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4-06-04乔纪龙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专项竞赛篮球

乔纪龙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1 《篮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与定位

《篮球专项理论与实践》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课前“学”(暴露问题)、课中“练”(解决问题)、课后“思”(优化方案)与“拓”(丰富应用)的“学练思拓”能力训练模式,运用“四练、三评、三讲”的三阶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分组教学等教学方法,线上线下混合开展篮球专项课程的教学。通过对篮球运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战术、规则裁判法等内容的系统教学,培养懂篮球、会教学、能训练、善竞赛、有担当的篮球方向应用型人才,解决传统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偏重技术、淡化理论、弱化素质、教学方法陈旧、实践能力表层化、考核方式单一化、课程思政融入机械化等教学“痛点”。

2 “学练思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

2.1 创新教学理念与思路

《篮球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OBE”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的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融入课程思政,发挥篮球专项课程价值引领的育人功能。形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选择“知、能、用、研”的分阶、分层、分类的教学内容与资源,运用“四练、三评、三讲”的三阶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分组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遵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多维考核评价体系,采用课前“学”、课中“练”、课后“思、拓”四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篮球专项课程的教学。

2.2 遵循“产出导向”理念,构建可达成的教学目标

针对体育专业学生基本技术差异较大、理论学习不自信、学习动力不足、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情怀不够浓厚等问题,从知识、能力、素质、思政四个方面制定教学目标。

2.3 秉承“学生中心”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2.3.1 知、能、用、研——分阶式教学内容

本课程从教学内容体系前沿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入手,从能力培养角度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知、能、用、研的分阶式教学内容主线,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篮球专项课程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一览表

2.3.2 多阶、多元、多向——差异化教学资源

基于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目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现有教学资源不能满足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生需求的问题,本课程搭建了多阶、多元、多向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分为低阶必学内容与高阶选学内容,每阶内容包含本课程相关研究论著及其他影音资料,体现出学习难度、学习深度、学习习惯和目标的差异。

2.4 篮球专项课程教学方法

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解决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挑战精神、无法持续深入学习的问题,本课程采用了“四练、三评、三讲”的三阶教学方法。通过四次练习逐步暴露不同问题,进行三次评价引导学生梳理问题根源,再采用三次递进讲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体验式教学、分组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2.5 把握“授技育人”理念,改进教学过程设计

篮球专项课程无论是基本技术教学还是战术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其中,课中部分又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采用“学练思拓”能力训练模式,分别为:课前“学”(暴露问题)、课中“练”(解决方案)、课后“思”(优化方案)与“拓”(知识迁移)。

2.6 倡导“持续改进”理念,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考核方式的转变,以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和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融入思政元素三位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多维度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凸显课程的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考核内容和所占比例分别为:平时成绩(4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智慧树平台安排的学习以及打卡内容、课程思政考核)、基本理论知识(20%)、技术(40%,包括技术评定、竞赛成绩、实践能力)。

3 “学练思拓”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3.1 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三全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关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大纲为理论指导依据,尊重高校学生的现实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其将知识学习、实践经验、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其综合能力。

3.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体育教育专业大一学生,本课教师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设定教学目标,确定了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掌握掩护配合的概念、分类以及技术动作特点,理解掩护的分类掌握反掩护的概念与配合方法和路线;能力目标:通过线上观看视频、分组探讨,以及线下答疑、尝试练习、教师纠错、实践、互评,使学生懂得掩护配合的攻防含义,做到动作标准规范,并具备执行战术的能力,能举一反三合理设计针对性的反掩护配合的训练方法;素质目标:使学生能在课堂学习与训练中建立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自信合作的精神,做到善于沟通、积极配合。

3.3 课程思政融入

3.3.1 课程思政内容

在裁判的要求和规则范围内进行掩护配合,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3.3.2 课程思政实施

讲解示范反掩护配合时重点强调运动规则,违反规则就会判进攻犯规。掩护和被掩护队员之间的配合和传球时机决定了掩护的质量和成功率,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4 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采用百分制,考核内容和所占比例分别为:平时成绩(4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智慧树平台学习以及打卡内容)、课程思政(10%)、基本理论知识(10%)、技术(30%)、实践能力(10%)。教学反思外延了课堂学习时间,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

3.5 取得的效果

3.5.1 形成积极学习创新氛围,篮球竞赛成绩优异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了学生创新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解决了学生篮球课程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的问题,系统建立了学生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训练、竞赛、科研和裁判工作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学生满意度及督导专家满意度均达到97%以上,篮球学生课堂以及早操的出勤率保持在98%,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竞赛成绩一直排在湖北省同类高校前列,2018年创历史地获得CUBA体教组冠军的优异成绩。

3.5.2 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构建课堂教学、训练、竞赛、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实践教学:大一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大二以“教学+训练”为主线,大三以“教学+训练+竞赛”为主线,大四以实习与毕业设计为主线。同时,用竞赛开启学生的第二课堂,以赛代练,以赛促练。课程实施以来,篮球专项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连续承担湖北省耐克高中联赛和凯迪拉克初中联赛的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参与湖北省高校篮球联赛的竞赛工作,为周边十余所高校和周边的企事业单位的篮球竞赛工作提供裁判及教练指导服务。

3.5.3 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取得双丰收

2018—2021年共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立项1项、省级立项4项,均已结题;2019年篮球专项学生获得校级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2020年教学团队《篮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课程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2022年教学团队参加校级教学技能大赛获二等奖;2023年被评为湖北省一流课程,“高等体育院校篮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批立项。

4 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本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在教学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和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4.1 改革效果显著,校内覆盖广

学校实施篮球专项课程考试改革以来,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开展有关课程教学实践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应用于体教专业。专项选项人数逐年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学校实践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4.2 以交流促辐射,以共享扩效应

本研究的实践效果受到多所院校和专家的一致肯定,认为本课程教学模式理念先进、目标清晰、模式新颖,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应用性,先后与湖北省篮协、上海呈康体育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效显著。

5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线上课程的准备过程以及课后拓展阶段信息化手段还需进一步优化。从教学环境设计到教学计划设计再到实践课程设计,教师需要以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继续探索更适合学生课后拓展的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专项竞赛篮球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