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公平视域下微信互动在高校大班教学中的应用

2024-06-07李韵婷王敏段静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5期

李韵婷 王敏 段静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华南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项目编号:教高厅函〔2019〕46号);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精准教育视角下‘三入四核五融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JKZG019);2023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发展型资助育人精准赋能涉农高校知农爱农人才培养路径分析”(课题编号:23GYB0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韵婷(1987—),女,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王敏(2002—),女,学士在读,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段静(1987—),女,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财政政策和绩效评价。

摘  要:基于课堂公平视角在高校大班教学中引入微信互动模式,能解决高校大班教学互动不足的问题。通过对12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微信互动对大班教学效果的影响,尤其是验证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微信互动能有效提高学生课堂互动率;是否参与微信互动对公平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但“一般参与”的学生公平感知明显低于“有效参与”和“未参与”;公平感知在微信互动和教学效果中发挥着“保健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公平;微信互动;高校大班教学;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4-0105-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2023年7月,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发表讲话,为应对人口发展新态势,教师配置要适应小班化、个性化教学需要。近年来,有关政府部门一直致力推行高等教育小班教学,2020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报告显示,我国高校30人及以下小班化课堂的平均开设率仅有29.11%。相比国外50人以上班级被定义为大班教学,中国高校中普遍存在100人甚至150人的“超大教学班”。[1]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22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655万人,随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递增,有学者预测2035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将达到6897万人。[2]学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和高校教师人数较少之间的矛盾将使得高等院校的大班课堂教学具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为解决高校大班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有学者提出缩减班级规模、大班改小班的改革措施。然而,高等教育资源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有限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基于微观层面探讨教学方式改革来缓解大班的教学困境,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或许比单纯关注高等教育外部环境更具有直接的实际价值和启发意义。

关于高校大班课程的教学改革,国内学者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蔡丽丽、陈梅探索借助蓝墨云平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谭志虎、胡迪青研究微助教对高校大班课堂互动教学的重构。[4]在实践中,雨课堂、对分易、微助教等平台,也帮助教师在高校大班课堂中引入更多有效的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数字技术在大班教学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即便手机端应用非常便捷,但学生还是不愿意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积极性较差。究其原因,现有研究致力于解决大班教学中因为教学人数增加带来的生均教育资源劣势问题,[5]但并未对大班教学中人数增多带来的复杂人际关系给予更多的重视。

基于此,本研究从课程公平的视角,在智慧课堂的背景下,以大班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微信互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重点探讨三个问题:第一,微信互动是否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哪些学生会更愿意参与互动;第二,微信互动对公平感知的影响,并区分不同互动方式“一般参与”和“有效参与”对公平感知的影响;第三,分析公平感知在微信互动和教学效果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优化高校智慧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实践

“会计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传统授课模式往往表现出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活动时间少、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的特征,[6]大班教学会进一步激化会计学原理课堂互动不足的矛盾。传统会计学原理的大班课程亟须教学方式创新改革,本研究在2023年春季学期“会计学原理”应用微信课堂互动方式。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首先,在第一次上课时向学生明晰报告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评价的方法。其中过程性评价的基础分数为85分;有效参与1次课堂互动,加2分;缺勤1次,扣5分。期末评价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课后与学生组建“会计学原理”的微信群。然后,在需要课堂互动时,由教师在微信群发布微信接龙,有意向回答问题的同学自愿参与接龙。教师根据接龙先后顺序抽取3~5人对问题进行作答,同时,教师会走到学生身边进行互动。课后,教师在微信群中公布有效互动的学生名单,学习委员负责登记。每学期期末,教师在微信群统一公布每一位同学有效互动的次数。

二、实践效果

(一)研究设计

1. 问卷设计

其一,微信互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次数。

其二,教学效果。通过主、客两个指标报告课程的教学效果。客观指标主要通过标准化测试成绩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观指标以期末学生评教数据为主。

其三,公平感知。本研究的公平感知有2个测项:“微信互动有助于实现课程过程公平”“微信互动有助于实现课程结果公平”。量表采用六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的课堂公平感知水平越高。对公平感知量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做最大变转轴处理,得到KMO值为0.500,Bartletts球形檢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18.051(P=0.00<0.05)。基于特征值大于1抽取1个共同因子,累计解释变异数达到89.419%。使用回归法保存为1个变量,命名为“公平感知”。Cronbach Alpha系数值为0.880。

其四,互动习惯。本研究试图通过客观和主观两个指标解释学生互动习惯。客观方面,采用测项“互动渠道”,即“想与老师互动,但没有互动的渠道”,量表采用六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觉得没有渠道与任课老师互动。根据评分进一步划分“有渠道互动组”和“无渠道互动组”。主观方面,采用测项“感知尴尬”,即“想与老师互动,但在课堂上众目睽睽会有点尴尬”,量表采用六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6=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被试者觉得在课堂上互动的尴尬程度越高。根据评分进一步划分“不感觉尴尬组”和“感觉尴尬组”。

2. 数据来源

数据的采集在2022—2023学年进行,时间节点选在课程结束后、期末考试前。教学团队向“会计学原理”课程的130位非跨专业选修的同学发放调查问卷表,最终回收130份问卷,剔除数据不全的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数据124份。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如下:微信互动次数,0次25人(20.16%),1~4次56人(45.16%),5次及以上43人(34.68%);习惯座位选择,课室前端35人(28.23%),课室中端40人(32.26%),课室后端及不定49人(39.52%);标准化测试成绩:80分以下14人(11.29%),80分及以上90分以下46人(37.10%),90分及以上64人(51.61%)。

(二)实证结果

1. 教学效果评价

一是期末考试成绩方面。样本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最高分为99分,最低分为68.5分,平均分为88.15分,中位数为90分,中位数>平均分,可以推断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会计学原理的知识,期末考试成绩较好。

二是课程效果评价方面。学校通过麦克斯智能助教教学质量管理平台(MyCOS)向全体学生发起不记名方式的期末课程评价。129位学生参与本课程评教,评教得分96.12/100,得分位于同一学期同一学院开设课程前20%。其中,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方面有两题,“老师的教学方式灵活,切合教学内容,能够激发我的学习兴趣”选择非常符合95人(73.64%),比较符合30人(23.26%),一般4人(3.10%);“老师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引导我积极投入思考”选择非常符合104人(80.62%),比较符合21人(16.28%),一般4人(3.10%)。表明微信互动方式能较好服务课程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

2. 微信互动影响因素

从微信互动的次数来看,99人(79.84%)参加过微信互动,学生课程主动互动率接近80%,样本平均数为3.57次,标准差为3.643,有2名学生互动次数达到15次,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微信互动方式的认可度较高,学生愿意通过此方式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

首先,采用K-S檢验样本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K-S检验结果显示,检验结果显著性P=0.00<0.05,样本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应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微信互动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M-W检验分析“互动渠道”和“感知尴尬”对微信互动是否有显著差异。检验结果可知,“有渠道互动组”和“无渠道互动组”的微信互动次数的差异是显著的(Z值=-2.142,P=0.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无渠道互动组”的微信互动次数显著高于“渠道互动组”,这表明“无渠道互动组”学生更依赖于微信互动这种方式。此外,感知尴尬对微信互动不存在显著差异(Z值=-1.261,P=0.207>0.05)。最后,采用K-W检验分析“座位选择”对微信互动的影响。结果显示,选择不同座位的学生的微信互动次数检验卡方值为16.787(df=2,P=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习惯选择课室前端座位学生的微信互动次数明显高于中端和后端的同学,但中端和后端座位学生的微信互动次数相差不大。

3. 微信互动方式对公平感知的影响

被试对象的公平感知高于平均水平的学生有72人,占研究样本的58.06%,表明大部分同学的公平感知比较高。采用M-W检验分析“是否互动”对公平感知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是否参与微信互动对学生的公平感知无显著差异(P=0.064>0.05)。

由于并不是所有参与微信互动的学生都会被登记为有效回答问题并获得过程性评价的加分,因此可以把样本学生进一步划分为“没有参与组”(25人,20.16%)、“一般参与组”(53人,42.74%)和“有效参与组”(46人,37.1%)。采用K-W检验分析三组互动方式对公平感知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互动方式的公平感知有显著差异,卡方值为12.955(df=2,P=0.002<0.05)。具体而言,“一般参与组”的公平感知明显低于“有效参与组”和“未参与组”。这表明,当学生积极参与了微信互动而未获得发言机会并有效登记加分时,公平感知最低。

4. 微信互动对期末成绩的影响

为进一步检查公平感知在微信互动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中介作用。对互动次数大于0次的99名学生,根据微信互动的平均次数,划分为“高互动组”(43人)和“低互动组”(56人)。检验结果显示,互动次数对公平感知没有显著差异,M-W检验Z值为-0.136(P=0.892>0.05),但对期末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Z值=-3.907,P=0.00<0.05),即互动次数越多,期末考试成绩表现越好。公平感知对期末考试成绩也没有显著的作用(Z值=-1.537,P=0.124>0.05)。由此可以初步推断,公平感知在微信互动与学生期末成绩间发挥着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作用。

三、结语

本研究基于课堂公平视角,结合“会计学原理”课程学生问卷数据,探讨了微信互动对高校大班课程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公平感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首先,微信互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的主动参与率,主动互动率接近80%。微信群互动不仅没有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更因其简单易用、零成本部署,而为学生所广泛接受。进一步分析微信互动次数的影响因素发现,“无渠道互动组”的微信互动次数显著高于“有渠道互动组”,习惯选择课室前端座位学生的微信互动次数明显高于中端和后端的学生,但中端和后端座位学生的微信互动次数相差不大,这表明微信互动方法为内向学生、成绩较弱的学生提供了课堂参与的渠道。相对于点名问答、主动举手等方式,微信互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是否参与微信互动对公平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但“一般参与组”的公平感知明显低于“有效参与组”和“未参与组”,这一实证结果为刘斌发现“学生成绩会受到同专业其他学生平均分的正向影响,而不会受到其平均努力程度的影响”[1]提供了数据支持。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而多次未被加分时,其公平感知会下降,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也会大大削弱。第三,公平感知发挥着保健因素的作用。即当学生感知课堂公平时,愿意参与到课程互动中,但不能激励学生在课外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到学习中,但若学生感觉课程互动存在不公平现象时,学生会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上述结论对提升高校大班教学效果具有启示意义。学生对公平的感知是一个过程,这要求教师在大班教学过程中需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公平认知。如果学生不相信教师是公平的,即使被公平对待,学生也不会感到公平。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调整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过程的公平感知一直处于正常水平。例如当教师被多次告知“微信接龙太难抢了,根本抢不到”时,教学团队可以根据课程特色布置多次自愿形式的课后作业。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规定时间完成1次作业,可获得1次加分,以弥补未能有效参与互动的“遗憾”。

由于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仅关注微信互动应用在课堂互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关于微信互动对教学全过程的作用机理还需要予以进一步检验。本研究的样本数量有限,样本来源比较单一,代表性不足。未来研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选取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样本,也可以采用准实验方法检验微信互动的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斌. 高校大班教学的同群效应——基于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小团体”的实证观察[J]. 重庆高教研究,2020,8(03):78-88.

[2] 郭睿,刘泽云. 2025—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经费需求预测[J]. 教育经济评论,2023,8(01):23-42.

[3] 蔡丽丽,陈梅. 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53-54.

[4] 谭志虎,胡迪青,田媛,等. 微助教对高校大班课堂互动教学的重构[J]. 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1):107-113.

[5] 陈朝东,陈丽,郭萌. 大学数学小班教学实施的现实困境——从班级规模到教学理念和方式的转变[J]. 数学教育学报,2020, 29(04):73-78.

[6] 陈晓芳,李琴.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基于“MOOC+SPOC+翻转课堂”[J]. 财会月刊,2019(20):74-81.

(责任编辑:邵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