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里是荒唐 梦醒是荒凉

2024-06-03唐惠忠

关键词:判词香菱大观园

唐惠忠

探究三 小说中的各类诗词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作品中的大量诗词是无法回避的。阅读《红楼梦》诗词既是一个热点、亮点,又是一个难点。我们重点阅读的诗词,应包括: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红楼梦曲,第二十二回的春灯谜,咏白海棠、菊花诗、牙牌令、螃蟹咏、秋窗风雨夕、五美吟、葬花吟、题帕三绝,第六十三回的花名签酒令,还有柳絮词等。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赏析

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是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

《红楼梦》中那一僧一道对顽石说的“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是大有深意的,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张生还可跳过粉墙去同莺莺幽会,杜丽娘还可在梦里同柳梦梅结成夫妻,宝玉和黛玉最终连这点幸运也没有。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贾家的败落,最终隔断了他们的缘分。黛玉这个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就像柔嫩的小草,在“风刀霜剑”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怨,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捉弄了一场。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是人们谈论不尽的话题。

金陵十二钗副册判词之一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赏析

这一首判词说的是香菱。宝玉看又副册判词不解,又去翻副册,见上面“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接着便是这首判词。

香菱是薛家的丫头,是奴婢,进不了“正册”;可她原是甄士隐家的贵小姐,也不能进“又副册”,所以作者就把她安排在介于主奴之间的“副册”里。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就是“英莲”,英莲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又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关于香菱的结局,判词说得很明确。高鹗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显然是不符曹雪芹的意图的。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枯,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甄家娇生惯养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呢?谁又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的蠢材呢?这实在令人惋惜。英莲其实就是“应怜”,从作者宿命论的观点看来,这是不可解的,命运是无情的。

《红楼梦》中众儿女结社作诗,将大观园打造成一座诗意的乐园。且书中所有诗词,都是贴合人物的语气、性格与命运写的,学生通过赏析书中诗词曲赋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

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赏析

这是《红楼梦》总收尾的曲子。《飞鸟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腾”的另一种说法,与“树倒猢狲散”同义。

曲子是对以贾家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级命运的概括,也可以说是一首带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主题歌。作者一生由“饮甘餍肥”的贵族子弟跌落成一个“举家食粥”的落拓文人。他看到封建社会处处充满矛盾斗争,一切都在运动,都在产生和消失。这种客观的辩证法印在作者头脑中,就形成了他朴素的辩证法观念。

在第十三回中,作者通过秦可卿之口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可常保的。”这就是说“物极必反”,有始必有终,有盛必有衰,这个客观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这首《飞鸟各投林》等于宣布:凡是封建统治阶级所拼命追求和维护的一切,都是注定要灭亡的。曹雪芹依据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忠实地描绘了大观园内外的社会生活,正像他自己宣称的“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因而《红楼梦》所反映的贵族家庭的兴衰始终,是符合历史的辩证法的。作者写他们的“极盛”,正是要反衬他们的“极衰”;写他们的“赫赫扬扬”,正是要反衬他们的“烟消火灭”。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写贾家最后又“沐天恩”“延世泽”“兰桂齐芳”,安排一个不喜不悲的“团圆”结局,是违背曹雪芹原意的。曹雪芹设计的结局是“乐极悲生,人非物换”“树倒猢狲散”。按照作者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荣国府并不永远“荣”,有荣必有枯,而且要枯得很惨;宁国府也不永远“宁”,有宁必有危,终要有破家灭族的一天。

从“脂砚斋”批语透露的曹雪芹所寫的八十回以后的部分情节看,贾家败落后,当年“金窗玉槛”“珠宝乾坤”的大观园要变成“落叶萧萧,寒烟漠漠”的一片凄凉颓败景象。而被撵出大观园的宝玉和宝钗要有一段“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困苦生活;王熙凤要有一个“身微运蹇”“回首惨痛”的可悲下场;惜春要沿门托钵,“缁衣乞食”;贾赦、贾珍之流要被撤职罢官,扛上枷锁,或被杀头,或被流放充军。贾家如此,与他们有关联的史、王、薛三族也一样,得势时他们互相“扶持遮饰”,势败时也要一齐完蛋。他们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了去。这首《飞鸟各投林》,就是对他们下场的形象描绘。

演练

1.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请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葬花吟》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郁不平之气,所表现出来的是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请结合诗句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判词香菱大观园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汉诗和译的文体研究——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为例
保准有人追
香菱: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保准有人追
论我国古代判词中的传统诉讼文化
浅议中国古代判词
徽州诉讼文书所见清代县衙门判词的制作*——兼评清代州县不单独制作判词
大观园
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