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2024-06-03邵景峰宋钰
邵景峰 宋钰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显著成就,但不可忽视地是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变产业模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已迫在眉睫。金融行业发展绿色金融、调整市场资本配置方式、引导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推动我国金融产业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全面探索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已成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需要和必然要求。
关键词:绿色金融;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产业;新兴产业;资源消耗;金融产业
本文索引:邵景峰,宋钰.<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10):-100.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5(b)--04
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经济日新月异,可谓旧貌换新颜,三个产业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越来越突出。鉴于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绿色金融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撑,这是因为绿色金融能够通过资金的引导,推动节能环保、高新技术、高端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紧跟我国“双碳”发展的战略要求。深入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绿色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界说
1.1 绿色金融的含义
绿色金融是指以改善环境、节约资源等为目标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在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道路的同时,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及国家宏观管理的调控作用,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强大而有力的“转换器”“桥头堡”[1]。
为了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2016年在央行的主导下,我国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意見,指出需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由国家主导的绿色金融制度框架[2]。正是以这些意见为指导,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正快速筹建,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各项数据逐步完善,涉及市场主体的环保信息公开越来越规范化,环保执法的信息收集也日益成熟。
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含义
产业结构,即在一个经济体中各生产部门和各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影响等方面的总和[3]。按照社会生产活动顺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主要对象是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两类,主要应用场所是各种类型农业部门;第二产业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是对第一产业的深度加工;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属于没有实物产出的行业[4]。产业结构一般是以三大产业的占比来表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三大产业占比由低端向高端转变的过程,也是三大产业的占比发生变化的过程,更是产业结构向绿色化、合理化、高级化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先进产业的比重,降低传统产业的比重,以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为主要抓手,以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为最终目标[5]。
2 绿色金融和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2.1 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以及碳金融等方面[6]。
2.1.1 绿色信贷
一直以来,我国都坚持在信贷工作中贯彻执行环保方针,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做好引导工作,推动绿色信贷资金持续进入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绿色环保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而对那些耗能高、污染高、产能过剩的项目,都被绿色信贷加以严格限制[7]。近年来,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或消解,这正是绿色金融通过资金导向来引导产业发展的目标,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我国实施的一系列环保政策,不只全面提高了我国的生态安全水平,更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绿色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入新兴环保行业。我国环保政策的出台,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推动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来看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2.1.2 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是将所筹集的专项资金根据绿色产业、绿色项目及绿色经济活动的条件,对于符合要求的予以资金支持,并按照合法程序进行还款的有价证券[8]。绿色债券的具体品种比较多,但并不局限于绿色金融债券。为了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国从顶层设计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的是规划各种绿色债券的发行。就目前绿色债券的发行情况来看,整体发展趋势良好,发行主体、产品品种日渐多样化。绿色债券对于绿色信用的发展非常有利,并能推动中期和长期的低成本投资流向一些可持续性发展较强的项目中,促使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好的资源使用效率。
2.1.3 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最终目标是确保企业更好地应对因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降低对人类造成的伤害[9]。绿色保险不但能促使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而且能够提高环保工作的成效。绿色保险发行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全国各地方政府、各机构纷纷予以配合,推动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来说,如果不整改,就寸步难行,节能减排、治理污染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标配。保险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规模正逐年递增,且已为数万家企业提供了数万亿元的风险保险。
2.1.4 绿色投资
绿色投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和基础的可再生资源开发模式,这是对传统生产模式中以能源消耗和生态系统被毁坏为代价的投资方式的转变。绿色投资模式下,企业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并将产品制造与保护环境相结合,时刻注意节约资源,将资源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边使用资源边维护资源,给予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以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机会,从而真正做到维护我国生态平衡。我国一直在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因此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已发生了质的改变。
2.1.5 碳金融
碳金融是一种为了减少温室效应而采取的通过购买减排措施来进行的工程融资,即将碳排放及其衍生物交易、碳汇项目投融资和金融服务等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投资活动[10]。当前,碳金融交易市场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碳排放及其衍生物的交易内容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项目的投资、融资,以及碳汇项目的投融资。近年来,我国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令人瞩目,原因主要是我国加强了对化石燃料使用的监管,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既节约了资源,又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
2.2 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一直在持续不断的优化中,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格局越来越稳固,第三产业已成长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同时在满足就业需求、消费需求和推动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发展,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将快速崛起,新兴服务领域、新型消费模式得以不断壮大。然而,我国经济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增长率下降到2.2%,且各个产业的拉动力度出现疲软现象,第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力度仅为1.0%,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可见一斑[11]。
虽然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但随着管制政策的放开,我国经济正逐步恢复中,说明我国经济的适应性和韧性是比较强的。同时,有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缓慢转型,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逐步加大。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以前追求GDP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结构的升级、优化。同时,必须看到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力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甚至逐年下降,这说明农业的贡献度正在降低。虽然农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随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及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事实上农业的地位正在降低,因此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来引导和支持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 绿色金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3.1 优化资源配置
作为一种享受政策扶持的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的生产效率较高,收入存在较大弹性。因此,绿色金融应充分发挥资金导向作用,引导投资流向发展势头较好的绿色产业,促进此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的同时,加快绿色环保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能够通过引导资金流向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比如通过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方式来促使更多的资金投向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行业和领域,使环保型产业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此外,在绿色金融的引导和推动下,传统产业正逐渐向绿色环保型产业转型,这也是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做的巨大贡献。
3.2 推动重污染和高耗能企业转型
绿色金融能够通过价格机制等途径来倒逼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定价机制,绿色金融可以推动高耗能、重污染行业采取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来降低能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12]。同时,绿色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向环保措施较好或使用低碳技术的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融资优惠等措施来鼓励企业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方式。
绿色金融机构可以采取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估体系和标准来评估企业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如果企业的环境风险评分较高,就可能被拒绝融资需求,或是需要较高的成本才能获得融资,企业为了获得融资必然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绿色金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对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促进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推动我国绿色产业规模的扩大,提高绿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使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3 促进绿色创新
绿色金融将资金支持作为风向标,引导绿色科技企业加大绿色科技创新力度,从而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13]。
首先,绿色技术创新往往需要大量资金,且这些资金需要投资者、金融机构的支持。绿色金融作为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特殊金融工具,恰好可以为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创造资金条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压力,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其次,绿色金融能够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风向标和指导。绿色金融是以环境和社会效益为导向,通过资金流向来引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发展。同时,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金融机构进入绿色金融领域中,从而源源不断地为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市场导向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促使企业提高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关注度,从而加快绿色技术的发展步伐。
最后,绿色金融能够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风险管理。绿色技术从开发到投入实际应用,其中涉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非常大的,这些风险必然会影响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投资意向,形成对绿色技术发展的障碍。因此,绿色金融作为一种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保障,这是因为绿色金融产品能够通过强制企业遵守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来降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
3.4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每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社会责任与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因此虽然一些企业很少承担或几乎不承担社会责任,但能够在市场上纵横驰骋。绿色金融作为支持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资源节约和资源高效利用的一种特殊金融工具,能够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项目的一些外部问题以及改善环境信息不对称现象,促使金融机构、企业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14]。因此,政府应通过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来鼓励企业进入绿色投资中,并加强对环保标准的监管,加强环保执法,一旦发现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就需予以严厉处罚和问责,以激发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企业发展绿色经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4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4.1 加大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
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层面上,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从顶层设计上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其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理论,并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开展计划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最大程度地监管和制约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行为。最后,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协作和配合,促使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建议等落到实处,一方面,引导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将绿色金融纳入自身的发展策略,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惠民性的政策鼓励和支持银行、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促使我国经济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在企业层面上,支持、鼓励大中型企业积极进行绿色革新,通过改进产品制造技术、引入高水平技术人员等来推动小微企业的绿色金融改革,并构建相应的机构框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对应的监管、分析评价体系,进而研发出针对性强的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全面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4.2 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金融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在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更关键的是因环境污染程度不同,绿色金融能发挥的效应和影响也不同。鉴于此,应加强对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情况的调研,立足当地发展实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绿色金融政策,建立地方特色浓厚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经济发达地区,充分发挥其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规则的作用,并多多借鉴发达国家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减少政府干预,以便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通过构建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引导绿色金融市场主体向特色型绿色产业提供信贷担保、创新激励等手段,加强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加快绿色产业的发展步伐。
4.3 加大技术创新帮扶力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应将眼光放长远,除眼前的利润外,更应着眼未来的发展,全面完善创新体系。我国的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通常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因此企业要实现绿色化发展转型的成本相对较高,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难度较大[15]。因此,金融机构应通过设立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的方式,从资金上支持此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我国要想构建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可从以下几点展开:一是金融机构加强对员工的绿色金融基础知识的培训,并想方设法吸引水平较高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二是加大信贷业务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力度,如支持绿色企业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碳减排、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来获得资金支持,并通过一些吸引力较大的优惠手段吸引绿色企业加入绿色发展轨道中。此外,金融机构应构建符合经济发展大趋势、拥有绿色金融特色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绿色金融的发展必然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尤其是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能够促使其加快转型的步伐,全面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4.4 创造绿色金融有序发展环境
系统、成熟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绿色金融发展坚实的保障。一是加强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法制体系建设,推动基本保障、业务规范等方面法律规范的建设,为绿色金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完善绿色金融监督机制,监管部门应加强与相应政府部门的合作,加强约束性、限制性政策的实施,提高监管力度,充分优化绿色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通过多方面支持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来变相约束高污染企业,确保绿色信贷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5 结语
绿色金融可通过投融资的倾向性来加强对高污染企业的约束,引导资本流向绿色环保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想方设法促使金融资本进入环保型产业,妥善处理绿色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谢东江.绿色金融、产业结构与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国际金融研究,2023(5):129-131.
胡文涛.绿色金融、产业结构生态化与地区绿色发展[J].当代经济管理,2023(3):110-112.
吳朝霞.绿色金融促进治污减排机制与空间效应[J].经济地理,2023(10):26-128.
刘珊.绿色金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J].资源科学,2023(10):125-127.
张建平.绿色金融、绿色政策与实体企业的绿色转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10):122-124.
刘元雏.数字金融发展、资本跨区流动与产业结构高级化[J].西部论坛,2024(1):103-105.
罗玉明.数字新基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增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12):126-128.
刘雅欣.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与就业质量[J].调研世界,2023(12):115-117.
姚娜.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要素市场分割与产业结构升级[J].现代管理科学,2023:121-123.
周明生.要素替代、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共同富裕实现[J].统计与决策,2023(12):109-110.
唐哲.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4(1):105-107.
谢乔昕.环境规制、绿色金融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21(6):138-139.
孙莹.绿色金融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 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115-116.
斯丽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 来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学习与探索,2022(4):107-108.
吴成颂.中国绿色金融效率时空分异及其提升路径[J].资源科学,2022(1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