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媒体融合时代提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质量
2024-06-08◎帅丹
◎帅 丹
(富源县融媒体中心,云南 曲靖 655500)
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媒介形式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人们能够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且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广电新闻采编提出新要求。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新闻媒介应当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从而推动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1]。新闻采编流程,即调查报道对象、采集事物信息,以技术方式剪辑、编辑信息,之后通过广电媒体发布并传播。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新闻采编工作暴露出较多缺陷,采编策划、新闻内容的滞后性明显,很难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所以要结合广电新闻采编实况,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促进广电媒体发展。
一、媒体融合时代广电新闻采编工作的意义
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媒体行业创新发展提供路径。新媒体属于新的媒体形式,能够增强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媒体受众范围广,且新媒体引导整个媒体行业发展,成为主流媒体形式,对于广电媒体而言,新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带来的挑战也非常多。媒体融合时代,为了实现创新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媒体从业者应当创新新闻采编内容与形式。为了增强广电新闻的实效性,广电媒体要提供多元化的新闻内容,注重与受众互动,加强新闻时效性,为后期制作奠定基础,保障电视新闻的质量,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二、媒体融合时代广电新闻采编工作的问题
针对广电媒体来说,新闻采编属于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极大影响了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媒体融合时代,广电媒体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较多,应当引起媒体人员的重视。
(一)新闻采编方式单一
新闻采编方式会影响采编效果,多数媒体人仍采用传统方式作为新闻素材的采编方法,对采编效率与效果的影响明显。媒体融合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逐渐加快,广电媒体很难掌握独家新闻,再加上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高,新闻报道质量成为新的竞争点[2]。传统新闻采编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要探索多元化的新闻采编发展模式。
(二)采编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高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扩大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大影响了广电新闻的采编模式。但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技术的掌握不足,很难提高采编效率,也无法优化采编流程。在新闻采编工作中,采编人员属于重要主体,其具备的素质能力会直接影响新闻采编的效率与质量。媒体融合背景下,一些广电媒体认识到新闻采编的重要性,却没有意识到采编人员的素质能力影响,没有通过教育培训方式完善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技术能力。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很难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成为影响广电新闻采编质量的重要原因。
(三)新闻采编工作的吸引力不足
媒体融合时代,广电媒体需要创新新闻采编工作。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开展工作时,多以传统方式陈述新闻事件。媒体融合时代,用户倾向主动获取感兴趣的新闻信息[3]。在传统新闻采编模式下,新闻吸引力不足,对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影响较大。媒体融合时代,自媒体成为主流,依赖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自主化、平民化特点,比如用户通过抖音、微博等软件参与新闻讨论。如果广电媒体不注重创新新闻采编工作,受众就会流失,制约自身发展。
(四)新闻信息载体多元化
传统新闻载体主要为报纸、广播、电视,信息单一性特点明显。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出现了多元化的传播载体。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硬件设备应用频率提升,新媒体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赋予大众更多选择权。比如,传统电视只能收看固定的节目,智能电视可以让观众选择喜爱的节目,具有节目录像、回看的功能。在高科技产品支持下,明确了传媒行业的发展方向,新闻传播不再受到时空限制,为广电新闻采编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媒体融合时代提高广电新闻采编质量的措施
(一)创新采编工作的内容与形式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新闻应当关联受众生活,以多种方式采集受众身边事,通过社会新闻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提高群众认同感。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采编人员要关注民生新闻,联合新闻内容开展针对性创新,确保新闻内容的新颖性。值得一提的是,在采集新闻信息时,新闻采编人员要保证信息的类型丰富,为受众提供别样的阅读体验。在新闻报道中,不同类型新闻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减轻阅读过程的疲劳感,有效开展广电采编工作。在新闻报道中,多数受众阅读完新闻信息后,会对新闻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基于此种角度,新闻采编工作要创新新闻形式,比如增加亲民互动模块、留言区,受众在阅读完新闻后,能够及时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表在评论区。新闻人员可以筛选优质留言并回复,以此种互动方式缩短与受众的距离。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广电新闻媒体创立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更新文章,与用户实时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
(二)注重理念创新,加强新闻采编能力
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广电媒体为了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应当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做好创新改革准备,展示媒体引导作用。广电行业应当准确定位自身位置,积极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媒体行业只有找寻适宜发展路径,才可以保证创新效益。新闻采编人员要强化岗位职责、社会职责,以完善自身实现行业创新发展。此外,新闻采编人员还要掌控时代发展走向,以创新精神探索行业发展路径,加快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在广电新闻采编工作中,新闻人员要明确重点内容。新闻人员作为采编工作的主体,为了加强新闻采编质量,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加强采编人员的职业能力,认真负责新闻报道工作。同时,要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加强自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并落实到媒体实践中。媒体人员通过业余时间参与继续教育,学习先进的采编理念和技能,明确自身工作方向,实现新闻采编的创新发展。
(三)多渠道采集新闻,增强新闻感染力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舆论焦点,公众围绕热点事件开展讨论。新媒体的传播效率非常高,新闻采集人员要以多种途径还原事实真相,充分展示出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避免不实报道造成不良舆论,加重当事人的心理压力。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广电媒体要借助新媒体渠道,基于多角度判断新闻真伪,保证言论的客观性,避免误导受众判断。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人员要及时进入事发现场,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并采访新闻当事人,还原事实经过[5]。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社会公众的关联密切,新闻采编人员要分析受众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掌握各群体的心理诉求,优化整合新闻素材,加强新闻报道内容的吸引力,合理划分新闻受众群体,掌握受众的生活现状,分析社会共性问题,通过主题方式开展新闻报道,反映出民生现状。
(四)注重经验分享,掌握新媒体技术
融媒体时代,广电媒体要以多种形式完善新闻采编内容,在工作中形成多种创新思路与方法。鉴于此,应整合多地区的新闻采编人员,共同探究新的新闻采编模式。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新闻采编工作属于核心内容,各区域负责人应联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发展规划。要组织地方性交流会,由各区域负责人提出工作思路与模式,发表自身想法与建议,全面完善新闻采编工作方式。通过交流工作经验,能够使广电行业获取最新信息,帮助行业实现创新发展,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阅读体验。媒体融合时代,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多元化,为广电新闻采编人员提供新的工作思路,扩展行业发展空间。比如在收集资料时,借助互联网平台收集数据信息,有助于提高采编人员的工作效率。
(五)加强新闻采编服务大局的能力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形式、方法、内容的创新非常重要,特别是内容创新。在浅阅读时代,应当重视新闻思想的高度,优化内容生产质量,积极传播正能量内容,保证新闻内容满足媒体融合的要求,加强新闻采编质量。
(六)优化新闻内容生产,提高新闻采编质量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应提供多平台报道、个性化体验服务,加强新闻生产的互动性。
1.多平台报道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内容的传播渠道非常多,新闻单位要将新闻信息发布在多个平台,比如,广播电视、社交媒体、互联网、移动应用等,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多平台报道能够消除时空限制,为受众提供多种信息获取渠道。受众可通过社交媒体看到新闻标题,在新闻网站上深入了解新闻事件全貌。新闻单位要保证各平台报道内容的一致性,并结合平台特点进行优化,提供最佳视听体验。采用多平台报道模式,有助于提高新闻信息的实效性。媒体融合时代,受众对新闻获取时间的要求高,新闻单位要加强快速反应能力,利用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发信息。通过实时报道,可以确保新闻生产过程的及时性[6]。
2.用户生产内容的角色
媒体融合时代,受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也成为信息创造者。在新闻内容生产中,用户生成内容的作用突出。社交媒体平台、在线论坛可以为观众提供分享新闻图文、音视频的平台。用户生产内容能提供新的视角,增加新闻报道内容,同时可以为新闻单位提供新闻资源,更好地报道新闻事件[7]。比如,目击者利用社交媒体分享新闻音视频,新闻人员将信息应用到新闻报道中,有助于加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单位还要筛选用户生产内容,保证信息内容的可信度。由于用户生产内容的编辑、审核不到位,可能包含不实信息、隐私信息、敏感内容。新闻单位要及时处理用户生产信息,遵守伦理规范。
3.提供个性化的新闻体验
媒体融合时代,受众希望获得需求信息,因此对新闻个性化提出较高的要求。个性化新闻体验要求新闻人员参考受众的兴趣与行为,为其提供定制化新闻内容。为实现以上功能,新闻人员利用推荐算法,分析受众的点击行为、浏览历史,推荐相关新闻信息。个性化新闻体验的优势非常多,能够提高受众满意度,找寻感兴趣的内容,但存在的缺陷与问题也比较多,比如信息过滤陷阱,受众只能看到与自身观点一致的信息,很难接触到多元化观点,容易导致信息过度分化。定制化新闻内容对新闻多样性、平衡性的影响明显。新闻单位要权衡个性化体验、新闻多样性的关系,保证受众接触到各个层面的信息。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用户生产内容、多平台报道、个性化新闻体验,都成为新闻生产的重要元素,能够全面满足观众需求,但带来的挑战与问题也非常多,要求新闻单位做好应对措施。在未来发展中,新闻业务仍然会受到受众行为、技术的影响,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加大创新力度,保证新闻信息的可信度[8]。
(七)基于数据驱动的新闻采编创新
1.应用大数据技术
在新闻采编领域,大数据成为重要资源,采编人员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解释新闻事件,提供深入见解。社交媒体的大数据分析有助于采编人员了解话题关注度、受众情感,明确新闻内容的侧重点。大数据还可应用到新闻信息跟踪报道中,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大数据能够挖掘新闻事件的背后内容,通过公共数据集、传感器数据,尽快发现各领域的新闻线索。通过数据驱动方法,新闻采编人员可以发现不同领域的新闻事件,提供全新的报道机会。
2.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在数据驱动新闻采编工作中,数据分析属于核心环节,包括数据收集、清理、解释等过程。在数据驱动新闻采编中,数据可视化属于关键要素,利用交互式图形、图表等方式,帮助受众理解复杂数据。比如新闻单位创建互动地图,充分展示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通过应用可视化工具,有助于增强信息可理解性。
3.数据驱动新闻的隐私与伦理
虽然数据驱动新闻采编的优势比较大,但也引发了一些隐私及伦理问题。
第一,新闻采编人员要保证数据收集、分析过程的合法性,遵守国家规定,谨慎处理敏感信息,避免侵犯个人隐私。第二,重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误导性问题。新闻采编人员要以合法方式呈现数据,避免误导性数据产生不良影响,降低新闻信息的可信度。第三,新闻采编人员要注重数据驱动、新闻价值观的平衡关系。数据可提供新闻事件信息,但不能取代编辑与报道判断。在新闻采编与报道工作中,新闻真实性仍为关键要素,数据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在融媒体时代,数据驱动新闻采编成为发展趋势。大数据、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都能够丰富新闻报道内容,但新闻采编人员要谨慎对待伦理与隐私问题。数据驱动新闻采编工作中,采编人员要注重数据价值观、新闻价值观的平衡,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提供客观的新闻报道[9]。在新闻领域,数据技术的作用突出,因此,要注重创新式发展,更好地适应新闻生态系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媒体系统中,广电新闻采编属于基础工作,因此要认识到媒体融合发展问题,创新新闻内容与形式,结合广电媒体特点,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发展经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新闻采编人员要明确自身位置,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并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同时要结合时代潮流,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加快传统媒体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