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4-06-06陈金花

关键词:教育合力协同育人双减

陈金花

摘要:“双减”政策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双减”政策的落地需要家校社同心、同向、同行。2022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强化了中小学开展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旨在建构“学校主体、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模式。家校社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家校社    协同育人   教育合力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落实“双减”政策,需要学校教育教学创新升级,也需要家长教育理念升级迭代,社会提供相关的教育支持和条件保障,理解、支持学校,做好“双减”有关工作,营造家校设协同育人新局面。

《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对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职进行明确“分工”:学校要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用好社会育人资源,主动加强同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家长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活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大课堂对子女教育的重要作用;社会要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净化社会育人环境。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明确规定: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连接,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升华,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家、校、社分割的状态,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格局。

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美家校合作联盟研究中心主任Epstein提出的交叠影响域理论,提倡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建立一种以儿童为中心、基于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建立起来的平等、健康的新型伙伴关系。通过发展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来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家庭参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学业成功。[1]此外,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环境要素。[2]当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时,学生最容易取得学业成功和最佳发展结果。毋庸置疑,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紧密合作而构建的协同育人体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理論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认为,是“生活即教育”,即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生活便是教育。

二、构建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一)学校层面,严格落实“双减”政策,采取多方举措,减轻学生压力,确保减负增效。“双减”背景下,做好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1.优化作业设计,从学生的兴趣与全面发展目标出发,优化作业布置形式,设计基础、挑战性分层作业,更多地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类作业,给予学生更好的作业体验,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2.利用班队会课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等主题班会,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确保学生心理健康。

3.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开设校园广播、班级墙报、心愿树等专栏,开展绘手抄报、书画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收获更大的成就感与价值感。

(二)家长层面,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成才观,引导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

1.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成才观,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健康身心发展。家长要与孩子多沟通,注重倾听、共情,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从思想和行动上给予其正确的引导。

2.引导家长主动协同学校教育,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互动等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邀请家长进行职业介绍,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职业生涯规划,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三)社会层面,社校联动,充分发挥地域社区、社会资源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

1.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利用社区周围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初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邀请优秀校友、行业成功人士等到学校开展以安全、生涯规划、生存技能、阅读、爱国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优秀人士,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张俊,吴重涵,王梅雾,等.面向实践的家校合作指导理论——交叠影响域理论综述[J].教育学月刊,2019(5):3-12.

[2]杨彩霞,张玲玲,郑党.学前儿童家庭德育的有效路径——基于中国儿童中心家园(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探讨[J].中华家教,2021(4):74-80.

猜你喜欢

教育合力协同育人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例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案例
为心灵安个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