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设计的路径探究
2024-06-03陈建彬
陈建彬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以单元整体教学为支点,发挥“结构”的力量,使得学生在整体性、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中获得成长与发展,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消除了碎片化学习的弊端,有助于学生进行整体建构,并促进知识的理解、迁移和应用,真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立足于此,简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原则,并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路径展开探究,旨在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样态”,并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新课标
引 言
以前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极强的“功利性”,以知识灌输、题海战术、追求分数为主要特色.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始终停留在碎片化、表层化阶段,难以从中获得综合性成长与发展.新课标背景下,面对育人目标的转变,摒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突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践行者,只有跳出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模式,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并在整体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重构单元教学目标,设置单元教学活动,优化单元教学评价等,使得学生在整体性、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概述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一改传统的“课时教学”模式,将原本割裂、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有序的调整、整合,使得学生在整体性、结构化的知识中进行建构、迁移和应用.具体来说,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以整体思想作为引领,对主题作为统领,从单元知识结构和联系的角度出发,重新思考和规划学习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等,使得学生在系统化、结构化、整体性的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促进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单元整体教学契合了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并在课堂教学中彰显出极大的应用价值.
首先,有助于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再以课时为单位,而是结合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新调整,凸显出知识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同时,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中,而是更加关注学生整体的建构,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有助于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始终处于知识和符号的表层状态,难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而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教师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序的调整、整合,并立足于學生的真实学情,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想、计算、推理和验证等过程,最终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因此,在单元整体学习模式下,学生在深度学习中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有助于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中明确了“三会”的人才培养目标,旨在通过数学课堂学习,获得适应未来成长和发展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等.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在系统化、结构化和整体性的学习中,完成了数学知识的整体建构,也在观察、猜想、计算、推理和验证等过程中,促进了数学高阶思维的发展,并在知识探究、迁移和应用中,实现了知识的应用以及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契合了新课标的要求,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新课标视域下,单元整体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趋势.具体来说,为了真正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教师在设计该教学模式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整体性
鉴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师应从整体的视角出发,关注知识内容的整体性、教学安排的整体性、对学生认知把握的完整性,以及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知识内容整体性的角度来说,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落实新课程标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要求;从教学安排整体性的角度来说,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上,都必须将整体思维作为教学设计指导;从对学生认知把握完整性的角度来说,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其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从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说,在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既要从整体的角度设计问题,还要关注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实做好数学教学内容的过渡.
(二)递进性
递进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应遵循知识的逻辑性,坚持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排列,使其具备明显的梯度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时,不仅要从整体上安排课程内容,还应关注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使得学生在递进性的知识内容中完成学习.
(三)主体性
在小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改变不断输出的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以知识探究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学习互动.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还应聚焦教学目标,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丰富单元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中.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设计路径研究
新课标视域下,为了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笔者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为例,对其展开如下探究:
(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准备工作
充足的准备工作是保障单元整体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对于“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师要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教材内容、学情分析,切实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第一,解读新课标.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教学中,无论是在学段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还是在教学提示中,都频繁运用了“会用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空间观念、推理意识、迁移意识”等字眼.由此不难发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的主要方向是: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类比、猜想、发现初步的结论,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推理意识.
第二,解读教材内容.“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中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同时,分析本单元内容得知,本单元中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为起始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转化思想,最终经过推理意识得出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第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对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具备了新知识的“生长点”.同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并在以往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设计路径
1.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主题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根基”,具备引领价值.同时,主题也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凝练的教学主题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实施效果.鉴于此,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之前,要基于新课标、教材内容分析,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总结出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可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补一补等方式,从长方形面积公式中展开推理学习;同时,基于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并基于推理过程,对不规则图形、组合图形的面积展开探究.可以说,推理意识贯穿于本单元始终,并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可将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确定为“推理意识”,并以此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
2.重设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契合了数学新课标的要求,突破课时教学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时,需要聚焦新课标的要求,基于本单元中相关的内容,在“推理意识”这一单元主题的引领下,重新设置单元教学目标.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设计中,将单元教学目标确定为:①通过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补一补等方式,探索面积公式的推理过程,推理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对它们进行延伸和拓展,计算出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②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并基于探究它们的面积强化学生的数学转化思想和推理意识,使学生能够将组合图形或不规则图形拆分成已知的规则图形,并运用相关的公式计算其面积;③能够运用所学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这三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不仅契合了本单元教学内容,也与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不谋而合,明确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向,切实保障了单元整体教学的顺利开展.
3.优化单元整体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数学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综合性成长与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还应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聚焦单元的中心主题,科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层层递进探究任务的引领下,经历问題分析、探究和解决等过程,最终在独立思考、思维碰撞中,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第一个课时内容,也是单元整体学习的“种子课”,因为这一课时不仅是学生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基础,也是形成转化思想、推理意识的重要阶段.鉴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地位,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借助了任务探究的模式,引领学生运用“数方格”的方式,记录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进而引领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这一旧知识出发,对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进行对比,基于其内在联系,逐渐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索的思维.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最终在旧知识上生长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中,“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属于迁移课,需要学生将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探索中运用到的方法、数学思想进行迁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以“红领巾面积”为学生创设情境,并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使得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明确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并由此完成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在“梯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又遵循同样的思路,引领学生通过割补的方式,将梯形转化为所学的平面图形,最终在探索中完成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组合图形的面积”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属于拓展课,是强化学生空间观念、转化思想、推理意识的课程.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教师依然采用剪一剪、拼一拼、补一补等方式,引导学生围绕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实现综合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4.完善单元整体教学评价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学评价虽然置于最后一个环节,但是承担着多重育人价值,如激励、诊断、导向,是推进单元整体教学不断完善的关键.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内涵,构建一套与其相契合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教师应完善教学评价标准.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聚焦学生的单元学习过程,从学习情感、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等维度出发,确定出针对性的评价任务.同时,教师要基于不同课时的教学过程,细化评价标准,使其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始终.另一方面,教师还应丰富教学评价主体.在“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整体教学评价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单元教学评价的效果,教师还应努力转变评价学生的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设计学习评价任务单,引导学生围绕评价任务单,针对自己的探究学习过程展开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使得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在取长补短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有效扭转了课时教学中的不足,使得学生在系统化、结构化、整体性学习中,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并促进了数学高阶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围绕“整体性、主体性、递进性”的原则,科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主题,重设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优化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完善单元整体教学评价等,使得学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所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苗二亮.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23(22):14-15.
[2]郑涌华.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寻[J].试题与研究,2023(36):179-181.
[3]王锐利.“大观念”统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3(34):25-27.
[4]施聪玲.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3(45):67-72.
[5]苏敏.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智力,2023(30):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