源整合。为解决乡村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不足的难题,该县建设了专门的文化人才师资库,以指导乡村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大力开展地方优秀文化如三沈文化、家训文化、书法艺术等进校园活动,塑造了“书法千人课堂”“三沈国学开笔礼”“沈尹默执笔五字法研习”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教育品牌。组织专人开发特色文化艺术课程体系,构建规范、科学、安全的工作机制,出版了本土书法字帖与家训传承教材,推进文教深度融合。第三,高位聚焦文化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内生动力源的集中体现,汉阴依托三沈文化产业园建成了汉阴方言学说馆及用于展示、展演、展销汉阴非遗的专门场馆,还立足地域资源特色,启动、完成了一批国家级3A及4A文化旅游景区的创建,加速推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当前,该县毛绒玩具产业、书画产业、电商产业正蓬勃发展,“一镇一品”特色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个别乡村已探索出了独特的文化产业方向。

5.5 以分众供需为原则,多维创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供给,实现精准对接

相关主体根据村民多元文化需求,积极开展技术引领、规则协同下的多维创新,推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供给、精准对接。第一,人才保障创新维度。深入实施文化人才“十百千”工程,以人才振兴引领文化振兴,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选拔、引进、培养力度,补齐人才不足的短板;大力开展“劝募新村民、培树新乡贤”活动,建立城乡自由流动、特色优势互补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各类民间文化社团167支,文化服务志愿者千余名。第二,服务方式创新维度。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和数字资源整合。启动“云阅读”数字化项目,村民可扫码进入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参与线上阅读,享受视听服务。在线上推出艺术普及类节目及“春风课堂”“少儿舞台”“国画”“钢琴”“声乐”等培训交流活动,极大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第三,服务内容创新维度。为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个性化发展,满足村民的多元文化需求,在“大家办、大家演、大家看”宗旨的引领下,各村充分发挥自主性,用好用活乡村文化资源,“乡贤茶话会”“界牌村晚”“农民趣味运动会”“社区老年邻里节”“四点半课堂”以及农业技术与经营培训等创意文化活动不断涌现。积极进行机制和平台创新,建立文化活动预告机制,推出个性化、订单式服务,打造集“百姓舞台”“乡村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服务平台,确保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6 结语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经历多年“外生型”供给发展后,正在向着标准化、均等化、多样化、品质化及精准供给的高质量方向转变。乡村场域的特殊性及文化治理的属性决定了这一转变离不开乡村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主体性、自觉性甚至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将外部帮扶与乡村内部自觉有机结合,采用内外共生、上下联动的新内生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绝大部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新内生理论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强调立足乡村资源和需求,重视从整体视角出发,通过乡村与外部的互动联结进行资源整合及改革创新,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汉阴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自觉性、整体性、创新性提升方面的探索为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内生发展明确了发展路径,提供了经验借鉴。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欲通过新内生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以县政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整体谋划、统筹推进。这些外部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乡村与外部的联结营造了良好氛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乡土性等内生特征,将其蕴含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作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引领,有助于重塑地域文化认同、凝心聚力、淳化民风,激活乡村文化的“内生性”。强大的乡村自治组织是乡村文化主体表达的有力抓手和组织保障,也是乡村与外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的纽带。积极构建政府、社会、乡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不断优化结构治理,有助于乡村在外部帮扶与内部自治的合力作用下实现乡村善治。文旅融合、文教整合及文化产业发展有助于促进乡村与内外市场、机构、系统等产生实质性关联,打破资源界限,丰富服务内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并实现均衡发展。分众供需原则下,只有通过技术引领、规则协同,不断推动人才保障、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的多维创新,才能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供给、精准对接。

猜你喜欢

家训内生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党建+”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授人以渔 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家训伴我成长
《朱子家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