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2024-06-07孟凡刚李红娟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6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网络营销互联网+

孟凡刚 李红娟

摘要:文章以“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与农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特点、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因素、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和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农产品销售面临的挑战和优化策略,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互联网+”为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需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网络化品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等方式,实现农产品销售的高效、安全、智能和多元化,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农业经济;网络营销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业态、模式和平台,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其中,“互联网+”对农业产业的影响尤为显著,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智能化、精准化、绿色化的技术支持,也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便捷化、透明化、多元化的渠道选择。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和追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信任度,并且可以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直接对接和交易,降低中间环节的损耗和费用,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者福利,同时可以实现农产品从单一品种到多样品类的丰富和创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和偏好。因此,“互联网+”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一、“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

“互联网+”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高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加工、运输、仓储到销售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和追溯,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同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信任度。其次,优化了农产品供应链的结构和组织。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直播等方式,可以实现农产品的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大幅缩短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损耗和费用,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消费者福利。最后,创新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服务和模式。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和流通,提供了精准化、定制化、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特点

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传统模式。即以批发市场为主要节点,通过中间商、物流公司等多个环节将农产品从产地运送到消费地,这种模式存在着信息不畅通、流通效率低、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第二,电商平台模式。即以电商平台为主要节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产品从产地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这种模式具有流通效率高、信息透明度高、服务多元化等优势。第三,农业龙头企业模式。即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要节点,通过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基层组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这种模式具有质量安全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等优势。第四,新兴业态模式。即以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等新興业态为主要节点,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网络实现农产品的即时零售和社会化分销,这种模式具有消费体验好、市场活力强、创新能力高等优势。

(三)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因素

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一是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力度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为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保障。二是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种、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同时,随着电商平台、农业龙头企业、新兴业态等多种主体的参与,农产品网络营销也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高的创新要求。三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使得农产品网络营销能够实现更高效、更透明、更智能、更多元的发展。四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市场敏感度、创新能力等素质的专业人才,以及熟悉农业生产和流通规律、掌握电商平台运营技能等能力的实践人才,这些人才是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保障。

(四)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和创新

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产品直播电商。即利用直播平台或社交媒体平台,通过视频或语音等方式,实时展示和推介农产品,吸引消费者在线下单或拼团购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这种模式具有互动性强、信任度高、转化率高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农产品社交电商。即利用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好友推荐、群组分享等方式,实现农产品的社会化分销和口碑传播。这种模式具有成本低、覆盖广、效果好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三是农产品内容电商。即利用知乎、今日头条等内容平台,通过专业的内容创作和传播,为农产品提供知识普及、品牌塑造、需求激发等服务,实现农产品的内容营销和转化。这种模式具有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精准度高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四是农产品智能电商。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实现农产品的智能化供应链和服务链。这种模式具有效率高、质量高、安全高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保障和用户体验。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面临的挑战

(一)农产品的宣传具备局限性

农产品的宣传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认知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虽然提供了便捷和低成本的推广方式,但是由于其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有限,不能有效地触达农村和城市的广大消费者。因此,农产品的宣传应该结合线下的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展会等,以扩大其受众范围和提高其公信力。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宣传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往往采用同质化的内容和形式,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因此,农产品的宣传应该突出其特色和优势,如品质、安全、营养、环保等,以及与消费者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契合度,以增加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再者,农产品的宣传还受到政策、法规、标准等因素的制约,不能随意使用虚假或夸张的信息来吸引消费者,也不能涉及敏感或违法的内容。因此,农产品的宣传应该遵循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等,以保证其合法性和诚信度。

(二)消费者并不认可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品牌建设滞后,缺乏知名度和美誉度,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忠诚度;二是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三是品牌缺乏保障机制,无法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绿色等方面的标准,也无法及时地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反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夯实品牌发展根基,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特色;二是加快品牌标准建设,规范品牌管理和评价;三是加强品牌文化赋能,丰富品牌内涵和形象;四是提高品牌推介能力,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

(三)营销模式依旧传统

农产品营销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线下渠道,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这些渠道存在着信息不透明、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供需失衡,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消费者的利益。农产品营销仍然采用单一的价格竞争策略,忽视了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其他价值需求,如品质、服务、体验等。这种策略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优势,使得农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农产品营销仍然缺乏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和消费者行为,也无法有效地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这种能力的缺乏限制了农产品营销的创新和精准,使得农产品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趋势。

(四)农产品生产信息与销售信息缺乏对称性

农产品生产信息与销售信息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导致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缺乏信任和沟通。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农产品自身的特性、各个主体的利益驱动、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等。农产品生产信息与销售信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导致农民和消费者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匹配和对接。为了缩小这种鸿沟,需要建立良好的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如品牌、标签、质量认证和质量分级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教育,提高各个主体的素质和责任感。同时,还需要标准化生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的可追溯性。

三、“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的优化策略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工具,提高农产品的宣传效果和品牌认知度

为了利用网络推广农产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利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博客等多种网络媒介,展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品质特点、消费评价等,增加农产品的曝光度和口碑。例如,可以在微博上发布农场的实景照片和视频,让消费者看到农作物是如何种植和收获的。其次,利用网络广告、搜索引擎优化、电子邮件营销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网络排名和点击率,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最后,利用网络品牌建设的方法,如创建自己的网站、域名、商标、LOGO等,树立农产品的专业形象和差异化优势。这样可以让消费者对农产品有更深刻和独特的印象。

(二)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产品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

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行为、偏好、需求等,制定针对不同市场细分和目标群体的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转化率和满意度。例如,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记录、浏览历史、反馈评价等数据,可以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价格、口味、健康、环保等方面的关注点和期待值,从而制定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喜好的产品组合、促销活动、宣传方式等。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推荐系统、智能客服系统、智能定价系统等,实现农产品的个性化推荐、咨询、定价等,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忠诚度。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实现农产品的质量检测、追溯溯源、信息披露等,进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三)利用互联网模式和渠道,创新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和流通效率

通过利用各种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农民可以将自己种植或养殖的农产品直接在线上进行销售和交易,不仅节省了中间环节的成本和时间,还大大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市场份额,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此外,社交电商模式也是当下农业电商的一种新趋势。利用微信小程序、抖音直播、快手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平台,农民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生产过程、生活场景、产品特色等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实时沟通和互动,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社交化销售,提高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而且增强了农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用户黏性,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应。最后,共享经济模式也是一种创新的农业电商模式。通过与美团外卖、饿了么、盒马鲜生等在线订餐或生鲜平台合作,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快速送达消费者手中,实现农产品的即时配送和消费。这样既可以提升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和新鲜度,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又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便捷和高效的消费需求。

(四)利用互联网规范和监督,完善农产品的法律环境和信用体系

为了保障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如法大大、法宝网、法信网等,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法律咨询、合同签署、纠纷解决等服务。同时,为了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诚信经营和良性发展,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信用评价平台,如芝麻信用、蚂蚁花呗、百度信誉等,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信用评级、信用支付、信用保障等服务。此外,为了打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违法行为和不良现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如12315、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网、食品药品安全网等,为农产品网络营销提供投诉举报、监督检查、惩罚曝光等服务。

四、“互联网+”背景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各类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要推动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就要在农村提升基础设施和电商平台的水平,让互联网覆盖更广更深。首先,要加强农村道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产品运输和储存条件,降低损耗和费用。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商平台,提供便捷、安全、优质的线上交易服务,增加农产品品种和数量,拓展市场渠道。再次,要加强农村互联网普及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最后,还要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户安装宽带和光纤,提高他们获取市场价格信息的能力,从而稳定农村经济发展。一方面,要给予农户在安装宽带和光纤方面的经济支持和技术指导,降低他们接入互联网的门槛和成本。另一方面,要给予农户在使用电商平台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服务保障,增加他们参与互联网销售的积极性和信心。事实证明,农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优化产业结构、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例如,在山东省潍坊市,通过打造“潍坊蔬菜”电商品牌,实现了蔬菜产业从单一销售到多元营销的创新发展,使得当地蔬菜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以上,惠及了30多万农户,形成了“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

(二)构建具备网络化特征的农产品品牌

由于农产品缺乏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消费者很难在网上区分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导致农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消费者也往往根据流量和销量来判断农产品的质量,而忽视了农产品的内在价值。这样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和利润,也会降低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区域特点出发,整合资源,建立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让消费者能够认识和信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和生产技术,这些都是农产品品牌的重要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挖掘和展示,可以让农产品具有更强的区域特色和差异化优势,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例如,四川的泡菜、云南的普洱茶、山东的大蒜等都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和支持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补贴、加强监管和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网络营销的技能和规则,提高网络营销的效率和质量。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推广优秀的农产品品牌、组织各种展销活动等方式,增加农产品的曝光度和影响力。此外,还要积极创新营销思路,深入挖掘农产品的价值,让消费者能够在网上感受到农产品的优势。通过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直播平台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可以让消费者更加全面和直观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品质标准、文化内涵等信息,从而增强他们对农产品的认知和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征集反馈意见、提供售后服务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和口碑。

(三)完善营销网络的监督管理体系

在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假冒伪劣、欺诈消费者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多方面加强对农产品网络营销的规范和管理。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发挥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农产品网络营销进行有效监管和指导。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户和商户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网络素养,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产品网络市场的检查和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其次,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透明度和可信度。通过使用二维码、条形码、RFID等技术手段,将农产品从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快速获取农产品的来源、品种、质量等信息,并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样既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可以促进农户和商户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后,还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和奉献精神,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提升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社会责任感。在传统文化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诚信为本”的商业理念,“以客为尊”的服务态度,“以德报怨”的宽容心态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将这些文化精神融入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去,做到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优质服务、社会回馈。对于那些故意欺骗、造假售假、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家,应该依法严惩,决不姑息。同时,应该建立政府、客户和媒体一体化的网络监督管理体系,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结语

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与农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网络营销、优化策略和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认为,“互联网+”为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难点,需要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网络化品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等方式,实现农产品销售的高效、安全、智能和多元化,推动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够为“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销售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也期待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反馈,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李貴兰.“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新型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22(36):56-58.

[2]王玉芹.“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2(17):73-75.

[3]陈冠群.“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新型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J].山西农经,2022(02):44-46.

[4]李军,王军.“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黑龙江粮食,2021(06):57-58.

(作者单位:孟凡刚,聊城市茌平区农业农村局;李红娟,聊城市茌平区冯官屯镇财政经济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网络营销互联网+
“三只松鼠”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如何做好网络营销
汽车行业如何“玩转”网络营销——以宝马MINI PEACEMAN为例
网络营销也玩“田忌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