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发展分析

2024-06-08邢世帅

传播力研究 2024年13期
关键词:受众内容用户

◎邢世帅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山东 济南 250001)

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普遍以“短平快”等基本特征为主,为媒体平台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但是,部分媒体平台的资源倾斜比例并不均衡,会对自媒体创作者的内容深度、制作质量产生一定影响。自媒体时代催生出较多个人IP,移动短视频类产品更易受到网络用户的青睐,但是媒体平台的监管角色缺位等问题会愈加突出。

一、自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

(一)个人IP 化

在自媒体时代,个人IP 化特征非常显著,并会直接影响新媒体技术平台的资源倾斜情况,与流量池、投资行为息息相关[1]。收获较多粉丝的头部创作者,其背后有专业的IP制作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并以媒体平台的运行机制、行为模式、资源调研分析结果为依据,将大IP 对应的自媒体创作者与短视频内容紧密连接。在个人IP 支持下,与专业团队签约之后的创作者,会在平台推广、垂直化运营、商业变现等维度上收获更多资源,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媒体平台的流量变化趋势。自媒体时代的个人IP 化发展特征,与市场导向、用户导向的平台运用需求密切相关[2]。在运营多个IP的过程中,很多媒体平台的头部创作者会将产品标签与短视频内容进行关联,协助本制作团队识别流量池的具体分布特点。个人IP 化能够让自媒体创作者更快获得平台流量和资源支持,但是也会让平台用户产生视觉疲劳,因此会朝向团队化方向发展。粉丝较多的个人IP,会直接影响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质量和平台化运营效率。

(二)交互性

在自媒体时代,内容创作者与媒体平台用户的信息交互效率非常高,并能够凸显出信息生产主体的多元化特征[3]。在广泛传播的网络媒体平台中,信息交互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转发下载、收藏、点赞、评论等形式。自媒体创作者和运营制作团队,会时刻关注短视频作品的交互情况,并通过媒体平台自带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关注度较高的话题进行引流,以此来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在与平台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自媒体创作者和团队会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若部分交互信息的价值较低,可能会被平台折叠或者隐藏。自媒体创作者需要遵循媒体平台的相关规范,并在与平台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自媒体时代,并不意味着网络层面上的言论自由,若媒体平台监测到某个自媒体账号存在信息交互风险,则会给出相应的警告信息。自媒体时代的交互性特征会让媒体平台的网络用户收集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短视频作品了解到自媒体创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三)开放性

在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特征非常显著,并集中体现在媒体平台上的信息转发、下载等操作功能之中[4]。在计算机网络空间内,媒体平台用户发表的言论,会存储在服务器中,并支持用户向软件外部转发信息,跨平台实现信息传播功能。开放的网络媒体平台对信息来源的定位、对信息的传播并不会长时间跟踪,因此会让网络用户快速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被网络媒体平台进行身份认证之后的用户,都可以在平台中发表言论、表明态度和观点,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24 小时不停运转的网络媒体平台能够在世界范围之内接受信息资源,并可以同时转发大量信息数据。开放的网络媒介的监管难度比较高,因此媒体平台所在的传媒公司需要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才能与网络用户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空间。开放的自媒体时代,对短视频内容限制较少,宣传推广人员能够忽略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动自媒体的可持续创作与发展。

二、自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的发展问题

(一)娱乐化倾向明显

在自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作品的娱乐化倾向非常明显,因此会影响受众群体的信息传播质量[5]。移动短视频作品的内容深度不足,普遍呈现出娱乐大众的传播特征,不利于自媒体创作者和团队可持续发展。自媒体创作者和制作团队的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会影响到移动短视频作品在策划立意、设计制作层面上的生产质量。众多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受众群体普遍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部分平台用户关注的短视频作品普遍朝向娱乐化、低俗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不利于观众的身心健康。娱乐化倾向明显的短视频作品会在短时间内收获较多流量和用户关注度,但是视频播放量以及热度在一段时间之内会显著降低,不利于平台用户解读视频内容。自媒体创作者在策划和设计制作短视频时,普遍具有迎合大众的错误思维,更容易影响MCN 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部分短视频作品的主题并不明确,娱乐化、盲目跟风等情况比较严重,长此以往,会受到媒体平台和用户的抵制。

(二)内容同质化严重

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脑端和移动端的短视频作品内容的同质化特征非常显著,因此会严重影响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质量。部分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宣发机制比较类似,运营和监管严重缺位,因此会让过多个人IP 占据流量池,不利于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和宣传推广。在挖掘短视频内容深度的过程中,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视角、思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会影响平台用户对短视频作品的关注度。短视频内容同质化的特征会集中体现在跟风拍摄卡点视频等层面上,其内容深度严重不足,对平台用户的价值观、文化思想并未产生积极影响。做原创和高质量短视频作品的自媒体账号,其受众群体比较少,平台给予的流量与资源支持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受众群体的信息传播需求。短视频内容的同质化特征会让受众群体产生审美疲劳,长此以往,不利于个人和团队IP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部分新闻媒体官方账号并未创作出具有创意的短视频作品,与策划运营团队的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不足等因素有关。

(三)偏向个人生活化

在自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作品逐步偏向个人生活化的发展趋势,并不利于个人和团队IP 的可持续发展。短视频作品一般以“短平快”等特征为主,因此大部分平台用户基本以消遣娱乐时间为目标,集中时间浏览短视频内容。偏向个人生活化的短视频作品,其播放时间会严重受限,也会占据大部分平台用户的碎片化时间。部分短视频作品会影响到受众群体的消费观、价值观,但是过于偏向个人生活化,其内容价值会参差不齐,难以迎合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部分自媒体创作者和账号所有者会设置低俗的话题、与主题无关的短视频内容,以此来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度和互动,但是并未对受众群体产生积极影响。偏向个人生活化的短视频作品,其传播质量和渠道参差不齐,内容和流量严重不适配。部分自媒体创作者在推送短视频作品时,会忽略受众群体的真实需求,偏向个人生活化、低价值的短视频内容,并未收获到平台用户的关注度和互动量。

三、自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的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明确传播要素,研发流量池

在自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作品的创作者、专业制作团队需要明确以下传播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分众传播机制以及盈利模式。在共同研发流量池的过程中,需要融合个人IP 和团队IP,并以MCN 机构的组织形式关联到一起。明确各项传播要素,是协同研发流量池的重要前提,头部创作者和官方媒体账号都需要重视短视频作品的内容创作、策划设计和后期制作等环节。以优化短视频内容为导向的信息传播机制,能够让个人和团队IP 生产的短视频质量显著提升。在众多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中,融合多元化传播要素的短视频作品,能够快速收获受众群体的关注度和转发量,并从实时的数据分析结果中探知流量池的后期运营规模。移动短视频的内容积极向上,需要契合社会热点、明确功能定位,才能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和平台流量。明确传播要素,能够让IP 运营团队快速调研分析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并优化完善短视频的内容标签。

(二)挖掘内容深度,凸显个性化

在众多网络媒体平台中,自媒体创作者和MCN 机构都需要全面挖掘短视频作品的内容深度,并凸显出主题立意的个性化特征,充分满足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很多短视频作品会被划分到搞笑、美食、舞蹈、教学、旅游等类别的标签中,因此自媒体创作者需要从内容策划、设计制作等环节入手,凸显出主题内容的思维深度、文化深度和价值导向作用。丰富和优化短视频的主题内容,有助于受众群体在观看之后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并受到视频内容的影响,产生积极向上、正能量的生活态度。富有正能量、有较高宣传价值的短视频作品会受到媒体平台的资源支持,但是需要重点筛选短视频作品,才能从垂直分类层面具备较强的影响力。个人和团队IP 都需要将信息传播规律与短视频作品的内容解读需求相融合,凸显出短视频作品的个性化、互动性特征,才能提高信息生产质量,并需要将视频创作者、运营团队等传播主体与网络空间环境的维护监管职责相对应。

(三)挖掘使用场景,避免同质化

在自媒体时代,同质化特征是严重限制受众群体的主要因素,尤其在网络媒体平台运用大数据推荐算法之后,短视频作品的应用场景严重受限。个人和团队IP 都需要全面挖掘短视频作品的多种使用场景,可以运用标签辅助平台分类,避免视频内容趋于同质化。自媒体创作者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从内容策划与创作环节入手,运用高级的运镜手法、拍摄角度、后期特效应用方法,避免视频内容出现同质化特征。在全面挖掘使用场景的过程中,部分自媒体账号会同时设立多个标签(tag),将移动短视频作品的主题内容与多种应用场景相结合,例如文旅资源与地图素材相融合、个人IP 与共创场景相融合等多种方式。挖掘使用场景,避免短视频内容趋于同质化,能够显著提高作品的关注度和转发率。短视频作品的播放量、互动量都会影响到受众群体的关注度,但是需要定期更新原创、共创类视频,才能凸显出使用场景的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

(四)立足全新视角,避免生活化

在自媒体时代,内容创作者需要立足于全新的视角,避免视频内容趋于生活化,需要着重塑造高质量的移动短视频产品。如果移动短视频的时长被限制在30 秒以内,则视频创作者需要将画面的均衡性、故事情节的连贯性、主题立意等特点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受众群体面前,从全新的视角进行内容策划与设计制作,才能将原创、高质量和高价值的短视频作品作为研发流量池的重要资源。部分短视频作品能够在多种使用场景中广泛应用,并与学习类、休闲类、美食类标签(tag)相结合,运用独特的运镜和剪辑手法,呈现出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沉浸式体验的创作效果。避免短视频作品内容趋于生活化,能够让受众群体感受到短视频创作的不易和技术含量。移动短视频可以将动画、漫画等多媒体素材有机融合,并以配音、弹幕等形式吸引受众。立足全新视角,能够显著提高短视频内容的解读深度,并需要将受众群体的平台互动行为作为作品优化设计的依据。

(五)依托媒体技术,凸显技术支撑

在自媒体时代,内容创作者需要依托网络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凸显出短视频作品的技术支撑效应。在众多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中,个人IP 和MCN 机构之间的签约关系会让垂直运营和宣传推广等工作更具有时效性,因此,需要创新运用互联网和创新思维,将媒体技术运用在短视频作品的生产环节中。依托媒体技术,短视频作品的互动性更强、开放性更显著,因此,需要关注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并以价值导向、网络舆论引导为中心来创作视频。依托媒体技术,在短视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凸显出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并将内容创作者和专业制作团队的合作关系直观地展现在媒体平台中,有助于质量溯源和内容监管。依托媒体技术,短视频作品运用的素材和特效会影响其在媒体平台上的广泛传播,其画面清晰度、流畅性等特征至关重要。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者和运营团队都需要快速更新技术应用观念和方法。

(六)强化平台监管,助力净网行动

在自媒体时代,移动短视频的广泛传播,离不开强有力的平台监管机制,需要让内容创作者明确哪些视频是低质量、低价值的,才能有效助力净网行动等工作。在明确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的基础上,网络媒体平台作为重要的监管角色,需要定期清理低质量、低俗的短视频作品,无视其处于哪个流量池之中,并需要对创作者团队进行追责和处罚。加强平台层面上的监管力度,是营造和谐网络空间的重要举措。平台监管方和MCN 机构需要共同挖掘短视频作品的内容价值,推荐高价值、正能量、具有明确定位的短视频作品。强化平台监管力度是助力净网行动的重要基础,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管人员需要重视短视频作品的审核工作。在设定平台监管规则时,专业技术人员和MCN 机构需要及时沟通和交流,并将低质量的短视频作品进行下架处理。助力净网行动,并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良好的媒体空间,才能让原创、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收获更多关注度,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时代,短视频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者和专业制作团队需要以内容为王的视频创作原则为基础,提升视频内容深度,才能收获更多受众群体的关注度和互动量。此外,自媒体时代的移动短视频需要减少出现娱乐化、同质化和生活化等特征。

猜你喜欢

受众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