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改革研究

2024-06-04倪德财

公关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管理

倪德财

摘要:新时代教育改革以培养人才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民辦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管理中,应当从实际需求出发,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本文主要从课内外一体化概念入手,阐述了课内外一体化管理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增加资金投入,建设高水准体育设施,保证课内外体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时间加快体育社团构建等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培养健康体魄。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外内一体化;管理;改革

引言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受到公众的关注。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中,要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出发,对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进行改革。课内外一体化兼顾了学生体育课内知识的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参与,丰富了学生业余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随着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推进,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

一、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概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青少年在身高、体重等指标上上升明显,反映了经济发展带来物质条件的提升。近年来高校体育成绩测试时,广大青少年在耐力、心肺指标、肌肉力量等整体身体素质上下降明显,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青少年身体素质不断下滑的现状,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所谓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就是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教学两者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相比传统体育教学课内与课外相脱节的问题,课内外一体化兼顾了学生的体育教学,又将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纳入到体育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类型,增加学生业余时间的体育锻炼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的现代高素质人才[1]。

二、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外内一体化管理意义

(一)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一直被教育界所忽视,除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也与我们对于人才的片面要求有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追求也更为丰富,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幸福感。民办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开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体育教学改革。传统体育教学要不就是大量枯燥理论知识学习,学生缺乏兴趣,要不就是直接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学生没有接受系统性体育培训,不知如何从健康角度开展体育运动。课内外一体化管理,调整了原有教学模式与方法,淡化了应试色彩,围绕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展开教学改革,是对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回应。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和培养,从健康与休闲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身体运动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

体育课程要想发挥强身健体的作用,首先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对于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来说,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学方式僵化,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多数学生更多将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面对,没有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根据学校体育设施情况及体育运动项目种类,增加一些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体育运动种类,如跆拳道、武术、瑜伽、街舞等,这些体育运动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影响力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除了课上学习外,学生还可以在课后自发组织兴趣活动小组,广泛交流学习心得,将体育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既能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使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有了积极的认识[2]。

(三)提升了课堂教学工作的覆盖效果

对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了更好的延伸,学生参与体育知识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很多课外活动,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高校体育课程课时有限,因此学生多数体育运动时间安排在课余休闲时间,有限的课堂教育时间与充足的课余休息时间无法统一起来,导致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无法提升,缺乏专业指导,课余运动种类与专业性无法体现。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适合学生休闲娱乐的体育运动,围绕掌握技术和提升技能的基本目标,采取分类化的指导。在课余体育互动开展中,教师围绕课内教学,对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运动训练课程、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不同的方式让不同的学生自身个性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学生自身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也得到全面提升。

(四)提高大学体育设施利用率

在全面健身热潮下,各高校纷纷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力度,一批专业体育场馆投入使用,提高了体育基础设施水平。对于高校来说,大批体育专业场馆并未真正得到有效利用,其中一些体育场馆长期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就是将高校体育教学重心从课外转向课内、课外并重。除了课内教学外,在课外时间,安排学生适当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举办多种形式的运动会,以俱乐部的形式定期召开体育活动,将高校闲置的体育场馆利用起来,这样提高了大学体育场馆的利用率,避免了资源的闲置。

三、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问题

(一)资金与体育设施不足

民办高校由于采用市场化办学理念,高校运营成本主要由自己筹集资金,因此相比普通公立大学,存在教育经费投入有限的问题。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必然需要一定的课外体育活动支撑,并且配备一定的体育场馆服务。民办高校虽然建设了一批高质量体育场馆,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需求,但是体育场馆的日常运营成本较高,影响了民办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一些体育器材价格高昂,还需要定期维护更新,这对民办高校的资金压力较大,对于主要依靠学生学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民办高校来说,举办课外体育教学面临资金压力问题。此外,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就要在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上拓展科目,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类型,一些民办高校体育场馆数量及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体育设施种类及数量上还存在不足。

(二)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体育运动种类众多,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体育项目选择上也带有个人色彩。现有的课内外体育教学一体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沿用了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常见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和羽毛球,但是很多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游泳、拳击、太极等项目。随着现代体育运动范围的扩展,增加了一些锻炼学生思维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象棋、围棋、桥牌等益智类体育项目,而目前高校更关注锻炼身体类体育运动。在教学环节,教师将更多时间放在体育运动动作及运动技巧讲解上,学生能够系统学习体育知识的时间更少。从短期看,学生的体育成绩有较大提升,但是从体育教学看,学生并未真正学习到体育项目的内涵,也不利于养成正确的体育观,对于培养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也存在负面影响。

(三)未能充分运用课外体育时间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是未来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很多民办高校都开始尝试进行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但是很多高校都仅仅评价考核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对于早操、节假日体育、课间操等这一类课外活动未能充分重视,未能将其纳入评价体系中。课内外一体化的初衷就是解决课内体育课时不足,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增加学生体育运动时间,但是由于缺乏组织与考核,多数学生在课外时间对于体育运动重视不足。一些民办高校没有从作息时间、体育场馆开放、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与课外教学相匹配,导致课外体育时间利用效果不佳[3]。

(四)传统体育教学影响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改革

在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改革中,现有教育思想影响着多数教师,在传统思维影响下,教师很难真正接受新的体育教学模式。部分体育教师更习惯在课内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对于课外体育的认识不到位。对于学生来说,传统体育教学中,课内占据了主要教学时间,但是内容脱离学生实际需求,而学生在课外体育运动时,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专业性,需求与教学不匹配,导致体育教学效果不佳。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改革,从学生角度来说,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范围与空间,但是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从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课后辅导等多个维度革新,客观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任务,导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四、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改革措施

(一)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民办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民众对于高等教育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一批民办高校在办学质量上提升明显。在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改革中,必须重视资金投入,提高体育设施建设水平。要在民办高校办学资金中,设置专门的体育运动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表,按照固定比例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在教师聘请、课程设置、运动器材管理、场馆维护等方面加大投入。要针对现有体育场馆数量少、功能单一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新建、扩建、改建现有体育场馆,增加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场馆类别,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改革推进,学生在课外体育项目上对于硬件设施的需求会逐渐增加,因此,完善场馆建设,提高体育设施建设水平,有助于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实施。

(二)保证课内外体育教学活动的合理性

对传统体育教学活动而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具备诸多优势,一方面,其可以丰富体育教学资源,让体育教学活动变得更为有趣。当前,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都存在体育器材种类少,体育场地面积不够大,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等问题。倘若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够开展集中体育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体育教学资源是一种弥补。另外,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保证体育活动的多样性,除了羽毛球、篮球等可以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外,还可以组织棋类等益智类体育项目,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能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观。

(三)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时间

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方向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往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就是课时有限,学生参与体育时间无法得到保障,更多以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课外活动为主。课内外一体化改革能够得到高校的认可,主要就是在原有体育课时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加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较少,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体育项目,也缺乏组织者。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下,高校适当组织学生参与早操、运动会、体育比赛等多种体育活动,让充足的课余成为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在原有的课外体育运动基础上,通过灵活的课内外教学,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体育运动的机会,丰富课外体育休闲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打破传统格局,加快体育社团化构建

建立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社团或者俱乐部,是看展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措施之一。根据民办高校体育教学需求,建立符合学生兴趣的各种体育社团,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机互补。一方面,构建必修项目体育社团。所谓必修项目社团是以常见的现代体育项目与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社团,鼓励教师到相关社团中为社团成员学生开展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和指导活动,从而有利于学生熟悉体育课堂流程,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构建选修项目体育社团。所谓选修项目体育社团是以时尚体育项目、越野体育项目与冒险体育项目等为主的体育社团。近几年,学校鼓励新兴体育运动形式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体育教学,因此,选修项目体育社团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兴趣发展,也能把一体化教学从限制性的课堂拓展到无限性的课外时空。

结语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在实行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难題,但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内外一体化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从而有效提高高校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本文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2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管理研究与改革专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3JGZX01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尹方波.民办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思考[J].考试周刊,2017(82):139.

[2]高鹏.吉林省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9):56-59.

[3]唐阳成. 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构建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21(20):38-39.

(作者单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体育部)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改革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改革创新(二)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