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想在AI领域有话语权,底层平台和算法须有突破

2024-06-03黄莉玲李玲

南都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卡脖子算力话语权

黄莉玲 李玲

从ChatGPT到最新推出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人工智能”是近年全国两会上的科技热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湘江实验室主任陈晓红提交了一份《规范大模型建设生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

近日,陈晓红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她表示,目前我国在AI开源框架方面尚未被“卡脖子”,想要真正在AI基础大模型领域形成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亟待在底层平台和原创算法上取得突破。

AI率先会为三个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南都:生成式AI的爆发持续引发科技圈讨论,您怎么看待这波生成式AI热潮?它将对哪些行业和产业带来颠覆性冲击?

陈晓红:随着ChatGPT、Sora等各类生成式AI的出现,人工智能热潮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可能性。目前,生成式AI在自然语言处理与图像生成这些细分领域,已经开辟出了可商用模型与應用模式。

面对AIGC的飞速发展,我认为对于以下几个行业,生成式AI可能会率先产生深刻变革:一是媒体与娱乐行业,从创作到消费,生成式AI为内容生产提速和个性化推荐定制提供了新的途径。二是医疗健康产业,生成式AI对于医疗图像的解读能力,将会提高辅助诊断的准确性,也引发基础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的模式变革。三是教育行业,生成式AI个性化、定制化教育内容可提供更符合学习者需求的学习体验,进而改变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甚至重构教育的体系、结构和模式。

南都:在OpenAI接连推出王炸产品后,也有疑问提出为什么中国没有办法出现类似引领科技浪潮的产品。当前我国AIGC领城的技术现状如何?怎样提升我们的AI创新力?

陈晓红:自从2023年ChatGPT推出以来,实际上我国自己的生成式AI、大模型也一直在研究、发展,出现了“百模大战”的竞争格局。尽管我国在通用大模型领域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但在垂直领域,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仍然有大的发展机会,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模型发展之路。

南都:一些国家的部分AI关键核心技术仍对中国实行“卡脖子”政策。您认为,应当如何提升AI基础大模型的自主研发实力和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

陈晓红:世界各国都将人工智能视为未来大国竞争的焦点。因此,国际上一些国家对我国的AI关键核心技术实行了“卡脖子”政策。但是,我们也看到,我国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参数量通常只需要百亿规模,这一方面可以缓解我国在算力需求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也可以采取许多措施,如提高算力利用效率,加快高性能芯片等硬件技术的突破,开展国际合作和创新算力供给的商业模式等,突破国外对我国AI算力的封锁。

此外,当前我国在AI领域的另一个问题是底层技术和原创核心算法不足。虽然这方面因为开源框架尚未被“卡脖子”,但是真正要在AI基础大模型领域形成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国亟待在底层平台和原创算法上取得突破。

谈“AI威胁论”

南都:AI技术火热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治理挑战,不少人担忧人类终有一日会被AI取代。你怎么看待AI带来的伦理与治理挑战?

陈晓红:AI带来伦理与治理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人工智能已然深度介入人类社会,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这种挑战,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探求解决方案。

从劳动力的角度看,AI确实会取代部分人类简单劳动力,推动劳动结构转型升级,但是我们也应该理性认识到,AI不是对人类劳动能力的完全替代,而是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劳动者掌握科学知识,将技术的发展内化为自身能力,在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

AI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总结规律,在理解和解决专业性问题上已展现强大威力,但还难以跨领域、综合性地处理问题。而人却能在大量知识的基础上,综合性地建构起整个世界、人生的观念和体系,这是人类独特的“智”。同时,创造力是人类所独有的并缔造着人类文明的能力,这是人类的“能”。此外,人在情感关怀、社会交往和心灵沟通方面的需求 始终存在,并将被更加看重,这是人类的“芯”。

因此在智能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到比智能科技更高的山峰,去做那些AI技术难以做到、难以做好的事情,甚至给AI技术指引方向。

猜你喜欢

卡脖子算力话语权
多方求解智能时代算力挑战
这个第二不一般
卫星通信在算力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算力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要生产力
本期导读
种子科技:打赢种业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难题
全省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暨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推进会在黄冈召开
卡脖子与保鲜问题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