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19号线花山河段线站位方案研究
2024-06-03冯翀雷霆
冯翀 雷霆
摘要 武汉地铁19号线是首条从光谷地区直达武汉火车站的快速轨道交通,促进了武汉火车站以及天河机场等交通枢纽之间的相互联系。花山河站是武汉轨道交通19号线上的一个重要站位,为花山车辆段接轨站。文章通过分析客流吸引、与基本农田关系、与高压塔关系、工程实施难度和风险、对地块影响、同精度下线路条件等重要因素,探究了沿线重要控制因素对于车站站位比选的影响。设计了三种线站位方案,并且进行比选,为今后轨道交通站位研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地铁选线;选线设计;线路比选;车站
中图分类号 U2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06-0035-03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轨道交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1]。地铁是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并且效率高、污染小[2-3]。地铁的车站站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比选才能最终确定。设计者会结合周围的重要控制因素,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4]。通过对武汉地铁19号线花山河站站位研究,可以为之后的地铁设计打开思路。
1 项目概况
19号线起于武汉火车站,主要沿武东路、花城大道、花山大道、光谷五路走行,线路串联杨春湖副中心、青山区武东、花山生态城、光谷中心城,止于高新二路站,起终点均预留延伸条件。线路全长21.2 km,设车站6座(全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3座,平均站间距约
4.3 km。该线为武汉市外交通枢纽提供了便利联系,对形成武汉快速交通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工程概况
线路自花城大道转入花山大道,设站2座,其中花山新城站设于花城大道和双谷路路口,站位稳定,较好地照顾了花山生态新城的新城区。在此段线路上还需要设1座车站,即花山河站,作为花山车辆段接轨站,在19号线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 控制因素分析
3.1 花山河
花山河河面宽度约34~65 m,河底标高16.5 m。线路与出入线均下穿花山河,需保证与河底的竖向安全距离。
3.2 铁路
武黄城际铁路,起自高铁武汉站,止于黄石大冶北站,延伸线武九客运专线已全线通车,是国家规划的“五纵五横”高铁网络之一。武九铁路,起于武昌站,终至庐山站,是国家路网“八纵八横”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黄城际、武九铁路线位于九峰山地区北端,为地面路基段,与花山大道采用框架涵形式立交,线路穿越时应尽可能加大隧道埋深,以降低对铁路线运营的影响。
3.3 市政道路
花城大道为花山片区东西向主干道,道路红线宽60 m,双向八车道,设有路中8 m、路侧20 m绿化带,局部路段设有排水管涵。
花山大道为花山片区南北向主干道,道路紅线宽70 m,道路两侧均设有绿化带,道路条件良好。其中,花山大道采用箱涵下穿花城大道,立交处高差较大,线路在由花城大道转入花山大道的过程中,应保证线路下穿涵洞最低点或边坡的竖向覆土尽量加大,以保证隧道的抗浮要求。
希琥路,道路西侧为湿地公园,道路东侧为已建成的碧桂园高层小区,道路红线宽20 m,目前该道路(纹璜街—赞璋街)段处于改造状态。
立琮路,原名土吴路,道路红线宽40 m,为花山河片区南北向主轴道路,采用高架桥上跨武黄城际、武九铁路线,两侧均以规划居住用地为主,周边有部队用地、学校、小区等既有控制物。目前,该道路(花城大道—大长山路)段处于围挡施工状态。
3.4 出入线及车辆段接轨
花山河站为花山车辆段接轨站,需考虑出入线及车辆段接轨等控制因素[5]。
3.5 500 kV高压铁塔
花山河以南和规划已出让地块以北的绿地存在既有高压线,设有2处500 kV和1处220 kV高压铁塔。这三处高压塔及高压线于2019年拆除,从时间上来看,不会对线路施工产生影响。若要改迁500 kV高压塔2座,需上报国家电网申请停电事宜。
4 线站位方案
4.1 方案1:希琥路方案
4.1.1 方案介绍
线路沿花城大道—希琥路—花山大道走行,线路走向如图1所示。
4.1.2 方案特点分析
(1)设置的两处车站分别覆盖花山新城、花山河沿线并适当兼顾老城区。
(2)花山河站沿希琥路布置,站点周边以商业用地和高层居民楼为主,建成后客流较好。
(3)线路绕行约400 m,最小半径700 m,前后站间距分别为2 km、6.7 km,出入线长1.85 km。
(4)该方案的缺点是线路穿越玺院规划地块。
4.2 方案2:希琥路优化方案
4.2.1 方案介绍
考虑绕避玺院地块,线路在原希琥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如图2所示,优化前后的线路长度基本相当,站位客流吸引条件基本相同。出花山新城站后,线路由花城大道转至希琥路向南走行,于纹璜街路口设花山河站,与车辆段接轨。出站后线路下穿花山河、既有高压走廊,转入花山大道向南延伸,下穿武黄城际、武九铁路后进入九峰山地区。
4.2.2 方案特点分析
(1)车站客流吸引较好,覆盖花山河核心商务区及碧桂园左岸等小区。
(2)车站规模适中,为地下二层站,轨面埋深约17.6 m,总规模约28 000 m3。
(3)线路条件较好,花山新城站至武黄城际区段线路长度约3.74 km,共3个曲线,最小半径600 m。
(4)工程可行、风险可控,正线绕避花山大道涵洞,线路中心线距离约27 m,下穿武黄城际路基段1次,隧道埋深约15 m。
(5)避让了玺院规划地块。
4.3 方案3:花山大道方案
4.3.1 方案介绍
沿花城大道—花山大道走行,线路走向如图3所示。
4.3.2 方案特点分析
(1)车站客流吸引一般,覆盖玺院地块、纪委工作基地等,对花山新城区及碧桂园小区照顾较好。
(2)车站的规模适中,车站设为地下二层站,轨面埋深约17 m,车站规模约30 000 m3。
(3)线路线形顺直,出入线长1.7 km,车辆段前后站间距分别为1.7 km、6.6 km,花山车辆段站位于主干道路侧,交通组织较方便。
(4)线路条件比方案1略差,花山新城站至武黄城际区段线路长度约3.4 km,共4条曲线,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为500 m。
(5)工程实施难度大、风险高,出入线2次下穿武黄城际铁路,与铁路协调难度大。
(6)线路从中间穿越公园绿地,对今后土地整合利用不利。
(7)受出入线影响,车辆段整体需向西平移约280 m,同时,造成以下影响:占用基本农田约7.2公顷,需上报自然资源部审批;改迁500 kV高压塔2座,需上报国家电网申请停电事宜。
(8)两站点客流覆盖范围存在重叠,并且对花山河及立琮路沿线照顾不足。
5 方案比选
方案2、方案3比选情况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结合表1可得出方案3需占用基本農田、改迁高压塔,协调难度大,同时,工程实施难度大、风险高、对地块影响较大、线路条件略差,因此不予推荐。方案2线路条件较好,能覆盖花山河片区,并一定程度上照顾老城区客流,对沿线既有构建筑物影响可控,予以推荐。
6 结论
选线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周边控制点因素,与主要交通廊道的衔接关系进行充分考量。在进行设计时,主要农田的保护问题、开放地块的避让也需要多方沟通与考虑。花山城站的选址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与周围商业区的有机融合,站位的选取上符合前期的城市规划与线网规划,对三种线站位方案进行全面的综合比选后,最终敲定了希琥路优化方案。由此可见,进行线站位的选择与车辆段接轨的情况下需要多方面考虑,该文研究可为之后的站位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重庆. 洛阳地铁1号线牡丹广场站线站位方案研究[J]. 铁路技术创新, 2019(5): 49-54.
[2]任星辰. 城市核心区地铁线站位研究——以西安地铁5号线新桃园—劳动南路段为例[J]. 铁道标准设计, 2017(9): 120-124.
[3]田飞. 轨道交通复合型快线线站位研究——以厦门地铁9号线为例[J]. 都市快轨交通, 2023(4): 23-29.
[4]潘锡舜. 广州黄埔有轨电车5号线一期线路方案研究[J]. 山西建筑, 2023(8): 152-155.
[5]张华龙. 悬挂式单轨线路设计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5):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