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2024-06-03谢晓珍吕俊恒林娇艳
谢晓珍 吕俊恒 林娇艳
幼儿园和小学作为两个紧密相连的教育阶段,二者的有效衔接尤为重要。大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尤其关键。
一、明目标,共携手,同促进
面临幼升小的幼儿家长,他们有着许多的焦虑和担忧,容易重知识轻能力。我们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沟通,明确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利用微信、电话、接园和离园时间与家长互通幼儿成长信息,确保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同心;组织家长座谈会、开设家长学校,以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及专家讲座等方式帮助家长答疑解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共同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的准备,调整心态,不超前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二、重生活,养习惯,激兴趣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因此抓住一日生活的教育契机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关键。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将常规习惯培养融入日常生活中,组织开展“值日小帮手” “我是小班长” “我会自己做”等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提升各项能力。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自身能力提升和降低培养要求,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
三、紧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意听说读写的引导
在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方面,我们注重阅读环境的创设,提供人均10本以上丰富、适宜的图书。每天给幼儿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精读细看;在阅读分享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所看所思表达出来,培养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姿势。为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写、握笔姿势,教师在班级投放握笔器、坐姿示意图、描摹纸等,初步培养幼儿规范的书写姿势。
四、专题活动为媒介,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
为使幼儿能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在大班时期教师会组织专题幼小衔接活动,开展“假如我是一名小学生”的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小学,提前熟悉小学环境;参加少先队活动,佩戴红领巾等,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和期待,进而达到顺利衔接的目的。
五、巧銜接,强沟通,助成长
教师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和社会资源,请职业是小学教师的家长进入幼儿园给幼儿上一堂课,分享小学生活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使幼儿更好地了解小学。邀请毕业生给幼儿分享小学趣事,帮助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生活,缓解环境转变所带来的紧张感和不适感。
总之,幼小衔接不是具体知识的衔接,而是经验的衔接,鼓励幼儿获得规则意识和集体生活的能力。只有家园协同做好幼小衔接,才能让幼儿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