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古诗文文本细读的路径
2024-06-03梁全德
梁全德
摘 要 学习古诗文不应机械式理解、套路式分析,不应在文本言语外打转、口号式答题,而要依据言意关联,抓住重复处、情感词、矛盾处、平淡处等言语表现,通过咬文嚼字、问题引领、前勾后连的路径实现古诗文文本细读,从而涵泳传统文化,提高思维品质、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 文本细读 问题引领 前勾后连
周汝昌曾说:“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先要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这启示我们,阅读文本时要贴着语言品味,探究其中的智慧与艺术,感悟其中的深层意蕴,用文化浸润自我情怀。那么学习古诗文,我们应该如何咬文嚼字,或者说要品味哪些语言呢?又如何提高师生语言欣赏的自觉性与能力水平呢?
学习古诗文应当避免机械式理解和套路式分析,也不应在文本言语之外徘徊,或采取口号式答题。因为文本的“前后话语意义相融相生”,“相融相生的程度高,语境效果就好”[1],这说明文本的字词句段篇是存在内在关联的、相互照应的有机整体,所以古诗文欣赏应贴着诗文语言,抓住关键处生成问题,带着问题前勾后连,联系上下文,依据古诗文语言深入分析,拓展迁移,从而真正理解、分析、评价古诗文。简要地说,就是“咬文嚼字,问题引领,前勾后连”。那么,哪些文字要咀嚼呢?由这些文字生成什么问题呢?如何前勾后连呢?下面笔者举例谈谈古诗文文本细读的具体路径。
一、抓重复处质疑,前勾后连
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尤其是反复出现的词语,不仅提供了分析古诗文的重要线索,而且能带着读者走进作者心里,从而品味语言美、意境美、人格美。
例如,《湖心亭看雪》中有两个“白”字——①上下一白;②三大白。若只是从文言字词解释的角度来解读,第①句的“白”是“雪白”的意思,第②句的“白”是“酒杯”的意思。这些都是浅表意思,涉及的无非是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白”字在古典诗词中有丰富的审美文化,可以是渲染凄凉氛围,可以是一种宁静自然的心境,可以是空旷辽阔之感,也可以是象征高洁情怀,等等。而具体分析“白”的妙用,可以运用问题引领、前勾后连的方式进行。比如,第①句的“白”就是自然景色吗?不,这是一种背景,从后面的几个“一”的相关语句就可以看出,天地山水全白的背景更突出了湖中人物的活动,构成了一幅苍茫宁静的水墨画般的境界,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境界相似,是中国古典的审美情趣,也是为下面偶遇两位金陵人的惊喜之情作环境铺垫。再勾连作者的经历,这个“白”字与作者不同流合污、不屈降的高洁情怀是相对应的。一个“白”字,运用白描的手法将意境全然托出。而这种白描与小说、散文中的白描是不同的,其语言是简练的,突出了文言的凝练特点。
以上是抓住重复词语,从内涵、意境、人格情怀、手法等角度品味古诗文。运用这种咬文嚼字方法,学生对“白”字的理解就透彻了。然后,教师设计一个表格,通过勾连相关诗句的方式进一步迁移强化,引导学生由已学迁移到未学,便能使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见表1)。
如此,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白”字,以小见大,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
1.看雪的基调颜色是什么?——白色。
2.文中的两个“白”的意思一样吗?(浅表理解)
3.“上下一白”仅仅就是自然景色的颜色吗?联系上下文,勾连相关词句进行分析,从而品味出语言特色、情感、内容、人格、情怀等。
4.勾连出现“白”的相关诗句,品味其中表达效果。勾连前后词句、背景等,从语言、意境、内容、情感、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这一阅读路径还可以运用到其他地方,如理解《黄鹤楼》中两个“空”的不同含义:“此地空余黄鹤楼”的“空”是从空间角度来写的,与“此地”勾连对应,表现了天地之间人的渺小;而“白云千载空悠悠”的“空”是从时间角度来写的,与“千载”勾连对应,与“一去不返”相对应,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二、抓情感词质疑,前勾后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语言一定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古诗文的情感词既是诗眼或文眼,又是激起学生精神感悟的支点,它们重要的不是“是什么”的问题,而是“为什么”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探讨这些情感词,教师可运用递进式问题,勾连相关语句、背景等,将语句之间的联系理清,使学生把握古诗文的文脉,从而品味古诗文语言凝练、情感表达等特色。
例如,理解《湖心亭看雪》“见余大喜”中“大喜”的含义:表面上是亭中两人见“我”大喜,实则是“我”大喜——用他人写自我,这是诗文的一个重要特色。那么,“大喜”的原因是什么呢?勾连“拉余同饮”中的“同”可知,“大喜”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志趣,遇到了知音。“大喜”具体表现在哪儿呢?由“强饮三大白而别”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擅长饮酒,此时偏偏喝了三大杯,这是因为酒逢知己千杯少。若只分析到此,还是不够深入。作者为何写亭中人是“金陵人”?通过勾连背景、知人论世的方法可得知,张岱作为明代遗民,“有着沉痛的亡国之恨,挥之不去的家国之思”[2],而金陵是明朝的都城,与文章开头的明代纪年方式相似,里面都隐含着淡淡的哀愁,即家国情怀。由此可见,文字之间是有着逻辑联系的,同时也体现了文言文語言凝练的特点。
如此,咬文嚼字的教学逻辑就非常清楚了:为何大喜—大喜具体表现在哪儿—张岱为何写亭中人是“金陵人”。通过抓住情感词,运用问题驱动,层层深入,学生能够品味语言关联、情感深化、内容清晰等文章特色。
三、抓矛盾处质疑,前勾后连
余映潮说过:“‘全篇散打,满课去找远不如‘选点扭打,深入品读来得精彩。”因此,选择重要词句进行咬文嚼字是深度学习的重点,而抓住矛盾处就是典型的咬文嚼字法。古诗文的矛盾处从哪里来?来自文本内容之间的矛盾、学生认知矛盾等。抓住矛盾处生成问题,围绕矛盾式问题前勾后连相关语句,学生就能够理解古诗文的深层意蕴。
例如,《黄鹤楼》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写的是生机勃勃、万物茂盛的景象,但崔颢表达的是思乡之愁。这是语言的矛盾处,反映了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以乐景衬哀情。但有的教师却把此处解释为作者对美好景象的赞美之情,岂不谬误?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也就是难点之处。分析此联,教师需要引入以乐景衬哀情的相关内容,并运用勾连前后词句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此手法的具体表现及效果。教师可设计问题:此联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表现手法,试着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再举两例。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延伸一些已学的以乐衬哀的语句,完成相关内容(见表2)。
再如,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一会儿称自己是醉翁,一会儿称自己为太守,为什么?运用勾连前后语句的方法进行解读就能一目了然。实际上这两个称呼对应的是两种人格表现。“醉翁”在意的是“山水之间”,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怡然自得的乐趣,这是出世的志趣,也是佛家思想的境界;而“太守”的乐趣是“樂其乐”,即与民同乐,反映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这是入世的志趣,也是儒家思想的境界。两种人格的交织实则是作者被贬之后的一种心理矛盾。那么作者最后是怎样的思想境界呢?文末说道:“太守谓谁”而不是“醉翁谓谁”,就表明了自我的最终抉择——虽是被贬,但也要做好太守之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可见,寄情山水的“醉翁”是表层,而“乐其乐”的太守则是自我的初心。
四、抓平淡处质疑,前勾后连
于平淡处生成问题、品出深意,更能看出师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在古诗文中,“平淡处”不仅仅局限于动词,它们可以是表示地点、时间、颜色的词语,也可以是人名、物名等。抓住这些平淡的言语,理解语言的留白,分析语言的隐层内涵,再通过生成问题,前勾后连文本的写作背景或相关诗文,学生就能够品味文本的深厚意蕴。
比如,《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为什么交代“滁地”?《岳阳楼记》为什么首尾分别写出“庆历四年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这些具体时间?《湖心亭看雪》为什么点明“崇祯五年十二月”?《峨眉山月歌》为什么连用“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这五地?《兰亭集序》为何开头点明“永和九年”?这些表示地点和时间的词语都是暗示写作背景的语言,它们往往容易被读者忽略,但却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经常出现在诗文当中的言语。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背景融入,学生就能解读诗文的具体深层含义,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再如,《使至塞上》为什么写“征蓬、归雁”?《野望》为什么写到“牧人、猎马”?《黄鹤楼》中为什么反复出现“黄鹤”?《钱塘湖春行》为什么写到“早莺、新燕”等词?这些人名、物名除了满足律诗的韵律平仄要求外,在诗中还有什么重要作用呢?通过运用勾连语句、勾连作者及背景,可以发现这些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体验是密切相关的(如“征蓬”暗指像草一样飘摇不定的远行人)。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文本中经常出现的事物或人物的真正深意。
以上所谈古诗文文本细读的具体路径可以概括为下表(表3)。
教师与学生不但要对古诗文中关键词句的直接意义及深层意义具有相当的敏感性,还要有咬文嚼字的自觉性,这样才能够敏锐发现文本的关键性语言。在重复处、情感词、矛盾处、平淡处生成问题,同时运用问题引领语言,在前勾后连中进一步咬文嚼字,从而推敲主题、情感、结构、内容、手法等方面,而这几个方面是以语言为基础形成的前勾后连的整体(如图1所示)。
在咬文嚼字、问题引领、前勾后连的基础上细读古诗文,能够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审美能力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本文系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文化本位视域下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批准号:B/2023/03/7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元华.文本细读的含义与方法[J],语文建设,2018(8):24-29.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7.
[作者通联:江苏邳州市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