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全面管理体系构建

2024-06-07刘晓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6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国有企业

刘晓红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何通过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文章论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意义,探讨了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全面管理体系构建策略。通过对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管理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全面管理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为国有企业构建全面管理体系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技术保障。国有企业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实现从内部到外部的全面管理体系构建,保证国有企业能够有效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竞争力,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融资结构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这些问题均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国有企业应抓住机遇,顺应时代潮流,建立起投融资结构全面管理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促进国家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供应链金融概述

(一)概念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供应链金融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形成了有益补充,有助于缓解当前企业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能够通过对企业交易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案。国有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积极主动融入供应链金融中去,促进自身价值创造。此外,通过对供应链,国有企业可以更加充分地分析其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优劣势,为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提供新思路,从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二)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结构全面管理体系构建是确保国有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供应链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各方面仍然不成熟,这就导致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供应链金融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来有效地规避这一融资模式与生俱来的风险;其次,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以确保资金链的安全稳定性;最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本质上是一项协同业务,需要企业内外部参与力量的协同,這就需要企业拥有较为全面的管理体系。

三、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结构不完善

1. 融资渠道单一。从目前情况来看,国有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是银行信贷和发行债券等,其他融资方式相对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完善,缺乏健全的信用评级制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的影响,其在金融市场上并没有比较强势的地位,不能获取更多的金融资源。以债券发行为例,由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债券发行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国有企业发行企业债等门槛较高,尤其对于体量较小的部分国有企业来说,难以获得AA+的信用评级,则无法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融资。

2. 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造成的一大不利结果是企业大部分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虽然对国有企业来说贷款是其获得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但是其本身并不是一个低风险的融资方式,极易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加大其经营风险。

3. 融资效率较低。根据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等相关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重大投融资项目等,需进行评估、尽调、主管部门审核、进场交易等一系列流程。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性质,其筹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时效性受到一定制约。国有企业融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比如,现在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债务负担较重等问题;在进行融资时往往依旧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虽然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但是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融资成本较高

融资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纯信用融资较少。由于国有企业多为国家控股或国家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企业班子成员一般同时具有行政职务,需要承担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担负起国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应有的担当,在进行企业经营决策时无法完全按照市场因素决策,因此在资本运作中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二是部分国有企业由于自身实力相对较弱、市场竞争力不足等原因在贷款申请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使其很难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防范考虑,通常对企业发放贷款都会进行严格审查和限制,一般不会仅仅因为企业性质放松审核力度,即便是国有企业,还款能力不足、担保不充分的情况下,也难以获得支持;三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国内外市场环境较为复杂的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降低对企业,尤其是高风险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这就使得国企融资成本进一步攀升。

(三)投融资结构缺乏战略性

通过上述可知,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是国有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然而从实际需求来看投融资结构依然缺乏战略性。一是投融资结构不能有效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重短期投资轻长期投资、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现象,而国有企业的投融资结构往往是围绕短期经营目标进行规划的,没有从长远角度出发,因此难以实现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二是投融资结构不能有效控制资金风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国有企业没有对资金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导致了大量的资金闲置和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三是投融资结构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单一,导致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影响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全面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一)丰富融资结构

1. 明确投融资战略。通过对融资策略、融资结构的分析,将企业发展战略与资金需求有效结合,明确未来融资方式,调整和优化企业投融资结构。根据宏观政策导向、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合理的筹资策略。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分析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对企业筹资的影响,保持企业需求适应宏观政策;在行业层面上,行业的景气程度是影响行业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在企业层面上,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经营状况等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得出投资收益和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提出融资需求。

2. 确定投融资结构。一是强化企业内部资金统筹管理。国有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结合实际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对经营性资金、非经营性资金进行统一管理。经营性资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非经营性资金主要用于企业日常运作和对外投资,实行收支两条线,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内部资金统筹管理,健全财务公司统一授信、统一核算、统一监督的管理机制;二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程序履行审批决策程序,落实监管要求,确保集团各成员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3. 加强外部融资管理。一是规范集团内部公司债券发行行为,引导和鼓励集团企业积极开展债券融资活动;二是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银企信息互通共享;三是做好存量债务化解工作,建立“以时间换空间”的债务化解方案。

4. 积极开展对外投资活动。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和发展战略,细化产业链节点优势,制定对外投资规划并及时跟踪、评估、调整企业的对外投资活动。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战略发展和行业市场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对外投资方向和规模,同时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产业政策。

(二)优化融资方式

1. 债券融资。发行债券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是实现国有企业资本补充与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期,可适当增加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长期债务工具,降低债务风险。同时在发行短期融资券时应选择盈利水平较高、现金流量较好的主体进行发行,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

2. 股票融资。股票融资具有高风险性和高不确定性等特征,其资金筹集方式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方式。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积累或留存收益等方式获得的资金;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两种方式,降低国有企业财务风险。

3. 股權出售。国有企业将其部分股权对外出售,以出售所得资金弥补亏损或者归还银行贷款后,剩余部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或新项目投资。国有企业股权出售应当加强市场调研和流程控制,谨防国有资产流失。

4. 增资扩股。国有企业可以将其部分或全部股权进行质押,以获得银行贷款。国有企业与其他股东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引入新的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优化融资方式时应按照《公司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遵从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公开透明、不损害第三方利益、有利于公司治理等相关原则,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采取相关融资方式。

(三)加强融资成本控制

在融资成本控制中应结合国有企业的资金运营特点和经营状况,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如对流动性资金充足的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在成本可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贷款利率;对于需要融资的企业,要加强对其融资成本的核算和分析,结合其未来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对财务状况良好且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要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自身经营情况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企业,要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水平。同时国有企业应加强对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的选择和分析,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要求,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有效控制融资成本。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的选择和分析。首先,应结合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资金运营特点,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国有企业在融资时应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资金需求,分析并确定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等级,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同时应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现金流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融资成本。如当企业流动性较强、偿还能力较好、现金流稳定且偿债能力较强时,可以优先考虑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取资金;当企业流动性不强、偿还能力不足、现金流不稳定或偿债能力较弱时,可以考虑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获取资金。如当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时,国有企业应减少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二是合理确定融资成本。在资金结构合理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可以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融资成本。同时在确定融资成本时要结合行业和区域情况,注重融资结构的合理性。如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和监管环境下,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方式,合理降低融资成本;三是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国有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作为资金提供方,将企业自身的应收账款、存货等动产或不动产资产进行打包出售给核心企业,作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资金支持。这种模式下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和信用优势,减少债权融资成本;同时在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降低杠杆率和负债率,优化融资结构。

(四)其他建议

1. 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产融信息互通。一是要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建立产融信息数据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供应链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建立产融信息数据库,为国企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要将国企内部的相关业务系统与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对接,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全面提升国企投融资管理水平;三是要对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升级优化,加大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力度。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

2. 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一是明确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管理部门和牵头部门,成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管理团队,负责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审批和后续工作。二是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将供应链金融业务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之中,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动态监控。三是明确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收益来源和风险控制点,要通过提供供应链金融业务增加收入和利润,将业务产生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率的管理。

3. 搭建风险预警系统,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在进行投融资结构全面管理工作时,要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技术手段,对融资结构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及时做出预警。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化解,有效避免风险发生。二是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审批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审批流程。审批流程的设置应尽量科学合理、易于操作,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风险发生;三是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将事前控制、事中监控、事后评估作为主要手段。一方面要加强对融资主体的资质审核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融资业务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价。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业务中潜在风险点的识别、评估和预警工作;四是要建立健全融资结构风险防范机制。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可能存在多种风险和隐患,例如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企业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必须要加强对业务所涉及各环节和流程的管理与监控,将各类潜在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4. 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供应链金融在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管理中的应用,需要构建财务共享中心,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对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进行集中管理,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管理成本,实现国有企业的风险管控和价值创造。同时,财务共享中心能将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职能剥离出来,集中处理和共享,并将其工作流程、服务内容和业务规范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实现整个组织内部信息、业务、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财务共享中心将能够有效地为国有企业节约资金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并且通过对业财融合的深入探索,还能够帮助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会计核算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转变。因此,在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以财务共享中心为核心,对国有企业投融资结构进行全面管理。除此之外,财务共享中心还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专业服务。例如,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帮助下,国有企业可以规范投融资业务流程;可以对投融资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可以降低投融资风险;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国有企业提供专业的融资决策支持。

5.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防范投融资风险。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内控要求,制定投融资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投融资结构管理的工作流程、关键环节、工作标准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等。通过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确保投融资结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加强对投融资业务流程的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和防范投融资风险,避免投融资结构管理出现纰漏。另外,还应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

6. 加强对企业投资、融资活动的风险评估,找出潜在风险点,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国有企业应当在全面分析投融资结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构建全流程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应根据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特点和要求,加强对供应链各参与主体的风险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投融资结构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其次,应强化对融资业务的监督和管理,明确各参与主体在业务流程中的职责分工及岗位分工,避免投融资结构管理出现漏洞。最后,应制定详细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预案,一旦出现投融资风险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

五、结语

综上,供应链金融为国有企业投融资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国有企业应充分运用产业链优势,做好投融资结构全面管理工作,确保投融资结构与企业战略方向相一致,与企业的业务活动相匹配。通过提高投融资决策科学性,健全投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实现对投融资结构的科学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投融资结构全面管理体制,明确投资决策主体,完善投资决策程序,实现国有企业对投融资结构的科学决策。

参考文献:

[1]沈颂东,李葳.企业管理者非理性与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基于过度自信量化指标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20(04):57-67.

[2]叶陈云,李媛,李梦楠.风险防控导向型中央企业财会监督机制建设与优化路径——以A国有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为例[J].航空财会,2022,4(06):54-60.

[3]朱建军,朱和民,李培培.管理会计视角下A公司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投融资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9(25):169-171.

[4]苏杰光.地方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構建研究——以广西来宾市投融资企业为例[J].福建质量管理,2017(05):13-14.

[5]李佳奇,张昆仑,郭丽珊.地方国有企业投融资审计风险探析——以H集团为例[J].西部财会,2022(11):75-77.

[6]袁春生,白玮东.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与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改善[J].华东经济管理,2024,38(02):118-128.

[7]王晓茹.国有企业投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脱贫攻坚视角[J].经营者,2020,34(14):251-252.

[8]李超,胡延杰,王嘉,等.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关键探索[J].财经界,2022(02):68-70.

[9]郑恩鲁.国有企业投融资策划及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的相关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22(29):59-61.

[10]杨姣.国有企业集团管控措施优化建议——以某地方投融资平台S企业为例[J].经济师,2018(04):271-272.

[11]徐鹏,李廷刚,白贵玉.国有资本参股如何影响民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J].证券市场导报,2023(12):31-42.

(作者单位:日照市财政局)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