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

2024-06-03牛月甄峰宁雷顾思浩

人民黄河 2024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牛月 甄峰 宁雷 顾思浩

摘 要:兰西城市群是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为给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推进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参考,对该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空间保障能力、产业支撑水平、环境承载能力等已有研究进行梳理,阐述了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联系,通过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框架,建立城市群由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向“ 生态-经济-社会” 复合系统功能转化的路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重点在于:保障生态系统支持服务功能,以筑牢一体化地缘环境基础;发挥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以破解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约束;释放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潜力,以加快自然资本绿色价值转化;赋能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以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等。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转化;研究框架;兰西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062.2;F124.5;X2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 j.issn.1000-1379.2024.04.002

引用格式:牛月,甄峰,宁雷,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J].人民黄河,2024,46(4):8-14.

2019 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1] ,这是黄河治理史上的里程碑[2] 。2018 年3 月,《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兰州-西宁城市群(简称兰西城市群)包括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共9 个市州的39 个县区。2020 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推进兰西城市群发展、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等为兰西城市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完善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自然资本绿色价值转化提供了法规保障。

兰西城市群是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同时,兰西城市群是西北地区2 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胡焕庸线” 以西唯一的跨省域城市群[3]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兰西城市群总人口1 274 万人,在黄河上游地区的3 个城市群中,人口数量最多[4] ,兰州和西宁2 个中心城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83.1%和78.63%。兰西城市群资源较为丰富、交通便利,是聚集甘肃、青海两省及周边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区域经济生产要素和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核心区。兰西城市群也是承载和弘扬黄河文化、促进西部多民族繁荣团结的重要区域。兰西城市群位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之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和三江源头重要水系的密集分布区。但是,长期以来兰西城市群的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水平不高、空间结构不均等挑战,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群“整体优于部分”的效应。推动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从诸多复杂问题中识别出发展增长点,厘清驱动逻辑。此外,兰西城市群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带动地区发展的双重任务,其高质量发展在思路和路径上有别于我国其他城市群。本文将兰西城市群视为复合生态系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现状基础、优势潜力和目标,构建了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的研究框架,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推进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参考。

1 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研究现状

1.1 研究内容

1)基础条件。我国学者较早关注到了该区域整合发展的重要性[5-6] ,认为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积淀、日益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区域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和城市空间拓展的相向延伸等,为兰西城市群整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7] 。但是,兰西城市群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不一[8] ,中心城市辐射涓滴能力不强、交通可达性较差[9] ,城镇间的经济联系有明显的地域临近性[10] 等,导致兰西城市群目前仍处于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

2)空间保障能力。目前,兰西城市群空间结构总体以兰州、西宁为中心,呈现东强西弱的“菱形+哑铃状”空间发展格局[11] ,“核心-边缘”的结构模式明显,“点-轴-面”的演化进程缓慢[12-13] 。城镇空间发育成熟度较低[14] 、城市化空间关联弱[15] 等问题制约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协同保护[16] 。因此,应通过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地位、完善区域等级规模、构建产业分布新格局等方式优化空间结构[17] 。

3)产业支撑水平。兰西城市群产业空间以点状布局为主,集约化程度低,产业园区承载能力不强[18] 。目前兰西城市群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缓慢过渡的阶段,以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19] ,受“路径依赖”和资本投入有限性的约束[20] 。未来,应通过推进特色农牧业、新型工业的发展,以及重视产业技术选择、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等对产业体系进行优化[19,21-22] 。

4)环境承载能力。兰西城市群总体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波动上升的态势[23-24] ,各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发展质量差异明显[8] 。近年兰西城市群的城市建设综合品质整体持续提升,但仍处于中低水平[25] ,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均值总体呈增长态势[26]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度濒临失调状态[27] ,亟须采取污染联防共治等措施,推动兰西城市群绿色转型发展[28] 。

1.2 研究评述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兰西城市群相关研究已在基础条件、空间保障能力、产业支撑水平和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积累了一些成果。但是,在破解城市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规模主导”的认知逻辑和“经济效率优先位”的实践定式思维较为显著,而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所帶来的发展机遇、发展规律转变认识不足。研究多从空间、人口、产业等某个单一视角切入,缺少结合城市群发展主要矛盾和驱动其高质量发展关键性抓手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因此,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构建城市群新发展格局,如何挖掘生态在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中的增长潜力、提升城市群地域系统中自然资源要素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文化活力等问题值得深入讨论。

2 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联系

2.1 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202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高质量建设沿黄城市群,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兰西城市群因其特殊的自然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社会经济基础等条件,决定了其在黄河流域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其培育成支撑国土和生态安全、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城市群,是实现兰西城市群高质量与特色化发展的总要求。处理好兰西城市群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维护我国生态和国土战略安全、保障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特指要通过转换创新动力,以构建一体化的地缘环境为载体,以维护生态网络安全、破解自然约束为前提,以建立高效的资源供需匹配关系和产业分工体系为动力,满足人民高水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城市群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由《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报告》首次提出[29] 。目前,受学界和大众普遍认可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是人类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收益,即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供给服务指的是生态系统可向人类提供食物、纤维、淡水等各种物质产品的功能;调节服务指生态系统为维持人类适宜的生存环境所发挥的调节功能,如水质净化、气候调节等;支持服务是指提供其他服务所需的功能,如养分循环、能量传播等;文化服务是指为人类提供的非物质利益,包括休闲旅游、教育娱乐、社会联系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范式从最初关注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到关注“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要素的发展过程,充分揭示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类福祉之间的纽带关系。城市群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地域单元,如何恢复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高质量城市群“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值得关注。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兰西城市群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善对于提升人类福祉、促进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兰西城市群有着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础条件。良好的水土资源组合环境,可为城市群社会、经济、人口等复杂要素联系提供基本的空间保障;供给功能类型多样,兰西城市群不仅富集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而且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条件优良;居民地缘交往关系稳定,形成了日益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和不断繁荣的民族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兰西城市群地处干旱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自然本底条件较差,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影响该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的发挥。调节服务功能对于自然资源利用结构是否合理、生态安全是否具有网络韧性等具有关键作用,决定着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否符合自身生态环境健康和全国生态安全保障的要求。因此,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不但要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优势,而且要转变制约其发展的不利条件,在生态环境脆弱和治理压力大、产业转型迫切、发展条件落后等不利影响下实现持续、绿色的社会经济水平提升。

2.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高质量发展势必要求兰西城市群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兰西城市群最大的责任担当在于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安全,最大的发展潜力在于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资本潜力和价值潜能的充分挖掘和合理转换,最终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利用的最大化和可持续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揭示了自然生态要素在城市群中所蕴含的社会经济价值,合理释放兰西城市群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资源要素的动力和潜能,将助力城市群形成由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转化并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其中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0] 的生产力潜力和能力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内涵。因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既是支撑兰西城市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治理工具,又是联系良好生态环境、高水平产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福祉的纽带(见图1)。如何在系统观念和复合生态的视角下,结合城市群当前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交互机理、厘清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驱动逻辑等是研究的关键。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

3.1 研究框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框架见图2,其以挖掘城市群自然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为出发点和纽带,建立由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功能转化的路径。支持服务在于构筑兰西城市群一体化的自然及设施服务、空间地缘环境,以此保障城市群有继续发展和发挥其他功能的能力;调节服务在于通过协同治理,破解现状生态环境约束,强化生态韧性,提升城市群生态网络安全,使其维持健康的功能状态;供给服务在于形成绿色高效的供需匹配关系和现代化产业分工体系,以各类创新和人才要素为驱动力,推动地方资源禀赋价值转化,使城市群资源在集聚协作和高效赋能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供给价值;文化服务是驱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城市群居民创造出来的地方特色和凝聚力,重点关注如何挖掘和揭示城市群生态图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发展思路研究框架系统服务的文化价值,让居民从当地生态文化资源中受益,形成良好的情感聯系,实现区域繁荣稳定。各项功能之间协同共生、彼此促进,最终形成城市群筑牢一体化地缘环境基础—破解生态环境约束—资本绿色价值转化—增进民生福祉的总体思路,体现生态固本—生产强本—生活兴本的底层逻辑,以生态红利催生并拓展发展成效,构建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2 研究重点

基于上述发展思路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从4个方面展开,见图3。

3.2.1 保障生态系统支持服务功能,筑牢一体化地缘环境基础

一体化的地缘环境基础是城市群形成并支撑多重功能有机再造的前提条件。研究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1)自然环境要素测度与评价。对兰西城市群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陆地植被、水土保持能力、光热资源条件等自然环境特征进行高精度“扫描”与测评,全面了解并监测人为活动对城市群自然环境要素的干扰过程,进行动态时间序列的特征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判断。

2)人工基础设施服务优化配置。积极探索与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相匹配、居民需求相适应,基于空间协同的跨区域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以及中水利用、物联网设施、绿色交通体系等相关绿色工程设施的协同应用路径,城市群交通、医疗等服务要素在城乡间的共享机制,城市服务提质增效的路径。

3)一体化地缘环境格局构建。在叠加自然和人工要素的环境评价及调控基础上,探索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一体化环境体系构建路径,在如何打破河谷地理空间制约和要素分布极化等关键性问题上,探索能突破和消除地缘环境对空间一体化发展藩篱的措施,从而为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筑牢空间基础,促进兰西城市群环境治理由空间形态整合向责任共担、权利共享、利益共生全面整合深化,通过强化生态系统支持服务功能,保障城市群生态系统其他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3.2.2 发挥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破解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约束

打造城市群健康肌体是筑牢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基础的重要保障。研究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1)功能障碍调控策略。通过测度水分蒸发强度、判断水源涵养能力、量化和空間化典型调节服务的流动模式,评价城市群区域尤其是人口稠密地区的环境调节服务可持续能力。剖析对兰西城市群生态环境起明显负面扰动作用的天然草地生态功能退化、水资源粗放利用、土地沙化和盐碱化等功能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或优化策略,增强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抗干扰能力。

2)生态安全网络构建。兰西城市群生态脆弱性有随着未来城市群居民活动强度增大而加重的风险,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无法满足人类发展需求,或促使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加剧对服务功能的索取,进而导致生态系统功能持续下降,进入恶性循环过程中。构建基于城市间、城乡间及城市群与外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平衡的生态安全网络是兰西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关键。

3)协同共建管理机制。作为跨省域共建城市群,探讨甘青两省政府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合作机制,构建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共同体。

3.2.3 释放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潜力,加快自然资本绿色价值转化

把生态资本转化为经济后发优势是构建城市群高质量经济增长极的关键。研究集中于以下四方面:

1)服务供需状态。核算城市群清洁能源、淡水、畜牧产品等重要生态资源的供给能力及市场需求量,模拟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流动状态,明晰从供给区到受益区的传输过程,为创新生态补偿和生态付费等政策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功能转化技术创新方法。积极开展城市群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及能源供应等污染型产业的绿色转型技术方法探索,加强对低耗水耗能、高产品附加值的工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围绕实现“双碳”目标,探索新能源转化循环利用方案。开展壮大生态文化旅游、民族轻工业、新材料等特色新兴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3)产业分工体系构建。研究如何打通跨省、市的绿色制度壁垒及治理障碍,针对现状产业同构现象,促进城市群进行基于地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势的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形成绿色高效的产业分工体系。同时,要在产业承接转移模式上做创新性的探索,以更好地指导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此外,为了妥善处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关系,避免产业一体化布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空间侵占、发展剥夺、跨界污染等问题[31] ,提出前瞻性应对策略,以协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4)区域人口均衡分布对策。城市群人才流动和吸引是决定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转化、驱动绿色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探索构建与河湟地区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人口规模等级有序的城镇体系结构。此外,要加强对生态脆弱和需要进行资源转型的重点地区的人口转移创新模式研究,推进对人口流向背离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的探讨。

3.2.4 赋能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以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

生态与文明共进是提高人居环境品质、促进城市群区域繁荣稳定的根基。研究集中于以下三方面:

1)服务功能价值测算与评价。当前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32] ,各城市有较多具有独特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的服务价值潜力未被充分揭示和重视。通过系统梳理和测算城市群生态资源的文化服务价值,进一步突显城市群各地资源比较优势,以此增强居民对其生活环境的归属感。

2)全域旅游经济发展对策。兰西城市群存在大量具有游憩和美学价值的文化服务功能特色产品,为发展全域旅游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基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探索城市群全域旅游实施策略,研究旅游空间整合、联盟品牌打造、共生环境营造的具体实现路径,形成城市群更紧密的旅游经济联系和更广泛的空间溢出辐射。

3)环境民生福祉提升路径。城市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具有社会归属感、群体认同感、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价值[33] ,受不同地缘环境文化影响,兰西城市群区域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及需求等属性差异较大。要结合实证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特别关注贫困发生比例高且程度较深地区人民关心的环境正义和就业等问题,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惠民、利民的环境民生取向,增强城市群生态系统带给人民的获得感,进而增强区域凝聚力和向心力。环境民生福祉的增进对于实现区域共同富裕、进一步促进兰西城市群民族团结、维护国土安全有重要意义。

4 结束语

本文对兰西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尝试性理论拓展。虽然兰西城市群能够在履行国家定位职责、吸纳乡村人口进行就地城镇化等方面发挥龙头作用,但是从黄河流域共同体的发展观看,其辐射带动力在整个黄河流域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应集中力量提升兰西城市群与宁夏沿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合作竞争优势,在保障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区域间的分工协作,持续合理释放黄河上游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潜力,助力地方脱贫,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另外,兰西城市群的源头生态地位和生态资源价值,对黄河流域中下游城市群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立足黄河上、中、下游不同区域城市群的地区优势和发展需求,引导兰西城市群主动与黄河中下游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建立产业链和价值链联系,通过促进城市群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耦合和互补,不断探索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实现黄河流域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2] 左其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框架[J].人民黄河,2019,41(11):1-6,16.

[3] 姜安印,王徽.“黄河战略”背景下兰西城市群的战略价值审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2):86-94.

[4] 方创琳.黄河流域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空间组织格局与高质量发展[J].经济地理,2020,40(6):1-8.

[5] 孟峰.关于建立西宁-兰州-临夏民族经济区的探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1(2):103-108.

[6] 朱竑.河湟谷地兰(州)-西(宁)大城市带的发展趋势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1):3-5.

[7] 张志斌,张新红.兰州-西宁城市整合与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06,26(1):96-99.

[8] 雒占福,李兰,高旭,等.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兰州-西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2):276-284.

[9] 贾卓,陈兴鹏,袁媛.中国西部城市群城市间联系测度与功能升级研究:以兰白西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4):71-76.

[10] 张志斌,赵睿琪.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经济联系的空间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9,32(3):462-470.

[11] 王启轩,张艺帅,肖宏伟,等.中国西部区域性城市群的城市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探究:以兰西城市群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36(4):92-100.

[12] 程钦良,张亚凡,宋彦玲.兰西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2):52-57.

[13] 公维民,张志斌,王凯佳,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兰白西城市群空间扩展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8):1048-1053.

[14] 朱兵,张小雷,雷军,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分形研究:以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为例[J].干旱区研究,2010,27(3):458-466.

[15] 刘辉,段汉明,谢元礼,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兰州-西宁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12):1995-2000.

[16] 张志斌,陆慧玉.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空间结构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0):13-18.

[17] 焦世泰,石培基,王世金.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结构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5):11-14.

[18] 昝国江,安树伟.兰西格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2):132-137.

[19] 贾卓,杨永春,赵锦瑶,等.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工业集聚与污染集聚的空间交互影响[J].地理研究,2021,40(10):2897-2913.

[20] 王钰,王小梅.兰西城市群开发区的绿色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40(4):32-38.

[21] 贾卓,陈兴鹏,王鹏.中国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测度及产业升级路径选择:以兰白西城市群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5):1-8.

[22] 张平,李秀芬.产业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耦合效应研究[J].工业技術经济,2017,36(2):10-15.

[23] 张韦萍,石培基,赵武生,等.黄河上游兰州-西宁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障碍因子诊断[J].应用生态学报,2022,33(9):2501-2510.

[24] 刘辉,段汉明,范熙伟.兰州-西宁区域人口和资源承载力研究[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 ( 3): 290 -294,303.

[25] 雒占福,李晓慧,雷德宏,等.兰西城市群品质城市建设水平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地理,2022,45(1):237-250.

[26] 李再艳,石培基.兰州-西宁城市群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空间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0,36(4):450-458.

[27] 张韦萍,石培基,赵武生,等.西北区域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以兰西城市群为例[J].生态学杂志,2020,39(7):2337-2347.

[28] 贾卓,强文丽,王月菊,等.兰州-西宁城市群工业污染集聚格局及其空间效应[J].经济地理,2020,40(1):68-75,84.

[29] 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1,23(6):5-9.

[3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122.

[31] BATABYAL A A,NIJKAMP P.Positive and Negative Exter?nalities in Innovation, Trade, and Regional EconomicGrowth[J].Geographical Analysis,2014,46(1):1-17.

[32] 马国强,汪慧玲.共生理论视角下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J].城市问题,2018(4):65-71.

[33] 毛齐正,黄甘霖,邬建国.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综述[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4):1023-1033.

【责任编辑 赵宏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330510);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ZJ-909);中国科学院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1005)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