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4-06-01胡世敏
胡世敏
摘 要:在新高考制度不断完善且落实的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也得到了推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应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因此,在落实新高考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高中生物教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新高考改革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大调整,不仅改变了高中生的学习路径,也为高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背景下,高中生物作为重要的选修课程,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新高考的形势下,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培养也发生了变化,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高考不再只是局限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要结合人文知识、社会常识等内容,从而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有效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在新高考制度下,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新高考強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不再单一依赖于考试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这一转变促使教育体系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育。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生物知识,更多的是通过生物学科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教育方式的转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化。
(二)促进学生终身良好发展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核心素养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探究生命现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同时,通过学习生物学科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学生能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有助于他们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三)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
在新高考制度下,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培养对提升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新高考改革要求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这要求生物教学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显著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此外,将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还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了生物教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挑战
(一)选课盲目性
在新高考制度下,学生面临着诸多选课难题,特别是在选择是否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时。选课盲目性主要源于学生和家长对于新高考制度和学科特点的不充分理解,往往受到升学压力和社会观念的影响,而非基于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这导致学生可能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选课的盲目性会让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实际应用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的内心更加彷徨。盲目选课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给教学安排和资源配置带来了挑战。
(二)新教学制度不完善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教学制度变革,虽然为高中生物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新教学制度实施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如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教学内容与考试标准之间的脱节,以及教学方法的更新滞后等问题。如部分学校在教学资源、实验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不足,这限制了生物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除此之外,新教学制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求具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能力,这对一些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三)生物学科素养的评价无法量化
在新高考背景下,生物学科素养的评价面临着量化难题。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量化考核,而对于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实验技能等核心素养的评价却显得力不从心。生物学科素养的评价涉及学生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不易通过传统的考试方式直接衡量。此外,生物学科的学习涉及大量的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这些活动的成果和影响更多体现在学生的长期学习过程中,而非一次性的考试成绩。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成为新高考改革下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教师教学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四)志愿填报难度大
由于高中生在选科和填报志愿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自身兴趣、学业优势、未来职业规划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等,这使得志愿填报变得复杂且艰巨。学生在做出决策时可能面临信息不足、对专业了解不深入、预测未来就业市场困难等问题。此外,新高考制度下各地的录取规则和高校招生政策的多样性,也增加了志愿填报的复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和家长往往感到迷茫和无措,担心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影响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在无穷的压力面前,需要学生具备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找寻自己的方法。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
在新高考背景下,生命观念素养是生物核心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命观念素养是指学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以及对生命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尊重[3]。生物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内容,如遗传学、生态学和进化论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生命的奥秘,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传疾病治疗等现实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时,DNA是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学生无法形象且生动地了解DNA形状。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激发学习兴趣,将DNA形状形象化,描述成弹簧的形状,从而让学生了解DNA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描述DNA的复制过程,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将生物与生活进行结合,不仅会让学生理解生物学习的意义,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作用非凡。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若在日后遇到生命问题,就会主动与生活相联系,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又如:在学习“细胞”时,学生会对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全面了解以及掌握,就会理解生命的延续中细胞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对生命更加珍惜,继而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素养。
(二)巧设教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素养
培养高中生的理性思维素养是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教学的另一重要策略。理性思维素养涉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立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对某一生物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等。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收集信息、评估证据和得出结论[4]。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通过交流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这些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素养,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教学中,想解决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的问题。若教师直接询问该问题,可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那么,教师可以以SAS病毒为例,询问“SAS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进行复制?”通过问题引出学生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的探究。通过问题的设置,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来学习新知识。在问题的帮助下,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理性思维都可以得到提升,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在新高考背景下,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策略。科学探究素养涉及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及科学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实验的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科学原理和方法[5]。在小组实验中,学生需要协同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增进他们对科学方法和過程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实验原理和研究方法。此外,小组实验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生物学问题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探究。
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应具备的结构以及原因。在进行实验前,学生需先了解实验的原理,即细胞液浓度与细胞外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水和细胞失水的现象,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体会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能力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时,每个小组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时间有所不同,其结果就会具有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该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到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相隔时间较短,就是为了避免使质壁分离的细胞长时间处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细胞过度失水而导致死亡,从而观察不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因此,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四)强化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
强化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是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教学的又一重要策略。社会责任素养涉及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生物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公共卫生教育、生物科普活动等,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能了解生物学在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中的作用。此外,参与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公民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伦理和生物安全等问题,讨论生物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伦理思考能力。通过这种实践探索,学生不仅能增进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素养,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打下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多方面、复合性的任务,它不仅涉及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本文探讨了在新高考制度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的挑战,以及为应对这些挑战而采取的具体策略。这些策略旨在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培养生命观念素养、巧设教学问题提升理性思维素养、通过小组实验增强科学探究素养,以及强化实践探索培养社会责任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素养培养将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单元学习教学设计及策略:以“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为例[J].新课程研究,2023(36):51-53.
[2]翟洁莉.注重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能力: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33):127-129.
[3]刘新星.聚焦核心素养 创新教学模式: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路径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36):142-144.
[4]王艳红,匡汉民,袁清华.谈“双新”背景下基于社会责任的生物学科育人策略:以2022年理综生物高考题为例[C]//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新时代青少年政治素养提升与跨学科课程融合研讨会论文集(一).信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息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6.
[5]刘婉莹,李高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23(36):65-67.