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

2024-06-03杨兵杰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巨人专精巨人

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链韧性发展水平,是新发展格局下有效化解国际产业链“短链化”难题、积极应对逆全球化不利影响的重要举措。宁波作为全国综合经济实力靠前、先进制造业基础扎实、港口资源与开放优势兼具的滨海城市,通过坚持不懈的制度引领、政策扶持、服务支撑,形成了具有较强区域集聚度、创新活跃度、风险抵抗力、行业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发展态势,产业链韧性日益增强,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链韧性发展现状

(一)专业深耕细作,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1、深耕行业多年。宁波283家“小巨人”①企业分属18个制造行业和3个服务行业,平均成立年限为18年;深耕行业超过10年的占91.1%;其中10—20年的有152家,占54%;20年及以上的有105家,占37%,宁波“小巨人”企业凭借“拿手好戏”“拳头”产品成为行业内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

2、市场占有率高。宁波“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70%,其中部分企业比重超过90%;超过90家企业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占总量的32%左右。

3、经营效益持续向好。2022年,宁波“小巨人”企业实现营收1034.73亿元、利润117.51亿元,分别比2019年增长49.4%、58.2%,以0.12%的企业数贡献全市制造企业24.5%的利润额。总资产1405.26亿元,比2019年增加70.1%;资产收益率8.4%、资产负债率44.2%,展现出效益较好、负债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强等特征。

(二)聚焦特色领域,产业链条较为完备

1、产业链条完备。宁波“小巨人”企业门类齐全,涵盖自动化设备、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注塑机、工业软件、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光学仪器、磁性材料、功能膜等行业,主营产品多属于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细分产业链。

2、制造业属性鲜明。283家“小巨人”企业中,97.52%的企业集中于制造业,远高于全国(59%)、浙江省(60%)和安徽省(80%)。充分显示宁波制造业雄厚的产业优势。

3、呈现集群化分布。从区域分布看,鄞州(61家)、慈溪(46家)、北仑(33家)三地“小巨人”企业数占全市49.76%,与三地GDP占比50.22%相一致,体现出企业集聚度与经济发展度高度正相关。

4、基础配套能力较强。宁波“小巨人”企业主要聚焦于基础零部件、基础设备和装备制造,通用设备、汽车制造、电气机械、电子设备和专用设备五大门类占比近60%,其中通用设备占比(23.76%)远高于全国(12.26%),显示出其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

(三)创新驱动引领,自主可控能力增强

1、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83家宁波“小巨人”企业中,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大多在4%—7%之间,121家企业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超过5%,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42%的平均水平。

2、自主创新基础不断夯实。2022年,宁波“小巨人”企业新增专利总量约4000件,增幅高达28.05%;累计拥有发明专利3160件,发明专利占比从2020年的28.46%提升到35.63%,且拥有量10项及以上的有117家、20项及以上的有42家,56.2%的“小巨人”企业参与制定了国家、行业、地方或团体标准。

3、補短板能力强。283家宁波“小巨人”企业中属于《工业“六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的有267家,主导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的有227家,填补国内空白的有206家。

(四)赋能产业链上下游,本地强链补链能力增强

1、对上游产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宁波“小巨人”企业合计向上游相关产业采购“产品+服务”896.01亿元,比2019年增长72.2%。其中,服务采购81.51亿元,比2019年增长100.8%。

2、对下游产业补链延链作用进一步增强。2022年,宁波“小巨人”企业向下游销售1113.89亿元,比2019年增长66.5%,高于全市制造企业41.2个百分点;户均销售额是全市制造企业的38.7倍。

3、对本地产业带动作用显著增强。2022年,宁波“小巨人”企业本地采购额占比46.7%,直接带动本地相关产业产出418.46亿元,比2019年增长61%。其中,通用设备、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专用设备等领域“小巨人”企业本地采购占比均超过40%。

(五)产业链不断融入长三角,新兴产业协作融合能力增强

1、数字经济产业链。2022年,宁波电子设备、软件信息两大行业在长三角销售占比为26.4%、26.3%,比2019年分别提高1.2个、8个百分点。尤其与上海、杭州联系更为紧密,2019—2022年,电子设备、软件信息和集成电路三大行业,沪甬两地企业交易规模分别增长101%、620%、263.7%,杭甬两地分别增长124.8%、338.5%、771.4%。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022年,宁波新能源汽车下游销售长三角地区占比19.8%,比2019年提高3.7个百分点。从上海特斯拉166个主要零部件和组件供应商来看,宁波共有18家企业为其配套,是特斯拉最多供应商城市,苏州、深圳仅有11家。

3、化工新材料产业链。2019—2022年,化工原料行业“小巨人”企业在长三角的采购占比为48.6%,三年间提高了6.1个百分点;销售占比为27.4%,三年间提高了9.6个百分点。

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链韧性发展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实力总体偏弱,产业链结构有待优化

1、企业规模偏小。2022年户均营收3.67亿元,低于全国4.2亿元/户的平均水平;营收超10亿元的占比仅5%,低于全国8%左右的水平。

2、结构失衡。前四批全国“小巨人”企业入围名单中,科技服务、软件信息服务等服务业企业增速很快,2022年比2019年占比分别提高了6个和2个百分点,日益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质生产力。从全国11城比较看②,5G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高端软件、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装备、农业装备等6大行业第四批次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而宁波第四批仅入围7家服务业企业,无论数量还是占比都低于全国,结构性失衡严重。

3、重点行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电子设备、电气机械、汽车制造、化工原料等都是宁波的重点优势行业,“小巨人”企业数量多,但部分产业仍以加工组装为主,行业利润较低,销售利润率分别为4.9%、8.8%、7.5%、8.2%,行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短板较为明显。

(二)技术资金人才制约凸显,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有待提升

1、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强度达8.9%,户均有效发明专利15.7件;而宁波“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仅为4.6%,企业原创性研究、颠覆性产品开发、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力均偏少偏弱,能承担国家“卡脖子”技术突破能力还不强。

2、数字化转型尚待加速。宁波“专精特新”企业在数字化装备比、设备联网率、信息系统覆盖率等数字化转型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全市仅1家“小巨人”企业获得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尚待突破。

3、融资渠道单一。前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宁波上市数量仅11家,位列全国城市第15位;股权融资仅占企业总数的8.13%,远低于上海(21.39%)、成都(21.29%)和深圳(15.99%);债券融资受发行门槛、准备周期等条件影响,也较少企业涉及。

4、研发人才基础弱。据调查,2023年宁波39.12%的“小巨人”企业认为当前最需要的人才是一线研发人员,35.66%的企业认为最缺乏的是大学本科人才,宁波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关键基础件等领域人才“非常紧缺”,尤其是缺乏拥有核心技术、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优秀团队。

(三)本地化配套存在结构性短板,产业链融通水平不高

1、“两链两类”企业本地化配套不足。电子信息產业链,2022年宁波软件信息和电子设备行业的本地产品采购占比仅为16.4%、32.7%,比2019年分别下降28.9个、5.7个百分点。化工新材料产业链,2022年宁波本地采购占比为27.5%,本地石化企业尚不能满足“小巨人”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的原料采购需求。规模较大类企业对本地化配套产业的边际拉动作用下降,2019—2022年本地采购占比从51.1%下降到46.7%;19家系统集成类企业,2022年本地产品采购占比仅为24.9%,远低于平均水平。

2、下游新兴应用市场有待开拓。宁波集成电路“小巨人”企业共有8家,2022年本地销售占比仅5.4%,比2019年下降8.2个百分点,难以与本地企业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链集成优势。汽车制造业领域,2022年本地销售占比仅为13.3%,居制造行业末位,零部件企业与本地新能源智能整车企业协同明显不足。

(四)产业链加快国际化布局,协作共赢机制不畅

1、产业链国外转移趋势明显。受国际动荡局势和经贸摩擦影响,近年来宁波许多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国家投资建厂,但与此相配套的法律政策、知识产权、投资贸易等服务尚未健全完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竞争力。

2、协作共赢机制尚不够畅通。目前宁波“小巨人”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的主要方式是公司自建研发部门独立开发(约为46.02%)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研究中心和校企合作(约为33%)。但因与高校院所、公共平台间协同创新的局面尚未成熟,“小巨人”企业在当地难以形成产学研用合作闭环。同时,由于缺少面向民营企业开放的中试基地和应用场景,样品和产品难以就近进行技术模拟和场景试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巨人”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

(一)强化四大赋能,提升产业链固链能力

1、技术赋能。鼓励“小巨人”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小巨人”企业自主核心技术产品市场拓展工程,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及交易流通体系,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技术循环机制,推动实现基于技术相关性的跨链增长。

2、人才赋能。制定“小巨人”企业紧缺人才引才计划,引导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招聘、人才寻访培训、外包管理咨询等服务,出台政策引导鼓励青年人才、高层次人才到“专精特新”企业就业创业兴业。

3、资本赋能。积极探索政府股权投资,重点引入企业亟需的风险融资、产业配套等高端垂直化服务,鼓励银行机构开发与“小巨人”企业适配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小巨人”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上市,提升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水平。

4、数字化赋能。依托专业数字化服务有限公司,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调研诊断、项目落地提升和数字化管理培训等服务。

(二)强化四向发力,提升产业链补链能力

1、发力企业梯队链式培育。以通用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等上下游一致性较强行业和化工原料、电子设备、软件信息等本地强应用型行业为重点,靶向遴选培育一批聚焦细分市场的链主型“小巨人”企业,适应和引领行业前沿技术变革。聚力打造能源化工、工业母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产业链标志性成果,带动上下游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培育创新未来优势。

2、发力上下游纵深融合。以数字产业、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为重点,引导“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资本化并购,提升系统集成能力与融合发展水平。

3、发力新兴产业本地配套。针对电子设备、软件信息、化工原料等行业上游配套能力不足的短板,实施产业链招商和本地供应商采购支持政策,全面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

4、发力大中小融通发展。鼓励龙头型链主式企业向“专精特新”企业开放场景、共享生产要素、共推产品研发,建立数据利益共享、专利交叉授权持股、风险共担机制,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整体配套、有机衔接。支持有实力的“小巨人”企业完善专利、质量、标准、数字等技术设施的战略布局,增强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资源、核心技术与产品市场的自主掌控能力。

(三)强化四大体系,提升产业链强链能力

1、专业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健全企业困难问题直通及流转机制,动态跟踪企业问题及需求。加强与国家级行业协会、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加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服务。

2、梯度培育体系。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发现和“孵化—培育—扶持—引导”递进式培育机制,打造苗子企业、重点培育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梯队。

3、公共平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布局一批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实验验证等共性技术研发和测试平台,积极搭建科技创新供需对接平台,重点打通央企国企、科研机构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接通道。

4、“走出去”服务体系。鼓励“小巨人”企业完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合适的海外代理商、分销商、合作伙伴等,提供海外市场法律合规咨询、文化培训服务,加大在出口信保、贷款贴息等方面资金支持,建立有效的税收沟通机制,搭建海外信息交流平台,全链条助推企业成功“走出去”。

注:

①截至2023年6月,宁波共有283家獲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4。

②对宁波、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武汉、杭州、成都、天津、苏州、青岛11个城市前四批共31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的产业领域分布进行分析。

〔本文系2023年宁波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高水平建设科技强市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3R001)研究成果〕

(杨兵杰,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小巨人专精巨人
工信部:组织开展培育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国内
阿瑟·佩恩和他的《小巨人》
直立的石巨人
“小巨人”巨晓林
三埃工控:计量“小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