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磨

2024-06-03李志石

新教育·校园 2024年4期
关键词:磨片磨坊牛鼻子

李志石

一天,我回老家,看到离我家不远的河边围了一群人。开始我以为他们是在捞鱼,走近一看发现不是的,不知道他们在水里捞什么。与我同站岸上的人告诉我,他们是为了捞磨片的另一片,因为事先找到了一片,还缺少另一片。我问:“是文物吗?”他们摇摇头说不知道。只知道是为了恢复南坎会议会址的原貌,才费力寻找的。

看到此情景,我回想起儿时帮大人拉磨的事儿。什么玉米糁儿、元麦糁儿等,都需要人力去磨。我最怕的就是拉磨。那单调的重复动作让我感到乏味和疲惫。每当我帮忙拉一会儿后,总想出去玩耍。父亲总是安慰我:“快了,快了……”但小孩子的心性哪能那么容易就安定下来呢?

长大后我才明白,每一粒粮食背后都有无数辛勤的付出。收割后的粮食,只有经过研磨,才能成为我们餐桌上的食品。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人们对生活的执着与坚守。小时候,我们乡下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男孩子总喜欢到处跑,挨家挨户串门子。

在村子的北边,有一家老磨坊,它存在的时间已经非常久了。那时村里没有电,更没有电动机,靠一切手工操作。磨豆腐是用牛来拉的。一般人家都是用水牛来拉磨,因为水牛比较老实。

这家磨坊里却是一头黄牛,是专门用来拉磨的。这头牛长得有点寒碜,一身黄毛,没有一点杂色,牛头上有两个坚硬的“大包”,牛鼻子上穿着一根木棍,中间用绳索连着,防止它走丢了。牛拉磨并不复杂,中间绑一根绳索,绳索上有两个带钩的木棍,一个在牛鼻子上,一个在牛后胯上。这样牛就可以拉着走了。那黄牛拉磨的时候,嘴里会发出“哞哞”的叫声。这声音在屋里听没什么感觉,但在屋外听得很真切。那声音随着风四处飘荡,有点悲凉的感觉。

拉完磨后,大人们开始做豆腐了。豆腐是用黄豆做的。先把黄豆放在大盆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捞出来放在石磨上磨碎。这石磨一扇是固定的,一扇是要用手推的。黃豆从磨眼里流出来后,就可以煮了。黄豆在锅里煮一段时间后捞出来放在大盆里,等待下面一道又一道的工序。

经过挤压后的豆渣是干的,用手一捏就可以成团了。大人们说这是豆腐渣。豆腐渣很有用途,可以用来喂猪或者当作肥料种菜等。我们小孩总喜欢趁大人不在的时候捏成团到处扔着玩。

这家磨坊的主人姓桑,是村里的一位老人了。他长得有点瘦弱,但很精神。他说话和气但不失威严,给人的感觉很亲切。我们小孩总喜欢到他那里去玩。他家里养了一只大黄狗和几只小猫,还有一头大水牛。大黄狗很凶猛,但对我们小孩很友好;小猫很可爱,经常围着我们转;大水牛很温顺,但很少见它拉磨,只看见黄牛拉磨;几只鸡鸭鹅自由自在地到处觅食;老人的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整个家里弥漫着一种祥和的气氛。桑老爹对我们孩子很好,只要我们不捣乱,还帮忙做事他就很开心。

黄牛拉磨的情景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我现在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那黄牛“哞哞”的叫声仍然在耳边回响;那豆浆的香味仍然在鼻尖飘荡;那桑老爹的身影仍然在眼前浮现……这些记忆已经刻进我的骨髓、融入我的血液中了,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片丢失的磨片,不正是我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怀念吗?那些日子虽然艰辛,却是最真实的。每一次回想起拉磨的日子,我都会深感父辈们的辛勤付出和时光的无情流逝。

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挖掘;而我,只想把那些温暖的记忆珍藏在心间。那些关于拉磨的记忆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猜你喜欢

磨片磨坊牛鼻子
煎饼磨坊的舞会
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
奇怪的牛鼻子
老磨坊: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磨坊
基于PLC的压敏电阻磨片生产线的设计与实施
Broom fin磨片改善竹浆生活用纸拉力和柔软度
这次也许牵住了牛鼻子
医保是医改的“牛鼻子”
牵住“三医联动”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