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4-06-08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云才文翰学校任亚敏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云才文翰学校 任亚敏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关注教学内容的结构,重视单元整体知识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教学内容,同时,立足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行教学。而大单元教学不仅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效串联,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落实好大单元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述
从教材内容来看,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内容为一个完整的教学单位,将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搭建单元知识框架,了解本单元中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而结合教学实际,大单元教学内容既可以是教材上已经编排好的内容,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教材中有关联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的新单元,有关联的知识点可能跨课时、跨单元,也可能跨教材、跨年级。无论新添加的知识点来源于哪里,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不超过学生当下的学习认知,二是与所教学内容有关联。
二、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一)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偏向于课时教学,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一课时的具体内容,没有将有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模糊,对新知识很难进行深度探索,学习内容零散化、碎片化。而大单元教学改变了这一情况,重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梳理,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而在学习和复习环节快速找到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二)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
要想开展好大单元教学,就不能以单一课时内容的教学为主,而是要梳理好单元内容,掌握课时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而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知识内容呈过渡性,那么在教学中就需要将联系更紧密的知识内容设计为一个课时;如果知识内容不具有关联性,但是在学习难度和结构上具有相似性,那么教师可以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
(三)促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
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进行整合,可以从整体上来学习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能够进行深度探索,可以看得清、讲得明、想得深,从而把握知识的本质,真正地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大单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熟悉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研究透彻教材,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才可以将有关联的知识进行高效整合,为学生解答学习上的问题。另外,实施大单元教学,落实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地学习,找到适合班级教学的方法,同时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又影响着班级学生的学习质量,良性循环,将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
三、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落实多项教学目标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还要关注其他教学目标的落实。如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等。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将各种教学目标纳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任务中。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案,才会一步一步地落实各种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而在当下的教案设计中,部分教师关注的是如何跟进教学进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忽视了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数学知识,以及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这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不符的,对此,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依据新课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第一,学生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是最基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也是后续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才可以进行深度思考,才有可能提高学科素养。因此,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搭建单元知识框架,让学生了解本单元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去复习相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这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且在学习过程中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中,梳理教材可以发现,圆柱与圆锥在结构上、概念上、计算公式上,与之前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以及三角形等知识内容有关联。要想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的知识内容,教师就需要将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以及三角形的知识归纳到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前提下展开新知识的探索。如圆柱的表面积包含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形与长方形一致,因此,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一致,都是底面周长×高。而圆柱的底面就是圆形,因此,圆柱的底面面积就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s=πr2。由此可见,掌握原有的知识内容可以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部分教师在教学新内容时往往让学生自行预习,没有引导学生去复习旧知识,只有在教学新知识的过程中遇到旧知识时才会提起,这不利于学生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因此,在进行单元教学前,教师需要先梳理一遍教材内容,将知识进行整合,将涉及的旧知识一起纳入新的单元知识框架中,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单元知识框架去预习,将自己掌握不牢的旧知识进行巩固。
第二,落实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只有落到实处,学生才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会有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才会有自主探索知识的意识,进而形成内在的学习自驱力,这符合当下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后,教师要布置不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且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活动中。
例如,上文提及的关于“圆柱”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讲解了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即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底面周长×高+2πr2。除了教材中的习题,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习题,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综合性习题:利用卡纸制作底面周长是1.6m,高是0.7m 的圆柱;现有一个底面半径是3.2dm,高是5dm 的圆柱形笔筒,教师想将其外表和外底部进行装饰,打算购买一些彩纸,请计算一下最少需要购买多少彩纸?
第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是当下教学环境比较关注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不仅需要掌握学习方法,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够运用数学思维去认识世界,能够感知数学内容中体现的精神品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层次的教学目标是最难实现的,尤其是在学习水平不一致的班级教学中,既要保障学生可以跟上教学进度,又要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适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中,圆柱和圆锥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流程存在相通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圆柱内容的学习后,可以让学生回顾学习圆柱的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照学习圆柱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对圆锥内容的探究。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并将关键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数学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在合作中锻炼了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组织能力。另外,在学生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适当地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率,同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开展大单元教学落实新课标中的多重教学目标具有积极意义。大单元内容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较强,需要学生在长时间内保持专注力,才可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将知识进行串联。另外,学生只有对数学内容感兴趣,才会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工作,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时,要关注教学内容的趣味化和生活化,优化教学方法,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为: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对立体图形有初步印象;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和体积计算公式;能够将概念和公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图片,像正方体魔方、正方体粉笔盒、长方体文具盒、长方体衣柜等,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另外,教师还可以制定奖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说出这些特征,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又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学校地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图书馆、卫生间、小卖部等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然后回到课本上,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位置和方向的内容,结合所学习内容来分析学校里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并尝试在作业本上画下来。
趣味化、生活化以及动手操作强的学习活动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而且小学生乐于参与团体活动,好胜心强。因此,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结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通过活动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学习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科素养。
(三)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新课标指出要注重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而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开展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也是“双减”政策下落实减负增效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为例,在完成单元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来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展空间,都可以取得进步。如请同学们回家结合本堂课所学,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并标出各条边的长度,还可以适当地进行装饰;请计算自己制作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
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动手操作,与书面作业相比,完成过程更有趣,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很好地发展了其他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需要落实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以便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时候可以更加科学地、系统地将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