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阶段分析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研究述评

2024-06-03刘聪郭凤娇梁琪奇等

现代情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述评学术论文创新性

刘聪 郭凤娇 梁琪奇等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创新性; 吸收阶段; 产出阶段; 扩散階段; 测度研究; 述评

DOI:10.3969 / j.issn.1008-0821.2024.06.012

〔中图分类号〕G250.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 (2024) 06-0145-1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 突出原创, 鼓励自由探索”[1] 。知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 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力量[2] 。学术论文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传播载体之一, 是科技创新发展的书面表达。对学术论文创新性进行客观、准确、公平的科学评价能够促进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激发研究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 。

目前, 学术研究的着力点更多偏向于“结果”导向, 忽略了学术研究中学术积累、内化吸收、学术产出和学术扩散整体的系统过程[4] 。学术论文创新既是一种结果, 也是一个过程。在学术论文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 其测度关注点是不同的。对学术论文创新过程进行阶段划分, 有助于厘清各阶段的测度角度。鉴于此, 本文基于学术论文创新过程的逻辑性与时间性, 对学术论文创新过程进行阶段划分, 对各阶段研究现状进行概括梳理, 在此基础上针对各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对策略, 以期为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工作提供参考。

1 相关概念内涵

1.1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又称科学论文、研究论文, 是针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表达科研成果的文章, 能够表明作者在某类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或创新型见解与认知, 内容丰富, 具有一定理论和应用价值。笔者将从“基本定义、主要特点” 对学术论文进行解读, 以细化理解其内涵, 如表1 所示。

此外, 学术论文同时具有科学性、专业性, 符合科技论文的真实性、再现性、逻辑性和公正性要求[6]

1.2 创新

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简单地说, 就是利用已有条件去创造新事物, 是实用性的活动。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4 个视角展开。

1) 从词源理解“创新”。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创新” 亦作“刱新”[7] , 一是指创立或创造新的;二是指首先。“创新” 的英文“Innovation” 一词, 起源于拉丁语“Innovare”, 亦是一个起源于15 世纪的古老词汇, 是指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一种活动, 有三层含义: “更新” “创造新的东西” “改变”。

2) 从不同领域理解“创新”。“创新” 作为一个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客观现象, 从其根本性质来看, 突出体现在三大领域: 学科领域—知识创新; 行业领域—技术创新; 职业领域—制度创新。三大领域的创新涵义及相互关系, 如表2 所示。

3) 创新的文献涵义。已有研究关于创新的认识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从创新的基本涵义来看。樊璐等[16] 认为, 创新并不意味着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事物的本质内容, 而是在其基础上, 对于落后的、不适宜的部分进行创造性地改变。这与万均等[17]提出的“创新是强调破旧立新, 重视变革过程” 的观念一致。二是从创新的效能来看。1912 年,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18]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 创新意味着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 只有创新才能带来经济发展。三是从创新的时效性来看。UrabeK[19] 指出, 创新并不是一次性现象, 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即从新观念的产生到新观念应用的整个过程。

4) “创新” 相似概念辨析。在创新概念检索过程中, “创新性” “新颖性” “创造性” “突破性”是出现频次最高的4 个关键词, 把他们作为一组相似概念进行辨析, 如表3 所示。

结合创新的定义以及创新活动的实践, 笔者认为创新是一种理性活动, 即在特定的环境下,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不断在现有思维模式和认知基础上进行拓展, 对“旧” 事物的消极因素进行否定,对积极因素进行肯定, 以此对旧事物、旧方法、旧观念和旧秩序等进行突破和更新, 以满足需求, 并推动科学前进和社会发展。因此, “创新” 可作以下理解: 新事物的产生, 是指创造或引入一种新的事物; 有价值, 产生的新事物具有一定的价值。

1.3 学术论文创新性

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创新性是学术论文的“灵魂”, 是学术价值的重要表现。关于“学术论文创新性” 概念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

1) 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视角。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认为, 学术论文创新性是指科研成果的新颖性, 能够引人注意, 且该项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Science 则认为, 学术论文创新性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的见解, 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 研究内容富有启发性。国内综合性期刊《自然科学进展》明确指出: 学术论文创新性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

2) 从学术论文的“三大内核” 出发。论点、论据和论证作为学术论文的三大核心内容, 是学术论文创新的关键。论点, 是观点, 是灵魂;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支撑, 是基础; 论证, 是进行内容阐述的过程与方法。高自龙[22] 认为, 学术成果最终要据其内容创新, 即与已有成果相比, 在观点、理论、方法等方面有创新性。陈建青[23] 从内容、形式两方面来说明论文的创新性, 一是观点的创新,即在某一领域提出了前人未曾提出的观点; 二是结构或方法的创新, 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于前人的新视角或者新方法。梁珠芳[24] 认为, 学术论文创新性主要体现为“在开拓研究领域方面、使用研究方法方面、运用论证资料方面以及阐述观点或理论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

从字面含义来看, “性” 表示“事物的性质或者性能”, “学术論文创新性” 即学术论文创新的性质或者性能。性质, 指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性能, 指天然所有的能力与效用。结合上文对“学术论文” 和“创新” 的内涵解释, 笔者对“学术论文创新性” 进行概念细分, 将其解构为学术论文创新程度、学术论文创新价值以及学术论文创新影响因素3 个子概念, 并绘制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内涵释义图, 如图1 所示。其中, 创新程度与创新价值反映“学术论文创新的性能”, 分别用来揭示学术论文在创新方面的新颖性以及学术论文创新的价值性; 创新影响因素揭示“学术论文创新的性质”, 通过对学术论文创新影响因素的挖掘以体现学术论文创新区别于其他创新的根本属性。

1.4 学术论文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

学术创新作为一个过程, 暗含着时间顺序与逻辑步骤, 从时间维度探讨学术创新, 有利于清晰地透视与把握学术创新的整个“历程”[25] 。借鉴蒋伟伟等[26] 对学术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 以及考虑到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扩散流程, 笔者将学术论文创新过程划分为3 个阶段: 创新知识吸收阶段、创新知识产出阶段以及创新知识扩散阶段。

创新知识吸收阶段: 以学术论文的出版发行为分界点, 学术论文的创新知识吸收阶段是学术论文出版发行之前所处的阶段, 该阶段包含文献调研、论文写作、论文投稿与修改等过程。根据吸收主体的不同, 该阶段又可细分为以论文作者为主体的创新知识获取与利用阶段、以编辑和同行专家为主体的创新知识完善阶段。该阶段反映的是学术论文产出之前, 作者、编辑以及同行评审专家为完成论文、提升论文创新性所付出的所有劳动, 影响并决定着最终产出的学术论文。

创新知识产出阶段: 即学术论文出版发行时所处的阶段, 该阶段是创新知识产出时的时间点, 是一个孤立状态, 对该阶段的分析, 实质上是对产出成果即学术论文本身的分析。在此阶段, 学术论文经过出版发行已形成定稿, 其有无创新、创新大小均已确定。

创新知识扩散阶段: 即学术论文出版发行后所处的阶段, 该阶段学术论文通过科学交流渠道进行创新知识扩散。单篇学术论文的扩散范围和扩散程度能够反映学术论文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关注情况,体现出学术论文创新性被认可的情况。

单篇学术论文创新过程示意图, 如图2 所示。

2 创新知识吸收阶段

创新知识吸收是有意识的理性行为, 即创新主体在学术论文写作和修改完善过程中, 为提升学术论文的创新性, 进行的一种具有自发性、选择性和纠正性的知识吸收活动。根据创新主体不同, 该阶段可划分为创新知识获取与利用、创新知识完善两个阶段。

2.1 创新知识获取与利用阶段

创新知识获取与利用阶段, 也即学术论文的文献调研与写作过程, 在此过程中, 创新知识吸收主体为论文作者。论文作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外部知识, 最终实现知识创新, 完成学术论文。该过程影响学术论文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参考文献(外部知识)和论文作者的知识存量(已有知识)。高质量的参考文献能为创新主体提供有价值的知识理论与方法体系, 激发主体创新[27] 。知识存量作为创新主体在科学研究实践中的知识积累, 反映出其生产知识的能力和潜力[28] , 是影响学术论文创新的重要指标。

1) 以参考文献为测度指标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探究。参考文献作为科研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评价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参照系[29] 。利用参考文献对学术文稿进行创新性鉴审也是综合评审文稿创新性的一个重要方面[30] 。已有研究主要从参考文献的数量、质量、知识组合、时效性等维度展开研究。贺婉莹[31] 认为, 当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越多,论文有比较坚实的基础时, 其研究内容会更加新颖。张诗芬等[32] 指出, “借鉴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有利于拓宽研究者的研究思路, 有助于研究创新”。Uzzi B 等[33] 将科学研究视为知识组合的过程, 通过测度两两参考文献所在期刊组合的新颖性间接识别科学研究的创新性。Wang J 等[34] 通过测度文献来源期刊组合的难易程度来表征组合知识的创新距离。许花桃[35] 认为, 应尽量引用国内外近5年的最新文献, 才能突出论文的创新性。

2) 以知识存量为测度指标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探究。知识存量是知识主体在特定时间点的知识储备水平, 反映主体知识在提高生产力、影响社会生活、节约知识成本以及知识创新方面满足要求的程度[36] 。论文作者对知识的利用以一定的知识存量为基础, 通过应用已有知识, 丰富创新研究基础, 加速创新知识产出。周久凤[36] 指出, 知识存量促进了知识的累积, 并通过知识系统化的传承,带动知识利用效率的提高。Langfred C W[37] 指出,当知识存量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时, 组织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开展创新, 且更容易创新知识。Laurs?en K 等[38] 探讨了知识存量的结构化形式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指出当知识深度足够时, 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2.2 创新知识完善阶段

创新知识完善阶段, 即论文作者依照第三方修改意见修改完善论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第三方修改意见主要来自期刊编辑与同行专家, 以此对原文稿件进行语言润色、格式规范调整以及知识内容修改, 最终完善学术论文的创新知识。

1) 编辑出版视角下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探究。学术论文写作完成后, 其创新性初审评价由责任编辑完成。责任编辑通过审读稿件, 依据稿件的语言文字描述、非语言文字描述、参考文献等有用信息, 初步审查论文的创新性[39] 。宋雪飞等[40] 提出, 学术期刊编辑可充分利用学术论文中的信息点,并结合自身积累的专业知识、审稿经验, 对学术论文创新性作出相对公平、准确的评价。胡英奎等[41]提出了一种根据论文的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提供的信息初步审查论文创新性的方法。除负责初审工作外, 责任编辑还要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 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 体例更严谨, 材料更准确, 语言文字更通达, 逻辑更严密[42] 。通过审查论文文字通顺性、格式规范性与结构布局合理性等方面, 完善和提升论文的形式质量[43] 。

2) 以评审意见为测度指标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探究。通过初步审查后, 责任编辑会根据论文研究主题, 从已有审稿专家库选取审稿专家进行“同行评议”, 评审意见是决定论文能否刊发的重要依据。审稿专家结合初审意见从学术角度针对论文研究的前瞻性、观点的创新性等问题进行全面审查,作出总体评价和取舍判断。徐海燕[44] 指出, 审稿专家应通过分析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论证资料、观点或理论等方面来判断论文的创新性。审稿专家对论文创新性的判断是专业性的、综合性的, 专家评审意见在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吴爱华等[45]认为, 专家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复的过程, 是一种良好的学术交流和碰撞过程, 时有精彩的思想火花或灵感闪现, 有深度的审稿意见甚至会对某一类学术研究产生影响。

2.3 存在的问题

创新知识吸收水平表明了创新主体吸收价值信息的能力, 影响着最终学术论文创新性的有无及大小。然而现实研究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引文信息规范性难以判断。引文使用不规范、引文价值观念偏离等问题一直存在, 因此以引文“数量+质量” 量化创新知识获取能力有失准确。

第二, 隐性知识难以量化表达。创新活动除了受创新主体显性知识的影响外, 隐性知识更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仅以有限的显性知识存量量化知识利用能力过于片面。

第三, 忽视期刊编辑以及同行评审专家在学术论文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期刊编辑与同行评审专家是学术论文创新性的首要把关人, 对学术论文创新性起到完善与提升的作用, 而现有研究多是对创新性评审的讨论, 缺乏对二者与创新性影响关系的研究。

3 创新知识产出阶段

创新主体的创新过程无法物化, 但科研成果是创新的最终结果, 也是创新力最直接的表现形式[31] 。在诸多形式的知识流动过程中, 以文献为载体的知识是所有形态中可获得性和可测性最强的[46] 。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基于学术论文的外在关联属性和文本知识内容对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进行测度。

3.1基于外在关联属性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研究

学术论文创作过程中会受到外在属性的影响,因此, 已有研究基于外在關联属性测度指标, 如作者、机构、项目、期刊、论文篇幅等, 对学术论文创新性进行测度。具体测度指标、测度角度及主要研究结论, 如表4 所示。

3.2 基于文本知识内容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研究

论文的创新性是论文思想内容层面上的判断,从论文本质内容入手, 直接揭示论文创新水平的高低, 而不受时间和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61] 。目前已有研究主要从论文标题、关键词、摘要、知识声明、创新句、知识元、研究主题、研究水平等文本知识内容对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进行测度, 具体测度指标及主要研究结论, 如表5 所示。

3.3 存在的问题

基于创新知识产出阶段测度学术论文创新性的研究, 以论文本身为主, 由内及外, 由表及里, 通过挖掘论文基本信息对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进行测度, 但现有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 以期刊影响因子、作者声誉等为代表的论文外在关联属性, 作为测度学术论文创新性的基本指标, 难以打破“五唯” 评价的弊端, 且不能直接反映学术论文的创新性。

其次, 将新颖性等同于创新性, 从论文知识内容与已有知识的差异性, 以及证明“没有发表过”作为新颖性的判断依据, 评价粒度较粗且忽略了知识的价值属性。此外, 从标题、关键词、创新句等单一内容视角进行评价时, 测度指标与真正创新主题概念关系松散, 未形成逻辑关系, 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

4 创新知识扩散阶段

创新知识扩散是指创新知识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团体成员中的传播过程, 科学发展过程是由科研创新和创新扩散相继发生共同推动的[73] 。创新知识扩散打破知识传播的壁垒, 促进了知识的共享与转移, 并推动了创新知识在不同个体和组织之间的传播和应用。单篇学术论文的创新知识扩散渠道包含基于纸质文献的传统科学交流渠道和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科学交流渠道。

4.1 基于传统科学交流扩散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研究

基于纸质文献的传统科学交流主要体现在学术论文的创新知识被引用。传统测度指标主要有文献被引频次、施引文献学科种类、被引时效性、引证意图、专利引用等。具体测度指标信息及主要研究结论, 如表6 所示。

此外, 基于引文网络结构的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具有直观、高效等优点, 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 已有研究主要使用引文权威矩阵、互引比率、S 指数、颠覆性指数、引文网络跟踪等对学术论文创新性进行测度, 具体测度指标及主要研究结论,如表7 所示。

4.2 基于线上科学交流扩散的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科学交流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在电子文献数据库或者电子期刊中被学者浏览、下载或保存, 以及在在线社交媒体和网站平台上被传播使用[90] 。相关的测度指标主要有使用指标、读者利用率、社交媒体传播量、AAS 指标等, 具体测度指标信息及主要研究结论, 如表8 所示。

4.3 存在的问题

从创新知识扩散维度测度单篇学术论文对学术同行以及其他读者用户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而反映其创新性, 具有直接性、即时性、多样性的特点。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4 个方面:

第一, 缺乏对创新价值和影响力的关系讨论,将学术影响力与创新价值混为一谈, 忽略了影响力与创新价值的本质差异, 而Altmetrics 指标所揭示的学术论文的“热度” 与“关注度” 同样不等同于创新价值, 存在量化指标形式化问题。

第二, 社会价值与社会效益评价不足, 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不能仅局限于学术研究领域, 创新性研究成果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或效益, 更应引起重视。

第三, 过于重视引用关系对创新性的测度, 基于引用关系的学术评价实际上只是学术成果在学术影响力上的表层反映, 过于重视引文的评价属性会导致偏离学术成果内容本身; 同时, 引文网络结构的构建需要时间, 因此存在测度的时滞性。

第四, 缺乏对创新价值的动态追踪, 论文在发表后的扩散时机和时间长短, 会因事物发展和被认知程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距, 尤其是开创性研究论文, 可能很长时间无法得到同行以及社会认可,以某个孤立时间点测度学术论文创新价值仅能反映截至该时间点, 学术论文发挥出的创新价值。

5结语

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测度评价工作在整个科研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已有众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 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囿于学术论文本身的复杂特性、创新的相对性以及一些技术问题, 现有研究仍然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亟待修正。

1) 創新知识吸收层面: 在知识获取方面, 既要考虑引文数量、引文质量、引文动机、引文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还需理性看待参考文献对学术论文创新的影响贡献; 在知识利用方面, 注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结合, 充分挖掘作者的知识存量; 在知识完善方面, 有效挖掘期刊编辑与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 作为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相补充。

2) 创新知识产出层面: 应弱化期刊影响因子、作者声誉等外在测度指标的使用, 扭转“以刊定文”“以人评文” 的固化思维, 将评价指标从外在属性回归论文本身; 在文本内容分析时, 综合运用文本处理技术、自然语言技术等抽取论文文本创新点,注重内容连贯性与语义功能性, 充分发挥文本知识内容创新性评价的优势。

3) 创新知识扩散层面: 首先, 要厘清创新价值和影响力的关系, 杜绝直接用影响力评价替代创新价值评价; 其次, 强调学术论文社会价值或效益测度, 同时结合学术价值, 综合测度学术论文创新性; 最后, 在具体评价工作中, 既要测度单篇学术论文创新的静态价值, 也不能忽略动态价值变化,可利用条件期望预测法、多元回归等方法, 对单篇学术论文创新价值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基于本文研究内容, 笔者后续将开展实证工作,就此提出4 点研究展望: 第一, 对单篇学术论文的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探究。第二, 对单篇学术论文的创新程度进行测度研究。第三, 对单篇学术论文的创新价值进行测度研究。第四, 基于各阶段属性特征及其关联关系, 构建单篇学术论文创新性综合评价模型, 实现全过程评价。

猜你喜欢

述评学术论文创新性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