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学力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24-06-08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溪边小学张丽美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溪边小学 张丽美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以及新型教学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教师的教育重心实现了可喜的转变,教学目标也由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真实学力,这就为各学科的教学改革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真实学力为视角,深刻分析语文教学现状,并在认识到真实学力视域下语文课堂存在诸多亟需优化的环节,将创新教育融入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教师更科学的教育引导下获得自身真实学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真实学力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向
真实学力,简单来讲就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面对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真实学力与以往的应试能力不同,更加趋向于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质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在真实学力视域下,教师应摒弃以往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及时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指向的调整,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适于学生真实学力的培养。
(一)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思想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这就使教师的教学重心更加侧重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在真实学力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发生了科学转变,学生真实学力的培养需要更加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指引,这需要教师顺应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为学生真实学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二)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学力培养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单一,被动的学习地位使学生无法产生积极的自主学习动力,不利于学生真实学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在转变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以实现学生真实学力的动态发展。
(三)科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因素,教学目标制定得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学力的培养效果是衡量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指标。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真实学力的培养纳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系中,以保障学生真实学力的有效发展。
二、真实学力视域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价值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真实学力培养的教学需求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面对这一崭新的教学要求,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显著的弊端,需要教师通过创新教育的实施,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发展。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一)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潜能的深度开发
创新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思想,涵盖面广泛,包含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因素。因此,在以真实学力为视角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更开放的构建,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应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使学生从中获得更深刻、新奇的学习体验。所有这些都为学生语文学习潜能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在崭新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
创新是推动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样,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教师不仅要时刻关注教育领域最前沿的热点问题,更应以学生真实学力培养为目标,贯彻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实施最先进的教学模式,这样就更加有效地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
三、真实学力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由上文可见,真实学力的培养为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应以真实学例为视角,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有效探究,并通过具体的实施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中获得各种问题的解决。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
真实学力的形成是在学生对知识进行实践、综合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教师应充分结合语文课程综合、实用的学科特点,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在生活化场景中寻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平台,并在对生活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促进学生真实学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在真实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能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形成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挖掘自身的语文学习潜能。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意识,提升观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多张有关爬山虎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什么植物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爬山虎是不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呢?那你们知道它是如何在墙壁上攀岩的吗?”面对这一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学生积极地回忆,发现自己真的没有注意观察过爬山虎,从而会对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善于观察身边熟悉事物的品质。这样,学生就在这一具有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引领下获得了良好学习意识的形成以及相应学习品质的培养,不仅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而且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真实学力,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话题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的真实学力中,思维能力是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在面对问题时进行更理性的思考,探索出更多元的解决思路,最终实现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中,教师应以真实学力为视角,通过话题讨论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在话题的引领下开展更具深度的思考以及有效的合作讨论,这样就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路径,使学生的真实学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写作主旨,感受到主人公身上具备的精神品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围绕“刘伯承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你是从文中的哪些描述中感受到的”话题,展开积极讨论。这一具有探究性的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围绕话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有效的讨论中加深了对文章写作主旨的理解,优化了自身的思维品质,同时有效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为今后的自主学习积累了有效的学习技能与经验。这样,通过话题讨论活动的参与,学生创新性地获得了自身真实学力的培养,并在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中体现出更加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通过学习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是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中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自主性、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地设置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有效的合作探究,并在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实现了真实学力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真实学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布置“结合文章撰写一篇导游词”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提供内在的内驱力。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小组的划分和学习任务的分工;其次,每个学生应在自身学习任务的完成中,为总任务的实现做准备。这样,学生就通过自主阅读充分了解了双龙洞的景观,同时通过网络资源了解其他与双龙洞有关的资料,并依照导游词的格式,生动形象地撰写导游词,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由此可见,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更需要学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这为学生真实学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契机。
(四)利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也成了课程改革中的必然发展趋势。在这一崭新的教育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因此,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更开放、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借助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化资源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以促进学生真实学力的形成与发展。
1.利用微课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融合过程中的新兴产物,既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也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微课通常以视频的形式出现,不仅短小精悍、主题性强,而且具有运用灵活、兼容性的特征,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积极地进行微课教学,发布微课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以奠定其终身学习的基础。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会文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教师专门制作了“借物喻人”的主题微课,在微课中,教师不仅结合《落花生》一课分析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还展示了搜集到的有关这一写作手法的其他文章,并为学生布置了仿写的训练任务。学生利用微课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通过实践性的写作训练,对所掌握的写作知识进行了实践性的运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主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真实学力,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做好铺垫。
2.利用信息教育平台,优化语文课堂互动。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技术得到广泛运用,各种教育平台、学习软件纷纷出现,为线上教学和网上互动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积极地构建信息化的教育平台,搭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终端,通过更有效的交流获得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效果。因此,在真实学力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教育平台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平台,在有效的教学互动中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学生的真实学力。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利用电子书包这一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开展了创新性的教学。首先,教师通过教师端为学生发布相关的资料及导学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给予了有效指引,而学生则可以借助学生端下载资料,按照教师的导学案开展自主性的课前预习。其次,在课前预习完成后,学生就可以完成导学案中的相关练习题,并上传给教师,向教师进行课前预习效果的反馈,而教师可以利用平台中的评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分析,在充分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效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为小学语文的高效教学提供重要保障。这样,学生就在创新性的信息化教育平台中开展了更有效的自主学习与互动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真实学力的培养与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学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最核心的教育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应在充分落实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以真实学力为视角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因此,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话题讨论活动的开展、学习任务驱动模式的实施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策略,从更加多元的角度来实施创新教育,将学生真实学力的培养落实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在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深层次挖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