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2024-06-06张敏
张敏
摘要: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如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美术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享受精神、启发智慧的过程?这正是我从教以来一直探索的,课堂的生命力萌芽于美术的魅力,勃发于精彩的“思维”,延续在生活的“点滴”间。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生命力
当学生来到美术课堂,感受的是生命的活力,想象的奔驰;体验的是与他息息相关的生命律动,而不是简单的作画技巧,名画的欣赏。只有在生命的课堂,才能展现学生生命的亮点。
一、通过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展示美术学习的魅力
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的综合素质。归根到底,美育要服务于生活、回归生活。日本藤泽典明教授说:“我们通过美术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协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作画技巧,更要给美术知识注入生命,让美术知识因此而鲜活。这就是要让美术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创设和渲染美的、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氛围,就能将美术知识教学融入到艺术活动中,把课堂变成智慧宫、科技园、演讲厅和挑战平台,让课堂成为“阳光地带”“动感地带”“情感地带”,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到美术学习对于生命过程的价值和意义。
二、设计综合性的美术学习活动,捕捉学生思维的生命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教师在活动中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带领学生去赏听音乐、品味绘画、阅读文学、观摩戏剧等,只有组织大量实践性课外艺术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
例如,在线造型绘画训练中不拘泥于造型表现的准确。首先,从“线”是人类表达最便捷的形式导入,从远古岩壁绘画到科学家的实验记录,从示意图到表演分镜头,从艺术家的构思草图到最后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从多重角度体会,理解“线”不仅仅是绘画的表达方式,还是一种最简洁的语言,用以向人们诉说、传达信息。课堂中围绕“线”展开联想游戏,滴水连线,洒水作画,通过线条绘制联想出简单形体,再由简单形体联想创作故事,最后引导学生把这联想的过程通过“线”来表达。通过对线的再认识、再创作、再应用,展现出线条的美感,更好地让学生去体验线条的魅力。线造型绘画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激情,还可以用于低段学生的班队活动中,如“牵线搭桥”“线连儿歌”“用线成画——速画比赛”;用于数学学习中,如“认识线段”“描绘线的形式”“比较线的形态”;可以用来开展一次融合语文、数学、美术的综合学习活动。
三、运用教学智慧,完成学生心中最美的“画”
(一)充分运用语言艺术,化平凡为神奇
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使学生在完善中学到许多东西。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教学《水果王国》中,一个女生把葡萄一颗颗摆放得整整齐齐,就像一个倒三角;葡萄与葡萄之间也并没有枝柄的连接,倒像是圆圈排列。我对这个女生说:“你画得非常棒。这棵葡萄树肯定是一棵优质的葡萄树,所以结出了更优质的葡萄,让人一看到就很喜欢。”
(二)珍惜学生的作品,给予学生最合适的评价
作业展示是一条适合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通过不同个性、色彩作品的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无论是绘画练习,还是手工制作,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设置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作品作出积极的评价。例如,进行泥塑动物练习时,经常有学生捏出一些“四不像”来,对此我也给予了肯定,激发学生继续创作的热情,并在课堂小结環节中进行全班作品展示。这样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采用新的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的生命亮点得以延伸
如一年级下册《拼拼画画》中,我主要运用“看看、想想、做做、玩玩”的快乐教学法,辅助采用“伙伴合作, 由小变大的教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变小魔术的方式引入,这样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很巧妙地导入新课。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我从纸箱中拿取一些废弃物品,并通过撕、画、拼、贴等方法完成一幅作品。之后,让学生经过认识、理解、选择、组合的方式,再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画。在学生明确了实际作业后,除了进行个别辅导外,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追求新颖、独特,彰显自己的的风格。把学生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起来,邀请教师共同参与,增加师生的情感。最后提出呼吁,“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明本堂课用意。
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让课堂每天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是我们美术教师应当不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