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探析
2024-06-07胡振国
胡振国
摘要:当前市场对肉质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使养殖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牛羊养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随着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养殖数量不断增加,养殖问题频繁显现,疫病防控的难度也有所增加,大规模的感染问题给养殖户经济带来威胁。本文主要通过叙述当前牛羊养殖场常见的疾病,分析对出现大规模疫病的防控措施以及防疫常用的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牛羊养殖;疫病防控;防疫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养殖产业成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随着数量的增加,密度不断扩大,导致极易出现疫病。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大规模的感染,给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相关部门要针对常见的疾病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养殖户进行宣传引导,使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对疫病进行预防。另一方面,科研机构要加大对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积极做好疾病的检疫工作,并加强对疫病的控制,以此全面提高牛羊养殖场的养殖效率。
1 牛羊养殖场常见疾病
牛羊结核病。该种疾病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造成,通常情况下,潜伏期时间较长,对于不同的个体发病时间也有所差异。牛羊感染结核病的主要特征为瘦弱、身体无力等状况,在感染后期会出现哮喘问题。牛羊结核病的传染方式可通过水源、饲料甚至是空气传播,如果不能对感染疾病的牛羊进行及时治疗,会导致疫病进行快速传播,严重情况下会出现人畜之间传播的问题。由于该类疾病的发病时间较长,养殖人员发现时通常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疫病已经造成一定范围的传播,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牛羊痢疾。该种疫病是感染细菌性病毒,从而引起腹泻问题。主要是在养殖过程中,牛羊食用发霉或被污染的饲料引起。一旦没有对感染痢疾的牛羊进行及时医治,会导致动物口腔大面积的溃疡,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牛羊死亡。
牛羊口蹄疫。该种疾病是在养殖中危害最大的疫病。牛羊口蹄疫一旦出现感染,死亡率远远高于上述2种疾病。在经过疫病潜伏期后,会出现水泡、糜烂等症状。为避免出现大范围传播,可根据疫病的类型以及发病表现和疫病来源,加强日常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出现大规模死亡问题,减少养殖户经济收入的影响。
2 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现状
当前,我国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促使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对于疫病防控方面依旧存在较多问题。
首先,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控意识较弱。随着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推动当地的农村居民从传统的散养养殖向着规模化养殖方向转变。但是部分养殖人员在进行规模化养殖工作的过程中,一味地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减少养殖成本,对于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在牛羊疫病后期才采取用药等措施,但基本已经为时已晚,牛羊的病情会进一步加重,且传播范围会不断扩大。最终导致疫病暴发,不合理的防控手段会对养殖场的经济收益造成严重影响。对此,要对养殖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场地的干净卫生。
其次,人员技术水平低。随着市场对肉质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养殖行业的经济收益不断提高。部分非专业人员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盲目投入到养殖行业中。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对于疫病的防控意识差,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导致养殖场地出现大量的疫病,造成严重的牛羊死亡率。而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在发生疫病后也不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各项防疫措施也无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导致防疫工作的开展效果差。
3 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
3.1 科学规划场地,保证场地清洁
在开展牛羊养殖工作中,对于疫病的防控工作要重点关注寄生虫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细菌性疾病的管理。为有效对疫病进行预防,在养殖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建造符合国家标准的养殖场,科学规范地开展工作,为牛羊养殖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在建造期间,严格按照养殖标准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在满足动物基本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养殖场地的干净卫生。通常情况下,养殖场地的位置要远离人口密集、屠宰场和交通干道等区域,但是也要保证交通的便捷性,周围具备充足的水源,以此满足养殖需求。对于生产区域的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展,合理划分生活区域和养殖区域,并保证各个区域之间的独立性,避免因某一区域发生问题,给其他区域造成影响。在养殖场地中设置消毒通道,配备充足的隔离空间,对于感染疫病的动物进行及时的隔离,加强对场地的消毒,避免疫病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动物的死亡率。在合理的位置设置适合动物运动的场地,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养殖密度,同时还能保证动物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1]。
随着牛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数量增加,养殖人员如果无法有效对环境卫生进行管理,会进一步增加动物感染疫病的概率,扩大病毒的传播范围,提高蔓延速度。因此,在日常的养殖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加大对场地卫生情况的重视,注重对场地的消毒管理,对产生疫病的地区进行彻底消毒,保证养殖环境的干净整洁。对于饮水槽和食槽也要进行及时清理,避免饲料出现变质的情况,保证饮用水的干净,防止由于饮入不干净的水源而感染细菌疾病。场地管理人员要深入落实场地卫生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消毒计划,定期开展消毒活动,根据养殖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消毒产品和消毒方式,提升消毒的效果。春天和夏天是感染疫病的高发季节,这段时间需要保证卫生消毒工作的效果,促进全面性和整体性的消毒工作,不仅要定期喷洒消毒液,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使用消毒剂,以此提升养殖场地内的衛生情况。场地内部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也必须做到定期消毒,积极引进先进的消毒设备,更新老旧设备,保证消毒工作开展的效果。进出养殖场地的人员以及车辆也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卫生消毒规定,避免带有病原体人员进入养殖场。
3.2 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人员技术
大规模的牛羊养殖,为提高疫病预防工作开展的效果,可根据不同疫病的特性采取对应的措施,实行封闭化的管理模式。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车辆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外来物种的引进,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如需引进外来品种,要注重从正规的种畜场引进,保证种群来自非疫区,并对外来品种进行检疫隔离工作,确保引进品种的健康,并且严格按照安全隔离期满后才能放入养殖场地进行养殖。在对牛羊进行饲养中,需要对生长情况进行重点关注,根据生长需求,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提升免疫能力以及抵抗外来疾病的水平。保证养殖场地长期处于干净清洁的环境下,避免垫草出现腐烂的问题,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场地环境进行检查,定期对垫草进行更换,减少疫病传播的途径,最大程度地缩减疫病生产传播的空间,对疫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为提升养殖人员对疫病进行防控的意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宣传教育的责任,定期开展疫病控制指导教育,提高养殖人员对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视以及对疫病进行处理的措施。例如,可邀请专家召开讲座,宣传疫病防控对于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促使养殖人员在面对疫病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切断传染源,避免出现大范围的传播。及时寻求相关专家的帮助,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疫病进行有效处理,降低发生大规模死亡的概率。在养殖工作中,要定期开展检验工作,检查该地区的养殖场地对疫病防控的措施是否到位,各项消毒设施是否完善,通过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当地养殖人员对养殖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提升疫病防控的意识,有效降低牛羊感染疫病的死亡率。科学合理的喂养方式,还能提升牛羊的生产率,推动养殖场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当地政府也要落实防疫制度,监督养殖人员按照防疫标准开展工作,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加把控,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
3.3 增加资金投入,规范接种程序
资金问题一直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难题,由于资金不充足,导致无法及时引进外界的先进设备,对于基础设备和专业技术的不完善,使其难以对动物疫病进行有效的控制。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要加大对养殖行业的重视,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落实资金补贴,解决养殖场资金问题的困境,提高引进先进设备,配备完善防疫手段的能力,提高牛羊养殖场地的环境安全。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聘请行业内专业人士对防疫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对于牛羊的粪便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减少疫病发生的概率,提升养殖环境的安全性。对牛羊的生长环境进行详细记录,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原因,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例如,妊娠羊感染了布鲁氏菌病,会出现流产或生殖器官感染的问题,养殖人员如果能对动物情况进行仔细记录,会很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阻断源头,避免疫病出现大范围的传播。
由于传染性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对于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影响,不仅会增加牛羊的死亡率,同时还会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收入。因此,在养殖工作中应根据当前的常见疫病,严格落实传染性疾病免疫接种的工作,结合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特点的传播情况,对接种程序进行制定,通过进行科学有效的免疫接种,牛羊可产生抗体,增强对疫病的抵抗能力,减少疫病感染的概率。目前,疫苗接种主要有肌内注射、口服、滴鼻等多种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接种方式。在接种过程中,要注重疫苗的选择,保证所选药物是正规厂家生产,且在有效期内,对包装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破损和密封不严的情况。疫苗运输过程中应处于低温状态,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确保疫苗的效果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我国的疫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疫苗的接种工作依旧存在一系列问题。当前接种的疫苗的免疫期较短,且可以预防的疾病单一,给养殖工作增加了投入成本和人力负担。对此,我国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疫苗的研究,不断延长疫苗的有效期,增加防治疾病的种类,推动规模化养殖行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养殖行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此外,绵羊痘病毒能够对牛羊的机体进行刺激,从而产生免疫细胞。且产生的细胞具有极强的免疫性。研究人员可针对上述病毒的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出具有更强免疫性的疫苗,甚至可以通过将不同种类的病毒进行结合,从而研究能够抵抗多种疫病的药物,减少养殖行业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为养殖行业提供充足的疫病防治保障[3]。
4 牛羊养殖场疫病常用技术
4.1 科学检疫技术
由于养殖场地的密度相对较大,在群体中一旦出现个体感染疫病,会快速地蔓延。对此,在牛羊养殖中需要落实检疫技术,定期对养殖场地的牛羊进行科学有效的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存在感染或抗体不达标的动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发病牛羊进行隔离,对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避免疫病出现大范围传播。在检疫工作开展中,对牛羊的饮食情况和生产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根据不同的疫病种类,选择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在检查过程中遇到无法自行处理的情况,应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采取无害化处理,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4.2 牛羊保定技术
通过对牛羊进行保定处理,能够对群体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也是进行疫苗接种的关键环节。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务必保证牛羊处于自然状态下,确保工作开展效果的准确性。当前保定技术使用的方法较多,需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围抱保定法,该种方式使用双手对牛羊的后部或前胸进行围抱。但是围抱保定法只能用于体型较小的牛羊,对于成年牛羊则难以使用。徒手保定法,一只手抓住牛角或羊角,一只手抓住鼻角部分,从而对动物进行固定,该种方式主要用于犊牛或是成年的母羊。器械绑定法是目前常用的保定方式,主要是利用专业的器械对牛羊进行固定,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乱动的问题。卧倒保定法,将脚部进行固定后,绕过身体的各个部位到后方,通过做成一个环套进行固定,该种方式适用于公牛或繁殖母牛外科手术的操作中运用。
4.3 体温测量
在进行疫病防控工作中,通过对牛羊的温度进行测量,根据温度高低能够判断是否感染疾病。通常情况下健康的体温维持在38~40℃,在剧烈运动后或是大量饮用水,会促使温度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在牛羊体温测量工作中,要确保牛羊在休息稳定后进行测量,以保证体温的准确性。同时,体温在早晚也会发生一定变化,一般上午的体温相对于下午的体温高,但是温度差一般不会超过1℃。测量工作可在早上8点左右或下午4点左右进行,通过2次的测量结果,观察体温的差异。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牛羊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加强对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视,及时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对流行疾病的研究,熟练掌握各类疫病的特点及传播方式,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疫病进行防控,防止由于工作不到位而造成大范围的传播。以提高养殖场抵抗重大疾病的能力,降低养殖场牛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推动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努尔阿里·热合吾提艾力,库拉依夏·哈盼.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初探[J].畜禽业,2021,32(9):50+52.
[2] 张义双,金振华,张备,等.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措施及常用技术[J].现代畜牧兽医,2022(7):76-79.
[3] 寇生强.提升牛羊动物疫病防控成效的措施探讨[J].畜禽业,2022,33(1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