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新支点:大规模设备更新与以旧换新
2024-06-05朱克力
朱克力
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我国将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七大领域推动设备更新,有望形成年规模5万亿以上的巨大市场,汽车、家电等更新换代也有望释放万亿元规模市场潜力。近日,《江苏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提出力争到2027年,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科教、文旅、医疗、能源环境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左右;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大幅提高,高质量耐用消费品市场份额显著增加,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能够促进企业技术改进和生产效率提升,是推动产业消费双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激励,将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市场。因此,可视之为当前经济环境下扩大内需的新支点,正为经济稳定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本轮政策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结合起来,体现出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刻认识,从而促进存量优化、增量提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能转换蓄力赋能。一方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可实现对现有生产设备的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通过设备更新,企业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释放新质生产力,提高产业链整体水平。这对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制造业来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可鼓励消费者加快更新换代,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稳定和消费升级,带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领域需求拓展。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设备更新,同时作用于消费和投资两个领域,是供需两侧同向发力——通过提升消费质量和效率,激发消费需求,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发展,有助于实现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进一步平衡。这套组合拳不仅能激发消费和投资的潜力,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更稳定、更长期增长。
“以旧换新”激发存量消费活力
时隔1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再次启动,传递出重要信号。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是对当前消费市场潜力的一次重要激活。在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稳定和扩大内需,对经济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以旧换新”可激发存量消费活力,有效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动力。
对消费者而言,很多家庭耐用品即将进入换新周期,但考虑到更换成本高还在继续使用。“以旧换新”加速了这些需求的兑现,直接降低了家庭对高品质消费品的获取成本,增加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提高生活品质,进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对企业而言,“以旧换新”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这一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迭代来提升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企业不得不紧跟市场需求,研发绿色化、智能化的新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还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如废旧产品回收处理、二手商品交易、商品再制造等,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绿色发展视角来看,“以旧换新”可实现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发展。通过鼓励消费者更换老旧高耗能产品,可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同时,推动相关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从国际贸易视角来看,“以旧换新”可产生积极外溢效应。目前,国内市场对高质量、智能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企业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能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地位。
“以旧换新”并不是对当下短期经济的简单施策,而是具有中长期的战略布局意义。汽车行业眼下反应迅速,不少车企推出“以旧换新”的促销叠加新举措,包括置换补贴、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更便捷的置换流程等,降低换车成本,提高购车体验,以期扩大销售、扩张市场份额,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作为大宗消费品,汽车的更新换代对于经济拉动作用尤为显著。现在国内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庞大的基数也昭示着“以旧换新”的巨大市场潜力。据业内测算,今年乘用车的消费增量将有40%会来自于“以旧换新”,相当于1000万辆。这样的数字不仅体现了市场的广阔性,也反映出了消费者对于汽车更新换代的需求非常迫切。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一方面会加速整个汽车市场新陈代谢,加快车企产品更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也将加剧市场竞争,车企需要在产品服务、价格调整、智能化研发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吸引更多消费者。市场竞争加剧,势必推动整个行业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促进效率提升,让更优质的企业能脱颖而出。
因地制宜打好政策组合拳
对于万亿“以旧换新”大市场,国家政策起方向性的引导作用,各地要因地制宜推出落地细则,综合考虑自身的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政策引导、服务体系建设、消费者教育、金融服务创新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努力,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推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
充分理解中央政策深义。不仅是促进消费的短期措施,还是一项中长期的重要手段,意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各地不仅要考虑短期的消费促进效果,更要着眼于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充分利用本地区产业基础,发展与“以旧换新”相关的新兴产业,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如某些汽车产业大省,可通过政策引导等手段,在鼓励车企开展以旧换新活动的同时,优化流通、注册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刺激汽车消费市场的活力。
深入分析本地消费市场的特点和需求,识别真实存在的消费潜力。如大城市可侧重鼓励高端消费、绿色消费,并结合城市更新、垃圾分类等政策,提升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自觉参与到以旧换新活动中来,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確保政策顺利实施并最大化其经济效益。
注重政策之间的协同配合。可与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结合起来,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发展,避免不同政策之间效应抵消。加强市场监管,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如家电和家装消费品领域,引导构建以旧换新服务体系,通过政府支持和企业合作,建立便捷的家电回收网络和家装更新服务平台,提供专业的评估、回收和更新服务,同时加强对废旧产品回收利用的监管,确保回收的旧产品得到合理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提升实际消费能力。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整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居民收入,解决民生后顾之忧,为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消费信贷服务。通过降低贷款门槛、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等方式,减轻企业“设备更新”、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的经济压力。
(作者系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
责任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