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2024-06-08黎荣伟蒙思敏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4年7期
关键词:大赛大学生课堂教学

黎荣伟,蒙思敏

(1.广西外国语学院 高等职业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2.广西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 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为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笔者近年来陆续调查和访问了147 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第一手问卷数据及访谈资料。经过对数据资料的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及失实访谈后,共收集有效问卷113 份,有效率为76.87%。在113 名被调查学生中,男性49 人,女性64 人,男女性别比为0.77:1;年龄跨度为19~22 岁,其中19岁占比为15.93%,20 岁占比为49.56%,21 岁占比为23.89%,22 岁占比为10.62%。在学历层次上,专科在读75 人,占比为66.37%,本科在读38 人,占比为33.63%;其中专科二年级占比为45.13%,专科三年级占比为21.24%,本科二年级占比为20.35%,本科三年级占比为9.73%,本科四年级占比为3.54%。

当问及“创新创业知识来源”“教学内容能否激发创新创业意识”“教学内容是否对创新能力有帮助”三项问题时,有61.06%的学生表示创新创业知识来源于教师授课,有18.58%的学生表示来源于家庭环境,剩余20.36%的学生表示来源于媒体和社会宣传、同学或朋友等。对于教学内容能否激发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分别有50.44%、55.75%的学生表示有用(有帮助),但也有29.20%的学生表示没有用处(没有帮助)。进一步访谈被调查对象,发现有68%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之所以能够激发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由于划分创新类型、注重抓住灵感、明确创业流程等教学内容。当被问及“最希望学到哪方面知识”时,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创业流程、财务管理和商业模式,分别占比为93.81%、87.61%、81.42%。当被问及“最喜欢哪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时,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实践式教学、情境性教学和发现式教学,分别占比为89.38%、86.73%、75.22%。

进一步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学习与创新创业行为直接相关的知识,如创业流程和财务管理等,期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另外,有89.38%的学生最喜欢实践式教学,因为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更加注重学用结合,在实践中讲授理论知识。在讲授方式上,有80%以上的学生选择以教师讲授为主。尽管有66%以上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但都以不善表达、自学能力差、课后时间少等原因拒绝成为课堂教学主讲人。

1.2 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业行为

提高创业实践能力,推动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展示才华、服务社会,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另一重要目标。分析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业行为,主要从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实践经历两方面来衡量。

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有90.27%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企业参观学习,有56.64%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37.17%的学生表示参加过沙盘模拟训练,也有30.97%、20.35%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创业技能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于含金量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被调查对象中有43.36%的学生没有参加过。问及原因,有93.88%的学生表示不会写申报书,有85.71%的学生表示缺乏完整指导,有79.59%的学生表示没有团队,有28.57%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

在创新创业实践经历中,仅有27.43%的学生表示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有72.57%的学生表示没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在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学生中,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是主要的选题来源,分别占比为38.71%、35.48%,也有16.13%、9.68%的学生表示来源于其他(如团队选择)和教师提议。在无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学生中,超半数的学生表示不参与的原因是专业能力不足,其次是没时间、没兴趣和其他(如没团队),分别占比为20.73%、15.85%、7.32%。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由对课堂教学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分析可知,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授课,而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中,划分创新类型、注重抓住灵感、明确创业流程等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学习与创新创业行为直接相关的知识,如创业流程和财务管理等,期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习做到学以致用;也希望在教学上注重学用结合,更多地采用实践式教学模式。但学生由于不善表达、自学能力差、课后时间少等原因,选择教师讲授而不是学生主讲的授课方式。由对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分析可知,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以企业参观学习为主,在没有参与过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中,不会写申报书和缺乏完整指导是最重要的原因。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学生,选题来源主要是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无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学生,不参与的关键原因是专业能力不足。因此,基于上述探讨,提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支撑,以教赛融合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

2.1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渠道。从调研分析可知,有60%以上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因此,要重视课堂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依据逆向教学设计理论、SC教学理念和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活动。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是美国学者WIGGINS G(兰特·威金斯)和MC TIGHE J(杰伊·麦克泰格)在2005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byDesign一书中提出的,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1],遵循“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流程。从教学目标出发,逆转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将学生迫切想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作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使二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进而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SC 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2],1952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提出,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SC教学理念的重要观点。有学者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应强调三个“着力于”,即着力于学生的发展、着力于学生的学习和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3]。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鼓励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将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即从“教师讲授既定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向“让学生发现和学习自己需要或感兴趣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转变。混合式教学理念并非一个新词,其主要是相对于混合式学习而言,混合式学习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混合式教学则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在相关研究方面,于歆杰[4]认为混合式教学“意指教师经过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发生了混合式学习行为。”也有观点认为混合教学是一种将传统面授教学与基于在线技术的教学活动相融合的形式。这里所依据的混合式教学理念,主要是采用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相辅相成、共同发力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设计,邀请创业导师与任课教师共同为学生授课,以“双师”授课模式促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理论、SC 教学理念和混合式教学理念,围绕学生所需确定教学目标,推动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并以“双师”授课模式使学生有效吸收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

2.2 以实践教学为支撑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促进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在产学研领域构建起关联界面,为学生锻炼创新能力、掌握创业技能奠定基础。目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既有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需要,也有缺少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还有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能力不足[5]。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在实践中磨炼,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一是完善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6]。一方面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孵化园等。另一方面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实践,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二是配齐配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队伍,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水平。除了校内创新创业导师队伍,还要积极聘请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尤其是具有技术服务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创业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以此带动教学队伍整体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理念与能力的提升。

2.3 以教赛融合为导向

“以赛促教、教赛融合”作为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思路。以教赛融合为导向,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各类赛事相衔接,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赛事。一方面可以在比赛实操中检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通过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促进教学反思,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形式。教赛融合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还包括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将创新创业大赛贯穿课堂教学全流程,以赛事设计教学目标,将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融入相应的比赛模块,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了解创新创业大赛,增强学生参赛的竞争力。将创新创业大赛纳入实践教学活动,针对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相关知识的工作坊,如商业模式画布工作坊、创业流程工作坊、财务管理与融资工作坊、项目选择工作坊等[7],积极探索赛事化、项目化教学模式,深化“专创融合”。利用好创新创业大赛这一指挥棒,重视创新创业赛事为学生带来的第一手创业咨询和创业实战经验[8],打造沉浸式培养模式,切实将“双创”教育落到实处,形成“教、赛、创、产、学”互联互通、互促互进,走出一条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举措

3.1 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需求适时调整课堂教学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通过调研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最想学习的创新创业知识或最感兴趣的创新创业知识,进而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每一课时或每一模块的教学目标,如设置创业流程专题、财务管理专题、商业模式专题等,做到“精准”备课,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课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9],将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激发学生发现和学习更深入的知识,从而拓展课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中也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采取“创新前沿+专业知识”“创业素质+专业能力”[10]等方式,基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好地讲解创新创业知识。如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讲授“初创企业知识解读”“企业类型与企业组织架构”等知识,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讲授“货运公司创办流程”“物流运输市场调研”等知识,实现创新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衔接,巩固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课后要注重教学反思和学生反馈。在教学反思方面,一是要反思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需求;二是要反思如何更好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增强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和应用性。在学生反馈方面,着重掌握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检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学生预期,以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下一堂课课前“精准”备课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在“课前—课中—课后” 三个环节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需求适时调整课堂教学,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增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针对性, 在课堂教学上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学生需求—针对教学—学生反馈”的良性循环。

3.2 强化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推动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大赛相衔接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纲设计,强化课程内容应用性,对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教学课时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11],分别设计2 个课时进行讲解。部分学生在写作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教师应重点深入地讲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书的写作规范和技巧,包括如何总结项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挖掘项目创新点与项目特色等,使学生具备独立撰写项目申报书的能力,能将自己的项目想法或项目实践转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申报流程和赛事规则,教会学生规范化和专业化撰写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中的行业痛点及市场前景、产品与服务、商业模式、财务分析、风险分析、社会价值等内容设计为课程小专题进行讲授,增强学生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的内容理解能力和整体把控能力,提升学生参赛计划书的撰写质量和获奖几率。其次,将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训练和赛事模拟作为实践课程内容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沙龙、工作坊等形式,举办模拟大赛,以沉浸式体验加强学生对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的熟悉度和应对能力。如将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实践课程内容,参赛的学生团队按照赛事要求制作PPT,进行项目路演,课程教师和企业导师就项目内容和路演思路进行现场点评,其他项目团队就PPT 制作水平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模拟—改进—参赛”的实践路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大赛的有效衔接。也可以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园等实践教学场地针对学生的参赛项目进行现场教学[12],使学生加深对创新创业项目行业发展、产品内容、市场现状等方面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项目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3.3 提高企业导师的参与性,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双师”授课模式

对于以应用型、技能型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院校和专业来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导师参与性,建设一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专业性和经验性并行的师资队伍,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师”授课模式[13]。第一,探索建立校企高水平人才“互聘共用”合作机制,重点推动企业人才走进课堂、走进学校。可根据课程内容选聘资深企业导师进行授课,如选聘资深人事主管讲授企业架构和人事管理相关知识,选聘资深财务主管讲授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等。也可根据学生的创业项目或参赛项目选聘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的企业导师进行指导,增强项目指导的专业性和项目内容的可操作性。第二,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打造高质量企业兼职导师队伍。选聘具有创业经验、参赛经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校友充实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尤其是拥有丰富创业或参赛经验的校友,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第三,优化企业导师考核评估指标。按照成果性、实效性原则,优化企业导师考核评估指标,将聘期内的课时任务量、指导项目数等设定量化指标[14],提高企业导师的参与性,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效用。

猜你喜欢

大赛大学生课堂教学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说谎大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