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美术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4-06-01王诚李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0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

王诚 李琳

摘要:研究以湖北美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实例,面对“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的教学要求与挑战,结合BOPPPS教学模型与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炼出一套贴合新时代美术类专业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需求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增强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相关技术进行实践创作的创新能力,适应了“新艺科”建设的教学需求,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艺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10-0162-03

0 引言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致力于推动艺术学科的高质量、高标准发展,以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在“新文科”建设进程中,要求紧随科技进步步伐,回应现实需求,提升文化自信[1]。2023年4月颁布的《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要求》中阐明,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21世纪大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基石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更深层次看,作为融合创新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种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通识教育,更是新时代培养大学生理解和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力的赋能教育,其中,技术赋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途径[2]。以上指导性意见对美术类院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

随着众多新兴技术的涌现引发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广泛融入各个领域,对艺术创作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艺术表现形态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社会需求,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势在必行。因此,技术赋能必将引领艺术学科新型培养模式的变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与新兴技术紧密相连的必修科目,为学生后续课程及职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艺术学科的新发展与新需求,在“新艺科”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新艺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围绕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和新技术赋能,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推动创新型、复合型美术类人才的成长。

1 美术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由于学生来源各异,其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存在着显著差距。部分学生已在高中阶段接受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而部分学生则对计算机操作相对陌生,甚至有个别学生因过度依赖手机和平板电腦而未曾接触过传统计算机。加之美术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对理科知识兴趣较低的现象,计算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据调查,大部分同学认为本课程知识点密集且更新速度快,部分内容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特别是在理解计算机软硬件工作原理、应用软件操作逻辑以及脚本编程等方面,不少学生感到应对乏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减少课时的改革趋势,湖北美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由原来的64学时缩减至32学时,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对新兴技术的学习需求不仅未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受限于有限的课时,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压缩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学习难度。此外,由于教学节奏加快,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巩固练习,导致所学知识难以牢固掌握,更难以将所学应用于艺术创新的赋能之中。面对此挑战,教师除了精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外,还需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将教学延伸至课外,通过精心设计课前与课后环节,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自学。

根据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情分析和教学现状分析,为满足新时期艺术院校学生对大学计算机教育的需求,推动应用型、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3]。

2 BOPPPS 教学模型+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总体思路

“新艺科”建设强调发掘新的研究对象,探寻新的研究范式,其核心在于艺术与技术的交融互补,以技术赋能艺术创新[1]。因此,对于美术类院校而言,新阶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新技术应用能力。本研究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

2.1 BOPPPS 教学模型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型源自加拿大,是一种基于教育心理学认知理论的有效教学设计模型。该模型将教学过程划分为6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导入(Bridge-in) 、目标(Objective) 、前测(Pre-assessment) 、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后测(Post-assessment) 和总结(Summary) 。通过应用BOPPPS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将课堂内外教学过程无缝对接,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研究表明,BOPPPS教学模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智慧化学习需求、确立明确学习目标、强化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以及通过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反映学习成效[4]。

2.2 学习通平台的教学应用

本研究选择了超星学习通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配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该平台集成了丰富的功能模块,如课程主页、课件资源、辅导资料、视频讲解、作业库、活动区、试题库、在线考试和统计管理等。这些模块为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习进程。其中,活动区是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一大特色,涵盖了签到、随机点名、随堂练习、主题讨论、抢答、问卷调查、分组任务和投票等多种互动形式。这些互动活动既能增进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教学PPT和视频素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课程理解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如随堂练习,实时监测和统计学生对特定知识点的掌握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此外,平台的讨论功能可促进师生间的深度互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在章节测验阶段,教师通过平台能够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点掌握情况,便于针对性地查漏补缺[5]。

2.3 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艺术院校学生特点,本研究基于学习通平台构建了适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BOPPPS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将学习通平台教学实践划分为5个关键环节,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各个环节的任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各环节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闭环。

3 BOPPPS 教学模型+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涵盖了图形图像的基础概念、颜色模式、图像文件类型、Photoshop软件操作以及AI绘画技术等内容,是美术类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章节,同时也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的难点。本节以湖北美术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数字图像处理部分为例,按照5个教学环节阐述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3.1 基于网络和自制资源的教学准备环节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在学习通平台上创建相应的课程和班级,将各班级学生的个人信息导入平台,为后期的电子签到、随机点名提问及作业发布等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建立课程专属QQ群,搭建起师生间课下交流的桥梁,利用群公告、群文件及群接龙等功能高效发布通知、分享文件及统计人员。对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尽管学习通平台上已有诸多高校知名教师上传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但这些资源大多依据综合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不一定完全符合美术类院校的教学需求。对于与综合类院校共性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度借鉴和引用;而对于体现美术类院校特色的教学内容,比如本节提及的数字图像处理,特别是AI绘画技术这类更新迅速的内容,则要求教师密切关注行业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教育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预见性。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制作一系列认知型实验的微课视频,协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其应用。最终,结合学习通平台的互动功能,设计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阶段学习任务。

3.2 基于预习任务的课前自主学习环节

导入阶段旨在激发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学习目标清晰界定了学生通过本课程应达成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标准,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明确方向[6]。前测则帮助学生识别自身存在的困惑点,使他们在课堂上能聚焦这些问题。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完成教师发布的图文教程和微课视频学习任务,掌握图形图像的基本特征,理解图像分辨率与设备分辨率的关联,认识不同颜色模式如何表现色彩多样性,熟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基础操作。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的前测数据和QQ群反馈,实时掌握学生预习进度,据此及时调整教学重点。

3.3 基于学习通互动功能的课堂互动教学环节

参与式学习强调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6]。学习通平台集成了一系列互动工具。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运用选人功能进行随机提问,以此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并将学生答题情况计入课堂表现,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相较于传统点名方式,学习通的电子签到功能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全员考勤统计,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图层混合模式、直方图、蒙版和通道等,教师通过案例解析和原理讲解,设计相关思考题,并利用抢答功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反应速度。同时,借助随堂练习功能,教师能实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确下一步教学重点。

3.4 基于能力递进原则的上机实践环节

构建课程实践内容时,遵循能力递进培养的原则至关重要。首先是认知型实验,要求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初步认知;进而通过设计型实验,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采用现有成熟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创新型实验,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探究和创新性解决,应用新颖方法和思路[2]。例如,在海报设计实验中,图像合成前常常需要从原始素材中精准裁剪图像,此时就需要运用通道抠图技巧,而这一步骤的成功关键在于对图像色阶调整这一基本操作的掌握。因此,课前预习阶段观看认知型实验微课,熟练掌握图像处理基本操作,对于学生完成上机实践环节的设计型实验至关重要。教师可在学习通平台上对学生的上机实践作业进行批改、评分及点评。对于不合格的作业,可退回并要求学生修正。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使得作业评价更为公正、透明,同时,学生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作业状况并根据教师反馈进行改进和完善。

3.5 基于复习和拓展的课后巩固环节

后测有助于学生检测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疏漏并及時填补,对深化知识点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总结是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梳理、整合与巩固的过程[6]。通过完成章节练习和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学生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从而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种综合性应用训练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实现全面学习目标。例如,可以举办与时事热点相关的主题海报设计比赛,通过评审和表彰优秀作品,激励学生进步。同时,对作品进行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给出改进方向和建议。此外,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级别的数字媒体设计竞赛,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展示舞台。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方式,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数字媒体设计技能,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在引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之前,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比30%,主要基于考勤记录和上机实践作业进行评价。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别占10% 和60%,采用闭卷机考的形式进行评估。然而,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问题,如过于依赖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同时也未能充分考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课程成绩评估更加科学、合理和多元化。

新的评价体系中,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各占50%。过程性评价包含考勤(10%) 、课堂表现(10%) 、上机实践作业(10%) 、创新实践作业(10%) 和学习通线上学习情况(10%) 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動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在线自学效果。总结性评价则以期末闭卷机考成绩为准,占总成绩的50%,用于有效测试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运用知识。

通过这种教学改革,我们期望构建一个更为科学、合理且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全面考量学生的课程成绩,更能激发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结束语

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来看,将BOPPPS教学模型与学习通平台融合形成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响应“新艺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教育需求方面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有效提升他们运用计算机相关技术进行实践创新的能力。BOPPPS教学模型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效传授和学生高参与度的学习过程,而学习通平台作为一种在线学习工具,凭借其强大的互动功能和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促进了课堂内外师生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 顾亚奇,张旭.新文科建设中的“新艺科”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1-08.

[2]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基本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3] 李湘梅,龚沛曾,杨志强,等.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1(5):28-31,35.

[4] 伊翠娟.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实施高校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18(21):96-99.

[5] 贺元香,张云,史宝明.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1+X” 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6): 113-116.

[6] 朱志慧.基于BOPPPS的“数字媒体” 课程思政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22):33-36.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慕课具有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出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基于计算思维视角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