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养立意下对中考改革后教师命题素养提升的思考

2024-06-05李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5期
关键词:命题中考素养

李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教学改革、育人方式改革、中考命题改革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建立考试命题评估制度等要求。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倡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发展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推进育人方式转变,黑龙江省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五四”学制初中学生和2023年秋季入学的“六三”学制初中学生开始启动实施中考综合改革,2026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将按照中考综合改革政策执行。因此,进一步探索核心素养立意的课堂教学、作业与命题模式,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评价内容体系出发,研究中考命题改革的趋势,提升教师的命题素养便成为学校与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从教研部门、学校与教师三个层面开辟教师命题素养提升的途径:

从外部推力层面:教研部门应开展效果显著的分类分层命题专项能力提升培训。依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出台的《黑龙江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方案(试行)》指导精神,一方面建立健全命题人员遴选制度,及时发现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人员吸收到命题教师专业库中,逐步建立一支素质高、实力强、后备力量充足的命题教师队伍。同时,要动态把握命题人员层次与结构,多渠道探索组建学科命题专家库,采取结合讲座、沙龙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提升命题人员的命题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在省学业水平调研测试的基础上,依据市、区学科质量监测结果,定期且阶段性地通过命题、说题及评题等方式,及时向学校的各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等进行专题培训,在其辐射作用下,使各学校教师充分认识到目前自身在命题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从中间链接层面:基于本校实际,开展不断完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命题经验的循证研究。在中考改革的背景下,在分析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校应开展以提升教师命题素养为主题的循证研究。首先,分析中考命题趋势,调整命题考核思路,建立基于素养立意的命题思路。组建各学科的研究团队,研究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目前作业、命题设计与中考改革要求的差距,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针对提升教师命题素养的专题培训。其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命题素养研究的关键领域,将学科教师在命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领域,使命题素养研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综合分析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形成实证链条效应,从而进一步分析教师命题能力的变化。最后,确立教师命题研究的基本依据与流程。通过备课组研修确定命题性质,确立命题目标;梳理命题范围、检测内容以及命题具体要求。根据命题要求,制定双向细目表,并建立评分标准;针对学生学情预估测试期望值,以便控制命题的难度。分类分层开发试题,进行试卷的编制。对学生测试后的答卷反馈以及相关诊断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从内生动力层面:教师应积极探索基于问题导向、深度思维的教育教学与个性化作业模式。从思想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理解中考改革及省级统一命题的意义与价值,充分落实“五育”并举的培养要求,秉持素养立意命题思想,摒弃原有不合时宜的命题考核思路,找到自身在命题能力方面的短板,从考知识向考素养方向转变,使学科命题致力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形成的核心素养。从行动上,走出“经验主义”与“拿来主义”的舒适区,审视教学目标与学生个性化学习之间的差距,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采取跨学科作业、调研报告、课题研究、实地调查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思维能力的提高,以适应中考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编辑/陆鹤鸣

猜你喜欢

命题中考素养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下一站命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